一种检测桥体作用于牙槽嵴黏膜处产生黏膜形变量方法

文档序号:8401527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检测桥体作用于牙槽嵴黏膜处产生黏膜形变量方法
【专利说明】一种检测桥体作用于牙槽嵴黏膜处产生黏膜形变量方法
[0001]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公开一种检测桥体作用于牙槽嵴黏膜处产生黏膜形变量方法,属于牙科修复医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3]在牙科医学中,对于患者的牙齿缺失,固定义齿作为一种常见的修复方式,其制作质量直接关系到这些人的生活质量。
[0004]固定义齿具有稳定、舒适、耐用、咀嚼效率高、患者无需自行取戴等优点,但在临床收治患者时也会遇到不少因固定义齿设计制作不合适而引起一系列并发症,甚至导致修复失败的病例,如义齿修复后桥体所在区域粘膜组织慢性炎症,表现为局部粘膜组织红肿、增生、溃烂、出血等。宄其原因,多为义齿桥体龈面形态设计不合理及龈面与粘膜接触过紧,也有材料选择不当及龈轴角过锐过伸展等原因。
[0005]临床上桥体根据其与牙槽嵴粘膜是否接触分为接触式桥体和非接触式桥体,接触式桥体应用多,其优点是桥体随着基牙的生理动度对牙槽嵴粘膜起到按摩作用,减缓牙槽嵴的吸收,此外,还有助于恢复颈部外形和发音,为了使得桥体龈面与牙槽粘膜组织间紧密接触,技师会在模型上刮除部分缺牙区牙槽嵴,但现在并没有根据患者的牙龈情况而刮除不一样的厚度,而是普遍刮除0.5_,这会使部分患者因刮除量过多而使作用于牙槽嵴的压力过大,而导致牙槽嵴粘膜炎症。
[0006]目前在口腔临床操作过程中,涉及到固定义齿桥体和牙槽嵴黏膜接触紧密程度的一些关键技术仅仅依靠医师和技师的经验人为估计,缺少科学的检测手段,因此很难保证固定义齿的质量。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桥体作用于牙槽嵴黏膜处产生黏膜形变量方法,可以科学的检测桥体处合适的粘膜形变量,使临床医生可以指示技师在口外模型上刮除合适的厚度,而使桥体龈面与粘膜紧密接触,压力合适、既不会使粘膜组织出现炎症,也尽量减少菌斑在桥体组织面上的附着。
[0008]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检测桥体作用于牙槽嵴黏膜处产生黏膜形变量方法,其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1、临床常规预备固定桥;
在两侧基牙上横跨一固定桥;
2、在固定桥上设置一个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中心含可垂直移动的滑杆,垂直于牙槽嵴;滑杆顶端设置有按压钮,滑杆底端设置顶块与牙槽嵴紧密接触;
3、所述的位移传感器与数字显示屏电连接,通过按压滑杆顶端按钮,其中心的滑杆移动,使顶块与牙槽嵴的粘膜紧密接触又不使粘膜苍白贫血,此时显示的微小位移数值即应刮除的量。
[0009]本发明还提供了适用于上述本方法的模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桥、基柱、基座及位移传感器:其中,
基座的上面为模拟牙槽嵴,基座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根基柱,固定桥横跨在两根基柱上;位移传感器装置在固定桥的桥体上;位移传感器中心的滑杆,垂直于基座的模拟牙槽嵴;滑杆顶端设置有按压钮,滑杆底端为顶块,顶块与基座上的模拟牙槽嵴顶相接触;位移传感器与数字显示屏电连接,通过按压滑杆顶端按钮,将滑杆向下移动,使顶块与模拟牙槽嵴紧密接触,此时显示的微小位移数值即应刮除的模拟量。
[0010]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通过位移传感器检测模拟固定义齿桥体和牙槽嵴黏膜接触紧密程度,准确的测量位移量,确定刮除的厚度,指导医务人员进行医疗正确操作。根据固定义齿桥体和牙槽嵴黏膜接触紧密程度,准确的测量位移量,确定刮除的厚度。并可检测刮除过程中刮除的厚度。本发明即可模拟测定需刮除的厚度,又可检查刮除的厚度。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发明模拟装置结构示意图;
1、基柱;2、固定桥;3、位移传感器;4、滑杆;5、按钮;6、顶块;7、压头;8、基座;9、模拟牙槽嵴;10、数字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实施例1
1、临床常规预备固定桥;
在两侧基牙(相当于基柱I)上横跨一固定桥2 (参照图1);
2、在固定桥2上设置一个移测量装置(LVDT)3,位移传感器3中心含可垂直移动的滑杆4,垂直于牙槽嵴(相当于模拟牙槽嵴9);滑杆4顶端设置有按压钮5,滑杆4底端设置有顶块6与牙槽嵴相接触;
3、所述的位移传感器3与数字显示屏10电连接,通过按压滑杆4顶端的按钮5,其中心的滑杆4向下带动顶块6移动,使顶块6与牙槽嵴的粘膜紧密接触又不使粘膜苍白贫血,此时显示的微小位移数值即应刮除的量。
[0013]实施例2
根据图1所示为本发明模拟检测装置,包括固定桥2、基柱1、基座8及位移传感器3,基座8的上面为模拟牙槽嵴9,基座8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根基柱1,固定桥2横跨在两根基柱I上;位移传感器3装置在固定桥2的桥体上;位移传感器3中心的滑杆4,垂直于基座8的模拟牙槽嵴9 ;滑杆4顶端设置有按压钮5,滑杆4底端为顶块6,顶块6与基座8上的模拟牙槽嵴9相接触;位移传感器3与数字显示屏10电连接,通过按压滑杆4顶端按钮5,将滑杆4向下移动,使顶块5与模拟牙槽嵴9紧密接触,此时显示的微小位移数值即应刮除的模拟量。
【主权项】
1.一种检测桥体作用于牙槽嵴黏膜处产生黏膜形变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临床常规预备固定桥; 在两侧基牙上横跨一固定桥; 2)在固定桥上设置一个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中心含可垂直移动的滑杆,垂直于牙槽嵴;滑杆顶端设置有按压钮,滑杆底端设置顶块与牙槽嵴紧密接触; 3)所述的位移传感器与数字显示屏电连接,通过按压滑杆顶端按钮,其中心的滑杆移动,使顶块与牙槽嵴的粘膜紧密接触又不使粘膜苍白贫血,此时显示的微小位移数值即应刮除的量。
2.一种模拟桥体作用于牙槽嵴黏膜处产生形变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固定桥、基柱、基座及位移传感器:其中,基座的上面为模拟牙槽嵴,基座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根基柱,固定桥横跨在两根基柱上;位移传感器装置在固定桥的桥体上;位移传感器中心的滑杆,垂直于基座的模拟牙槽嵴;滑杆顶端设置有按压钮,滑杆底端为顶块,顶块与基座上的模拟牙槽嵴顶相接触;位移传感器与数字显示屏电连接。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桥体作用于牙槽嵴黏膜处产生黏膜形变量方法,通过位移传感器检测模拟固定义齿桥体和牙槽嵴黏膜接触紧密程度,准确的测量位移量,确定刮除的厚度,指导医务人员进行医疗正确操作。根据固定义齿桥体和牙槽嵴黏膜接触紧密程度,准确的测量位移量,确定刮除的厚度。并可检测刮除过程中刮除的厚度。本发明既可模拟测定需刮除的厚度,又可检查刮除的厚度。
【IPC分类】A61C19-04
【公开号】CN104720915
【申请号】CN201510169709
【发明人】吴哲, 谷旭, 周延民, 孙建平, 程梁, 袁浩天, 张晓晓
【申请人】吉林大学
【公开日】2015年6月24日
【申请日】2015年4月1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