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替换式多组件多功能人工晶状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01545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可替换式多组件多功能人工晶状体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人工晶状体,具体地说,涉及可替换式多组件多功能人工晶状体系统。
【背景技术】
[0002]人工晶状体(1L)植入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成为治疗白内障等晶状体病的常规手段。通过囊外摘除术或超声乳化术等手段去除原晶状体,进而植入能够替代原晶状体屈光功能的10L,使患者重获视力。随着白内障手术技术和1L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对1L植入术的治疗效果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从最初的仅限于重获视力,逐渐发展为希望获得更全面更良好的视力,甚至是恢复健康年轻人的视力水平。
[0003]事实上,1L植入术很难达到非常精确的治疗效果。在进行手术之前,一般需对病人的患眼进行光学测量,综合评估并计算,选出适合的1L种类及其光学参数后再进行植入,从而保证患者获得精确的视力恢复效果(屈光效果精确度需要达到±0.25D以内)。眼科医生的操作精度非常高,能够达到小于0.1毫米,但即便如此,单次手术的精确度也只能达到±0.750至±10,无法达到±0.25D以内的要求。造成这一差距的原因除了操作精度难以达到之外,还包括一些更主要的原因:尽管软质1L的手术切口可以达到3毫米甚至更小,手术的操作过程仍然或多或少会对眼部造成一些术源性的损伤,例如术源性散光等,造成手术无法达到预期精确度;某些视力疾病会随着病情的发展而不断加重,使得之前植入的1L不再满足精确度要求,需要进行更换。另外,某些1L植入物经过长期使用后也可能出现问题,例如亲水性1L较容易被眼内代谢物污染而丧失功能,多焦点1L的精密光学结构经长时间使用后可能会出现磨损等损伤,这时同样也需要对1L进行更换。
[0004]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1L 二次植入往往比首次植入更为困难。这主要是因为后房植入型1L在植入后的I至2年内,其固定襻会逐渐被组织包裹,因此1L的移除会造成后房组织的损伤,并导致新植入的1L更难固定。前房虹膜固定式1L同样会遇到类似问题,造成定位困难。如能够采用可替换式1L系统,在需要时对其光学组件进行替换,即能够在术中或术后对治疗效果进行调整,从而满足高精确度的要求,同时不对后房组织造成损伤。

【发明内容】

[0005](一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替换式多组件多功能人工晶状体系统,解决传统人工晶状体替换时造成组织损伤、治疗效果差、不能满足高精确度的问题。
[0007]( 二)技术方案
[000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替换式多组件多功能人工晶状体系统,其包括一个基础透镜组件和至少一个可替换的功能透镜组件,各组件之间通过卡合结构和/或粘合剂实现连接和固定。
[0009]术语定义:
[0010]在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基础透镜组件”是指用于支撑整个人工晶状体系统的透镜组件,如图1中标号I所示。
[0011]在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功能透镜组件”是指附加在基础透镜组件之上的具备散光矫正、蓝光过滤或多焦点等功能的透镜组件,如图1中标号2所示。
[0012]在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卡合结构”是指用于连接上述各透镜组件的结构,如图1中标号3和4所示。
[0013]所述基础透镜组件的型式与常规人工晶状体类似,带有固定装置(襻),以便于在后房内固定。
[0014]所述功能透镜组件的种类和数量可按照不同需求来选配,例如可搭配非球面组件、散光矫正组件、蓝光过滤组件、多焦点组件等组件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5]所述卡合结构设于基础透镜组件和/或功能透镜组件的边缘,所述卡合结构为卡扣和/或卡槽,卡扣和卡槽相互配合固定。
[0016]图1给出了两组件的人工晶状体系统卡合结构示意图。其中,功能透镜组件上的卡扣向外突出0.5至5毫米,与透镜平面呈150度至180度角,优选为180度(即平行),以便于卡合操作;基础透镜组件上与之匹配的卡槽相对于透镜组件的平面向前突出,与透镜组件的平面成45?135度角,优选90度角,既便于固定又能够有效防止脱落。
[0017]卡槽形状可以为梯形、矩形、C形、L形、椭圆形、平行四边形等,优选为梯形、C形或L形;卡扣形状可以为梯形、矩形、三角形、半椭圆形、锯齿形等,优选为梯形。图2给出了几种卡合结构的实例。
[0018]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卡扣为梯形,卡槽为L形。
[0019]类似地,该卡合结构可拓展到含有多个组件的人工晶状体系统,使功能透镜组件同时带有与基础透镜组件类似的卡槽,进而匹配其他功能透镜组件。
[0020]进一步地,可对卡扣进行打磨等处理,或加入适当的粘合剂使所述卡槽和卡扣可通过粘合剂粘合,增强功能透镜组件与基础透镜组件的连接和固定效果。
[0021]所述功能透镜组件的材质可选用任意适宜的软质高分子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亲水性聚丙烯酸酯、疏水性聚丙烯酸酯、硅凝胶、胶原蛋白等,同一 1L系统中的不同组件可选用不同材质。
[0022]功能透镜组件不包含襻结构,其中心区域厚度为0.1至0.4毫米,主体部分直径4至8.5毫米,优选为5.5至7毫米,中心光学区直径3至7毫米,优选为5.5毫米。
[0023]进一步地,所述功能透镜组件还可带有定位标记。
[0024]进一步地,所述功能透镜组件可以包载药物。
[0025]所述基础透镜组件的结构与常规1L类似,包含透镜主体与固定装置:
[0026]所述透镜主体直径可在4至8毫米范围内,优选为5.5至6.5毫米,中心光学区直径为3至7毫米,优选为5.5毫米。
[0027]所述固定装置为一个或多个襻,优选为两个。襻形可以为C型、L型、J型、闭合环型及其他类型,跨度5至15毫米,优选为12至13毫米;襻角5至20度,优选为10至15度。
[0028]所述基础透镜组件的材质可为任意适宜的软质高分子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亲水性聚丙烯酸酯、疏水性聚丙烯酸酯、硅凝胶、胶原蛋白等,优选为疏水性聚丙烯酸酯。
[0029]另外,基础透镜组件中还可加入紫外吸收剂、蓝光吸收剂(黄色染料)等,以增加紫外线及蓝光过滤功能,或者减少眩光;还可对透镜进行表面处理,例如表面PEG化、肝素化等,以达到表面钝化效果,提高透镜的生物相容性。
[0030]手术过程中:
[0031]初次植入所述人工晶状体系统时,需要预先在体外组装所有选定的功能透镜组件,通过卡槽等定位装置将其嵌合,手术开始后,首先植入软质基础透镜组件,然后将预先组装好的功能透镜组件折叠后植入,进而将其与基础透镜组件嵌合。医生操作时无需看清卡槽,可通过旋转和滑动操作逐个完成各个位点的嵌合。整个手术过程可以通过3毫米以下的切口完成。
[0032]更换功能透镜组件时,首先需要剥离现有功能透镜组件,具体做法为向基础透镜组件和功能透镜组件之间注射粘弹性介质,使功能透镜组件浮起,继而通过旋转或滑动将其从卡槽中脱出。取出旧的功能透镜组件后,按照上述手术方法重新植入替换的功能透镜组件。
[0033](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