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烧伤的湿润药膏和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401954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烧伤的湿润药膏和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治疗烧伤的药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治疗烧伤的湿润药膏和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皮肤烧伤是一种常见的人体创伤,烧伤的治疗不仅要考虑机体的康复,还要同时考虑医疗美学,在临床医学上治疗难度大。现有临床治疗多使用西药为主,有较大的副作用,且对于日常生活中的轻度烧伤不太适用。

【发明内容】

[0003]基于本【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治疗烧伤的湿润药膏和制备方法,该药物用于治疗日常轻度烧伤,防止烧伤后的溃烂,促进新皮瓣的生长。
[0004]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治疗烧伤的湿润药膏,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麻油70-80份、紫草20-25份、黄连20-25份、黄芪16-21份、黄柏16-21份、罂粟壳10-15份、地龙10-15份、冰片10-15份、当归15-20份、地榆20-25份和黄蜡22-27份。
[0005]优选的,麻油、紫草、黄连、黄芪、黄柏、罂粟壳、地龙、冰片、当归、地榆和黄蜡的比重为 75:22:24:18:18:12:12:11:16:13:25 时,效果最佳。
[0006]优选的,在使用时,清洁伤口,取本品均匀涂于伤口处,用医用纱布包扎,一天后拆除医用纱布,清洗即可,用药一天一次。
[0007]一种治疗烧伤的湿润药膏的制备方法如下:
第一步,分别取比重为35-40:20-25的麻油和紫草,紫草用麻油浸泡,每天搅拌一次,至麻油呈深紫红色时,过滤出紫草,得到紫草油待用。
[0008]第二步,分别取比重为35-40:15-20:20-25:22-27的麻油、当归、地榆和黄蜡,将黄蜡碾碎备用,将当归和地榆放入麻油中浸泡后,炸至浑黄色,过滤出当归和地榆残渣,趁热加入碾碎好的黄蜡,搅拌熔化,过滤出残渣,放置待用。
[0009]第三步,取比重为10-15的冰片,粉碎备用,将第一步和第二步得到的两种麻油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冰片,搅匀,放置冷却,待用。
[0010]第四步,取比重为20-25:16-21:16-21:10-15:10-15的黄连、黄芪、黄柏、罂粟壳和地龙,粉碎,混合,得到混合料。
[0011]第五部,将第四步得到的混合料加入到第三步得到的麻油混合物中,搅拌均匀,既得。
[0012]优选的,制备方法中的第一步所使用的紫草要进行低温消毒杀菌处理。
[0013]优选的,制备方法中的第四步所使用的黄连、黄芪、黄柏、罂粟壳和地龙要进行高温蒸汽消毒杀菌处理。
[00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该治疗烧伤的湿润药膏采用纯中草药制取,无任何副作用,各种成分的相互组合作用,可减缓烧伤后的疼痛感,可有效的防止皮肤烧伤后的发炎以及溃烂,同时促进新的皮瓣的生长,该药物配比合理,临床使用安全有效,制备过程采用传统的工艺,安全环保。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例中没有详细叙述的部分是采用现有技术,行业标准或公知手段。
[0016]实施例1
一种治疗烧伤的湿润药膏,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麻油70份、紫草20份、黄连20份、黄芪16份、黄柏16份、罂粟壳10份、地龙10份、冰片10份、当归15份、地榆20份和黄蜡22份。
[0017]一种治疗烧伤的湿润药膏的制备方法如下:
第一步,分别取比重为35:20的麻油和紫草,紫草用麻油浸泡,每天搅拌一次,至麻油呈深紫红色时,过滤出紫草,得到紫草油待用。
[0018]第二步,分别取比重为35:15:20:22的麻油、当归、地榆和黄蜡,将黄蜡碾碎备用,将当归和地榆放入麻油中浸泡后,炸至浑黄色,过滤出当归和地榆残渣,趁热加入碾碎好的黄蜡,搅拌熔化,过滤出残渣,放置待用。
[0019]第三步,取比重为10的冰片,粉碎备用,将第一步和第二步得到的两种麻油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冰片,搅匀,放置冷却,待用。
[0020]第四步,取比重为20:16:16:10:10的黄连、黄芪、黄柏、罂粟壳和地龙,粉碎,混合,得到混合料。
[0021]第五部,将第四步得到的混合料加入到第三步得到的麻油混合物中,搅拌均匀,既得。
[0022]实施例2
一种治疗烧伤的湿润药膏,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麻油75份、紫草23份、黄连23份、黄芪19份、黄柏19份、罂粟壳13份、地龙13份、冰片13份、当归18份、地榆23份和黄蜡25份。
[0023]一种治疗烧伤的湿润药膏的制备方法如下:
第一步,分别取比重为37:23的麻油和紫草,紫草用麻油浸泡,每天搅拌一次,至麻油呈深紫红色时,过滤出紫草,得到紫草油待用。
[0024]第二步,分别取比重为38:18:23:25的麻油、当归、地榆和黄蜡,将黄蜡碾碎备用,将当归和地榆放入麻油中浸泡后,炸至浑黄色,过滤出当归和地榆残渣,趁热加入碾碎好的黄蜡,搅拌熔化,过滤出残渣,放置待用。
[0025]第三步,取比重为13的冰片,粉碎备用,将第一步和第二步得到的两种麻油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冰片,搅匀,放置冷却,待用。
[0026]第四步,取比重为23:19:19:13:13的黄连、黄芪、黄柏、罂粟壳和地龙,粉碎,混合,得到混合料。
[0027]第五部,将第四步得到的混合料加入到第三步得到的麻油混合物中,搅拌均匀,既得。
[0028]实施例3 一种治疗烧伤的湿润药膏,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麻油80份、紫草25份、黄连25份、黄芪21份、黄柏21份、罂粟壳15份、地龙15份、冰片15份、当归20份、地榆25份和黄蜡27份。
[0029]一种治疗烧伤的湿润药膏的制备方法如下:
第一步,分别取比重为40:25的麻油和紫草,紫草用麻油浸泡,每天搅拌一次,至麻油呈深紫红色时,过滤出紫草,得到紫草油待用。
[0030]第二步,分别取比重为40:20:25:27的麻油、当归、地榆和黄蜡,将黄蜡碾碎备用,将当归和地榆放入麻油中浸泡后,炸至浑黄色,过滤出当归和地榆残渣,趁热加入碾碎好的黄蜡,搅拌熔化,过滤出残渣,放置待用。
[0031]第三步,取比重为15的冰片,粉碎备用,将第一步和第二步得到的两种麻油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冰片,搅匀,放置冷却,待用。
[0032]第四步,取比重为25:21:21:15:15的黄连、黄芪、黄柏、罂粟壳和地龙,粉碎,混合,得到混合料。
[0033]第五部,将第四步得到的混合料加入到第三步得到的麻油混合物中,搅拌均匀,既得。
[0034]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0035]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主权项】
1.一种治疗烧伤的湿润药膏,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麻油70-80份、紫草20-25份、黄连20-25份、黄芪16-21份、黄柏16-21份、罂粟壳10-15份、地龙10-15份、冰片10-15份、当归15-20份、地榆20-25份和黄蜡22-27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烧伤的湿润药膏,其特征在于,麻油、紫草、黄连、黄芪、黄柏、罂粟壳、地龙、冰片、当归、地榆和黄蜡的比重为75:22:24:18:18:12:12:11:16:13:25时,效果最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烧伤的湿润药膏,其特征在于,在使用时,清洁伤口,取本品均匀涂于伤口处,用医用纱布包扎,一天后拆除医用纱布,清洗即可,用药一天一次。
4.一种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药膏的一种治疗烧伤的湿润药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制备方法如下: 第一步,分别取比重为35-40:20-25的麻油和紫草,紫草用麻油浸泡,每天搅拌一次,至麻油呈深紫红色时,过滤出紫草,得到紫草油待用; 第二步,分别取比重为35-40:15-20:20-25:22-27的麻油、当归、地榆和黄蜡,将黄蜡碾碎备用,将当归和地榆放入麻油中浸泡后,炸至浑黄色,过滤出当归和地榆残渣,趁热加入碾碎好的黄蜡,搅拌熔化,过滤出残渣,放置待用; 第三步,取比重为10-15的冰片,粉碎备用,将第一步和第二步得到的两种麻油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冰片,搅匀,放置冷却,待用; 第四步,取比重为20-25:16-21:16-21:10-15:10-15的黄连、黄芪、黄柏、罂粟壳和地龙,粉碎,混合,得到混合料; 第五部,将第四步得到的混合料加入到第三步得到的麻油混合物中,搅拌均匀,既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烧伤的湿润药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中的第一步所使用的紫草要进行低温消毒杀菌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烧伤的湿润药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中的第四步所使用的黄连、黄芪、黄柏、罂粟壳和地龙要进行高温蒸汽消毒杀菌处理。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烧伤的湿润药膏,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麻油70-80份、紫草20-25份、黄连20-25份、黄芪16-21份、黄柏16-21份、罂粟壳10-15份、地龙10-15份、冰片10-15份、当归15-20份、地榆20-25份和黄蜡22-27份。该治疗烧伤的湿润药膏和制备方法,制备方法采用传统工艺,效果好,安全无污染,湿润药膏采用纯中药制的,无任何副作用,所用药材可起到很好的消炎和防止溃烂的作用,同时促进新皮瓣生长,用于轻度烧伤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IPC分类】A61P17-02, A61K35-62, A61K9-06, A61K31-045, A61K36-756
【公开号】CN104721345
【申请号】CN201510162648
【发明人】黄萍
【申请人】黄萍
【公开日】2015年6月24日
【申请日】2015年4月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