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牙疼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518438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牙疼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配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牙疼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牙疼即牙痛,是口腔科牙齿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其表现为牙龈红肿、遇冷热刺激痛、面颊部肿胀等。很多牙病能引起牙痛,常见的有龋齿、急性牙髓炎、慢性牙髓炎、牙周炎、牙龈炎等。牙疼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长期反复的牙疼还会引发其他牙病,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另外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也能导致牙疼,除此之外,有些人压力大、身体劳累上火时也会引起牙疼。牙疼一旦发作疼痛难忍,常还伴有牙龈红月中、出血、腮肿等症状,尤其是上火引起的火牙,
[0003]《诸病源候论》中卷二十九提到:“牙齿皆是骨之所终,髓气所养,而手阳明支脉入于齿脉湿髓气不足,风冷伤之,故疼痛也。”形成此病原因有下:“1因于火者,系阳明伏火与风热之邪相搏,风火上炎致牙齿疼痛。患牙得凉痛减;2因于寒者,风寒之邪客于牙体,致齿牙疼痛,患牙得热痛减;3因于虚者,多属肝肾两亏,虚火上炎,致牙齿浮动隐痛;4因湿热客于手足阳明二经,致龈肿腐溃,或齿牙腐蚀,甚至蛀空疼痛者。”
[0004]现在治疗牙疼不能通过拔牙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主要通过吃一些消炎、止痛的药物来缓解和进行治疗,另外也有一些内服镇痛消炎药物或外用抗菌消炎药物,但是一般这些药物的效果不理想,易复发,牙疼持续时间长,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

【发明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牙疼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传统牙疼通过止疼,消炎药来缓和的问题,同时对口腔的一系列问题也进行了解决。
[000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7]一种治疗牙疼的中药,由以下原料组成,原料按重量份计,薄荷叶4-6份,黄岑10-15份,金银花6-10份,大黄10-12份,白芷8-12份,芒硝4-6份,栀子10-12份,徐长卿15-20份,三七5-10份,生姜8-12份。
[0008]优选方案由以下原料组成,原料按重量份计,薄荷叶5份,黄岑13份,金银花8份,大黄11份,白芷10份,芒硝5份,栀子11份,徐长卿17份,三七8份,生姜10份。
[0009]一种治疗牙疼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的步骤如下:
[0010]将中药材进行清洗,然后干燥;
[0011]混合后碾碎成粉末状;
[0012]加入10倍水煎煮I小时,过滤,提取滤液;
[0013]剩下的药渣再加6倍水煎煮2小时,过滤,提取滤液,药渣弃去;
[0014]将两次提取液合并,转入蒸发皿中,75°C水浴加热蒸干,然后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即得药物活性物质;
[0015]随后,以该活性物质为原料,加入药物可接受的载体,制成中药制剂。
[0016]优选的,所述中药制剂为胶囊制剂。
[0017]优选的,所述中药制剂为冲剂。
[0018]优选的,所述中药制剂为丸剂。
[0019]有益效果:
[0020]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牙疼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风为外感病症的先导,薄荷叶具有疏散风邪的作用;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白芷有祛病除湿功能;栀子具有止血、消肿等作用;三七和生姜具有消肿定痛的作用;大黄攻积滞、清湿热;芒硝破坚散积、利尿泻下、解毒消肿;徐长卿起到祛风止痛的作用,诸多药物合用不仅对牙疼治疗疗效显著,见效迅速,而且具有调节人体寒热平衡的功效,同时对口臭,口腔溃疡和牙龈出血等口腔问题也有一定的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2]实施例1
[0023]一种治疗牙疼的中药,由以下原料组成,原料按重量份计,薄荷叶5份,黄岑13份,金银花8份,大黄11份,白芷10份,芒硝5份,栀子11份,徐长卿17份,三七8份,生姜10份。
[0024]风为外感病症的先导,薄荷叶具有疏散风邪的作用;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白芷有祛病除湿功能;栀子具有止血、消肿等作用;三七和生姜具有消肿定痛的作用;大黄攻积滞、清湿热;芒硝破坚散积、利尿泻下、解毒消肿;徐长卿起到祛风止痛的作用,诸多药物合用不仅对牙疼治疗疗效显著,见效迅速,而且具有调节人体寒热平衡的功效,同时对口臭,口腔溃疡和牙龈出血等口腔问题也有一定的疗效。
[0025]一种治疗牙疼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的步骤如下:
[0026]将中药材进行清洗,然后干燥;
[0027]混合后碾碎成粉末状;
[0028]加入10倍水煎煮I小时,过滤,提取滤液;
[0029]剩下的药渣再加6倍水煎煮2小时,过滤,提取滤液,药渣弃去;
[0030]将两次提取液合并,转入蒸发皿中,75°C水浴加热蒸干,然后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即得药物活性物质;
[0031]随后,以该活性物质为原料,加入药物可接受的载体,本实施例中所述中药制剂为胶囊制剂或冲剂或丸剂。
[003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33]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治疗牙疼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组成,原料按重量份计,薄荷叶4-6份,黄岑10-15份,金银花6-10份,大黄10-12份,白芷8_12份,芒硝4_6份,栀子10-12份,徐长卿15-20份,三七5-10份,生姜8-12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牙疼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组成,原料按重量份计,薄荷叶5份,黄岑13份,金银花8份,大黄11份,白芷10份,芒硝5份,栀子11份,徐长卿17份,三七8份,生姜10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牙疼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的步骤如下: 将中药材进行清洗,然后干燥; 混合后碾碎成粉末状; 加入10倍水煎煮I小时,过滤,提取滤液; 剩下的药渣再加6倍水煎煮2小时,过滤,提取滤液,药渣弃去; 将两次提取液合并,转入蒸发皿中,75°C水浴加热蒸干,然后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即得药物活性物质; 随后,以该活性物质为原料,加入药物可接受的载体,制成中药制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牙疼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为胶囊制剂。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牙疼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为冲剂。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牙疼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为丸剂。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中药配方领域,提供一种治疗牙疼的中药,由以下原料组成,原料按重量份计,薄荷叶4-6份,黄岑10-15份,金银花6-10份,大黄10-12份,白芷8-12份,芒硝4-6份,栀子10-12份,徐长卿15-20份,三七5-10份,生姜8-12份,还提供一种治疗牙疼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将中药材进行清洗,然后干燥;混合后碾碎成粉末状;加入水煎煮,过滤,提取滤液;剩下的药渣再加水煎煮,过滤,提取滤液;将两次提取液合并,转入蒸发皿中,水浴加热蒸干,然后干燥,即得药物活性物质;随后,以该活性物质为原料,制成中药制剂。本发明不仅对牙疼治疗疗效显著,见效迅速,而且具有调节人体寒热平衡的功效。
【IPC分类】A61K33-04, A61K36-9068, A61P29-00, A61P1-02
【公开号】CN104840919
【申请号】CN201510249491
【发明人】张计划
【申请人】张计划
【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