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西结合外用消炎止血药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50393阅读:46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西结合外用消炎止血药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0002]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西结合外用消炎止血药膏,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0003]
[0004]血液从伤口流向体外者称为外出血,常于刀割伤、刺伤、枪弹伤和辗压伤等;把血止住,是救治外伤性外出血的主要目的。根据外出血种类不同,止血方法也不同,临床上做多用的是压迫与填塞止血法,但是这种止血方法不是很方便有效。

【发明内容】

[0005]
[000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西结合外用消炎止血药膏。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中西结合外用消炎止血药膏,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牛西西20-30、侧柏叶20-30、三颗针20-30、地榆20-30、虎杖20-30、三七8_12、草珊瑚4_6、胆南星5_10、石榴皮4_6、白芷
5-10、金礞石1-3、地五泡藤4-6、甲紫20-30、苯佐卡因8-12、聚乙烯醇缩丁醛130-150、苯二甲酸二辛脂30-40、松香18-25、乙醇700-800。
[0008]中西结合外用消炎止血药膏,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牛西西25、侧柏叶25、三颗针25、地榆25、虎杖25、三七10、草珊瑚5、胆南星8、石榴皮5、白芷8、金礞石2、地五泡藤
5、甲紫25、苯佐卡因10、聚乙烯醇缩丁醛140、苯二甲酸二辛脂35、松香20、乙醇750。
[0009]制法: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上述中草药,然后乙醇,按常规技术加热回流,滤过,滤液慢慢加入聚乙烯醇缩丁醛、甲紫及苯佐卡因,充分搅拌,最后加松香和苯二甲酸二辛酯,搅拌即得。
[0010]用法:在创面皮肤、粘膜或溃疡处,涂敷本发明的制品,每日一次。
[00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为中西结合外用消炎止血药膏,消炎止血作用显著而快,于一般创面直接涂抹后,对皮肤,粘膜无刺激,4-5分钟内便行成保护药膜,配方简单、方便、有效,经济、实惠、便携,很容易被患者采用。金礞石能化顽痰,消炎症,清火,能明显提高药效。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0013]实施例1:中西结合外用消炎止血药膏,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g)为:牛西西25、侧柏叶25、三颗针25、地榆25、虎杖25、三七10、草珊瑚5、胆南星8、石榴皮5、白芷8、金礞石
2、地五泡藤5、甲紫25、苯佐卡因10、聚乙烯醇缩丁醛140、苯二甲酸二辛脂35、松香20、乙醇 750。
[0014]制法: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上述中草药,然后乙醇,按常规技术加热回流,滤过,滤液慢慢加入聚乙烯醇缩丁醛、甲紫及苯佐卡因,充分搅拌,最后加松香和苯二甲酸二辛酯,搅拌即得。
[0015]用法:在创面皮肤、粘膜或溃疡处,涂敷本发明的制品,每日一次。
[0016]典型病例:
病例1:管某,女,52岁,手臂被刀割伤,出血不止,疼痛难忍,涂敷本发明的药膏,每日一次,三天后伤处结疤,两周后皮肤恢复正常。
[0017]病例2:陈某,男,12岁,小腿被木棍压破血,导致流血不止,涂敷本发明的药膏,每日一次,一周后伤处结疤,继续涂敷两周,伤处嫩肉长出,无疼痛感。
[0018]病例3:刘某,女,45岁,头部磕破血,流血不止,涂敷本发明的药膏,每日一次,五天后伤处结疤,继续涂敷十余天,伤处嫩肉长出,无疼痛感。
【主权项】
1.一种中西结合外用消炎止血药膏,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牛西西20-30、侧柏叶20-30、三颗针20-30、地榆20-30、虎杖20-30、三七8_12、草珊瑚4_6、胆南星5-10、石榴皮4-6、白芷5-10、金礞石1-3、地五泡藤4-6、甲紫20-30、苯佐卡因8_12、聚乙烯醇缩丁醛130-150、苯二甲酸二辛脂30-40、松香18-25、乙醇700-8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西结合外用消炎止血药膏,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牛西西25、侧柏叶25、三颗针25、地榆25、虎杖25、三七10、草珊瑚5、胆南星8、石榴皮5、白芷8、金礞石2、地五泡藤5、甲紫25、苯佐卡因10、聚乙烯醇缩丁醛140、苯二甲酸二辛脂35、松香20、乙醇750。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西结合外用消炎止血药膏,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牛西西20-30、侧柏叶20-30、三颗针20-30、地榆20-30、虎杖20-30、三七8-12、草珊瑚4-6、胆南星5-10、石榴皮4-6、白芷5-10、金礞石1-3、地五泡藤4-6、甲紫20-30、苯佐卡因8-12、聚乙烯醇缩丁醛130-150、苯二甲酸二辛脂30-40、松香18-25、乙醇700-800;本发明为中西结合外用消炎止血药膏,消炎止血作用显著而快,于一般创面直接涂抹后,对皮肤,粘膜无刺激,4-5分钟内便行成保护药膜,配方简单、方便、有效,经济、实惠、便携,很容易被患者采用。
【IPC分类】A61K36-8884, A61K33-06, A61K9-06, A61K31-14, A61P29-00, A61P7-04, A61K31-245
【公开号】CN104873691
【申请号】CN201510196607
【发明人】李玲
【申请人】李玲
【公开日】2015年9月2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