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脱术后功能恢复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11347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网脱术后功能恢复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医疗康复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脱术后功能恢复枕。
【背景技术】
[0002]临床上,在视网膜脱落修复后,患者需要长期保持面部朝下的姿势进行休养,患者要想保持此姿势非常疲劳,并且很难长时间坚持。在大部分医院中,患者术后,常常是将头部伸出床沿面朝下趴在床上进行休养,由于患者头部没有支撑,因此,长时间如此的话,患者的颈部会受到损害。

【发明内容】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网脱术后功能恢复枕。
[0004]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网脱术后功能恢复枕,包括枕体,在枕体的上端面上设置有两个水平对称布置的J型侧枕部,两个侧枕部的短端相邻;在枕体的上端面上还设置有俯枕部,俯枕部包括三个面部支撑,三个面部支撑彼此之间的中心连线构成一等腰三角形,其中一个面部支撑靠近侧枕部的短端布置,另外两个面部支撑分别靠近两个侧枕部长端布置。
[0005]进一步,所述面部支撑包括支撑头和支撑柱,支撑头下端面上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与支撑柱上端面通过球面副铰接。
[0006]进一步,所述支撑柱为长度可调节结构。
[0007]进一步,所述支撑头上端面为球形面。
[0008]进一步,在侧枕部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
[0009]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优越性:
本发明上设置有两个J型侧枕部,这样可以让患者在侧卧位时,使患者眼部位于侧枕部空腔内;通过三个面部支撑,当患者俯卧位时,三个面部支撑分别用于支撑患者的额头和两侧脸颊;本发明构思新颖、设计合理,能够有效提高网脱术后患者的恢复效果。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面部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_枕体;2-侧枕部;3-面部支撑;4-支撑头;5-球面副;6_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2]如图1所示,一种网脱术后功能恢复枕,包括枕体1,在枕体2的上端面上设置有两个水平对称布置的J型侧枕部2,两个侧枕部2的短端相邻;在枕体I的上端面上还设置有俯枕部,俯枕部包括三个面部支撑3,三个面部支撑3彼此之间的中心连线构成一等腰三角形,其中一个面部支撑3靠近侧枕部2的短端布置,另外两个面部支撑3分别靠近两个侧枕部2长端布置。
[0013]如图2所示,所述面部支撑包括支撑头4和支撑柱6,支撑头4下端面上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与支撑柱6上端面通过球面副5铰接;所述支撑头4可以转动一定角度,便于不同患者面部的支撑,增加患者的舒适感。
[0014]所述支撑柱6为长度可调节结构,这样可以满足不同患者对面部支撑高度的要求,增加患者的舒适感。
[0015]所述支撑头4上端面为球形面。
[0016]在侧枕部2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
[0017]本发明通过设置两个J型侧枕部,这样可以让患者在侧卧位时,使患者眼部位于侧枕部空腔内;通过三个面部支撑,当患者俯卧位时,三个面部支撑分别用于支撑患者的额头和两侧脸颊;本发明构思新颖、设计合理,能够有效提高网脱术后患者的恢复效果。
[0018]本发明既可以用于患者侧卧位的姿势,也可以用于患者俯卧位的姿势,防止患者长时间处于同一姿势而产生疲劳。
【主权项】
1.一种网脱术后功能恢复枕,包括枕体,其特征是:在枕体的上端面上设置有两个水平对称布置的J型侧枕部,两个侧枕部的短端相邻;在枕体的上端面上还设置有俯枕部,俯枕部包括三个面部支撑,三个面部支撑彼此之间的中心连线构成一等腰三角形,其中一个面部支撑靠近侧枕部的短端布置,另外两个面部支撑分别靠近两个侧枕部长端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脱术后功能恢复枕,其特征是:所述面部支撑包括支撑头和支撑柱,支撑头下端面上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与支撑柱上端面通过球面副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脱术后功能恢复枕,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柱为长度可调节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网脱术后功能恢复枕,其特征是:所述支撑头上端面为球形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脱术后功能恢复枕,其特征是:在侧枕部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脱术后功能恢复枕,包括枕体,在枕体的上端面上设置有两个水平对称布置的J型侧枕部,两个侧枕部的短端相邻;在枕体的上端面上还设置有俯枕部,俯枕部包括三个面部支撑,三个面部支撑彼此之间的中心连线构成一等腰三角形,其中一个面部支撑靠近侧枕部的短端布置,另外两个面部支撑分别靠近两个侧枕部长端布置。本发明上设置有两个J型侧枕部,这样可以让患者在侧卧位时,使患者眼部位于侧枕部空腔内;通过三个面部支撑,当患者俯卧位时,三个面部支撑分别用于支撑患者的额头和两侧脸颊;本发明构思新颖、设计合理,能够有效提高网脱术后患者的恢复效果。
【IPC分类】A61G7/07
【公开号】CN104887432
【申请号】CN201510203500
【发明人】胡玉玲, 董莹莹, 孟兵兵
【申请人】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