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入椎间融合器的套管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385626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置入椎间融合器的套管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科仪器的引导装置,具体是一种置入椎间融合器的套管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腰椎管狭窄症是中老年常见病,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发展,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全椎板切除和半椎板切除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经典方法,但广泛的腰椎后部结构切除引起医源性不稳定、硬膜外瘢痕粘连、腰椎失败综合症等并发症。近年来椎弓根内固定被广泛应用以避免全椎板减压后腰椎失稳等并发症,但椎弓根内固定手术椎旁肌剥离多,存在内植物松动断裂、相邻节段退变加速等风险。因此,针对病变部位有限减压,仅切除引起狭窄的关节突关节内侧半、黄韧带、突出椎间盘,在充分减压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腰椎生理结构的理念已逐渐成为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共识。
[0003]随着脊柱内镜包括后路椎间盘镜(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 MED)技术的发展,其手术适应证已从腰椎间盘突出症扩大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常累及两侧椎管,并以一侧为重,起初临床医生常常应用MED技术采用双侧椎旁入路两侧开窗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但增加了手术步骤和创伤。之后经临床验证采用可动式椎间盘镜(MMED)下单侧开窗双侧减压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既可减少手术步骤,又能保留对侧关节突、椎板、椎旁肌等结构,损伤更小,临床效果更佳。在进行手术操作时,先在开窗侧充分减压椎管和神经根通道,摘除椎间盘髓核;再将可动式椎间盘镜系统向对侧倾斜,潜行咬除对侧黄韧带和椎板下缘,潜行减压对侧。由于可动式椎间盘镜的镜头靠近术野,并可随时调整位置和角度;器械分别经过各自的通道互不干扰,操作方便,症状严重侧减压充分,并可潜行扩大中央和对侧椎管,减压充分,对侧椎板、关节突和椎旁肌等结构保留完好,随访结果优良。
[0004]目前椎间盘镜技术仍主要局限于治疗单纯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临床上很多复杂腰椎管狭窄症(腰椎管狭窄合并滑脱、侧凸、失稳等称为复杂腰椎管狭窄症)仍以传统开放手术治疗为主,需要广泛剥离和显露、充分减压和融合固定,对患者创伤较大。在椎间盘镜发展的基础上,如果能在单侧开窗双侧减压的基础上进行椎间融合,利用可动式椎间盘镜(MMED)治疗复杂腰椎管狭窄症可减少开放手术对腰椎生理结构和稳定性的破坏、降低手术创伤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但MMH)通道内径小,无法置入通常使用的12_及以上高度的椎间融合器,限制了 MMED在治疗复杂腰椎管狭窄症方面的应用。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是为了解决椎间盘镜手术中,通常12mm及以上高度椎间融合器无法置入椎间隙、术野较小的问题,提供一种扩展术野、可安置12mm及以上高度椎间融合器的套管
目.ο
[0006]本发明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种置入椎间融合器的套管装置,包括套管及其内插置的内芯,而所述套管为扁平锥形管,套管外口的后壁上突出形成有反向延伸的条形卡架,卡架的轴向豁口槽两内侧对应形成有齿状突起;所述内芯包括与套管相应结合的锥形体,以及与锥形体一体形成的连杆和球面手柄,套管与锥形体结合后,于内口突出锥形体的锥头部。
[0008]这样设计的本发明主要优点如下:
①采用原椎间盘镜手术切口放置套管装置、置入椎间融合器,无须另外切口,保持了微创手术的特点。
[0009]②通过套管装置置入椎间融合器,不受软组织遮挡视线,视野清晰。
[0010]③套管装置可根据手术需要自由调节角度,便于对准椎间隙、置入椎间融合器。
[0011]④此套管装置可以扩大椎间盘镜技术的手术范围及手术适应证,为治疗复杂腰椎管狭窄症提供一种微创技术。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发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结合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
1.套管2.内芯 3.外口 4.卡架
5.豁口槽6.齿状凸起
7.锥形体8.连杆
9.球面手柄10.内口
I1.维头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0015]如图1-3所示,一种置入椎间融合器的套管装置,包括套管I及其内插置的内芯2,而所述套管I为扁平锥形管,套管外口 3的后壁上突出形成有反向延伸的条形卡架4,卡架4的轴向豁口槽5两内侧对应形成有齿状突起6 ;所述内芯2包括与套管I相应结合的扁平锥形体7,以及与扁平锥形体7 —体形成的连杆8和球面手柄9,套管I与扁平锥形体7结合后,于内口 10突出扁平锥形体7的锥头部11。所述扁平锥形体7的四棱柱倒角后呈圆弧形,即扁平锥形体7的横截面呈长圆形。
[0016]所述置入椎间融合器的套管装置,其套管I内口 10的长圆形横截面小于同一中心线外口3的长圆形横截面。
[0017]所述置入椎间融合器的套管装置,其与扁平锥形体7 —体形成的连杆8和球面手柄9形成在同一轴线上。
[0018]所述置入椎间融合器的套管装置,其扁平锥形体7的锥头部11侧视为等腰梯形,锥头部11两侧底脚倒角。
[0019]所述置入椎间融合器的套管装置,其是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的。
[0020]实施例1:适用于放置12mm高度的椎间融合器:套管I长50mm,外口3和内口 10均为长圆形,以便于更好贴附于椎板,其中外口 3长径为25mm,宽14mm ;内口 10长径为22mm,宽14mm ;条形卡架4长23mm,豁口槽5长18mm,豁口槽5两内侧对应形成的齿状突起6用于卡接固定在内窥镜(未图示)上;锥头部11顶端形成的锐角形凸棱长度为17_。
[0021]实施例2:适用于放置14mm高度的椎间融合器:套管I长50mm,外口 3和内口10均为长圆形,以便于更好贴附于椎板,其中外口 3长径为26mm,宽15mm ;内口 10长径为24mm,宽15mm ;条形卡架4长23mm,豁口槽5长18mm,豁口槽5两内侧对应形成的齿状突起6用于卡接固定在内窥镜(未图示)上。锥头部11顶端形成的锐角形凸棱长度为17_。
[0022]在进行脊柱内窥镜手术时,按压锥帽9推动连杆8,将扁平锥形体7插入套管I中,锥头部11截面小于内口 10截面,所以锥头部11突出套管内口 10。套管I连同锥头部11一起进入手术切口,向病变部位靠近,套管I外部的周围软组织被推向套管外,以保护伤口内软组织不受损伤及确保外层套管内无软组织阻挡手术视线。当套管装置到达病变部位后将内芯2整体抽出,将椎间融合器通过套管I精准置入病变部位,进而施行手术。
[0023]这样设计的本发明为椎间融合器置入椎间隙提供一种通道,解决了应用内窥镜治疗椎间盘疾病时由于切口小、深部组织暴露不清而无法置入椎间融合器的难题,使脊柱内窥镜手术中椎间融合成为可能,扩大了内窥镜技术在脊柱外科方面的手术范围及手术适应症,在进行椎间融合时操作方便、视野清晰、手术切口小、对患者创伤小、手术风险低。
【主权项】
1.一种置入椎间融合器的套管装置,包括套管(I)及其内插置的内芯(2),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I)为扁平锥形管,套管(I)外口( 3)的后壁上突出形成有反向延伸的条形卡架(4 ),卡架(4 )的轴向豁口槽(5 )两内侧对应形成有齿状突起(6 );所述内芯(2 )包括与套管(I)相应结合的扁平锥形体(7),以及与扁平锥形体(7) —体形成的连杆(8)和球面手柄(9),套管(I)与扁平锥形体(7)结合后,于内口(10)突出扁平锥形体(7)的锥头部(11)。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置入椎间融合器的套管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扁平锥形体(7)—体形成的连杆(8)和手柄(9)形成在同一轴线上。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置入椎间融合器的套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扁平锥形体(7)的锥头部(11)侧视为等腰梯形,锥头部(11)两侧底脚倒角。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置入椎间融合器的套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本发明是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的。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置入椎间融合器的套管装置,属于外科仪器的引导装置。本发明包括套管及其内插置的内芯,而所述套管为扁平锥形管,套管外口的后壁上突出形成有反向延伸的条形卡架,卡架的轴向豁口槽两内侧对应形成有齿状突起;所述内芯包括与套管相应结合的锥形体,以及与锥形体一体形成的连杆和球面手柄,套管与锥形体结合后,于内口突出锥形体的锥头部。这样设计的本发明在保护手术野内软组织不受损伤和确保套管内无软组织阻挡手术视线的同时,将椎间融合器在小切口手术操作中精准置入病变椎间隙,并扩大了椎间盘镜技术在治疗复杂腰椎管狭窄症方面的应用,在进行椎间融合时操作方便、视野清晰、手术切口小、对患者创伤小、手术风险低。
【IPC分类】A61F2/46, A61F2/44
【公开号】CN105105891
【申请号】CN201510629741
【发明人】徐宝山, 许海委, 杨强, 刘越, 姜洪丰, 吉宁
【申请人】天津市天津医院
【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