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05002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 视神经萎缩是一种由于各种病因所导致视神经纤维传导功能产生障碍的视神经 退行性改变。如萎缩是由于视网膜及节细胞引起称为上行性视神经萎缩,而萎缩是由外膝 状体以下如视交叉、视束、视神经引起称为下行性视神经萎缩。临床上一般按视盘表现分为 原发性视神经萎缩和继发性视神经萎缩。原发性视神经萎缩(或单纯性视神经萎缩)视盘 边界清晰,色泽明显苍白(部分或全部),可见到巩膜筛板孔。继发性视神经萎缩(或非单 纯性视神经萎缩)视盘边界不清,色泽灰白色或蜡黄色,色泽较暗,巩膜筛板孔不见,视盘 边沿及周围及视网膜可见到血管改变、色素紊乱等异常改变。本病总的病机为目中玄府闭 塞,致目视不明。其形成与肝肾亏损,精血不足;脾肾阳虚精微不化;久病心营亏损;热病后 期,阴精耗伤;七情郁结,肝失条达密切相关。此外,头眼部外伤,肿瘤压迫,颅内手术等使目 系受损,脉络瘀滞,玄府闭阻也可形成本病。
[0003] 本发明所涉及药材研究现状如下:
[0004] 旱莲草【别名】墨莲草、水旱莲、莲子草、白花蟛蜞草、墨斗草、野向日葵、墨菜、黑墨 草、墨汁草、墨水草、乌心草。【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鳢肠的干燥地上部分。花开时采割,晒 干。【性味】甘、酸,寒。【归经】归肾、肝经。【功能主治】滋补肝肾,凉血止血。用于牙齿松 动,须发早白,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阴虚血热、吐血、衄血、尿血,血痢,崩漏下血,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注意】脾肾虚寒者忌服。【摘录】《中华本草》。
[0005] 淫羊藿【别名】三枝九叶草、仙灵脾、牛角花、三叉风、羊角风、三角莲、三叉骨、肺经 草、铁菱角。【来源】本品为小檗科植物淫羊藿、箭叶淫羊藿、柔毛淫羊藿、巫山淫羊藿、或朝 鲜淫羊藿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季茎叶茂盛时采割,除去粗梗及杂质,晒干或阴干。【性味】 辛、甘,温。【归经】归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用于阳痿遗精,筋骨 痿软,风湿痹痛,麻木拘挛;更年期高血压。【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注意】虚阳易 举,梦遗不止,便赤口干,强阳不痿并忌之。【摘录】《中华本草》。
[0006] 仙茅【别名】独茅根、茅爪子、婆罗门参、独脚仙茅、蟠龙草、风苔草、冷饭草、小地棕 根、地棕根、仙茅参、独脚丝茅、黄茅参、独脚黄茅、独足绿茅根、天棕、山棕、土白芍、平肝薯、 盘棕、山兰花。【来源】本品为石蒜科植物仙茅的干燥根茎。秋、冬二季采挖,除去根头和须 根,洗净,干燥。【性味】辛,热。【归经】归肾、肝、脾经。【功能主治】补肾阳,强筋骨,祛寒 湿。用于阳痿精冷,筋骨痿软,腰膝冷痹,阳虚冷泻。【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注意】 凡一概阴虚发热、咳嗽、吐血、衄血、齿血、溺血、血淋,遗精白浊,梦交,肾虚腰痛,脚膝无力, 虚火上炎,口干咽痛,失志阳痿,水涸精竭,不能孕育,老人孤阳无阴,遗溺失精,血虚不能养 筋,以致偏枯痿痹,胃家邪热不能杀谷,胃家虚火嘈杂易饥,三消五疸,阴虚内热外寒,阳厥 火极似水等证,法并禁用。【摘录】《中华本草》。
[0007] 抱树莲【别名】巧根藤、飞连草、星毛抱树莲、抱石莲、瓜子菜。【来源】蕨类水龙骨 科抱树莲属植物抱树莲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性味】味甘淡,性微凉。 【归经】归肝、肾经。【功能主治】消炎解毒,祛风止咳。治黄疸,淋巴腺结核,腮腺炎,咳嗽咳 血,风湿骨痛,乳癌,大便燥结。【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注意】凡命门火炽,强阳 不痿,素有湿热,小便淋涩者忌服。【摘录】《中华本草》。
[0008] 笔管榕【别名】笔管树、漆娘舅、鸟榕、雀榕。【来源】本品为桑科笔管榕以根、叶入 药。【性味】甘、微苦、平。【归经】归肝、胆经。【功能主治】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用于目 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疬,癭瘤,乳痈肿痛;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乳腺增生,高 血压。【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摘录】《中华本草》。
[0009] 鞭叶耳蕨【别名】大麦蘖、麦蘖、大麦毛、大鞭叶耳蕨。【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鞭叶 耳蕨的全草,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挖出后洗净,鲜用或晒干。【性味】苦;寒。【归经】 入心、肝、大肠三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乳痈;疖肿;肠炎。【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9~15g。【摘录】《中华本草》。
[0010] 大尾摇【别名】鱿鱼草、斑草、猫尾草、象鼻癀、象鼻草,墨鱼须草、大狗尾、象鼻花、 天芥菜、狗尾虫、四角苏、勾头蛇、臭柠檬。【来源】药材基源:为紫草科植物大尾摇的全草或 根。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性味】苦;平。【归经】肺;膀胱经。【功能主治】 利尿;消肿;解毒。主肺炎激胸;咽痛;口腔糜烂;膀胱结石;痈肿。【用法用量】内服:煎 汤,15~30g。【注意】孕妇忌服。【摘录】《中华本草》。
[0011] 巴掌草【别名】红草鞋、狮子利、狮子尾、狗舌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同 色兜兰的全草。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性味】味苦;酸;性平。【归经】归 脾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主疔疮肿毒;毒蛇咬伤;脾肿大;肺结核咳血;跌打 损伤。【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摘录】《中华本草》。

【发明内容】

[0012]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中药,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 比,达到安全有效治愈视神经萎缩的目的。
[0013]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4] 一种用于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 制备而成:旱莲草20份、淫羊藿15份、仙茅12份、抱树莲15份、笔管榕20份、鞭叶耳蕨15 份、大尾摇12份、巴掌草6份。
[0015] 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16] 1、一般资料
[0017] 发明人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间共收集门诊及住院视神经萎缩患者11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50例,治疗组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32岁;对照组年龄 24~55岁,平均年龄34岁。2组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0018] 诊断标准
[0019] 依据全国视神经萎缩临床专业会议的诊断标准:
[0020] (1)、脊髓痨、颅内肿瘤、球后视神经炎及外伤史。
[0021] (2)、视力明显下降或失明。
[0022] (3)、视乳头边界清晰、苍白色、生理凹陷扩大、筛板孔清晰可见,血管变细。
[0023] (4)、视野向心性缩小。
[0024] (5)、继发性视神经萎缩为视神经炎及水肿所致,乳头边界模糊,筛板孔不清,视网 膜可见色素沉着,血管变细。
[0025] (6)、眼底血管荧光造影不见荧光显影。
[0026] 2、试验方法
[0027] 2. 1治疗方法
[0028] 治疗组口服本发明按照具体实施例3制得的胶囊剂,每日3次。疗程一个月。
[0029] 对照组口服维生素 B,2片每次,每天1次;肌苷,0. 2~0. 6g,,一日3次。疗程一 个月。
[0030]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0031] 3.1疗效标准
[0032] 治愈:视力恢复到I. 0以上,视野中心暗点消失;
[0033] 显效:视力提高4行以上,视野中心暗点缩小或绝对暗点变为相对暗点;
[0034] 有效:视力提高2行以上,视野无变化;
[0035] 无效:视力和视野与治疗前相同或有退步。
[0036] 3. 2治疗结果见表1。
[0037] 表1两组疗效比较
[0039] 可见,本发明制得的药物能够安全有效治疗视神经萎缩,具有推广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0041] 实施例1
[0042] 称取:旱莲草20克、淫羊藿15克、仙茅12克、抱树莲15克、笔管榕20克、鞭叶耳 蕨15克、大尾摇12克、巴掌草6克;加8倍量水,煎煮1. 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 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120克,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煎剂。
[0043] 用于治疗视神经萎缩。口服,每日分早午晚三次服用。
[0044] 实施例2
[0045] 称取:旱莲草20克、淫羊藿15克、仙茅12克、抱树莲15克、笔管榕20克、鞭叶耳 蕨15克、大尾摇12克、巴掌草6克;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过滤;滤渣加8倍量水,煎煮 1. 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包装,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散剂。
[0046] 用于治疗视神经萎缩。口服,每日分早午晚三次服用。
[0047] 实施例3
[0048] 称取:旱莲草20克、淫羊藿15克、仙茅12克、抱树莲15克、笔管榕20克、鞭叶耳 蕨15克、大尾摇12克、巴掌草6克;加6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1小时,合并煎煮液, 浓缩,干燥,装入胶囊壳,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胶囊剂。
[0049] 用于治疗视神经萎缩。口服,每日分早午晚三次服用。
【主权项】
1. 一种用于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 备而成:旱莲草20份、淫羊藿15份、仙茅12份、抱树莲15份、笔管榕20份、鞭叶耳蕨15份、 大尾摇12份、巴掌草6份。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为: 称取:旱莲草20份、淫羊藿15份、仙茅12份、抱树莲15份、笔管榕20份、鞭叶耳蕨15份、 大尾摇12份、巴掌草6份;加8倍量水,煎煮1. 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 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120份,即得煎剂;上述份均是指重量份。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为: 称取:旱莲草20份、淫羊藿15份、仙茅12份、抱树莲15份、笔管榕20份、鞭叶耳蕨15份、 大尾摇12份、巴掌草6份;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过滤;滤渣加8倍量水,煎煮1. 5小 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包装,即得散剂;上述份均是指重量份。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为: 称取:旱莲草20份、淫羊藿15份、仙茅12份、抱树莲15份、笔管榕20份、鞭叶耳蕨15份、 大尾摇12份、巴掌草6份;加6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1小时,合并煎煮液,浓缩,干 燥,装入胶囊壳,即得胶囊剂;上述份均是指重量份。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中药,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旱莲草20份、淫羊藿15份、仙茅12份、抱树莲15份、笔管榕20份、鞭叶耳蕨15份、大尾摇12份、巴掌草6份。临床实验证明,本发明能够安全有效治疗视神经萎缩。
【IPC分类】A61P27/02, A61K36/898, A61P25/02
【公开号】CN105125865
【申请号】CN201510528135
【发明人】何萍萍
【申请人】何萍萍
【公开日】2015年12月9日
【申请日】2015年8月2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