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61243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支气管炎主要原因为病毒和细菌的反复感染形成了支气管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当气温下降、呼吸道小血管痉挛缺血、防御功能下降等利于致病;烟雾粉尘、污染大气等慢性刺激也可发病;吸烟使支气管痉挛、黏膜变异、纤毛运动降低、黏液分泌增多有利感染;过敏因素也有一定关系。慢性支气管炎是指除外慢性咳嗽的其他各种原因后,患者每年慢性咳嗽、咳痰三个月以上,并连续二年。并不一定伴有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本病早期多无特殊体征,在多数患者的肺底部可以听到少许湿性或干性啰音。有时在咳嗽或咳痰后可暂时消失。长期发作的病例可发现有肺气肿的征象。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组合物。
[0004]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0005]—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辛夷4-13、苍耳子5-11、佛手9-14、小蓟7_18、杜仲2_15、玄参6_13、吴茱萸7_10、款冬7-11、厚朴2-17、半夏5-10、黄精5-10、苍术5-15、桂枝10-20、忍冬藤10-20、地龙3-10,山楂5-12、桑寄生6-17、乌梅5-13、紫菀6-17、海藻7-14、络石藤10-15、海风藤5-10、公丁香10-20、鹅不食草10-20、金银花5-10、龙胆草5_10、使君子5_10、蒲公英10-20、紫苏梗10-20、鱼腥草5-15、透骨草10-20、金钱草5_10、银朱5_10、麻黄5_10、白头翁10-20、贝母
10-20、白芨 5-10、浮小麦 10-20。
[0006]优选的,各中药原料的用量为:辛夷10、苍耳子10、佛手12、小蓟9、杜仲5、玄参8、吴茱萸9、款冬10、厚朴5、半夏6、黄精6、苍术10、桂枝15、忍冬藤15、地龙5、山楂7、桑寄生10、乌梅12、紫菀15、海藻10、络石藤12、海风藤6、公丁香15、鹅不食草15、金银花7、龙胆草7、使君子6、蒲公英15、紫苏梗15、鱼腥草10、透骨草15、金钱草7、银朱6、麻黄7、白头翁15、贝母12、白芨8、浮小麦15。
[0007]上述中药组合物可按常规方法加工成汤剂、胶囊剂或片剂等多种剂型。其中,汤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0008](I)按照上述重量份配比将辛夷、苍耳子、佛手、小蓟、杜仲、玄参、吴茱萸、款冬、厚朴、半夏、黄精、苍术、桂枝、忍冬藤、地龙、山楂、桑寄生、乌梅、紫毙、海藻、络石藤、海风藤、公丁香、鹅不食草、金银花、龙胆草、使君子、蒲公英、紫苏梗、鱼腥草、透骨草、金钱草、银朱、麻黄、白头翁、贝母、白芨、浮小麦,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将该混合物与水按照重量比1:8的比例混合,在水中浸泡50分钟。
[0009](2)将所述步骤(I)中的混合物及水煎煮120分钟后,过滤得到第一滤液及滤渣。
[0010](3)将所述步骤(2)中所得滤渣与水按照重量比1:6的比例混合,再煎煮100分钟,然后过滤得到第二滤液及滤渣,将第一滤液与第二滤液混合,获得药物的汤剂。
[0011]本发明的药理及有益效果如下:
[0012]慢性支气管炎属中医学“咳嗽” “哮喘”“痰饮”等范畴。其病成因有外感、内伤两种。外感多由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犯肺所致;病者因肺脏虚弱或脾虚生痰、肝火上炎、肾气虚衰等累及于肺,则属于内伤致病。本发明有针对性的选取辛夷、苍耳子、佛手、小蓟、杜仲、玄参、吴茱萸、款冬、厚朴、半夏、黄精、苍术、桂枝、忍冬藤、地龙、山楂、桑寄生、乌梅、紫菀、海藻、络石藤、海风藤、公丁香、鹅不食草、金银花、龙胆草、使君子、蒲公英、紫苏梗、鱼腥草、透骨草、金钱草、银朱、麻黄、白头翁、贝母、白芨、浮小麦共38味中药原料。
[0013]其中:辛夷,散风寒,通鼻窍。
[0014]苍耳子,散风除湿、通窍止痛。
[0015]佛手,舒肝理气,和胃止痛。
[0016]小蓟,凉血止血,活血解毒。
[0017]杜仲,具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安胎等诸多功效。
[0018]玄参,清热凉血,解毒,散结利咽,滋阴。
[0019]吴茱萸,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
[0020]款冬,润肺下气,化痰止嗽。
[0021]厚朴,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
[0022]半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之功效。
[0023]黄精,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
[0024]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散寒。
[0025]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
[0026]忍冬藤,具有清热解毒,疏风通络的疗效。
[0027]地龙,具有清热定惊,痛经活络的功效。
[0028]山楂,具有降血脂、血压、强心、抗心律不齐等作用。
[0029]桑寄生,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元。牛膝、桑寄生与龙骨并用,增强滋补肝肾的功效。
[0030]乌梅,敛肺,涩肠,生津,安蛔。
[0031]紫菀,润肺下气;化痰止咳。
[0032]海藻,清热、软坚散结、软坚、消痰、利水退肿。
[0033]络石藤,祛风通络、凉血消肿。
[0034]海风藤,祛风湿,通经络。
[0035]公丁香,温中、暖肾、降逆。
[0036]鹅不食草,具有发散风寒,通鼻窍,止咳,解毒,止痒等功效。
[0037]金银花,清热解毒。
[0038]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定惊。
[0039]使君子,消积、健脾,杀虫通便。
[0040]蒲公英,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
[0041]紫苏梗,行气和中。
[0042]鱼腥草,清热解毒、消肿疗疮、利尿除湿、清热止痢、健胃消食。
[0043]透骨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活血止痛、解毒化疹。
[0044]金钱草,利水通淋、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清利湿热。
[0045]银朱,祛痰,破结,杀虫,治疮。
[0046]麻黄,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0047]白头翁,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燥湿杀虫的功效。
[0048]贝母,润肺散结,止嗽化痰。
[0049]白芨,补肺,止血,消肿,生肌,敛疮。
[0050]浮小麦,除虚热;止汗。
[0051]全方配伍,共奏燥湿化痰、止咳平喘、润肺散结、清热解毒之功效,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疗效显著。
[0052]临床资料
[0053]为表明本发明药物的治疗效果,本发明对12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系统的临床研究。
[0054]治疗组:按随机方法选取60例,在原治疗基础上,停用所有治疗药物,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I个月。
[0055]对照组:按随机方法选取60例,利用传统西药头孢菌素、痰咳净治疗I个月。
[0056]两组在病情、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
[0057]服用方法:治疗组:每日早晚各一次服用本发明药物的汤剂200毫升,疗程为I个月。对照组:给予头孢菌素0.5g (2粒)、痰咳净Ig (2粒),每日3次,餐后含服,疗程为I个月。
[0058]观察指标和方法
[0059]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标准。
[0060]治疗组,治愈54例,显效6例,无效O例,总有效率100 %。对照组,治愈26例,显效20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76.67%。两组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具体实施方式】
[0061]实施例1
[0062]按下述重量份配比称取各中药原料:
[0063]辛夷10、苍耳子10、佛手12、小蓟9、杜仲5、玄参8、吴茱萸9、款冬10、厚朴5、半夏6、黄精6、苍术10、桂枝15、忍冬藤15、地龙5、山楂7、桑寄生10、乌梅12、紫菀15、海藻10、络石藤12、海风藤6、公丁香15、鹅不食草15、金银花7、龙胆草7、使君子6、蒲公英15、紫苏梗15、鱼腥草10、透骨草15、金钱草7、银朱6、麻黄7、白头翁15、贝母12、白芨8、浮小麦15。
[0064]制备方法如下:
[0065](I)将上述各中药原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将该混合物与水按照重量比1:8的比例混合,在水中浸泡50分钟。
[0066](2)将所述步骤(I)中的混合物及水煎煮120分钟后,过滤得到第一滤液及滤渣。
[0067](3)将所述步骤(2)中所得滤渣与水按照重量比1:6的比例混合,再煎煮100分钟,然后过滤得到第二滤液及滤渣,将第一滤液与第二滤液混合,获得药物的汤剂。
[0068]实施例2
[0069]按下述重量份配比称取各中药原料:
[0070]辛夷4、苍耳子11、佛手14、小蓟7、杜仲2、玄参13、吴茱萸7、款冬11、厚朴2、半夏5、黄精5、苍术15、桂枝20、忍冬藤10、地龙3、山楂12、桑寄生6、乌梅5、紫菀17、海藻14、络石藤10、海风藤5、公丁香20、鹅不食草20、金银花5、龙胆草5、使君子10、蒲公英10、紫苏梗20、鱼腥草15、透骨草20、金钱草10、银朱5、麻黄5、白头翁20、贝母10、白芨5、浮小麦
20 ο
[0071]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72]实施例3
[0073]按下述重量份配比称取各中药原料:
[0074]辛夷13、苍耳子5、佛手9、小蓟18、杜仲15、玄参6、吴茱萸10、款冬7、厚朴17、半夏10、黄精10、苍术5、桂枝10、忍冬藤20、地龙10、山楂5、桑寄生17、乌梅13、紫菀6、海藻7、络石藤15、海风藤10、公丁香10、鹅不食草10、金银花10、龙胆草10、使君子5、蒲公英20、紫苏梗10、鱼腥草5、透骨草10、金钱草5、银朱10、麻黄10、白头翁10、贝母20、白芨10、浮小麦10。
[0075]按常规方法制成颗粒剂。
【主权项】
1.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辛夷4-13、苍耳子5-11、佛手9-14、小蓟7_18、杜仲2_15、玄参6_13、吴茱萸7_10、款冬7-11、厚朴2-17、半夏5-10、黄精5-10、苍术5-15、桂枝10-20、忍冬藤10-20、地龙.3-10、山楂5-12、桑寄生6-17、乌梅5-13、紫菀6-17、海藻7-14、络石藤10-15、海风藤5-10、公丁香10-20、鹅不食草10-20、金银花5-10、龙胆草5_10、使君子5_10、蒲公英10-20、紫苏梗10-20、鱼腥草5-15、透骨草10-20、金钱草5_10、银朱5_10、麻黄5_10、白头翁10-20、贝母10-20、白芨5-10、浮小麦10-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各中药原料的用量为:辛夷10、苍耳子10、佛手12、小蓟9、杜仲5、玄参8、吴茱萸9、款冬10、厚朴5、半夏6、黄精6、苍术10、桂枝15、忍冬藤15、地龙5、山楂7、桑寄生10、乌梅12、紫菀15、海藻.10、络石藤12、海风藤6、公丁香15、鹅不食草15、金银花7、龙胆草7、使君子6、蒲公英15、紫苏梗15、鱼腥草10、透骨草15、金钱草7、银朱6、麻黄7、白头翁15、贝母12、白芨8、浮小麦15。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辛夷10、苍耳子10、佛手12、小蓟9、杜仲5、玄参8、吴茱萸9、款冬10、厚朴5、半夏6、黄精6、苍术10、桂枝15、忍冬藤15、地龙5、山楂7、桑寄生10、乌梅12、紫菀15、海藻10、络石藤12、海风藤6、公丁香15、鹅不食草15、金银花7、龙胆草7、使君子6、蒲公英15、紫苏梗15、鱼腥草10、透骨草15、金钱草7、银朱6、麻黄7、白头翁15、贝母12、白芨8、浮小麦15。本发明各中药原料经辨证配伍,共奏燥湿化痰、止咳平喘、润肺散结、清热解毒之功效,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疗效显著。
【IPC分类】A61K33/28, A61P11/00, A61K35/62, A61K36/899
【公开号】CN105213870
【申请号】CN201510760452
【发明人】张在芬, 张红, 刘伟, 张强, 逄淑芳
【申请人】张在芬
【公开日】2016年1月6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