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肿、止痒、止痛的热敷药袋及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79556阅读:5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肿、止痒、止痛的热敷药袋及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一种消肿、止痒、止痛热敷药及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一般的热敷是利用热毛巾、暖水袋、暖袋(先以毛巾包裹,可协助吸收汗水及减低灼伤的机会),直接敷治患处,每天二至三次,每次十五至二十分钟。热敷疗法在软组织损伤疾病的治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热敷疗法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代谢的作用,有益于疾病的恢复。热敷本身也可缓解肌肉痉挛,促进炎症及瘀血的吸收,药物热敷还可使药物通过局部吸收,达到直达病所的目的,使治疗更直接、更有效。热敷能直接提升患处的温度,使皮下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达至消除慢性炎症、止痛、去肿、加速痊愈、舒缓肌肉痉挛、松弛神经、改善筋腱柔软度的效果。
[0003]热敷适合的范围:慢性炎症及痛症(患处皮肤没有大面积破溃),例如:慢性腰颈痛、慢性退化性膝关节炎、肌肉疲劳或痉挛、疮疥、疹类、肿瘤等。
[0004]热敷必须注意:1.切忌使用过热的温度或躺於热水袋上或使用电热加热器共作热敷工具的危险行为;2.不能使用有腐蚀性或毒性的药物接触热敷皮肤;3.患有心脏病及高血压者,如欲于左肩及颈的位置使用热敷,应先请教医生或物理治疗师;4.热敷期间,若病情加剧或有不适,应立即停止,并用温开水将皮肤清洗洁净;5.患有急性皮肤炎症、皮肤炎、血栓性静脉炎、外周血管疾病,患处有伤口、刚愈合的皮肤、过份疼痛或肿胀使皮肤失去分辨冷热的能力不能使用热敷;6.患者本身大脑反应能力不正常,不能正常感觉温度者或不能明白指示者(例如患有严重老人痴呆症的人士),都不宜使用热敷法。
[0005]癌症病因分析:机体在环境污染、化学污染(化学毒素)、电离辐射、自由基毒素、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等)及其代谢毒素、遗传特性、内分泌失衡、免疫功能紊乱等等各种致癌物质、致癌因素的作用下导致身体正常细胞发生癌变的结果,常表现为:局部组织的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局部肿块。癌症是机体正常细胞在多原因、多阶段与多次突变所引起的一大类疾病。

【发明内容】

[0006]以中医学观点分析人体皮肤表面出现的肿痛或瘙痒,大都是局部性的气血瘀滞、风毒蕴结、湿毒蕴结而至皮肤病变,有的皮肤也由于细菌或微生物寄生虫的作用产生痛痒,治疗这些复杂性的皮肤病,应以拔毒、祛风、灭菌、杀虫、舒经活络的中药组合外敷,才能达到止痒、消肿、止痛的目的。
[0007]—种消肿、止痒、止痛的热敷药袋及制作方法是按下面药物原料及制作方法进行:一、所用的原料:决明子15份、黄莲15份、蛇床子15份、冬瓜皮20份、竹叶10份、桑寄生15份;二、将各中药混合碾碎成混合药粉料;三、将混合药粉料与适量的清水搅拌成软面泥;四、将软面泥分装入密实的薄棉布小袋并包扎袋口成为药袋子;五、将药袋子放入水汽蒸笼中高温蒸湿透后取出用于热敷。
[0008]下面逐一分析一种消肿、止痒、止痛的热敷药袋及制作方法中各药料的药性功效。中药决明子它味微苦微甘,性平,微凉,归肝、肾经,具有清热解毒、明目,润肠通便。黄连功效与作用:泻火,燥湿,解毒,杀虫;治时行热毒,伤寒,热盛心烦,痞满呕逆,菌痢,热泻腹痛,肺结按,吐、衄、下血,消渴,疳积,蛔虫病,百日咳,咽喉肿痛,火眼,口疮。蛇床子,味辛、苦,性温;归脾、肾经;温肾壮阳;燥湿杀虫;祛风止痒;主男子阳痿;阴囊湿痒;女子宫寒不孕;寒湿带下;阴痒肿痛;风湿痹痛;湿疮疥癣。冬瓜皮清肝热、解毒、消肿、缓痛。薄荷叶中主要含薄荷油、薄荷醇以及薄荷酮、异薄荷酮、迷迭香酸等成份,可以健胃祛风、祛痰、利胆、抗痉挛,改善感胃发烧、咽喉、肿痛,并消除头痛、牙痛、恶心感,也可做成消炎消肿的润肤水。竹叶的功效与作用清热除烦,利尿;用于热病烦渴,小便赤涩淋痛,口舌生疮。桑寄生,味苦、甘,性平;归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主腰膝酸痛;筋骨痿弱;肢体偏枯;风湿痹痛;头错目眩;胎动不安,崩漏下血。
[0009]—种消肿、止痒、止痛的热敷药袋及制作方法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消肿、止痒、止痛的热敷药及制备方法通过以中医学观点分析人体皮肤表面出现的肿痛或瘙痒,大都是局部性的气血瘀滞、风毒蕴结、湿毒蕴结而至皮肤病变,有的皮肤也由于细菌或微生物寄生虫的作用产生痛痒,采取以拔毒、祛风、灭菌、杀虫、舒经活络的中药组合并通过制作成药袋应用于热外敷,达到快速止痒、消肿、止痛的目的,克服了内服药物危险性和缓慢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以实际使用量作为实施例对一种消肿、止痒、止痛的热敷药袋及制作方法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1]—种消肿、止痒、止痛的热敷药袋及制作方法实施制作一小袋用于热敷是按下面药物原料及制作方法进行:一、所用的原料:决明子15克、黄莲15克、蛇床子15克、冬瓜皮20克、竹叶10克、桑寄生15克;二、将各中药混合碾碎成混合药粉料;三、将混合药粉料与适量的清水搅拌成软面泥;四、将软面泥装入一个密实的薄棉布小袋并包扎袋口成为药袋子;五、将药袋子放入水汽蒸笼中高温蒸湿透后取出用于热敷。
【主权项】
1.一种消肿、止痒、止痛的热敷药袋及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按下面药物原料及制作方法进行:一、所用的原料:决明子、黄莲、蛇床子、冬瓜皮、竹叶、桑寄生;二、将各中药混合碾碎成混合药粉料;三、将混合药粉料与适量的清水搅拌成软面泥;四、将软面泥分装入密实的薄棉布小袋并包扎袋口成为药袋子;五、将药袋子放入水汽蒸笼中高温蒸湿透后取出用于热敷。
【专利摘要】<b>本发明涉及一</b>种消肿、止痒、止痛的热敷药袋及制作方法,医药技术领域,在于解决皮肤痛、肿、痒问题,主要是按下面制作原料及制作方法进行:一、所用的原料:决明子15克、黄莲15克、蛇床子15克、冬瓜皮20克、竹叶10克、桑寄生15克;二、将各中药混合碾碎成混合药粉料;三、将混合药粉料与适量的清水搅拌成软面泥;四、将软面泥装入一个密实的薄棉布小袋并包扎袋口成为药袋子;五、将药袋子放入水汽蒸笼中高温蒸湿透后取出用于热敷。
【IPC分类】A61K36/899, A61P17/04, A61F7/08, A61M37/00, A61P29/00
【公开号】CN105233081
【申请号】CN201510838820
【发明人】周振勇
【申请人】周振勇
【公开日】2016年1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