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克罗恩病的治疗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96899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克罗恩病的治疗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克罗恩病的治疗中药,特别涉及以中医药组合的治疗药物,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克罗恩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消化道炎症性疾病,在胃肠道的任何部位均可发生,但好发于末端回肠和右半结肠。有慢性、反复发作和非特异性的透壁性炎症特征,病变呈节段性分布,可累及消化道任何部位,其中以末端回肠最为常见,结肠和肛门病变也较多。本病还可伴有皮肤、眼部及关节等部位的肠外表现。克罗恩病虽为良性疾病,但病因不明,至今仍缺乏十分有效的治疗手段。本病和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两者统称为炎症性肠病(IBD)o本病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肠梗阻,伴有发热、营养障碍等肠外表现。病程多迀延,反复发作,不易根治。本病又称局限性肠炎、局限性回肠炎、节段性肠炎和肉芽肿性肠炎。
[0003]克罗恩病症状表现:克罗恩病起病隐袭,早期常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容易被忽略。从有症状到确诊,一般平均1?3年。病程常为慢性、反复发作性,多见于青年人,女性略多于男性。其症状包括: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排便困难、脓血便、里急后重等消化道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消化道梗阻、穿孔、腹腔脓肿、肠瘘、出血、甚至癌变;进行性消瘦和营养不良的发生率相当高,儿童和青少年患者可出现生长发育迟缓;皮肤、眼部、口腔、骨骼关节、肺部、肝脏、胆道等肠外表现也较多见。阵发性痉挛性腹痛是该病最常见的症状,随着病程进展可表现为持续性钝痛,回肠病变常出现右下腹痛,进食后可加重,常易被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大便性状改变及排便次数增加也是该病常见症状之一,约85%的患者可出现腹泻,40%?50%的患者可有血便,出血部位主要为回肠和结肠。
[0004]关于克罗因病发病原因。克罗恩病被认为与自身的免疫功能有关,患者先是免疫功能发生异常。目前认为克罗恩病是一种由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终生性疾病,具体病因及发病机制迄今未明。大量研究证明吸烟可增加克罗恩病的患病和复发危险。而一些潜在的环境因素亦可激发克罗恩病的发生。精制糖已被确认是不利因素。产期也可作为一种刺激因素而使一些孕妇于产后发病。
[0005]关于克罗恩病的治疗背景。克罗恩病尚无根本的治愈方法,许多病人出现并发症,需手术治疗,而术后复发率很尚。本病的复发率与病变范围、病症侵袭的强弱、病程的延长、年龄的增长等因素有关,死亡率也随之增高。

【发明内容】

[0006]为了解决克罗恩病治疗艰难的问题,很有必要进行中医学的辩证论治。中国民间有名言:“病从口入”,消化道症病几乎都是食品不卫生的结果,食品从口中带进细菌和病毒,由于脾胃虚弱,免疫性低下,消化道易产生溃烂,湿蒸热蕴而成本病,以中医学分析克罗恩病,属于脾胃虚弱,口入菌毒、扰伤肠壁,痰生毒积,湿热蕴结。
[0007]—种克罗恩病的治疗药物解决治疗问题采取的措施是以补肾益气、杀虫灭菌、健脾胃、祛风排毒、清热肠火的中药按下面的质量份比组合而成:太子参10份、山药15份、麦芽15份、金银花15份、桑白皮20份、牛膝15份、番桃拔心叶15份、炒薏该仁20份、大黄10份、生地15份、地榆15份、黄连10份、板兰板15份、茯苓10份、甘草8份。
[0008]下面简要介绍一种克罗恩病的治疗药物中各中药的药性功效。中药太子参补益脾肺,益气生津;治肺虚咳嗽,脾虚食少,心悸,怔忡,水肿,消渴,精神疲乏。山药有祛湿利湿、补肾养胃、健脾润肠的功效;山药具有滋补细胞、强化内分泌、补益强壮、增强机体造血功能等作用。麦芽行气消食,健脾开胃,退乳消胀;治疗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汗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金银花清热解毒、抗病毒。桑白皮,味甘,性寒;能泻肺平喘,泻火解毒、利水消肿;用于肺热喘咳,水肿胀满尿少,面目肌肤浮肿、肠炎疮肿。牛膝消瘀消肿、行气活血、补肾壮腰。番桃拔心叶燥湿健脾;杀虫灭菌;清热解毒;主泻痢腹痛;食积腹胀;齿龈肿痛;风湿痹痛;湿疹臁疮;疔疮肿毒;跌打肿痛;外伤出血;蛇虫咬伤。薏苡仁作为中药,它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清热排脓等功效;炒爆的薏苡仁更有化瘀、排毒、抑菌的功效。大黄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治实热便秘,谵语发托,食积痞,大黄对于服药期间产生的大便淤结有很好的通便功效。生地清热、养阴生津,凉血,止血;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地榆也称黄瓜香、山地瓜、猪人参、血箭草,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消肿敛疮功效。黄连用于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吞酸,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板蓝根的功效是清热解毒,祛风灭菌、凉血消斑,利咽止痛,用于治流感,流脑,乙脑,肺炎等风菌引起的病症。茯苓味甘、淡、性平;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安神;主治水湿证,如小便不利,水肿,肠炎。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0009]—种克罗恩病的治疗药物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以中医学分析克罗恩病,属于脾胃虚弱,口入菌毒、扰伤肠壁,痰生毒积,湿热蕴结,采取以补肾益气、杀虫灭菌、健脾胃、祛风排毒、清热肠火的中药组合成为治疗之混合药物,开创了以中医中药治疗克罗恩病的正确理论方案,并且产生显著的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以适用于一个克罗恩病患者服用的一个剂量的药物量作为优选实施方案作更为详细的说明,包括使用治疗说明。
[0011]—种克罗恩病的治疗药物的一个剂量药物是以补肾益气、杀虫灭菌、健脾胃、祛风排毒、清热肠火的中药按下面的质量组合而成:太子参10克、山药15克、麦芽15克、金银花15克、桑白皮20克、牛膝15克、番桃拔心叶15克、炒薏苡仁20克、大黄10克、生地15克、地榆15克、黄连10克、板兰板15克、茯苓10克、甘草8克。使用方法:与适量的清水煎汤内服汤液,初治日服一剂量,连服5个剂量症状减轻,后可稍减药量继续服用,服用治疗时间10-40日。
【主权项】
1.一种克罗恩病的治疗药物,其特征是以补肾益气、杀虫灭菌、健脾胃、祛风排毒、清热肠火的中药按下面的质量份比组合而成:太子参10份、山药15份、麦芽15份、金银花15份、桑白皮20份、牛膝15份、番桃拔心叶15份、炒薏该仁20份、大黄10份、生地15份、地榆15份、黄连10份、板兰板15份、茯苓10份、甘草8份。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克罗恩病的治疗药物,医药技术领域,解决克罗恩病病因不明、治疗艰难的问题,通过<b>以中医学分析克罗恩病,属于脾胃虚弱,口入菌毒、扰伤肠壁,痰生毒积,湿热蕴结,采取以补肾益气、杀虫灭菌、健脾胃、祛风排毒、清热肠火的中药组合成治疗药物:太子参</b><b>10</b><b>份、山药15</b><b>份、麦芽15</b><b>份、金银花15</b><b>份、桑白皮20</b><b>份、牛膝15</b><b>份、番桃拔心叶15</b><b>份、炒薏苡仁20</b><b>份、大黄10</b><b>份、生地15</b><b>份、地榆15</b><b>份、黄连10</b><b>份、板兰板15</b><b>份、茯苓10</b><b>份、甘草8</b><b>份。</b>一种克罗恩病的治疗药物<b>开创了以中医中药治疗克罗恩病的正确理论方案,并且产生显著的疗效。</b>
【IPC分类】A61P1/00, A61P29/00, A61K36/8998
【公开号】CN105250830
【申请号】CN201510811634
【发明人】李先强
【申请人】李先强
【公开日】2016年1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