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外耳湿疹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55808阅读:47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治疗外耳湿疹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外耳湿疹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 外耳湿疹系指发生于耳廓、外耳道及其周围皮肤的湿疹。湿疹为常见皮肤病,其临 床特点为多种疹形的皮损,有渗出倾向,较剧烈的瘙痒,常泛发或对称分布,病程较长,易迀 延而慢性化。
[0003] 中医:旋耳疮,月蚀疮,浸淫疮,黄水疮,脾胃湿热内蕴,化火生风上攻于耳;或外 感风热之邪,或泪水、汗水、脓耳之脓液浸渍,或附近黄水疮毒蔓延于耳,或接触某些药物、 刺激物,引动脾胃湿热上攻,内外风热湿邪困扰于耳,蒸灼耳部肌肤而为病,如急性湿疹反 复发作,缠绵不愈,风热湿邪久羁,外损肌肤,内耗阴血;或脾胃素虚,气血生化不足,以致血 虚生风化燥,肌肤失养,则发为慢性湿疹。剧烈瘙痒,表现为皮肤逐渐增厚,皮纹加深,浸润, 色素沉着等。
[0004] 本发明所涉及药材研究现状如下: 羊肌藤【别名】老鼠吹箫、风藤草、鸡舌头叶。【来源】清风藤科羊肌藤,以根皮、叶入 药。【性味】苦,寒。【归经】归肾、胃二经。【功能主治】祛风湿,止痛,除病毒。主治风湿瘫 痪,风湿腰痛,胃痛,皮肤疮毒,毒蛇咬伤。【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摘录】《中华 本草》。
[0005] 仰天钟【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假朝天罐的全草。采收和储藏:春 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性味】味甘;涩;微苦;性平。【归经】归肺;肾;肝经。【功能主 治】敛肺益肾;活血止血。主久咳;虚喘;体虚头晕;风湿痹痛;淋浊;泻痢;便血;血崩;月 经不调;白带;跌打瘀肿;外伤出血;烫伤。【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注意】孕妇 禁用。【摘录】《中华本草》。
[0006] 玉簪花【别名】内消花、白鹤花、白鹤仙、白萼、玉泡花、银净花。【来源】药材基 源:为百合科植物玉簪的花。采收和储藏:在7-8月份花似开非开时采摘,晒干。【性味】苦; 甘;凉;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水;通经。主咽喉肿痛;疮痈肿痛;小便不利;经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摘录】《中华本草》。
[0007] 狗筋蔓【别名】小九牯牛、抽筋草、大种鹅儿肠、筋骨草、铁栏杆、水筋骨、九股牛七、 白牛膝、长深根、称筋散、土牛膝、伸筋草、九股牛、接筋草、鸡肠子草。【来源】药材基源: 为石竹科植物狗筋蔓的带根全草。采收和储藏:秋末冬初采挖,洗净泥沙,晒干或鲜用。【性 味】甘;苦;性温。【归经】肝;膀胱经。【功能主治】活血定痛;接骨生肌。主跌打损伤;骨 折;风湿骨痛;月经不调;瘰疬;痈疽。【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摘录】《中华本 草》。
[0008] 虾须草【别名】绿绿草、草麻黄。【来源】为菊科植物虾须草的全草。采收和储 藏:夏、秋季采收,镁用或晒干。【性味】味苦;性平。【归经】归脾、肾两经。【功能主治】清 热解毒;利水消肿。主疮疡肿毒;水肿;风热头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摘录】 《中华本草》。
[0009] 烟梦花【来源】药材基源:为雨久花科植物箭叶雨久花的全草。采收和储藏: 春、夏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性味】苦;寒【归经】归肾经、胃经。【功能主治】清热利湿; 解毒;消肿。主痢疾;泄泻;咽喉肿痛;痈肿疮疖;毒蛇咬伤。【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 30g。【摘录】《中华本草》。
[0010] 东庵子【别名】沙蓬米、沙米、登相干、登粟、吉刺儿。【来源】为藜科植物沙蓬的 种子。采收和储藏:秋季果实成熟后打下种子,去掉杂质,晒干。【性味】甘;性平。【归经】 入肺;脾;胃经。【功能主治】健脾和胃,消食调中。治饮食停滞,胸痞腹胀,呕吐泻痢,产后 瘀血腹痛,小儿腹大坚积。【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注意】脾阴虚,胃火盛者不 宜用;能落胎,孕妇宜少食。【摘录】《中华本草》。
[0011] 灰藿【别名】金锁天、灰藜、水落藜、灰条、灰涤菜、灰蒴、灰苋、灰苋菜、灰灰莱、土蚕 药、沙苋菜。【来源】为藜科植物小藜的全草。采收和储藏:3~4月采收,洗净,去杂质,鲜 用或晒干。【性味】苦;甘;性平。【归经】归脾、肺经。【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 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摘 录】《中华本草》。
[0012] 白英【别名】白毛藤、白草、毛千里光、毛风藤、排风藤、毛秀才、萌芦草、金线绿毛 龟。【来源】本品为茄科茄属植物白英以全草或根入药。夏秋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性味】苦,微寒。【归经】入肝、胃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抗癌。全草:用于感 冒发热,乳痈、恶疮,湿热黄疸、腹水,白带,肾炎水肿;外用治痈疖肿毒。根:风湿痹痛。【用 法用量】内服:煎汤,25~50g。【注意】【摘录】《中华本草》。

【发明内容】

[0013]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外耳湿疹的中药,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 达到安全有效治愈外耳湿疹的目的。
[0014]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治疗外耳湿疹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 成:羊肌藤12份、仰天钟10份、玉簪花6份、狗筋蔓15份、虾须草10份、烟梦花10份、东庵 子15份、灰藿20份、白英25份。
[0015] 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一般资料 发明人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间共收集门诊及住院外耳湿疹患者60例,随机分 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男10例,女20例,年龄18~45岁,平均年龄34. 5 岁;对照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18~50岁,平均年龄36. 5岁。2组性别、年龄及病程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0016] 诊断标准 依据全国外耳湿疹临床专业会议的诊断标准: (1).耳部瘙痒并反复发作。继发感染时耳痛、发热,局部红肿。
[0017] (2).查见耳廓前后皮肤,耳廓后沟或耳周皮肤,湿疹外形可以是很小的斑点状红 疹,散在或密集在一起,也可以表现为丘疹,水疱,糜烂,浆液性渗出,黄色结痂等。
[0018] (3).耳附近及头面部可有皮肤水肿、潮红、丘疹或糜烂等表现。
[0019]2、试验方法 2. 1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本发明按照具体实施例3制得的胶囊剂,每日3次。疗程14天。
[0020] 对照组口服维生素C0. 2克,每日3次口服。维生素B6每次10-20毫克,每日3 次口服。息斯敏10毫克,每日1次。疗程14天。
[0021]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 1疗效标准 临床控制:干耳、鼓膜、鼓室粘膜颜色正常。
[0022] 显效:干耳,鼓室内粘膜轻度充血。
[0023] 有效:鼓室内湿润,无脓性分泌物,鼓室粘膜明显充血。
[0024] 无效:耳道及鼓室内仍有脓性渗出。
[0025] 3. 2治疗结果见表1。
[0026] 表1两组疗效比较
可见,本发明制得的药物能够安全有效治疗外耳湿疹,具有推广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0028] 实施例1 称取:羊肌藤12克、仰天钟10克、玉簪花6克、狗筋蔓15克、虾须草10克、烟梦花10 克、东庵子15克、灰藿20克、白英25克;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 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120克,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煎剂。
[0029] 用于治疗外耳湿疹。口服,每日分早午晚三次服用。
[0030] 实施例2 称取:羊肌藤12克、仰天钟10克、玉簪花6克、狗筋蔓15克、虾须草10克、烟梦花10 克、东庵子15克、灰藿20克、白英25克;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过滤;滤渣加8倍量水, 煎煮1. 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包装,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散剂。
[0031] 用于治疗外耳湿疹。口服,每日分早午晚三次服用。
[0032] 实施例3 称取:羊肌藤12克、仰天钟10克、玉簪花6克、狗筋蔓15克、虾须草10克、烟梦花10 克、东庵子15克、灰藿20克、白英25克;加6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1小时,合并煎煮 液,浓缩,干燥,装入胶囊壳,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胶囊剂。
[0033] 用于治疗外耳湿疹。口服,每日分早午晚三次服用。
【主权项】
1. 一种用于治疗外耳湿疹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 而成:羊肌藤12份、仰天钟10份、玉簪花6份、狗筋蔓15份、虾须草10份、烟梦花10份、东 庵子15份、灰藿20份、白英25份。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外耳湿疹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为:称取: 羊肌藤12份、仰天钟10份、玉簪花6份、狗筋蔓15份、虾须草10份、烟梦花10份、东庵子 15份、灰藿20份、白英25份;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 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120份,即得煎剂;上述份均是指重量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外耳湿疹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为:称取: 羊肌藤12份、仰天钟10份、玉簪花6份、狗筋蔓15份、虾须草10份、烟梦花10份、东庵子 15份、灰藿20份、白英25份;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过滤;滤渣加8倍量水,煎煮1. 5 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包装,即得散剂;上述份均是指重量份。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外耳湿疹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为:称取: 羊肌藤12份、仰天钟10份、玉簪花6份、狗筋蔓15份、虾须草10份、烟梦花10份、东庵子 15份、灰藿20份、白英25份;加6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1小时,合并煎煮液,浓缩, 干燥,装入胶囊壳,即得胶囊剂;上述份均是指重量份。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外耳湿疹的中药,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羊肌藤12份、仰天钟10份、玉簪花6份、狗筋蔓15份、虾须草10份、烟梦花10份、东廧子15份、灰藋20份、白英25份。临床实验证明,本发明能够安全有效治疗外耳湿疹。
【IPC分类】A61K36/896, A61P17/00
【公开号】CN105311334
【申请号】CN201510734868
【发明人】吴斌
【申请人】宁波优美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