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中暑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587104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中暑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设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设及一种治疗中暑的中药,还设及其制备方法, 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中暑是指因高溫引起的人体体溫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 经器官受损,表现为发热、乏力、皮肤灼热、头晕、恶屯、、呕吐、胸闷、烦躁不安、血压下降。重 症病例可有头痛剧烈、昏厥、昏迷、疫李等表现。目前,治疗中暑的药方较少,而且效果不明 显,不能及时地缓解患者的症状。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的治疗中暑的中药及其 制备方法。
[0004]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W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中暑的中药,由W下原料制备而得:玫瑰3-6克,佩兰5-10克,生地10-15克, 麦冬10-15克,槐花5-10克,蕾香8-12克,竹茹5-10克,半夏曲10-15克,陈皮5-10克,扁 豆10-20克,巧等10-15克,滑石块10-15克,香蕾3-10克。 阳0化]其最佳重量配比为:玫瑰4克,佩兰6克,生地12克,麦冬12克,槐花8克,蕾香10克,竹茹7克,半夏曲11克,陈皮8克,扁豆15克,巧等15克,滑石块10克,香蕾8克。
[0006] 一种治疗中暑的中药的制备方法: 按配方称取药材,将称取的药材混合均匀,接着将药材洗净、切碎后烘干至含水量小于 1%,然后进行研磨,采用80目的筛子进行过筛,将得到的混合物放入棉布袋中大火蒸煮40 分钟后,再用小火蒸煮20分钟,用纱布过滤,得到滤液即可。
[0007] 玫瑰:味甘微苦,性溫。归肝、脾经。最明显的功效就是理气解郁,活血散渺和调经 止痛。
[0008] 佩兰:味辛,性平。归脾、胃、肺经。有芳香化湿,醒脾开胃,发表解暑的作用。用于 湿浊中阻,腕瘡呕恶,口中甜腻,口臭,多诞,暑湿表证,湿溫初起,发热倦怠,胸闷不舒。
[0009] 生地:味甘而苦。归屯、、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质润降泄的作用,用于 热病,舌绛烦渴舌,阴虚内热,骨蒸消渴,吐血,月经不调,胎动不安,阴伤便秘等症。
[0010] 麦冬:味甘,微苦,微寒。归屯、、肺、胃经。养阴生津,润肺清屯、。用于肺燥干咳,阴 虚瘦嗽,喉搏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屯、烦失眠,肠燥便秘。
[0011] 槐花:味苦,微寒。归肝、大肠经。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用于便血,持血,血频,崩 漏,吐血,赃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
[0012] 蕾香:味辛,性溫。归脾、胃、肺经。化湿醒脾,辟秽和中,解暑,发表。用于湿阻脾 胃,腕腹胀满,湿溫初起,呕吐,泄泻,暑湿,发热恶寒,恶寒发热,胸腕满闷等症。 阳01引竹茹:味甘,性微寒。归肺、胃、屯、、胆经。清热化疲,除烦,止呕。用于疲热咳嗽,胆 火挟疲,惊惇不宁,屯、烦失眠,中风疲迷,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0014] 半夏曲:味苦,性平。入肺、脾、大肠经。化疲止咳,消食宽中。治泄泻,咳嗽。
[0015] 陈皮:味苦、辛,性溫。归肺、脾经。理气健脾,燥湿化疲。用于腕腹胀满,食少吐 泻,咳嗽疲多。
[0016] 扁豆:味甘,微溫。入脾、胃经。健脾和中,消暑化湿。治暑湿吐泻,脾虚呕逆,食少 久泄,水停消渴,赤白带下,小儿巧积。
[0017] 巧等:味甘、淡,性平。归屯、、肺、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宁屯、。用于水肿尿少, 疲饮眩惇,脾虚食少,便漉泄泻,屯、神不安,惊惇失眠。
[0018] 滑石块:味甘、淡,性寒。归膀脫、肺、胃经。利尿通淋,清热解暑,桂湿敛疮。用于 热淋,石淋,尿热涩痛,暑湿烦渴,湿热水泻;外治湿疹,湿疮,萍子。
[0019] 香蕾:味辛,微溫。入肺、胃二经。发汗解暑,行水散湿,溫胃调中。治夏月感寒饮 冷,头痛发热,恶寒无汗,胸瘡腹痛,呕吐腹泻,水肿,脚气。
[0020] 本发明W玫瑰、佩兰、生地、麦冬、槐花、蕾香、竹茹、半夏曲、陈皮、扁豆、巧等、滑石 块、香蕾为药物成分,具有芳香化湿、理气解郁、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发表解暑、健脾宁屯、的 功效,对中暑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起效快,无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阳02U实施例1 : 一种治疗中暑的中药,包括W下原料制备得到:玫瑰4克,佩兰6克,生地12克,麦冬12 克,槐花8克,蕾香10克,竹茹7克,半夏曲11克,陈皮8克,扁豆15克,巧等15克,滑石块 10克,香蕾8克。
[0022]制备方法:按配方称取药材,将称取的药材混合均匀,接着将药材洗净、切碎后烘 干至含水量小于1%,然后进行研磨,采用80目的筛子进行过筛,将得到的混合物放入棉布 袋中大火蒸煮40分钟后,再用小火蒸煮20分钟,用纱布过滤,得到滤液即可。 阳02引实施例2: 一种治疗中暑的中药,包括W下原料制备得到:玫瑰5克,佩兰10克,生地12克,麦冬 10克,槐花5克,蕾香10克,竹茹8克,半夏曲10克,陈皮8克,扁豆20克,巧等15克,滑石 块10克,香蕾10克。
[0024]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阳02引实施例3 : 一种治疗中暑的中药,包括W下原料制备得到:玫瑰5克,佩兰8克,生地15克,麦冬15 克,槐花5克,蕾香12克,竹茹8克,半夏曲15克,陈皮10克,扁豆20克,巧等15克,滑石 块102克,香蕾10克。
[0026]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27] 效果:上述药物的有效组合,互相协调,可W有效达到治疗中暑之目的,且副作用 较少。 阳0測临床试验: 患者来源:从本市某医院口诊筛选105例中暑患者,患者症状为:疾病发作时伴有头 痛、头晕、口渴和四肢无力发酸,口渴、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注意力不集中、动作 不协调等症状。其中,男性52例,女性53例,患者年龄为25-55岁,患病时间为2-5天。
[0029] 治疗方法:将患者平均分成3组,每组35人,各组之间在性别、年龄、病程上无统计 学差异。在治疗时,对上述3组患者分别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2、3的药物,每天3次,每次 100毫升。连续使用3天后,观察治疗效果。
[0030] 疗效判断: 痊愈:患者头痛、头晕、口渴、四肢无力发酸、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严重中 暑症状完全缓解,不需用药;好转:患者头痛、头晕、口渴、四肢无力发酸、面色潮红、大量出 汗、皮肤灼热等症状明显减轻,且发作次数也有所减少;无效:用药后患者中暑症状无减 轻。
[0031]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症判断疗效标准》中有关疗效标准。痊愈:临床症状全部消 失,试验室检查正常。好转:临床症状减轻,实验室检查改善或正常。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 好转或加重。 阳0巧治疗效果: 用药=天后,各组患者治疗情况如下表:
为进一步说明治疗效果,现例举典型病例如下: 病例1 :黄女±,25岁,2015年5月5日来诊:中暑数日,头痛、头晕、口渴和四肢无力发 酸。口服实施例1药物,每次100毫升,每天3次,W上症状2天缓解,3天消除。半个月后 回访无复发。
[0033] 病例2 :周女±,45岁,2015年6月2日来诊:中暑数日,头晕、口渴、面色潮红、大量 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口服实施例2药物,每次100毫升,每天3次,W上症状3天缓解,4 天消除。一个月后回访无复发。
[0034] 病例3 :陈先生,55岁,2015年6月7日来诊:中暑数日,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 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口服实施例3药物,每次100毫升,每天3次,W上症状2天缓解,3 天消除。半个月后回访无复发。
【主权项】
1. 一种治疗中暑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物质制成: 玫瑰3-6克,佩兰5-10克,生地10-15克,麦冬10-15克,槐花5-10克,藿香8-12克,竹茹 5-10克,半夏曲10-15克,陈皮5-10克,扁豆10-20克,茯苓10-15克,滑石块10-15克,香 薷3-10克。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便秘的汤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 物质制成:玫瑰4克,佩兰6克,生地12克,麦冬12克,槐花8克,藿香10克,竹茹7克,半 夏曲11克,陈皮8克,扁豆15克,茯苓15克,滑石块10克,香薷8克。3.如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治疗中暑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为:按配 方称取药材,将称取的药材混合均匀,接着将药材洗净、切碎后烘干至含水量小于1%,然后 进行研磨,采用80目的筛子进行过筛,将得到的混合物放入棉布袋中大火蒸煮40分钟后, 再用小火蒸煮20分钟,用纱布过滤,得到滤液即可。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中暑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玫瑰4克,佩兰6克,生地12克,麦冬12克,槐花8克,藿香10克,竹茹7克,半夏曲11克,陈皮8克,扁豆15克,茯苓15克,滑石块10克,香薷8克。按配方称取药材,将称取的药材混合均匀,接着将药材洗净、切碎后烘干至含水量小于1%,然后进行研磨,采用80目的筛子进行过筛,将得到的混合物放入棉布袋中大火蒸煮40分钟后,再用小火蒸煮20分钟,用纱布过滤,得到滤液即可,本发明公开的治疗中暑的中药具有芳香化湿、理气解郁、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发表解暑、健脾宁心的功效,对中暑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起效快,无复发。
【IPC分类】A61K33/12, A61P43/00, A61K36/899
【公开号】CN105343656
【申请号】CN201510986252
【发明人】周翔, 陈涛
【申请人】周翔
【公开日】2016年2月24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