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风寒感冒药浴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53901阅读:3516来源:国知局
小儿风寒感冒药浴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组合物,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小儿风寒感冒的小儿风寒感冒药浴包。
【背景技术】
[0002]由于儿童具有特殊的生理和疾病特点,儿童患病的种种痛苦和疾病对儿童身体造成不良危害,虽然大多数儿童的疾病在临床诊断没有困难,但是治疗的实施却比较困难。
[0003]常人都知道良药苦口,几乎药物原本的味道都是苦涩难咽,儿童本能都是抗拒服药的,家长和医护人员都是想尽一切办法加糖调味哄骗或强制灌药,这仅仅是我们看到的表面难点,一天三次,饭前或饭后或者特别需要分开口服的药物,加起来有时候一天要给儿童喂药4?6次,加上儿童患病之后大多数食欲锐减,不想进食,强行喂药后果更加影响到胃口和心情,儿童根本不愿意进食,则家长着急,医生怕儿童脱水,营养不良就给儿童开住院或门诊输液治疗,加上目前我国的独生子女居多。家长比较担心儿童,医生压力重重不得不小病大治疗,过度医疗就包括了过度使用和依赖药物,儿童的肝脏解毒和肾脏的代谢功能都不成熟,身体正处在成长发育阶段,在大量药物和过多输液、打针等治疗下被渐渐损害,后果在当时感觉不到,日后影响身体素质,生长发育,少数会造成各个脏器功能减弱或损害却是无法挽回弥补的。典型的例子如上海的‘激素男孩’。虽然政府和专家一再强调控制医生滥用药和家长盲目滥给儿童服药的问题,可是我们看到的现实却是在儿童用药方面近年逐步升级。以前感冒就开1?2种药,而现在常常3?6种药,输液打针的病人并没有减少。由于专业的儿童药厂很少,许多儿童药物都用成人药,品种品质难以保证。
[0004]中国专利CN104645229A公开一种五行药浴散,包括的中药组合物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黄芪6?14份、人参6?14份、细辛6?14份、红花2?10份、川;6?14份、威灵仙6?14份、淫羊藿4?12份、杜仲1?9份、元胡6?14份、柴胡1?9份、郁金1?9份、酸率仁1?9份、南星1?9份、薄荷1?9份。经过实验证明,尤其适用于体质虚、寒的身体虚弱者及手术后身体虚弱患者,可以培元固本、活血化瘀、祛风除湿、止痛清火、安神宁心。同时,对治疗感冒、失眠、各类寒湿症、各类皮肤病等症状疗效显著。还包括一种制备方法。
[0005]中国专利CN104224919A—种用于药浴治疗风寒感冒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中药组成:生麻黄65?75g,荆芥45?55g,防风45?55g,葛根45?55g,桑叶45?55g,菊花45?55g,桑白皮45?55g,桂枝45?55g,黄芩20?30g,细辛20?30g。使用时,先将上述药物放到锅里,加入1500毫升水,煎煮20min后,将煎液倒进盆里余下的药渣加水继续煎煮。先用首煎药液蒸汽熏脚,等温度合适后再泡脚,为保持药水温可以随时加入二煎药液,每次20?30min,若药液能没过小腿更好。药液可重复使用,只需加热即可。药物随蒸气作用于全身肌表、局部、患处,并经吸收,循行经络血脉,内达脏腑,由表及里,因而产生效应。
[0006]上述专利的中药组合物主要用于成人,至今未见用于治疗小儿风寒感冒的小儿风寒感冒药浴包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小儿风寒感冒的小儿风寒感冒药浴包。
[0008]本发明所述小儿风寒感冒药浴包按质量比的原料组成如下:
[0009]防风60?120g,荆芥10?30g、羌活15?30g、苏叶10?30g、桂枝30?60g、淡豆鼓10?30g、薄荷10?30g、白苟10?20g、大青叶20?40g。
[0010]所述小儿风寒感冒药浴包的制备方法如下:
[0011 ] 将配方中的各药物选净,过水,凉干,分别打磨成粉末备用,使用时,再将各药物粉末混合均匀封装,得小儿风寒感冒药浴包散剂,放置于阴凉干燥处。
[0012]使用方法:按年龄将相应剂量的药包加入适量水(约1000mL)煎开4?5min,使药物成份充分溶入水中,连药包加入准备好的浴盆(约4?6L)中,水温适宜时为患儿洗浴10?15min即可。每日1?2次。年龄6月?1岁,每次1包;2?3岁,每次2包,3?5岁每次3包;6岁以上每次4包,每包15g。
[0013]中医认为,小儿生理特点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腠理疏薄,因此卫外不固,小儿感冒的原因以感受风邪为主,风为百病之长可以兼寒、热、暑、湿、燥及时邪疫毒等致病。小儿形气未充就是正气不足,腠理疏薄、表卫不固也就是说小儿皮肤抵御外邪的能力比较薄弱,加上家长护理照顾不当,外邪乘虚由皮毛或口鼻而入导致感冒,尤其感冒初期风寒袭之邪,束于肌表,郁于腠理使肌肤卫阳不得宣发导致小儿恶寒、发热、无汗,肺气失宣而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寒邪郁于太阳经,经脉拘急收引使四肢皮肤气血流通不畅则引起头痛,身痛,四肢关节酸痛。鉴于以上病因病机。治疗原则为:温经散寒;发汗解表之法。本发明借鉴古人方剂如麻黄汤、解表散、桂枝方等,采用中医外治的方法来治疗儿科常见疾病,尽可能保证疗效,减少毒副作用,简单讲就是中药药浴配合穴位敷贴的方法,中医认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在本发明中,防风荆芥疏风解表入肺经,苏叶,薄荷;大青叶散风邪解毒{抗病毒},桂枝温通助阳气达四肢助散寒解表,白芍酸敛防止阳散过度。薄荷可以引药入经使药力到达太阳经。因为小儿皮肤薄;吸收力,脏腑娇嫩但是气血循及代谢快速,经络表浅,药力易达。以上方剂作用于表,通过药浴直接渗透皮肤和引药入经起到温经散寒,发汗解表之效果。经临床应用,结果收效显著,简单易行,疗效确切见效快,副作用很少,儿童容易接受,尤其婴儿畏寒四肢寒冷邪在表的时候,温水药浴很快温经散寒,发汗祛邪让婴儿感觉舒适很快入睡;一夜醒来病情明显缓解。家长可以在家中自己操作,不影响饮食和睡眠,儿童吃饭好睡眠得到保障,心情和情绪感觉愉快有利于疾病康复。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临床案例1:
[0015]连**,男,3岁6个月,该患儿因为发热一天伴随头痛,畏寒,四肢酸痛倦怠无力,鼻塞,流清涕来就诊。观察体温39°C,精神疲倦,面色显苍白,畏寒肢冷状,舌淡红,苔薄白,指纹紫红而滞,脉浮紧。诊断:外感风寒。治疗:用儿风寒感冒药浴包每日2次。随访:24h后体下温降到38°C,夜间虽然有波动,也在38.5以下,全身不适明显缓解,头痛,四肢酸痛消失,精神好转,食欲恢复可以正常饮食。48h体温已经降至37.5左右,偶有咳嗽,流涕。继续每日小儿风寒感冒药浴包药浴一次,巩固治疗一天病愈。
[0016]所述小儿风寒感冒药浴包按质量比的原料组成如下:
[0017]防风60g,荆芥20g、宪活20g、苏叶30g、桂枝30g、淡豆鼓20g、薄荷30g、白苟15g、大青叶30g。
[0018]临床案例2:
[0019]徐**,女,4岁。因发热5日伴畏冷,咳嗽流涕4天来诊。观察面色稍苍白,精神疲乏,畏寒怕冷手足凉。咳嗽声促,舌苔白腻,脉浮紧。胸片示:双肺纹理粗。血常规:白细胞12X10/L,中性82%,淋巴16%,西医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中医辩证诊断:风寒表实证。治疗以小儿风寒感冒药浴包,每日2次解表散寒。治疗24h体温下降,精神好转,可以正常饮食,但是咳嗽明显伴有痰声,口服复方鲜竹沥,每日一次,连用3天,咳嗽缓解,偶有痰多时咳嗽,继续巩固治疗2天病愈。
[0020]所述小儿风寒感冒药浴包按质量比的原料组成如下:
[0021]防风120g,荆芥30g、宪活15g、苏叶10g、桂枝60g、淡豆鼓30g、薄荷10g、白苟10g、大青叶40g。
[0022]临床案例3?11:
[0023]连续6天附近3个幼儿园分别有8个3?5岁儿童均突然发热伴有鼻塞;流涕;咳嗽;哭闹烦躁,不思饮食,夜眠不安。经观察辩证施治,用小儿风寒感冒药浴包药浴解表散寒;治疗2天,6例患儿热退,鼻塞;流涕消失,恢复正常饮食,轻度咳嗽,病情明显缓解,2例患儿仍有低热,鼻塞,流涕明显减轻,仍偶有咳嗽,病情好转。继续用以上治疗1天,积极尽心护理患儿康复。
[0024]所述小儿风寒感冒药浴包按质量比的原料组成如下:
[0025]防风100g,荆芥10g、宪活30g、苏叶20g、桂枝50g、淡豆鼓10g、薄荷20g、白苟20g、大青叶20g。
[0026]上述临床案例的小儿风寒感冒药浴包的制备工艺如下:
[0027]将配方中的各药物选净,过水,凉干,分别打磨成粉末备用,使用时,再将各药物粉末混合均匀封装,得小儿风寒感冒药浴包。
【主权项】
1.小儿风寒感冒药浴包,其特征在于其按质量比的原料组成如下: 防风60?120g,荆芥10?30g、宪活15?30g、苏叶10?30g、桂枝30?60g、淡豆鼓10?30g、薄荷10?30g、白苟10?20g、大青叶20?40g。2.如权利要求1所述小儿风寒感冒药浴包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步骤如下: 将配方中的各药物选净,过水,凉干,分别打磨成粉末备用,使用时,再将各药物粉末混合均匀封装,得小儿风寒感冒药浴包散剂,放置于阴凉干燥处。
【专利摘要】小儿风寒感冒药浴包,涉及中药组合物。按质量比的原料组成:防风60~120g,荆芥10~30g、羌活15~30g、苏叶10~30g、桂枝30~60g、淡豆豉10~30g、薄荷10~30g、白芍10~20g、大青叶20~40g。制备方法:将配方中的各药物选净,过水,凉干,分别打磨成粉末备用,使用时,再将各药物粉末混合均匀封装,得小儿风寒感冒药浴包散剂,放置于阴凉干燥处。经临床应用,结果收效显著,简单易行,疗效确切见效快,副作用很少,儿童容易接受,尤其婴儿畏寒四肢寒冷邪在表的时候,温水药浴很快温经散寒,发汗祛邪让婴儿感觉舒适很快入睡;可在家中自己操作,不影响饮食和睡眠,有利于疾病康复。
【IPC分类】A61K36/855, A61K36/704, A61P11/00, A61K36/65, A61K36/71
【公开号】CN105412383
【申请号】CN201510973168
【发明人】路军贞, 康庄, 安鸿斌
【申请人】路军贞
【公开日】2016年3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