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子宫脱垂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16620阅读:6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子宫脱垂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子宫脱垂的中药,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子宫脱垂是指子宫位置下移至坐骨棘水平以下或脱出阴道口而言。大多因产后过早参加重体力劳动及长期站立或蹲姿劳动,慢性久咳等增加腹压,使支持子宫的韧带逐渐松弛,子宫后倾,造成子宫轴线与骨盆轴线一致。当腹压增高时,子宫就被挤压沿骨盆从阴道向下推出。常见的症状有阴道内块物脱出,伴下坠感及腰背酸痛,阴道分泌物增多等。临床根据子宫脱垂程度分为三度:即子宫颈下垂到坐骨棘水平以下,但不超越阴道口者称为I度;子宫及部分子宫体脱出于阴道口外者称为π度;整个子宫体脱出于阴道口外者称为m度。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子宫脱垂的中药。
[0004]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0005]—种治疗子宫脱垂的中药,其是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补骨脂3-10、忍冬藤5-12、苍耳子5-6、赤芍6-15、牡丹皮5-10、连翘10-20、三颗针10-20、鸡骨草5-10、败酱草5-10、吴茱萸6-15、续断3-12、旋复花6-10、半夏5-16、龙葵5-14、龙胆草10-15、小蓟7-18、女贞子4_10、倒生根10-20、百部5_15、吉祥草6_15、小二仙草6_15、追风草9_16、翻白草2-8、金樱子6-12、七叶一枝花10-20、乌梢蛇10-20、金牛草5-15、青风藤3-20、乌贼骨5-10、追风草5-15、鸡血藤3-12、海螵蛸5-15、白鲜皮10-15、鬼针草10-15、地桃花10-20、木香4-15、续断7-10、黄芩5-9、黄柏6-10。
[0006]优选的,各中药原料的重量份配比为:补骨脂5、忍冬藤6、苍耳子6、赤芍7、牡丹皮
8、连翘15、三颗针10、鸡骨草7、败酱草8、吴茱萸10、续断10、旋复花7、半夏6、龙葵10、龙胆草12、小蓟8、女贞子5、倒生根15、百部10、吉祥草10、小二仙草15、追风草10、翻白草6、金楼子
7、七叶一枝花15、乌梢蛇15、金牛草10、青风藤5、乌贼骨7、追风草10、鸡血藤5、海螵蛸10、白鲜皮12、鬼针草12、地桃花15、木香5、续断8、黄芩6、黄柏7。
[0007]上述治疗子宫脱垂的中药可按常规方法制成丸剂、颗粒剂、汤剂、胶囊剂等各种剂型。其中汤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上述重量份的中药原料放入煎药器具内,加水浸泡半小时,加水量以超过液面2-3cm为宜;然后用武火煮沸,待煮沸1分钟后,再改用文火煎熬30分钟停止,除去药渣,取汤剂即成。
[0008]本发明的药理及效果如下:
[0009]本病属中医学“子宫脱出”“阴挺”“阴垂”等范畴。多由素体虚弱,或产后气血未复,过早参加劳动,气虚下陷,无升举之力;或因多产多育,肾气虚衰,收摄无力,致胞宫脱出。本发明有针对性的选取补骨脂、忍冬藤、苍耳子、赤芍、牡丹皮、连翘、三颗针、鸡骨草、败酱草、吴茱萸、续断、旋复花、半夏、龙葵、龙胆草、小蓟、女贞子、倒生根、百部、吉祥草、小二仙草、追风草、翻白草、金樱子、七叶一枝花、乌梢蛇、金牛草、青风藤、乌贼骨、追风草、鸡血藤、海螵蛸、白鲜皮、鬼针草、地桃花、木香、续断、黄芩、黄柏共39味中药原料。
[0010]其中:补骨脂,补肾助阳;纳气平喘;温脾止泻。
[0011]忍冬藤,清热解毒,通络。
[0012]苍耳子,具有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痒的功效。
[0013]赤芍,有清热凉血,活血祛瘀的功效。
[0014]牡丹皮,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淤、退虚热等功效。
[0015]连翘,清热,解毒,散结,消肿。
[0016]三颗针,清热利湿,散瘀消肿。
[0017]鸡骨草,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疏肝止痛之功效。
[0018]败酱草,有清热解毒,祛瘀排脓等功效。
[0019]吴茱萸,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之功。
[0020]续断,补肝肾;强筋骨;调血脉;续折伤;止崩漏。
[0021 ]旋复花,消痰,下气,软坚,行水。
[0022]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0023]龙葵,清热解毒,利尿。
[0024]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定惊。
[0025]小蓟,凉血止血,活血解毒。
[0026]女贞子,益肝肾,清虚热,明目。
[0027]倒生根,活血,止血。
[0028]百部,润肺下气止咳,杀虫。
[0029]吉祥草,润肺止咳,祛风。
[0030]小二仙草,清热,通便,活血,解毒。
[0031]追风草,有解表通窍的作用。
[0032]翻白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0033]金樱子,味甘、微酸、涩,性平。能固精缩尿,涩肠止泻。
[0034]七叶一枝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
[0035]乌梢蛇,祛风湿,通经络,熄风止痉,止痒解毒。
[0036]金牛草,止咳,消积,活血散瘀。
[0037]青风藤,祛风湿,通经络。
[0038]乌贼骨,制酸止痛、止血。
[0039]追风草,有解表通窍的作用。
[0040]鸡血藤,补血行血,通经活络。
[0041 ]海螵蛸,具有收敛止血,涩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之功效。
[0042 ]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0043 ]鬼针草,有清热解毒、散瘀活血的功效。
[0044]地桃花,祛风利湿,消肿,解毒。
[0045]木香,行气止痛;调中导滞。
[0046]续断,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
[0047]黄芩,有清热燥湿,凉血安胎,解毒功效。
[0048]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热除蒸。
[0049]全方配伍,共奏补肾助阳,补血行血,通经活络之功效,对子宫脱垂患者治疗效果显著。
[0050]临床资料
[0051]丨、一般资料
[0052]选取就诊的子宫脱垂症患者100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62岁,病程多在6个月到10年,平均年龄33.5岁。
[0053]2、诊断标准
[0054]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0055]妇女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至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全部脱出阴道口外,伴有下腹隐痛、坠胀等症。
[0056]3、治疗方法
[0057]服用本发明中药汤剂,每次服用I剂,每天早、晚各服I次;10天为I个疗程,连续服用2-3个疗程。
[0058]4、疗效判定标准
[0059]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0060]治愈:子宫恢复正常位置,半年未复发;
[0061]好转:宫颈与宫体向上回纳,但未恢复到正常位;
[0062]无效:症状与体征无变化。
[0063]5、治疗结果
[0064]100例子宫脱垂患者中,治愈65例(治愈率65% ),好转33例(好转率33% ),无效2例(2%),总有效率为98 %。可见,本发明中药能够有效治疗子宫脱垂,疗效十分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0065]实施例1
[0066]按下述重量份配比称取各中药原料:
[0067]补骨脂5、忍冬藤6、苍耳子6、赤芍7、牡丹皮8、连翘15、三颗针10、鸡骨草7、败酱草
8、吴茱萸10、续断10、旋复花7、半夏6、龙葵10、龙胆草12、小蓟8、女贞子5、倒生根15、百部10、吉祥草10、小二仙草15、追风草10、翻白草6、金楼子7、七口1 枝花15、乌梢蛇15、金牛草
10、青风藤5、乌贼骨7、追风草10、鸡血藤5、海螵蛸10、白鲜皮12、鬼针草12、地桃花15、木香5、续断8、黄芩6、黄柏7。
[0068]将上述重量份的中药原料放入煎药器具内,加水浸泡半小时,加水量以超过液面2-3cm为宜;然后用武火煮沸,待煮沸10分钟后,再改用文火煎熬30分钟停止,除去药渣,取汤剂即成。
[0069]实施例2
[0070]按下述重量份配比称取各中药原料:
[0071]补骨脂3、忍冬藤12、苍耳子6、赤芍6、牡丹皮10、连翘10、三颗针20、鸡骨草5、败酱草10、吴茱萸6、续断12、旋复花6、半夏16、龙葵5、龙胆草15、小蓟7、女贞子10、倒生根10、百部5、吉祥草15、小二仙草6、追风草16、翻白草2、金楼子12、七口1 枝花10、乌梢蛇10、金牛草15、青风藤20、乌贼骨5、追风草5、鸡血藤12、海螵蛸5、白鲜皮15、鬼针草10、地桃花10、木香15、续断10、黄芩5、黄柏6。
[0072]按常规方法制成颗粒剂。
[0073]实施例3
[0074]按下述重量份配比称取各中药原料:
[0075]补骨脂10、忍冬藤5、苍耳子5、赤芍15、牡丹皮5、连翘20、三颗针10、鸡骨草10、败酱草5、吴茱萸15、续断3、旋复花10、半夏5、龙葵14、龙胆草10、小蓟18、女贞子4、倒生根20、百部15、吉祥草6、小二仙草15、追风草9、翻白草8、金楼子6、七口1 枝花20、乌梢蛇20、金牛草
5、青风藤3、乌贼骨10、追风草15、鸡血藤3、海螵蛸15、白鲜皮10、鬼针草15、地桃花20、木香4、续断7、黄芩9、黄柏10。
[0076]按常规方法制成丸剂。
【主权项】
1.一种治疗子宫脱垂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补骨脂3-10、忍冬藤5-12、苍耳子5-6、赤芍6-15、牡丹皮5-10、连翘10-20、三颗针10-20、鸡骨草5-10、败酱草5-10、吴茱萸6-15、续断3-12、旋复花6-10、半夏5-16、龙葵5-14、龙胆草10-15、小蓟7_18、女贞子4_10、倒生根10-20、百部5_15、吉祥草6_15、小二仙草6_15、追风草9-16、翻白草2-8、金樱子6-12、七叶一枝花10-20、乌梢蛇10-20、金牛草5-15、青风藤3-20、乌贼骨5-10、追风草5-15、鸡血藤3-12、海螵蛸5-15、白鲜皮10-15、鬼针草10-15、地桃花10-20、木香4-15、续断7-10、黄芩5-9、黄柏6-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子宫脱垂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各中药原料的重量份配比为:补骨脂5、忍冬藤6、苍耳子6、赤芍7、牡丹皮8、连翘15、三颗针10、鸡骨草7、败酱草8、吴茱萸10、续断10、旋复花7、半夏6、龙葵10、龙胆草12、小蓟8、女贞子5、倒生根15、百部10、吉祥草10、小二仙草15、追风草10、翻白草6、金楼子7、七口1 枝花15、乌梢蛇15、金牛草10、青风藤5、乌贼骨7、追风草10、鸡血藤5、海螵蛸10、白鲜皮12、鬼针草12、地桃花15、木香5、续断8、黄芩6、黄柏7。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子宫脱垂的中药,其是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补骨脂5、忍冬藤6、苍耳子6、赤芍7、牡丹皮8、连翘15、三颗针10、鸡骨草7、败酱草8、吴茱萸10、续断10、旋复花7、半夏6、龙葵10、龙胆草12、小蓟8、女贞子5、倒生根15、百部10、吉祥草10、小二仙草15、追风草10、翻白草6、金樱子7、七叶一枝花15、乌梢蛇15、金牛草10、青风藤5、乌贼骨7、追风草10、鸡血藤5、海螵蛸10、白鲜皮12、鬼针草12、地桃花15、木香5、续断8、黄芩6、黄柏7。本发明各中药原料经辨证配伍,共奏补肾助阳,补血行血,通经活络之功效,对子宫脱垂患者治疗效果显著。
【IPC分类】A61K35/618, A61P15/00, A61K35/583, A61K36/904
【公开号】CN105477491
【申请号】CN201610051443
【发明人】梁琳, 高桂田, 张红
【申请人】梁琳
【公开日】2016年4月13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