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红皮病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36068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红皮病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红皮病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红皮病又称剥脱性皮炎,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性疾病,一般认为红皮病与剥脱性皮炎为同一种疾病,前者以广泛的红斑浸润伴有糠秕状脱屑为特征,而后者存在广泛性水肿性红斑,伴有大量脱屑。红皮病的典型表现是全身皮肤弥漫性的潮红、浸润、肿胀、脱屑,皮损受累面积达到整个皮肤的90%以上,但是红皮病不仅仅表现在皮肤、黏膜和皮肤附属器,淋巴结甚至内脏均有受累。
[0003]治疗包括支持治疗,给予高蛋白饮食,补充多种维生素,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有感染时应及时应用抗生素。激素治疗,可缓解症状、缩短病程。一般可用强的松口服,病情重者可采用地塞米松静脉滴注。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治疗红皮病的中药,以纯天然的中草药为原料,标本兼治,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不易复发。
[000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是一种治疗红皮病的中药,其特点是:中药组份为小飞扬草1-10、西瓜皮10-20、臭灵丹1-10、半支莲5-15、蓬子菜5-15、向日葵花托5-15、冬瓜瓤5_15、剪刀草1_10、地牯牛5_15、地瓜藤10-20、金星草1-10、百两金5-15、黄疸树10-20、椰子油1-10、橄榄10-20、大飞扬5-15。
[0006]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红皮病的中药,进一步地:该中药还含有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紫菀5-15、蛇附子5-15、鲫鱼胆草1-10、隔山香5-15。
[0007]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红皮病的中药,进一步地:各味药的重量份配比为小飞扬草5 g、西瓜皮15 g、臭灵丹5 g、半支莲10 g、蓬子菜8 g、向日葵花托12 g、冬瓜瓤12 g、剪刀草5 g、地牯牛12 g、地瓜藤15 g、金星草5 g、百两金8 g、黄疸树15 g、椰子油5 g、橄榄15 g、大飞扬8 g、紫毙8 g、蛇附子10 g、鲫鱼胆草5 g、隔山香8g。
[0008]本发明使用时的单剂药量为:小飞扬草5 g、西瓜皮15 g、臭灵丹5 g、半支莲10 g、蓬子菜8 g、向日葵花托12 g、冬瓜瓤12 g、剪刀草5 g、地牯牛12 g、地瓜藤15 g、金星草5 g、百两金8 g、黄疸树15 g、椰子油5 g、橄榄15 g、大飞扬8 g、紫毙8 g、蛇附子10 g、鲫鱼胆草5 g、隔山香Sg。配制及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饭后服用,10天为一疗程。
[0009]各中药的药理作用如下:
小飞扬草:清热、利湿、消肿、解毒,主治疟疾、痢疾、泄泻、湿疹、乳痈、痔疮;西瓜皮:清暑解热、止渴、利小便,主治暑热烦渴、小便短少、水肿、口舌生疮;臭灵丹:清热解毒,主治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喉炎、口腔炎、支气管炎、疟疾、痈肿疮疖;半支莲:清热、解毒,主治咽喉肿痛、烫伤、跌打损伤、湿疮;蓬子菜:清热解毒、行血、止痒,主治肝炎、喉蛾肿痛、疗疮疖肿、稻田皮炎、荨麻疹、跌打损伤、妇女血气痛;向日葵花托:治头痛、目昏、牙痛、胃、腹痛、妇女月经痛、疮肿;冬瓜瓤:清热、止渴、利水、消肿,主治烦渴、水肿、淋病、痈肿;剪刀草:祛风清热、散瘀消肿,主治感冒头痛、菌痢、肠炎、乳痈、疔疮、跌打损伤、血崩、荨麻疹;地牯牛:治砂淋、疟疾、疔疮、瘰疬;地瓜藤:清热、利湿、活血、解毒,主治风热咳嗽、痢疾、水肿、黄疸、风湿疼痛、痔疮出血、经闭、带下、小儿消化不良、跌打损伤、无名肿毒;金星草:清热、凉血、解毒,主治痈疡、肿毒、瘰疬、恶疮、暴赤火眼、淋病、肠风;百两金:清热、祛痰、利湿,主治咽喉肿痛、肺病咳嗽、咯痰不畅、湿热黄疸、肾炎水肿、痢疾、白浊、风湿骨痛、牙痛、睾丸肿痛;黄疸树:清热解毒,主治肝炎、胆囊炎、肠炎、菌痢、咽喉炎、结膜炎、尿道炎、疮疡肿毒;椰子油:治疥癣、冻疮;橄榄:清肺、利咽、生津、解毒,主治咽喉肿痛、烦渴、咳嗽吐血、菌痢、癫痫、解河豚毒及酒毒;大飞扬:清热润肺、敛阴安神、除湿、杀虫,主治百日咳、心悸失眠、盗汗遗精、瘰窃、湿疹、疥癣;紫菀:清热降火、排脓,主治传染性热病、肝胆火旺、疱疹疮疖;蛇附子:清热解毒、活血祛风,主治高热惊厥、肺炎、哮喘、肝炎、风湿、月经不调、咽痛、瘰疬、痈疔疮疖、跌打损伤;鲫鱼胆草:清热解毒,主治蛇、虫咬伤、喉痛、便血、牙疳;隔山香:疏风清热、活血散瘀、行气止痛,主治风热咳嗽、心绞痛、胃痛、疟疾、痢疾、经闭、白带、跌打损伤。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以纯天然的中草药为原料,标本兼治,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不易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以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发明,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
[0012]实施例1,一种治疗红皮病的中药:中药组份为小飞扬草1-10、西瓜皮10-20、臭灵丹1-10、半支莲5-15、蓬子菜5-15、向日葵花托5-15、冬瓜瓤5_15、剪刀草1_10、地牯牛5-15、地瓜藤10-20、金星草1-10、百两金5-15、黄疸树10-20、椰子油1-10、橄榄10-20、大飞扬5-15。
[0013]实施例2,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治疗红皮病的中药:该中药还含有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紫菀5-15、蛇附子5-15、鲫鱼胆草1-10、隔山香5-15。
[0014]实施例3,实施例2所述的一种治疗红皮病的中药:各味药的重量份配比为小飞扬草5 g、西瓜皮15 g、臭灵丹5 g、半支莲10 g、蓬子菜8 g、向日葵花托12 g、冬瓜瓤12 g、剪刀草5 g、地牯牛12 g、地瓜藤15 g、金星草5 g、百两金8 g、黄疸树15 g、椰子油5 g、橄榄15 g、大飞扬8 g、紫毙8 g、蛇附子10 g、鲫鱼胆草5 g、隔山香8g。
【主权项】
1.一种治疗红皮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中药组份为小飞扬草1-10、西瓜皮10-20、臭灵丹1-10、半支莲5-15、蓬子菜5-15、向日葵花托5-15、冬瓜瓤5_15、剪刀草1_10、地牯牛5-15、地瓜藤10-20、金星草1-10、百两金5-15、黄疸树10-20、椰子油1-10、橄榄10-20、大飞扬5-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红皮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该中药还含有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紫菀5-15、蛇附子5-15、鲫鱼胆草1-10、隔山香5-1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红皮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各味药的重量份配比为小飞扬草5 g、西瓜皮15 g、臭灵丹5 g、半支莲10 g、蓬子菜8 g、向日葵花托12 g、冬瓜瓤12 g、剪刀草5 g、地牯牛12 g、地瓜藤15 g、金星草5 g、百两金8 g、黄疸树15 g、椰子油5 g、橄榄15 g、大飞扬8 g、紫毙8 g、蛇附子10 g、鲫鱼胆草5 g、隔山香8g。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红皮病的中药,是由中草药小飞扬草、西瓜皮、臭灵丹、半支莲、蓬子菜、向日葵花托、冬瓜瓤、剪刀草、地牯牛、地瓜藤、金星草、百两金、黄疸树、椰子油、橄榄、大飞扬、紫菀、蛇附子、鲫鱼胆草、隔山香组成。本发明以纯天然的中草药为原料,标本兼治,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不易复发。
【IPC分类】A61K36/889, A61P17/00
【公开号】CN105497372
【申请号】CN201410694975
【发明人】李冉
【申请人】李冉
【公开日】2016年4月20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2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