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神经性呕吐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36419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神经性呕吐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神经性呕吐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神经性呕吐指一组自发或故意诱发反复呕吐的精神障碍,一般在进食后呕吐,无明显恶心及其他不适,以后在类似情况下反复发作。呕吐患者否认自己有怕胖的心理和要求减轻体重的愿望,对自身的健康很关心,常常在呕吐后进食,甚至边吐边吃,呕吐不影响下次进食的食欲。患者因总的进食量不减少,故体重无显著减轻,体重常保持在正常体重的80%以上。无内分泌紊乱等现象。神经性呕吐常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通常在紧张、心情不愉快、内心冲突等情况下发生。部分患者个性具有自我中心、易受暗示、易感情用事、好夸张做作等癔症样特点。
[0003]神经性呕吐的治疗需要心理治疗结合药物治疗。通过澄清与神经性呕吐有关的心理社会性因素,帮助患者理解呕吐的心理学意义,进行针对性的解释、疏导、支持治疗;也可采用认知-行为治疗,厌恶治疗或阳性强化等行为治疗可减少呕吐行为。药物治疗方面,根据呕吐轻重及化验检查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结果,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如予以维生素、能量合剂等。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治疗神经性呕吐的中药,以纯天然的中草药为原料,标本兼治,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不易复发。
[000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是一种治疗神经性呕吐的中药,其特点是:中药组份为:杏叶防风5-15、心不干10-20、药茴香6-16、陈仓米10-20、廉姜10-20、南木香5-15、韭根10-20、地椒6_16、姜味草5_15、荜茇6_16、樟树子10-20、鹅脚板10-30、藕粉20-40、酸枣仁10-20。
[0006]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神经性呕吐的中药,进一步地:该中药还含有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含羞草5-15、紫石英10-20、柏树10-20。
[0007]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神经性呕吐的中药,进一步地:该中药还含有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素馨花1-10、安息香3-12、蜣螂5-15、沙枣10-20。
[0008]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神经性呕吐的中药,进一步地:各味药的重量份配比为:杏叶防风10 g、心不干15 g、药茴香10 g、陈仓米15 g、廉姜15 g、南木香8 g、韭根15 g、地椒10 g、姜味草8 g、荜发12 g、樟树子15 g、鹅脚板20 g、藕粉30 g、酸事仁15 g、含羞草8 g、紫石英15 g、柏树15 g、素馨花5 g、安息香6 g、螺螂10 g、沙事15g。
[0009]本发明的单剂药量为:杏叶防风10 g、心不干15 g、药茴香10 g、陈仓米15 g、廉姜15 g、南木香8 g、韭根15 g、地椒10 g、姜味草8 g、荜发12 g、樟树子15 g、鹅脚板20g、藕粉30 g、酸事仁15 g、含羞草8 g、紫石英15 g、柏树15 g、素馨花5 g、安息香6 g、螺螂10 g、沙枣15g。配制及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饭后服用,14天为一疗程。
[0010]各中药的药理作用如下:
杏叶防风:行气温中、祛风除湿、活血消肿,主治胃痛、胸腹冷痛、风湿麻木、筋骨疼痛、跌打损伤、肿毒、瘰疬;心不干:温中散寒、行气止痛,主治胃痛、胃溃疡、跌打;药茴香:温中、化食、止带,主治胃寒腹痛、腹账、不思饮食、白带;陈仓米:养胃、渗湿、除烦,主治病后脾胃虚弱、烦渴、泄泻、反胃、噤口痢;廉姜:温胃散寒、消食止痛,主治胃痛胀闷、噎膈吐逆、腹痛泄泻、风湿关节冷疼;南木香:温中理气、止痛消食、舒筋活络,主治胃炎、腹胀、腹痛、风湿骨痛;韭根:温中、行气、散瘀,主治胸痹、食积腹胀、赤白带下、吐血、衄血、癣疮、跌打损伤;地椒:温中散寒、驱风止痛,主治吐逆、腹痛、泄泻、食少痞胀、风寒咳嗽、咽肿、牙疼、身痛、肌肤瘙痒;姜味草:温中、理气、止痛,主治吐逆、噎膈、胃痛、腹痛、寒疝疼痛;荜茇:温中、散寒、下气、止痛,主治心腹冷痛、呕吐吞酸、肠鸣泄泻、冷痢、阴疝、头痛、鼻渊、齿痛;樟树子:散寒祛湿、行气止痛,主治吐泻、胃寒腹痛、脚气、肿毒;鹅脚板:散寒、化积、祛瘀、消肿,主治感冒风寒、痢疾、小儿疳积、皮肤瘙痒;藕粉:益血、止血、调中、开胃,主治虚损失血、泻痢食少;酸枣仁:养肝、宁心、安神、敛汗,主治虚烦不眠、惊悸怔忡、烦渴、虚汗;含羞草:清热、安神、消积、解毒,主治肠炎、胃炎、失眠、小儿疳积、目热肿痛、深部脓肿、带状疱疹;紫石英:镇心、安神、降逆气、暖子宫,主治虚劳惊悸、咳逆上气、妇女血海虚寒不孕;柏树:祛风、安神、凉血、止血,主治感冒发热、胃痛呕吐、烦躁、失眠、劳伤吐血;素馨花:解心气郁痛、止下痢腹痛,主治肝炎、肝硬化的肝区痛、胸肋不舒、心胃气痛、下痢腹痛;安息香:开窍、辟秽、行气血,主治卒中暴厥、心腹疼痛、产后血晕、小儿惊痫、风痹腰痛;蜣螂:定惊、破瘀、通便、攻毒,主治惊痫、癫狂、癥瘕、噎膈反胃、腹胀便结、淋病、疳积、血痢、痔漏、疔肿、恶疮;沙枣:强壮、镇静、固精、健胃、止泻、调经、利尿,主治胃痛、腹泻、身体虚弱、肺热咳嗽。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以纯天然的中草药为原料,标本兼治,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不易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以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发明,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
[0013]实施例1,一种治疗神经性呕吐的中药,中药组份为:杏叶防风5-15、心不干10-20、药茴香6-16、陈仓米10-20、廉姜10-20、南木香5_15、韭根10-20、地椒6_16、姜味草5-15、荜茇6-16、樟树子10-20、鹅脚板10-30、藕粉20-40、酸枣仁10-20。
[0014]实施例2,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治疗神经性呕吐的中药:该中药还含有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含羞草5-15、紫石英10-20、柏树10-20。
[0015]实施例3,实施例2所述的一种治疗神经性呕吐的中药:该中药还含有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素馨花1-10、安息香3-12、蜣螂5-15、沙枣10-20。
[0016]实施例4,实施例3所述的一种治疗神经性呕吐的中药:各味药的重量份配比为:杏叶防风10 g、心不干15 g、药茴香10 g、陈仓米15 g、廉姜15 g、南木香8 g、韭根15 g、地椒10 g、姜味草8 g、荜发12 g、樟树子15 g、鹅脚板20 g、藕粉30 g、酸事仁15 g、含羞草8 g、紫石英15 g、柏树15 g、素馨花5 g、安息香6 g、螺螂10 g、沙事15g。
【主权项】
1.一种治疗神经性呕吐的中药,其特征在于:中药组份为:杏叶防风5-15、心不干10-20、药茴香6-16、陈仓米10-20、廉姜10-20、南木香5_15、韭根10-20、地椒6_16、姜味草5-15、荜茇6-16、樟树子10-20、鹅脚板10-30、藕粉20-40、酸枣仁10-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神经性呕吐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该中药还含有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含羞草5-15、紫石英10-20、柏树10-2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神经性呕吐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该中药还含有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素馨花1-10、安息香3-12、蜣螂5-15、沙枣10-2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治疗神经性呕吐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各味药的重量份配比为:杏叶防风10 g、心不干15 g、药茴香10 g、陈仓米15 g、廉姜15 g、南木香8 g、韭根15 g、地椒10 g、姜味草8 g、荜发12 g、樟树子15 g、鹅脚板20 g、藕粉30 g、酸事仁15g、含羞草8 g、紫石英15 g、柏树15 g、素馨花5 g、安息香6 g、螺螂10 g、沙事15g。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神经性呕吐的中药,是由中草药杏叶防风、心不干、药茴香、陈仓米、廉姜、南木香、韭根、地椒、姜味草、荜茇、樟树子、鹅脚板、藕粉、酸枣仁、含羞草、紫石英、柏树、素馨花、安息香、蜣螂、沙枣组成。本发明以纯天然的中草药为原料,标本兼治,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不易复发。
【IPC分类】A61P1/08, A61K35/64, A61K33/14, A61K36/9062
【公开号】CN105497730
【申请号】CN201410626751
【发明人】李锦梁
【申请人】李锦梁
【公开日】2016年4月20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1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