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和胃止痛颗粒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773346阅读:14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和胃止痛颗粒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和胃止痛颗粒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中医传统理论认为,肝主疏泄,情绪不佳会影响脾胃运化,气机不畅,痰湿凝聚,不通则痛,因胃气以通畅下降为顺,治宜舒肝和胃,理气化痰,所谓气机条达,通则不痛。
[0003]西医认为胃痛常见于胃神经官能症、急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等,西医主要给予质子栗抑制剂、非留体抗炎药、胃黏膜保护剂等药物,但胃痛症状常反复发作,需长期服药治疗。长期西药治疗不但花费大量金钱,而且某些患者往往显示疗效不佳。
[0004]目前临床治疗胃病的中成药有很多,临床应用后效果并不太明显,最重要的是现在治疗胃神经官能症、急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等用药时间长,治愈率低,价格昂贵,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如三九胃泰,本方取中药三丫苦、九里香的第一个字,故名“三九”。三丫苦清热解毒,祛风除湿;九里香行气止痛,活血散瘀。两面针、广木香温中和胃,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云苓利水渗湿,健脾和胃。白芍养血柔肝,缓急止痛。生地凉血清热,养胃生津。丹参活血化瘀,凉血消痈。针对慢性胃炎胃镜所见充血、水肿、糜烂、萎缩等基本病变和胃脘胀痛、嗳气、纳差、乏力等主要症状,中医辨证属“肝郁脾虚夹湿夹瘀”。对胃神经官能症、急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等症没有特别疗效。而西药治疗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如奥美拉唑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胀气、腹泻、便秘、上腹痛等。皮疹、ALT和胆红素升高也有发生,一般是轻微和短暂的,大多不影响治疗。神经系统可有感觉异常、头晕、头痛、嗜睡、失眠及外周神经炎等。长期使用本品患者的胃体活检标本中可观察到萎缩性胃炎的表现。长期使用可能引起高胃泌素血症,也可能导致维生素B12缺乏。动物实验表明本品可引起胃底部和胃体部肠嗜铬细胞增长,长期用药可能发生胃部类癌。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舒肝和胃、价格低廉、无毒副作用、疗效显著的和胃止痛颗粒。
[0006]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该和胃止痛颗粒的制备方法。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和胃止痛颗粒,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组份:吴茱萸2-3重量份、姜黄连6-8重量份、半夏6-8重量份、姜厚朴6-8重量份、蒲公英3-5重量份、海螺銷3-5重量份、红景天3-5重量份、肉灰蓉3-5重量份、白发3_5重量份、茯等3_5重量份、乌药3_5重量份、浙贝3_5重量份、苏梗3_5重量份、佛手片3_5重量份、锻瓦愣子6-8重量份、甘草2-3重量份。
[0008]—种和胃止痛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按照处方称取各药,取吴茱萸、姜黄连、乌药、肉苁蓉、浙贝母粉碎成粗粉,用5-6倍重量份50 %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二次,每次I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稠膏,药渣备用;
(2)苏梗、佛手加6-8倍重量份水,浸泡2小时,蒸馏提取1.5-2小时,收集挥发油,加入适量β-环糊精制成包合物,蒸馏后的药渣与残留液另存;
(3)将步骤1、步骤2的药渣与半夏、姜厚朴、蒲公英、海螵蛸、白芨、茯苓、煅瓦楞子、甘草加入6-8倍重量份水,浸泡2小时,煎煮两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I小时,合并煎液,加入95%乙醇调至乙醇浓度为45%-55%,放置24小时,过滤得醇沉淀,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5(60°C)的稠膏;
(4)将步骤3的稠膏与步骤I稠膏合并,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β-环糊精制成包合物,再加入3重量份蔗糖和I重量份糊精混匀,加85%乙醇制成软材过一号筛,制颗粒,60°C烘干,整粒,得1000克。经环氧已烷灭菌后,放置7—10天,检验合格后分装入袋(15g/包),即得。
[0009]本发整方配伍严谨,君臣佐使明确,具有舒肝和胃、理气化痰的功效,本方为纯中药制剂、无毒副作用,组方合理、方小药专,价格低廉,临床效果显著。
[0010]功能主治:本发明针对因情志不遂,所致肝气郁结,痰湿内阻引起肝气犯胃、痰湿内阻型胃痛、胃神经官能症、急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
[0011]适应症:胃脘胀闷疼痛,嗳气,嘈杂吞酸,急躁易怒,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0012]治则:舒肝和胃,理气化痰。
[0013]本方所治之胃痛,皆因情志不畅,气机失调,气滞则痰凝,故可出现胃脘疼痛,满闷不舒,食后饱胀,嗳气等。和胃止痛颗粒,方中半夏燥湿化痰,消痞散结,姜厚朴燥湿除满、下气消积,此二药合用燥湿化痰力更强。吴茱萸温中,止痛,理气,燥湿,,厥阴头痛,脏寒吐泻,脘腹胀痛,经行腹痛;姜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二者合既可以温中理气,又可以清热燥湿,又能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二者合用堪称治胃之良药;蒲公英清热解毒,利尿散结。入肝入胃,解热凉血之要药,对胃炎的消炎作用良好。煅瓦楞子、海螵蛸收敛止血,涩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红景天补气清肺、益智养心、收涩止血、散瘀消肿;肉苁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道;两者合用扶正固本、助阳暖中、收涩止血、益精血、补中益气效果好,白芨、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对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停聚化生痰饮之症颇为有效。紫苏行气宽中,条畅气机。乌药“开郁气,中恶腹痛,除胸膈胀满”,行气止痛,浙贝降气散结,二药合用,增强制酸止痛功效,苏梗、佛手片两者合用当属治疗胃炎的首选药,两者均有行气和胃的功效,可消除患者胃胀、嗳气等症状,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而市面上现行的中成药中并没有治疗肝气犯胃,痰湿内阻型胃痛的药物,和胃止痛颗粒很好地解决了此型胃痛的治疗难题,临床应用简便,疗效显著。
[0014]用药机理:
半夏:性温;味辛,有毒。入脾、胃经。能行水湿,降逆气,而善祛脾胃湿痰。水湿去则脾健而痰涎自消,逆气降则胃和而痞满呕吐自止,故为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良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半夏能显著抑制小鼠的胃液分泌,降低胃液酸度,能抑制应激胃溃疡的发生。能显著增肠道蠕动,但在离体肠管中对乙酰胆碱、组织胺、氯化钡所引起的肠平滑肌收缩有拮抗作用,所以对胃肠功能有调节作用。
[0015]姜厚朴:性温;味苦、辛。归脾、胃、大肠经。主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湿阻中焦、脘痞吐泻、痰壅气逆、胸满喘咳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厚朴酚具有防止应激性胃功能障碍的作用;有抗噬菌体作用;体外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对豚鼠肠管小剂量兴奋,大剂量抑制,对支气管平滑肌有兴奋作用。还有降压作用。姜厚朴现代作用分析如下:
(I)用于脾胃虚寒、运化失司、痰凝气滞的胃肠道肿瘤,症见胸脘胀闷,腹部隐痛,肠鸣便溏,纳呆,或呕吐痰涎等,常与枳壳、白术、茯苓、枸橘李等配合应用。
[0016](2)用于腹腔肿瘤,因肿瘤压迫出现腹部胀满,胀气等,常与大腹皮、苹艿子、木香等配合应用。
[0017](3)此外,凡属湿阻中焦,气机不畅的胸腹胀闷,呕吐呃逆以及湿痰壅肺,咳嗽气喘等均可应用。
[0018]吴茱萸: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药性论》:主心腹疾,积冷,心下结气,疰心痛;治霍乱转筋,胃中冷气,吐泻腹痛不可胜忍者;疗遍身顽痹,冷食不消,利大肠拥气。《日华子本草》:健脾通关节。治腹痛,肾气,脚气,水肿,下产后余血。
[0019]姜黄连: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心悸不宁,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象》云:泻心火,除脾胃中湿热,治烦躁恶心,郁热在中焦,兀兀欲吐,心下痞满必用药也。仲景治九种心下痞,五等泻心汤皆用之。去须用。《药类法象》:泻心火,除脾胃中湿热,治烦躁恶心,郁热在中焦,兀兀欲吐。治心不痞满必用药也。仲景治九种心下痞,五等泻心汤皆用之。《本草新编》:黄连,味苦,寒,可升可降,阴也,无毒。入心与胞络。最泻火,亦能入肝。大约同引经之药,倶能入之,而入心,尤专经也。止吐利吞酸,善解口渴。治火眼甚神,能安心,止梦遗,定狂躁,除痞满,去妇人阴户作肿。治小儿食土作疳,解暑热、湿热、郁热,实有专功。
[0020]蒲公英:苦、甘,寒。归肝、胃经。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疬,目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