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血栓性静脉炎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26376阅读:5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血栓性静脉炎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血栓性静脉炎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0002] 静脉炎(全称血栓性静脉炎)是指静脉血管的急性无菌性炎症,根据病变部位不 同,静脉炎可分为浅静脉炎和深静脉炎。少数病人可有发热、白细胞总数增高等,患者常常 陈诉疼痛肿胀。引起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很多,如创伤、手术、妊娠、分娩、心脏病、恶性肿 瘤、口服避孕药及长期站立、下蹲、久坐、久卧等,较常见的是外科手术后引发本病。
[0003] 静脉输入强刺激性、高浓度药物或使用时间较长,损伤静脉内皮细胞;浅表静脉曲 张、血液淤滞;肥胖、吸烟、外伤造成静脉内皮损伤;细菌感染等。静脉血管内膜损伤后,形成 血栓,迅速导致整条浅静脉壁的炎症反应,甚至累及静脉周围组织,并有渗出液,局部表现 有疼痛,肿胀和压痛的索状硬条或串珠状硬结,全身反应不明显。
[0004] 静脉炎属于中医脉痹、血痹、恶脉、肿胀、筋痹、瘀血流注等症范畴,多见于中、老年 人。其临床特点为患部肿胀、疼痛,站立或劳累加重,患部皮色加深、皮温升高。其病机为湿 热下注,气血瘀阻和气血失和而致。静脉炎可以发生于身体的各个部位,通常多发于四肢, 其次是胸腹壁,少数呈游走性发作。单侧发病时、左侧多于右侧。血栓性静脉炎从中医角度 上来说,按照病情发展严重程度分为三种类型。 1、阳虚寒凝型(相当于第一期) 患肢发凉、麻木,局部皮色苍白,触之冰凉,有阵发性抽搐痛。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则:温阳散寒,通络止痛。
[0005] 2、血瘀郁热型(相当于第二期) 患肢皮肤发紫暗色,行走剧痛,或彻夜不眠,食纳少。舌质红或紫暗,寸口脉沉细涩。 治则:血瘀郁热型宜活血化瘀,清热通络止痛。
[0006] 3、阴虚湿毒型(相当于第三期) 患肢剧痛或灼痛,外形枯槁,甚则焦黑坏死,或肉烂筋腐,指趾节脱落,面色晦暗或苍 白。心烦纳差。舌质红绛,苔黄腻,寸口脉滑数,洪大或弦数。
[0007] 治则:滋阴解毒,活血祛腐。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开发一种对血栓性静脉炎有较好治疗效果的中药制 剂。
[0009]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发明人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首先从自身临床经验和理论 知识出发,精心配伍药材,形成一个初步的中药组方,经过临床实验的反复验证和改进,再 经过现代中药制剂技术的开发和调整,最终发明出一个全新的中药组方和一套适应现代工 业化生产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组方以重量份表示为:益母草15-45份、紫花地丁 9-27份、 赤芍7-25份、水蛭11-31份、全蝎4-12份、玄参12-35份、茵陈12-38份、薏仁10-30份、黄柏8- 24份、木通8-32份、佩兰7-19份、乳香6-18份、没药6-20份、山慈姑7-24份、栀子11-35份、僵 蚕9-31份、泽泻6-22份、甘草8-15份。
[0010] 在研发过程中优选出来的具有优异疗效的组方配比以重量份表示为: 益母草30份、紫花地丁 18份、赤芍17份、水蛭21份、全蝎8份、玄参22份、茵陈24份、薏仁 20份、黄柏16份、木通15份、佩兰13份、乳香12份、没药13份、山慈姑15份、栀子23份、僵蚕20 份、泽泻14份、甘草11份。
[0011] 本发明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为以下步骤: (1 )、按本发明中药组方准确称取各味药材; (2) 、取黄柏、赤芍用40-70%的酒精浸泡4-24小时,沥干,粉碎,炒制,研磨,过70-120目 筛,得混合细粉,备用; (3) 、将益母草、紫花地丁、水蛭、全蝎、玄参、茵陈、薏仁、木通、佩兰、乳香、没药、山慈 姑、栀子、僵蚕、泽泻、甘草分别粉碎混合,加入初始药材5-16倍重量的纯化水,浸泡4-24小 时,回流煎煮1-6小时,过滤,再加入初始重量4-12倍重量的纯化水,回流煎煮1-5小时,过滤 并保留滤渣,合并滤液,浓缩至55 °C相对密度为1.22-1.25的浓缩液备用; (4) 、将步骤(3)的滤渣加5-14倍重量的浓度65-8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 时,过滤,合并滤液,减压蒸馏除去乙醇,并浓缩至55°C相对密度为1.22-1.25的浓缩液备 用; (5) 、将步骤(3)和(4)所得的浓缩液合并,加入步骤(2)的混合细粉,混合均匀,继续浓 缩至55 °C相对密度为1.42-1.47的中药稠膏,备用; (6) 、将步骤(5)的中药稠膏,添加适当的辅料,利用现代通用的中药制剂技术,制成临 床所需要的中药成品制剂,如汤剂、丸剂(含水丸、蜜丸、浓缩丸、滴丸、蜡丸、糊丸)、片剂、酊 剂、胶囊剂(含软胶囊)、颗粒剂、散剂、糖浆剂等剂型。
[0012] 本发明中药制剂所用原料药材的性味、归经及功用功效: 益母草: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的新鲜或干燥地上部分。味苦、辛,性微寒;归肝、心 包经;活血调经,利尿消肿。
[0013] 紫花地丁 :本品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的干燥全草。味苦、辛,性寒;归心、肝经;清 热解毒,凉血消肿。
[0014] 赤芍: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或川赤芍的干燥根。味苦,性微寒;归肝经;清热凉 血,散瘀止痛。
[0015] 水蛭:本品为水蛭科动物蚂蟥、水蛭或柳叶蚂蟥的干燥体。味咸、苦,性平;归肝经; 破血,逐瘀,通经。
[0016] 全蝎:本品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的干燥体。味辛,性平;归肝经;息风镇痉,攻毒 散结,通络止痛。
[0017]玄参:本品为玄参科植物玄参的干燥根。味甘、苦、咸,性微寒;归肺、胃、肾经;凉血 滋阴,泻火解毒。
[0018] 茵陈:本品为菊科植物滨蒿或茵陈蒿的干燥地上部分。味苦、辛,性微寒;归脾、胃、 肝、胆经;清湿热,退黄疸。
[0019] 薏仁:本品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干燥成熟种仁。味甘、淡,性凉;归脾、胃、肺经;健 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浓。
[0020]黄柏: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或黄檗的干燥树皮。味苦,性寒;归肾、膀胱经;清 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
[0021 ]木通:为木通科植物白木通或三叶木通、木通的木质茎。味苦,性凉;入心、小肠、膀 胱经;泻火行水,通利血脉。
[0022]佩兰:本品为菊科植物佩兰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分两次采割,除去杂质,晒 干。味辛,性平。归脾、胃、肺经。芳香化湿,醒脾开胃,发表解暑。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恶,口 中甜腻,口臭,多涎,暑湿表症,头胀胸闷。
[0023]乳香:橄榄科乳香树属植物乳香树、药胶香树及野乳香树等,以其树干皮部伤口渗 出的油胶树脂入药。味辛苦,性温;入心、肝、脾经;调气活血,定痛,追毒。
[0024]没药:橄榄科没药属植物没药树及同属他种植物的树干皮部渗出的油胶树脂。味 苦,性平;入肝经;散瘀止痛,外用消肿生肌。
[0025]山慈姑:本品为兰科植物杜鹃兰、独蒜兰或云南独蒜兰的干燥假鳞茎。味甘、微辛, 性凉;归肝、脾经;清热解毒,化痰散结。
[0026] 栀子:本品为茜草科植物栀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味苦,性寒;归心、肺、三焦经;果 实: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
[0027] 僵蚕:本品为蚕蛾科昆虫家蚕4-5龄的幼虫感染(或人工接种)白僵菌而致死的幼 虫干燥体。味咸、辛,性平;归肝、肺、胃经;祛风定惊,化痰散结。
[0028] 泽泻:本品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干燥块茎。味甘,性寒;归肾、膀胱经;利小便,清湿 热。
[0029] 甘草: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味甘,性平;归心、肺、 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0030] 本发明中药组方的方解: 该中药组方是以益母草、茵陈、栀子、水蛭、僵蚕、玄参为君药,活血调经、清热利湿、凉 血解毒、破血逐瘀、化痰散结、凉血滋阴;以薏仁、紫花地丁、赤芍、黄柏为臣药,清热排浓、凉 血消肿、散瘀止痛、解毒疗疮;以全蝎、山慈姑、木通、没药为佐药,通络止痛、化痰散结、通利 血脉、散瘀止痛;以佩兰、泽泻、乳香为使药,芳香化湿、利水清热、调气活血;以甘草调和君 臣佐使诸药性质,使诸药阴阳调和,表里相辅,协同作用,从而达到活血调经、清热利湿、凉 血解毒、破血逐瘀、化痰散结、凉血滋阴、散瘀止痛、解毒疗疮、化痰散结、通利血脉等功效, 对血栓性静脉炎具有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
[003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药制剂具有疗效突出、治愈率高、副作用极低等显著的 技术优势;并且,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便易行、所得制剂药效稳定,因此,适合推广应用以惠 及更多的患者,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实施例1 用本发明中药组方范围的最大值和本发明认为最优的工艺参数生产颗粒剂: (1)、按本发明中药组方准确称取益母草4500g、紫花地丁2700g、赤芍2500g、水蛭 3100g、全蝎 1200g、玄参 3500g、茵陈 3800g、薏仁 3000g、黄柏 2400g、木通 3200g、佩兰 1900g、 乳香1800g、没药2000g、山慈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