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74811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得到一种在与皮肤接触时始终能够确保柔软的皮肤触感的吸收性物品用的无纺布。即,在设于相邻的凸部(4、4)之间的空间中的沟部(5)的沟底部(6)具有在第1方向(X)上不连续地设置的多个凹部(7),该凹部(7)具有位于比沟底部(6)深的底部(9),具备使凹部(7)的周面的至少一部分通向第2面侧的孔部(11),孔部(11)具有不将热塑性树脂纤维熔融地形成的周缘部(12),在周缘部(12)中包含热塑性树脂纤维中的、利用断裂形成的断裂纤维(13)的断裂端部(13a)。
【专利说明】
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次性尿布、经期用卫生巾、失禁垫片等吸收性物品所使用的无 纺布。
【背景技术】
[0002] 例如在一次性尿布等吸收性物品中,用作顶层片等的构成构件的无纺布是与使用 者的皮肤接触的部分,因此,柔软且皮肤触感良好是重要的条件。
[0003] 因此,近年来,大多使用如下的无纺布,该无纺布在与皮肤接触的面设有多列垄状 的凸部和设于相邻的凸部之间的空间的沟部,该无纺布由于比较柔软的凸部与皮肤接触, 且其凸部易于贴合皮肤面,因此,存在易于感受到无纺布的柔软性的倾向。
[0004] 为了进一步提升柔软性,在这种无纺布中存在这样的结构:例如像专利文献1所记 载的那样,在凸部之间的沟部内设有在无纺布的厚度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孔。就该专利文献1 所记载的无纺布而言,由于利用贯通孔使凸部的运动自由度、纤维的运动自由度上升,凸 部、纤维与皮肤的运动相配合地追随而更加易于感受到该凸部的柔软性,因此,存在皮肤触 感易于感觉更加良好的倾向。
[0005] 但是,该专利文献1所述的无纺布在对沟部形成贯通孔的工序中,通过在使无纺布 中的热塑性树脂纤维熔融的同时、使设于贯通孔形成用的销辊上的销沿无纺布的厚度方向 贯通而形成贯通孔,因此,利用熔融易于使贯通孔的周缘固化。
[0006] 因此,一般认为在皮肤接触到无纺布时,特别是在厚度方向上按压无纺布的情况、 使皮肤沿无纺布的平面方向滑移的情况下,存在贯通孔的周缘的较硬部分碰到皮肤而感受 到明显的不适感的可能性,较大程度地损害无纺布的皮肤触感。
[0007] 现有技术文献
[0008] 专利文献
[0009]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 - 302555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0]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11] 本发明的技术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在接触到皮肤时始终能够确保柔软的皮肤触感 的吸收性物品用的无纺布。
[0012]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3] 关于吸收性物品用的无纺布的柔软性,本发明人等反复深入研究的结果发现,在 使用人员使用吸收性物品时、或者选择吸收性物品的商品时,使用人员接触而感到柔软与 两个要素有很大关系。即,知道了在由皮肤在厚度方向上按压无纺布时感到的硬度?柔软 度(软硬感)和在使皮肤沿无纺布的平面方向滑移时感到的粗糙或者光滑感(粗滑感)与无 纺布的柔软性的评价有很大关系。
[0014] 由此,本发明人等得出这样的见解:为了始终确保对于无纺布的柔软的皮肤触感, 使这些软硬感和粗滑感兼顾是很重要的。
[0015] 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是基于所述见解而完成的,其结构如下。
[0016] (1)-种吸收性物品用的无纺布,其具有第1面和与该第1面相反的一侧的第2面, 该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包括突出到所述第1面侧的凸部和凹入到所述第2面侧的沟部,且包 含热塑性树脂纤维,其中,所述凸部朝向所述无纺布的面的第1方向延伸设置,并且在所述 无纺布的面上在与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上以预先决定好的间隔设有多列,
[0017] 所述沟部于在所述第2方向上相邻的所述凸部之间的空间中沿着所述第1方向延 伸设置,并且在所述沟部的沟底部具有在所述第1方向上不连续地设置的多个凹部,该凹部 具有位于比该沟部的沟底部靠所述第2面侧的位置的底部,所述凹部具备使所述凹部的周 面的至少一部分通向所述第2面的孔部,该孔部具有不将所述热塑性树脂纤维熔融地形成 的周缘部,在该周缘部包含所述热塑性树脂纤维中的具有通过断裂形成的断裂端部的断裂 纤维的该断裂端部。
[0018] (2)根据所述(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其中,所述凹部具有以沿着所述第1 方向的方式形成的一对第1周面和以沿着所述第2方向的方式形成的一对第2周面,所述孔 部仅设置在所述第1周面的靠近底部的位置。
[0019] (3)根据所述(1)或所述(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其中,所述孔部在其内部 空间内架设有所述热塑性树脂纤维的一部分。
[0020] (4)根据所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其中,所述凹部从所 述沟部的所述沟底部的第1面侧的高度位置到底部的第1面侧的高度位置的大小为〇.〇5mm ~2mm〇
[0021] (5)根据所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其中,所述孔部的所 述内部空间的开孔口率为1 %~50%。
[0022] (6)根据所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其中,所述凸部与相 邻的其他凸部之间的间隔为〇. 2 5mm~5mm。
[0023] 发明的效果
[0024] 采用本发明,在利用在设于凸部之间的沟部的沟底部设置的多个凹部使凸部、凸 部的纤维的移动自由度增加的基础之上,利用凹部的孔部来缓和凸部的拉伸力,凸部整体 变柔软,因此,能够在由皮肤在厚度方向上按压无纺布时感受到柔软,而且在使皮肤沿无纺 布的平面方向滑移时感受到光滑感。此外,凹部的孔部的周缘部不将纤维熔融地形成,而且 包含利用断裂形成的断裂纤维的断裂端部,因此,能够进一步提升软硬感和粗滑感(柔软、 光滑)。
【附图说明】
[0025] 图1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0026] 图2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的一个实施方式局部剖切立体 图。
[0027]图3是图1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0028]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的凹部的孔部周边的照片。
[0029]图5是示意地表示用于制造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的制造装置的一个例子 的图。
[0030]图6是示意地表示赋形装置的一对拉伸辊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
[0031 ]图7是示意地表示下方的拉伸辊的销的配置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0032]图8是表示上方的拉伸辊和下方的拉伸辊的啮合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图1~图4表示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的一个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无纺 布1是具有在图1~图4中作为第1面的上表面2和作为与该上表面2相反的一侧的第2面的下 表面3、包括突出到上表面2侧的凸部4和凹入到下表面3侧的沟部5的、包含热塑性树脂纤维 的吸收性物品用的材料。
[0034]另外,本发明的无纺布适合用作一次性尿布、经期用卫生巾、隔尿垫片、经期用护 垫等吸收性物品的顶层片、防漏壁,即配设在吸收性物品的与使用者的皮肤接触的一侧的 片材。或者,也可以用作粘贴在一次性尿布等的底层片的外方侧的面上的片材。
[0035] 无纺布1是通过将作为材料的加工前的无纺布在上表面侧和下表面侧交替地折回 而形成的大致波形的片材,在本实施方式中成为这样的结构:利用向上表面侧折回的部分 形成以向上方凸起的方式弯曲的凸部4,利用向下表面侧折回的部分形成以向下方凸起的 方式弯曲的沟部5。
[0036] 凸部4朝向无纺布1的面(片材面)的第1方向X连续地延伸设置,并且在该无纺布1 的面上的与第1方向X正交的第2方向Y上以预先决定好的间隔设有多列。在本实施方式中, 各凸部4均朝向第1方向X连续地且以与其他的凸部4互相大致平行的方式延伸设置。
[0037] 另一方面,沟部5以沿着第1方向X延伸的方式设置于在第2方向Y上相邻的凸部4、4 之间的空间中,具有相比于凸部4的顶部凹入到下表面侧的沟底部6。
[0038]凸部与相邻的其他的凸部之间的间隔优选为0.25mm~5mm,更优选为0.5mm~3mm, 进一步优选为0.75mm~2mm。另外,在此,相邻的凸部之间的间隔是指各凸部的第2方向的大 致中央位置(实质上是顶部)之间的距离。
[0039]当相邻的凸部之间的间隔的距离小于0.25mm时,很难说无纺布形成了凹凸结构, 不太能减小凸部与皮肤的接触面积,因此,皮肤触感有可能下降,另一方面,相反当相邻的 凸部之间的间隔的距离大于5mm时,与加工前的加工对象的无纺布没有多大差别,因此,无 法获得利用凹凸实现的柔软的皮肤触感。
[0040]此外,凸部在沟部的沟底部中从最深的位置(无纺布的第2面侧)到该凸部的最高 的位置(通常是凸部的顶部)的高度优选为〇. 25mm~5mm,更优选为0.5mm~3mm,进一步优选 为0.75mm~2mm。当高度小于0.25mm时,凸部的突出过小,无法获得利用凹凸结构实现的柔 软的皮肤触感。相反当高度大于5mm时,凸部过于突出,成为尖锐的结构,因此,仍然无法获 得柔软的皮肤触感。
[0041 ] 在沟部5的沟底部6内设有多个凹部7,该凹部7具有位于比该沟部5的沟底部6靠下 表面3侧的位置的底部9,而且该凹部7在第1方向X上不连续地设置,这些凹部7各自包括在 与沟底部6连续的状态下朝向下表面3侧延伸的立壁状的周面8和设于该周面8的下端侧的 前述的底部9。
[0042]在本实施方式中,凹部7是具有上方开口的大致长方体状的空间的结构,该凹部7 具有俯视呈大致矩形的开口、周面8以及底部9,各凹部7以突出到无纺布1的下表面3侧且相 对于其他的凹部7互相独立的状态形成。
[0043] 此外,周面8包括沿着第1方向X延伸的一对第1周面8a、8a和沿着第2方向Y延伸的 一对第2周面813、813,一对第1周面8&、83彼此配设在互相面对的位置,并且一对第2周面813、 8b彼此也配设在互相面对的位置。
[0044] 而且,如图2~图4所示,在凹部7的周面8中的第1周面8a上形成有贯通该第1周面 8a且通向无纺布1的下表面3侧的孔部11。
[0045]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孔部11在一对第1周面8a、8a上分别各设有1个,这些 孔部11形成在第1周面8a的靠近凹部7的底部9的位置(因而,在1个凹部7中存在2个孔部 11〇)〇
[0046]另一方面,一对第2周面8b、8b不存在与孔部11相当的部分,各第2周面8b成为其下 端侧全部与底部9直接连结的状态。
[0047] 在此,设置凹部的目的在于,极力减少沟部的沟底部与皮肤接触的机会或者与皮 肤接触时的接触面积。即,本发明的无纺布易于按照凸部、接着是沟部的沟底部的顺序与皮 肤接触,但由于凸部的柔软性最高,因此,优选的是凸部比沟底部与皮肤接触的机会更多, 并且无纺布与皮肤接触的接触面积较少的话易于感受到柔软性。因此,通过设置凹部,进一 步减少沟部的沟底部中与皮肤接触的部分,碰到皮肤的机会和接触面积尽可能地变少。
[0048] 此外,在沟部的沟底部设置凹部的目的在于,通过在与凸部相比难以与皮肤接触 的沟部的沟底设置凹部,该凹部难以与皮肤接触,尽量难以感受到由凹部引起的不适感、异 物感。
[0049]凹部从沟部的沟底部的第1面(在这种情况下是上表面)侧的高度位置到该凹部的 底部的第1面侧的高度位置的大小优选为〇. 〇 5mm~2mm,更优选为0.0 7 5mm~1.5mm,进一步 优选为〇 · lmm~lmm〇
[0050]当从沟部的沟底部的第1面侧的高度位置到凹部的底部的第1面侧的高度位置的 大小小于0.05mm时,难以确保后述的底部的刚度,无纺布的厚度方向的强度不足,相反当从 沟部的沟底部的第1面侧的高度位置到凹部的底部的第1面侧的高度位置的大小大于2mm 时,在与吸收性物品的其他构件、例如吸收体、无纺布、薄膜等贴合时,其厚度方向的强度不 显现,另一方面,有可能在压缩时感受到刚直感。
[0051 ]此外,就凹部和凸部之间的关系而言,从沟部的沟底部的第1面侧的高度位置到凹 部的底部的第1面侧的高度位置的大小优选为从沟部的沟底部的第1面侧的高度位置到凸 部的顶部的高度位置的大小的10%~80%,更优选为15%~70%,进一步优选为20%~ 60% 〇
[0052]当从沟部的沟底部的第1面侧的高度位置到凹部的底部的第1面侧的高度位置的 大小小于从沟部的沟底部的第1面侧的高度位置到凸部的顶部的高度位置的大小的10% 时,不能充分地确保周面上的孔部的形成空间,孔部的形成变得不充分,无法获得凸部、甚 至是作为无纺布的柔软性。相反当该比例大于80%时,凹部变得过深,凹部的周面的强度下 降,易于起毛,因此,皮肤触感有可能下降。
[0053]此外,凹部的第1方向的长度也取决于沟部的沟宽、即相邻的凸部之间的距离,但 优选为〇 · 25mm~5mm,更优选为0 · 5mm~3mm,进一步优选为0 · 75mm~2mm。
[0054]当凹部的第1方向的长度小于0.25mm时,凹部变得过小,凹部有可能几乎不发挥功 能,相反当凹部的第1方向的长度大于5mm时,凹部在第1方向上变得过长,在柔软性上与平 坦的无纺布、不存在凹部的无纺布没有太大差别,无法获得柔软的皮肤触感。
[0055] 另一方面,凹部的第2方向的长度优选为0.25mm~5mm,更优选为0.5mm~3mm,进一 步优选为〇. 75mm~2mm。
[0056] 当凹部的第2方向的长度小于0.25mm时,凹部仍然变得过小,特别是底部的形成变 得不充分,因此,凹部有可能几乎不发挥功能,相反当凹部的第2方向的长度大于5mm时,凹 部变得过大,有可能易于感受到由凹部引起的不适感、异物感。
[0057] 并且,就孔部的大小而言,孔部的最大部分的长度(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是第1 方向的长度)也取决于凹部的大小,但优选为〇. 25mm~5mm,更优选为0.5mm~3mm,进一步优 选为 0 · 75mm ~2mm〇
[0058] 当孔部的最大部分的长度小于0.25mm时,孔部的形成不充分,在无法确保凹部的 柔软性的基础之上,凸部的纤维的拉伸力不降低,无法确保凸部的充分的柔软性。相反当孔 部的最大部分的长度大于5mm时,孔部变得过大,周缘部易于起毛,反而有可能产生孔部的 不适感、异物感,使无纺布的皮肤触感下降。
[0059] 另一方面,孔部的高度方向的最大长度也取决于凹部的深度,但优选为0.1mm~ 5mm,更优选为0 · 25mm~3_,进一步优选为0 · 5mm~2mm。
[0060] 当孔部的高度方向的最大长度小于0.1mm时,孔部的形成不充分,在这种情况下, 也在无法确保凹部的柔软性的基础之上,凸部的纤维的拉伸力不降低,无法确保凸部的充 分的柔软性。相反当孔部的高度方向的最大长度大于5mm时,孔部的周缘部变得过大,周缘 部易于起毛,孔部易于产生不适感、异物感,因此,有可能使无纺布的皮肤触感下降。
[0061] 此外,仅在第1周面上设置孔部的目的在于,释放与设有孔部的沟部相邻的凸部的 纤维的拉伸力,提升凸部整体或者形成凸部的纤维移动的自由度,提升凸部的柔软性,更具 体地讲是提升凸部的沿无纺布的厚度方向的柔软性和使皮肤沿着无纺布的平面方向(特别 是第2方向)滑移时的柔软性,确保光滑的触感。
[0062] 由此,能够对凸部赋予优异的软硬感(沿无纺布的厚度方向的优异的柔软感)和沿 无纺布的第2方向的优异的粗滑感(无纺布的平面方向的优异的光滑感)这两者,作为无纺 布整体确保优异的软硬感和粗滑感,能够实现柔软的皮肤触感。
[0063] 相反在第2周面上不设置孔部的目的在于,在使皮肤沿着无纺布的第1方向、即凸 部、沟部所延伸的方向滑移的情况下,因凹部存在而产生的台阶不易勾挂于皮肤,能够确保 沿无纺布的第1方向的光滑感。
[0064] 即,第2周面与沟部的沟底部和凹部的底部连续,没有接缝地成为一体,因此,在使 皮肤沿无纺布的第1方向滑移的情况下,皮肤不太会感受到凹部的台阶,易于沿着凸部、沟 部平滑地移动。由此,能够确保利用凸部的柔软性、纤维的柔软性实现的沿无纺布的第1方 向的光滑感。
[0065] 而且,将孔部设于第1周面上的靠近凹部的底部的位置的目的在于,通过使孔部尽 可能地远离皮肤易接触的凸部、沟部的沟底部,极力减少孔部与皮肤接触的机会,难以感受 到不适感或者异物感。
[0066] 由此,能够更稳定地确保使皮肤沿无纺布的平面方向滑移时的光滑感。
[0067] 此外,孔部11具有周缘部12,该周缘部12是通过不将该无纺布1所含有的热塑性树 脂纤维熔融而使该热塑性树脂纤维断裂而形成的。
[0068] 更具体地讲,如图3和图4所示,在孔部11的周缘部12上包含无纺布1中的热塑性树 脂纤维中的具有通过断裂形成的断裂端部13a的断裂纤维13中的该断裂端部13a。因而,孔 部11的周缘部12-概不存在热塑性树脂纤维利用熔融而固化的部分,而由柔软的热塑性树 脂纤维的一部分、或者热塑性树脂纤维中的具有利用断裂而形成的断裂端部13a的断裂纤 维13形成。由此,假使人类的皮肤与孔部11的周缘部12接触,由于不存在利用熔融而固化的 热塑性树脂纤维,因此,也能够尽可能地抑制感受到无纺布的硬度、粗糙感。
[0069]在此,断裂纤维13具有断裂端部13a,该断裂纤维13是形成第1周面8a的热塑性树 脂纤维的一部分纤维,该断裂纤维13的断裂端部13a是通过将该热塑性树脂纤维在长度方 向上拉伸或者物理性切断使其断裂而形成的。
[0070] 因而,断裂端部13a不会像将热塑性树脂纤维熔融的情况那样纤维的端部熔化而 变圆导致纤维直径变大,而是因拉断而变尖细、或者成为纤维直径几乎不发生变化的形态。 由此,即使在人类的皮肤接触到孔部11的周缘部12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感受到硬邦邦、由 纤维的勾挂引起的不适感。
[0071] 而且,如图3和图4所示,在孔部11的内部空间11a中架设有热塑性树脂纤维中的一 部分纤维14。此外,一部分断裂纤维13成为其断裂端部13a伸出到孔部11的内部空间11a中 的状态。
[0072] 因而,在孔部11的内部空间1 la内成为混合了架设在其内部空间1 la中的纤维14和 一部分伸出来的纤维的状态,并未成为完全开放的空间。
[0073]这样做成在孔部的内部空间中架设有热塑性树脂纤维的一部分的结构的目的在 于,假使在皮肤接触到孔部的情况下,架设在内部空间中的热塑性树脂纤维尽量减小凹部 的周面、底部和孔部的触感的差异,使接触的人员难以感受到不适感。即,架设在孔部的内 部空间中的热塑性树脂纤维使皮肤不会完全穿过孔部而到达无纺布的第2面侧(下表面 侧),因此,周面、底部和孔部之间的边界的台阶在触感上变小,由此,皮肤触感变得比较光 滑,接触到孔部的人难以感受到不适感。
[0074]此外,在一部分断裂纤维的断裂端部伸出到孔部的内部空间中的情况下,也会减 小因凹部的周面、底部和孔部之间的台阶而产生的触感的差异,因此,仍然使皮肤触感光 滑。
[0075] 此时,孔部的内部空间的开孔率优选为1 %~50 %,更优选为1.5 %~35 %,进一步 优选为2.5%~20%。
[0076] 当孔部的内部空间的开孔率小于1 %时,开孔率过低而不能对凸部、凸部的纤维赋 予自由度,无法充分地确保凸部的柔软性。相反当孔部的内部空间的开孔率为50%以上时, 在设有孔部的周面(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是第1周面8a)的强度易于降低的基础之上,有 可能在触感上变得易于知晓孔部的周缘部的边界。
[0077] 但是,根据使用无纺布的吸收性物品的种类、用途等,孔部的内部空间的开孔率也 可以在所述范围之外,能够任意地设定。
[0078] 以下,对具有所述结构的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1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0079]图5~图8表示用于制造无纺布1的制造装置的一个例子,该制造装置50包括:开卷 装置52,其以卷状卷绕有进行用于做成无纺布1的加工的加工对象的无纺布51,将该加工对 象的无纺布51朝向输送方向MD开卷;预热装置61,其用于对利用开卷装置52形成的加工对 象的无纺布51施加预热;以及赋形装置62,其用于赋形加工,该赋形加工用于拉伸施加了预 热的加工对象的无纺布51而形成凸部和沟部(包含凹部)。
[0080] 作为利用开卷装置开卷的加工对象的无纺布除了含有热塑性树脂纤维之外,也可 以还含有其他的构成纤维。作为其他的构成纤维例如能够列举出天然纤维(例如羊毛、棉 等)、再生纤维(例如人造纤维、醋酸人造丝等)、无机纤维(例如玻璃纤维、碳纤维等)等。热 塑性树脂纤维例如能够列举出聚乙烯、聚丙烯、聚丁烯、乙烯一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一 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乙烯一丙烯酸共聚物、离子键树脂等聚烯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乳酸等的聚酯;尼龙等聚酰胺等。也可 以在无纺布中混合有芯?鞘型纤维、并列型纤维、岛/海型纤维等复合纤维;中空类型的纤 维;扁平、Y型、C型等异型纤维;潜在卷曲或者可视卷曲的立体卷曲纤维;利用水流、热、压花 加工等物理负荷而分割的分割纤维等。
[0081] 作为无纺布的制造方法例如能够列举出形成织片(拉绒素材,英文:fleece)、使纤 维相互间物理性?化学性结合的方法,作为织片的形成方法例如能够列举出纺粘法、干式 法(梳棉法、纺粘法、熔喷法、气流成网法等)、湿式法等,结合方法例如能够列举出热粘合 法、化学粘合法、针刺法、缝编法、射流喷网法等。除了使用这样制造的无纺布之外,也可以 使用利用水流交织法形成为片状的射流喷网法无纺布。
[0082] 此外,从应用于吸收性物品时的排泄液的隐蔽性的方面考虑,加工对象的无纺布 所采用的纤维可以使用不透明性、特别是白化性较高的纤维,例如也可以使用使纤维不透 明化的光线透过抑制剂。作为该光线透过抑制剂,可以例示无机填料。作为该无机填料,例 如能够例示氧化钛、碳酸钙、滑石、粘土、高岭土、硅石、硅藻土、碳酸镁、碳酸钡、硫酸镁、硫 酸钡、硫酸妈、氢氧化铝、氢氧化镁、氧化锌、氧化妈、氧化铝、云母、玻璃粉、火山灰球 (Shirasu bal loon)、沸石以及硅酸白土等。也可以将这些填料两种以上组合而含有。特别 是从纤维制造阶段的工序性等方面考虑,通常优选为二氧化钛。
[0083]此外,热塑性树脂纤维也可以根据需要添加抗氧化剂、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 中和剂、成核剂、环氧稳定剂、润滑剂、抗菌剂、阻燃剂、抗静电剂、颜料、增塑剂等添加剂。热 塑性树脂纤维优选利用表面活性剂、亲水剂等进行亲水化处理。
[0084]并且,加工对象的无纺布的单位面积重量通常为10g/m2~100g/m2,优选为15g/m 2~75g/m2,更优选为20g/m2~50g/m2。无纺布的厚度通常为0.1mm~5mm,优选为0.5mm~3mm, 更优选为〇. 8mm~2mm。
[0085]在本实施方式中,预热装置61具备上下一对加热辊61a、61b,能够在将输送来的加 工对象的无纺布51卷绕在旋转的下方的加热辊61b上加热之后交接到旋转的上方的加热辊 6 la,利用该加热辊6 la再次加热加工对象的无纺布51。
[0086] 此外,赋形装置62具备上下一对拉伸辊63、64,如图6所示,上方的拉伸辊63包括: 突棱63a,其在辊宽度方向上以恒定的间隔配设,且沿着该上方的拉伸辊63的外周面互相平 行地设有多列;以及凹沟63b,其为多列并设于相邻的突棱63a、63a之间。
[0087]另一方面,下方的拉伸辊64在其外周面具备以与上方的拉伸辊63的凹沟63b啮合 的方式设置的多个销64a。如图8所示,这些销64a在辊宽度方向上以不与上方的拉伸辊63的 突棱63a接触的方式以恒定的间隔配设,并且在辊的圆周方向上沿着外周面以恒定的间隔 大致线性地配设。此外,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下方的拉伸辊64成为多个销64a以交错状 配设在下方的拉伸辊64的外周面上的结构。
[0088]在使用具有所述结构的制造装置50实施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1的制造方法的情况 下,依次进行对自开卷装置52开卷的加工对象的无纺布51施加预热的预热工序和拉伸经过 了预热工序的加工对象的无纺布51进行赋形加工的赋形工序。
[0089]预热工序通过使自开卷装置开卷的、沿着输送方向MD输送来的加工对象的无纺布 51与预热装置61的旋转的上下一对加热辊61a、61b的外周面依次接触而加热加工对象的无 纺布51来施加预热。
[0090] 预热温度也取决于构成加工对象的无纺布的热塑性树脂纤维的种类,但例如在聚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的芯鞘型的复合纤维的情况下,优选将 加热辊的外周面的温度设为60 °C~120 °C左右。
[0091] 赋形工序将经过预热工序输送来的加工对象的无纺布51在赋形装置62中装入到 啮合地旋转的上下一对拉伸辊63、64之间,将该加工对象的无纺布51在啮合的上方的拉伸 辊63的突棱63a和凹沟63b与下方的拉伸辊64的销64a之间拉伸而赋形。另外,在实施赋形工 序时,为了易于进行赋形,优选将拉伸辊63、64加热到60°C~120°C来进行赋形。
[0092]此时,上方的拉伸辊63将突棱63a与加工对象的无纺布51接触的部分向下方的拉 伸辊64的方向推入,由此将凸部4赋形。
[0093]另一方面,下方的拉伸辊64的在圆周方向上配列成一列的多个销64a将与该销64a 的顶端部分接触的加工对象的无纺布51推入到上方的拉伸辊63的同一个凹沟63b内。此时, 加工对象的无纺布51中的、以不与销64a接触的状态被拉伸到凹沟63b内的部分成为沟部5。 此外,与销64a的顶端部分接触的部分被强有力地推入到凹沟63b内而赋形,由此形成凹部 7,该凹部7具有沿着凸部4和沟部5所延伸设置的方向延伸的第1周面8a、沿着辊宽度方向延 伸的第2周面8b、以及底部9。
[0094]另外,就凹部7的底部9而言,在形成时,在上方的拉伸辊63和下方的拉伸辊64咬入 加工对象的无纺布51的状态下,销64a的顶端部分将其与加工对象的无纺布51抵接的部分 推入到凹沟63b内,因此,该凹部7的底部9的纤维密度实质上高于其他的部分,刚度上升。因 而,无纺布1在该凹部7的底部9的作用下无纺布1整体的刚度上升。
[0095]而且,就在加工对象的无纺布51中与销64a的顶端部分的宽度方向(辊宽度方向) 的两端部接触的部分而言,也在突棱63a将加工对象的无纺布51向下方的拉伸辊64的方向 推入时产生的张力的作用下,由销64a将形成第1周面8a的热塑性树脂纤维拨开、或者形成 使纤维断裂而具有断裂端部13a的断裂纤维13。
[0096]由此,在凹部7上形成包含断裂纤维13的断裂端部13a的孔部11。另外,一部分热塑 性树脂纤维以架设在孔部11的内部空间11a中的状态下残留,此外,一部分断裂纤维13的断 裂端部13a成为伸出到内部空间11a内的状态。
[0097] 在此,形成孔部11是在沿着加工对象的无纺布的输送方向MD的方向、即拉伸辊63、 64的旋转方向、且是凸部4和沟部5所延伸设置的方向,因此,孔部11也形成在第1周面8a上, 该第1周面8a是沿着凸部4和沟部5所延伸设置的方向的周面。
[0098]赋形工序结束了的无纺布形成有凸部4和包含凹部7的沟部5而作为吸收性物品用 的无纺布1完成。该无纺布1之后应用在一次性尿布、经期用卫生巾、失禁垫片、内裤护垫等 吸收性物品的顶层片或防漏壁等与皮肤接触的部分,或者粘贴在一次性尿布的底层片的外 表面。
[0099]具有所述结构的吸收性物品用的无纺布1在设于凸部4、4之间的沟部5的沟底部6 中具备多个凹部7,该凹部7具有位于比该沟底部6靠下表面侧的底部9,并且该凹部7在无纺 布1的第1方向X上不连续地设置,在凹部7的第1周面8a上设有孔部11,该孔部11具有不将热 塑性树脂纤维熔融地形成的周缘部12。
[0100]因此,在凸部4、凸部4的纤维的移动自由度增大的基础之上,利用孔部11来缓和凸 部4的拉伸力,凸部4整体变柔软,因此,在由皮肤在厚度方向上按压无纺布1时能够感到较 柔软,而且在使皮肤沿无纺布的平面方向滑移时能够感受到光滑感。
[0101] 而且,凹部7的孔部11具有不将纤维熔融地形成的周缘部12,该周缘部12包含利用 断裂形成的、断裂纤维13的断裂端部13a,因此,不存在像以往那样利用熔融而固化的部分。 由此,能够使无纺布1进一步提升(柔软、光滑)优异的软硬感(厚度方向的柔软性)和优异的 粗滑感(平面方向的光滑感),能够对皮肤赋予极为柔软的触感。
[0102]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凹部7的孔部11设于以沿着第1方向X的方式形成的一对第1周 面,但孔部也可以设于以沿着第2方向的方式形成的一对第2周面,此外,也可以是设于任一 个周面的结构。
[0103] 而且,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孔部11配设在凹部7的周面上的靠近底部9的位置,但周 面上的孔部的位置并不一定必须靠近底部,能够在不损害无纺布的柔软性的范围内任意地 设定。
[0104] 并且,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在孔部11的内部空间1 la内架设有热塑性树脂纤维中的 一部分纤维14,但也可以不具有这样架设在孔部的内部空间中的纤维。此外,断裂纤维的断 裂端部也可以不像所述实施方式那样伸出到孔部的内部空间内。
[0105]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凹部7形成为大致长方体状,但凹部的形状可以做成圆柱状、 棱柱状等任意的形状。
[0106] 而且,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凸部4在无纺布1的第1方向X上连续地延伸。但是,凸部 也可以并不一定必须在无纺布的第1方向上连续地延伸,也可以是间断的。但是,此时,对于 凹部而言,优选的是,设于被凸部连续的部分夹着的沟部的沟底部,由此,凸部易于率先与 皮肤接触,相反不易与凹部接触,因此,因凹部而更加难以感受到异物感、不适感。
[0107] 【实施例】
[0108] 为了确认本申请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用的无纺布的性能,利用本发明的无纺布(实 施例)和不具有本发明的结构的无纺布(比较例)进行了比较实验。
[0109] 比较实验针对实施例和比较例,为了评价无纺布的粗滑感而调查与无纺布的表面 摩擦、粗糙度相关的表面特性,并且为了评价无纺布的软硬感而调查无纺布的厚度方向的 压缩特性,然后加以比较。
[0110]表面特性的试验使用日本加多技术(株)制的自动化表面试验机KES-FB4 AUT0-A 对用0.5mm直径的钢琴丝卷成的10mmX 10mm的端子施加25g的载荷,使其在各样本的100mm X 100mm的范围内以l.Omm/sec的速度滑移,从而测量表面特性。根据测量结果,求出平均摩 擦系数MIU、其标准偏差MMD、表面粗糙度的平均偏差SMD[ym]。
[0111] 此外,压缩特性使用日本加多技术(株)制的自动化压缩试验机KES-FB3 AUT0-A在 具有面积200mm2的圆形平面状的端子的钢板之间压缩各样本的预定区域,将压缩速度设为 50sec/mm、压缩最大载荷设为50gf/cm2而逐一测量各样本的压缩特性。在恢复过程中也以 相同速度测量压缩特性,求出根据测量得到的压缩特性曲线的直线性LC和压缩功WC[gf · cm2]、压缩恢复率RC[%]〇
[0112] 实施例的无纺布与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无纺布具有基本上相同的结构,利用 相同的制造方法制造。
[0113] 此外,在制造实施例的无纺布时,作为加工对象的无纺布使用在上层配置PET/PE 芯鞘型复合纤维(纤度2.8dtex(纤维长度44mm)、单位面积重量20g/m2)、在下层配置PET/PE 芯鞘型复合纤维(纤度2.2dtex(纤维长度44mm)、单位面积重量10g/m2)而一体化而成的热 风无纺布,在预热工序和赋形工序中设为加热温度l〇〇°C,以输送速度250m/min进行加工。
[0114] 另一方面,就比较例的无纺布而言,使用赋形装置下方的拉伸辊的形状与在所述 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制造装置不同的制造装置。即,作为赋形装置的下方侧的拉伸辊,使用与 上方的拉伸辊63相同形状、即具有突棱和凹沟的拉伸辊而替代所述赋形装置62的下方侧的 拉伸辊、即具有销64a的拉伸辊64。也就是说,使用上方的拉伸辊的突棱和凹沟与下方的拉 伸辊的突棱和凹沟互相啮合的状态的赋形装置,将加工对象的无纺布装入到这些上下的拉 伸辊之间进行赋形。
[0115] 此外,在制造比较例的无纺布时,作为加工对象的无纺布使用在上层配置PET/PE 芯鞘型复合纤维(纤度2.8dtex(纤维长度44mm)、单位面积重量20g/m2)、在下层配置PET/PE 芯鞘型复合纤维(纤度2.2dtex(纤维长度44mm)、单位面积重量10g/m2)而一体化而成的热 风无纺布,在预热工序和赋形工序中设为加热温度l〇〇°C,以输送速度250m/min进行加工。
[0116] 将比较实验的结果表示在下表中。
[0117] 【表1】
[0118]
[0119] 根据表1可知,就表面特性而言,实施例与比较例相比第2方向(与凸部和沟部所延 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的MIU的值明显较小,因此,一般认为实施例的无纺布易于滑移且感 受到光滑感。
[0120] 此外,实施例与比较例相比第2方向的SMD的值明显较大,因此,认为无纺布表面的 凹凸较大,这表示凸部表面的纤维密度并未升高,对MIU的值进行比较,比较例的值较高,因 此是指实施例的表面的光滑感优异的意思。
[0121 ]就压缩特性而言,在实施例和比较例中LC的值和RC的值没什么差别,但由于实施 例的WC的值较低,因此,可知在厚度方向上也易于感受到柔软度。
[0122] 像以上那样,采用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用的无纺布,证实能够确保优异的软硬感 (厚度方向的柔软性)和优异的粗滑感(平面方向的光滑感)这两者,能够对皮肤赋予极为柔 软的触感。
[0123] 附图标记说明
[0124] 1、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2、无纺布的上表面(第1面);3、无纺布的下表面(第2面); 4、凸部;5、沟部;6、沟底部;7、凹部;8、周面;8a、第1周面;8b、第2周面;9、底部;11、孔部;11、 孔部的内部空间;12、周缘部;13、断裂纤维;13a、断裂端部。
【主权项】
1. 一种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其具有第1面和与该第1面相反的一侧的第2面,该吸收性 物品用无纺布包括突出到所述第1面侧的凸部和凹入到所述第2面侧的沟部,且包含热塑性 树脂纤维,其中, 所述凸部朝向所述无纺布的面的第1方向延伸设置,并且在所述无纺布的面上在与所 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上以预先决定好的间隔设有多列, 所述沟部于在所述第2方向上相邻的所述凸部之间的空间中沿着所述第1方向延伸设 置,并且在所述沟部的沟底部具有在所述第1方向上不连续地设置的多个凹部,该凹部具有 位于比该沟部的沟底部靠所述第2面侧的位置的底部, 所述凹部具备使该凹部的周面的至少一部分通向所述第2面的孔部,该孔部具有不将 所述热塑性树脂纤维熔融地形成的周缘部,在该周缘部包含所述热塑性树脂纤维中的具有 通过断裂形成的断裂端部的断裂纤维的该断裂端部。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其中, 所述凹部具有以沿着所述第1方向的方式形成的一对第1周面和以沿着所述第2方向的 方式形成的一对第2周面,所述孔部仅设置在所述第1周面的靠近底部的位置。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其中, 所述孔部在其内部空间内架设有所述热塑性树脂纤维的一部分。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其中, 所述凹部从所述沟部的所述沟底部的第1面侧的高度位置到底部的第1面侧的高度位 置的大小为0.05mm~2mm。5.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其中, 所述孔部的所述内部空间的开孔率为1 %~50%。6. 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其中, 所述凸部与相邻的其他凸部之间的间隔为0.25mm~5_。
【文档编号】A61F13/511GK105828770SQ201580002117
【公开日】2016年8月3日
【申请日】2015年8月13日
【发明人】宇田匡志, 石川慎, 石川慎一, 河守良太, 丸山贵史
【申请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