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站立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478071阅读:784来源:国知局
辅助站立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的辅助站立装置包括支撑架、坐架、靠背架、腿托架、脚踏架、第一、第二和第三连杆机构。坐架的两端分别与腿托架和靠背架铰接,脚踏架可沿腿托架上下移动·坐架上固定有坐垫,靠背架上设置靠背垫,靠背垫能沿靠背架上下滑动。在支撑架和坐架之间设置第一驱动件,其驱动坐架动作。在坐架和靠背架之间设置第二驱动件,其驱动靠背架相对于坐架转动。第一连杆机构连接在支撑架和腿托架之间,第二连杆机构连接在支撑架和坐架之间,第三连杆机构连接在坐架和靠背垫之间。通过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第一连杆机构、第二连杆机构和第三连杆机构,辅助站立装置能够帮助下肢功能障碍者进行护理和康复训练,实现从坐姿到站姿之间的转换。
【专利说明】
辅助站立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辅助站立装置,特别涉及这样一种辅助站立装置,该辅助站立装置能够帮助下肢功能障碍者进行辅助站立等护理和康复训练、实现从坐姿到站姿之间的转换,且在转换过程中,能够避免使用者背部和靠背之间、臀部和坐垫之间的相对移动。其属于康复辅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我国人口中残疾人有8000余万,失能老人近4000万。这些残疾人和失能老人中相当一部分需要利用辅具产品来辅助他们进行日常生活,其中对于下肢肌力较弱不能自主站立的残疾人和失能老人,辅助站立装置能够较好地帮助他们站立,并进行护理和康复训练。
[0003]现有的辅助站立装置,比如辅助站立的座椅和站立式轮椅,多是单枢轴装置,然而,由于这种辅助站立装置的枢轴与使用者膝关节轴线、髋关节轴线不同轴,并且实际上膝关节弯曲并不是单纯地绕轴转动,而是更复杂的转动和滑动的组合,因此,在这种辅助站立装置由坐姿到站姿之间的转换时,将导致使用者的背部和装置的靠背、使用者的臀部和装置的坐垫发生相对移动。然而,这种相对移动是不期望得到的,其将会加剧使用者的不适,并且在装置和使用者身体间产生一剪切力,该剪切力会加剧长期处于坐姿或卧姿使用者褥疮的发生。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辅助站立装置,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某种或某些缺陷。
[000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辅助站立装置,用于辅助下肢功能障碍者进行站立,该辅助站立装置包括支撑架、坐架、靠背架、腿托架、脚踏架、第一连杆机构、第二连杆机构以及第三连杆机构,
[0006]其中,坐架的两端分别与腿托架和靠背架铰接,脚踏架可以沿腿托架上下移动;
[0007]坐架上固定有坐垫,靠背架上设置有靠背垫,且靠背垫能沿靠背架上下滑动;
[0008]在支撑架和坐架之间设置有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驱动坐架动作,在坐架和靠背架之间设置有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驱动靠背架相对于坐架转动;
[0009]第一连杆机构连接在支撑架和腿托架之间,第二连杆机构连接在支撑架和坐架之间,第三连杆机构连接在坐架和靠背垫之间;
[0010]通过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的驱动以及第一连杆机构、第二连杆机构和第三连杆机构的作用,该辅助站立装置能够实现从供下肢功能障碍者坐于坐垫上的坐姿到使下肢功能障碍者呈站立状态的站姿之间的转换。
[0011 ]根据本发明的该辅助站立装置,在从坐姿到站姿之间的转换过程中,能够避免使用者背部和靠背垫之间、臀部和坐垫之间的相对移动,增加了舒适性;通过该装置可以有效避免或减少下肢功能障碍者褥疮产生、肌肉萎缩、关节退化、血液循环不畅等弊病。
[0012]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连杆机构包括第一杆件、第二杆件和第三杆件,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的下端分别与支撑架铰接,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的上端分别与第三杆件铰接,且第三杆件与腿托架固接。第一连杆机构的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等长且平行布置。通过这样布置的第一连杆机构,将使得腿托架在站坐转换过程中始终保持向下的方向。
[0013]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二连杆机构包括第一杆件、第四杆件和第五杆件,第一杆件、第四杆件的下端分别与支撑架铰接,第一杆件、第四杆件的上端分别与第五杆件铰接,且第五杆件与坐架固接。通过设置这样的第二连杆机构,由于第二连杆机构的第三杆件与坐架固接,因此,在第二连杆机构的作用下,坐架可以带动坐垫相对于支撑架进行向上、向后的运动(在相反的驱动力的作用下,坐架当然可以带动坐垫相对于支撑架进行向下、向前的运动)。
[0014]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第三连杆机构包括第六杆件,第六杆件的两端分别与坐架和靠背垫铰接;当靠背架相对于坐架转动时,通过第六杆件,能够实现靠背垫相对于靠背架上下移动。
[0015]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在支撑架和腿托架之间设置有直线导杆装置,直线导杆装置的导杆的一端与脚踏架铰接,且导杆沿与支撑架固定的方向滑动。通过该直线导杆装置,脚踏架能够沿导杆的长度方向向下、向后(或者向上、向前)移动。
[0016]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该直线导杆装置包括直线轴承和导杆,其中导杆的一端与脚踏架铰接,直线导杆装置中直线轴承固定在支撑架上,导杆沿导杆方向在固定在支撑架的直线轴承内滑动。
[0017]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支撑架设置为轮椅底架,可以手动推动或电动驱动。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至少包括:
[0019]1、该辅助站立装置在从坐姿到站姿的转换过程中,靠背垫相对于靠背架向下移动;辅助站立装置在从站姿到坐姿的转换过程中,靠背垫相对于靠背架向上移动;能有效消除或减少使用者背部相对于装置的靠背架之间的不需要的相对移动,增加使用者的舒适性。
[0020]2、该辅助站立装置在从坐姿到站姿的相互转换过程中,腿拖架相对于坐垫的距离会相应发生变化,能有效消除或减少使用者臀部相对于装置的坐垫之间的不需要的相对移动,增加使用者的舒适性。
[0021]3、能方便辅助残疾人或失能老人进行站立和坐下,有效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0022]4、使用该辅助站立装置,有助于使用者对下肢的康复训练。
[0023]5、该装置可以有效避免或减少下肢功能障碍者褥疮产生、肌肉萎缩、关节退化、血液循环不畅等弊病。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发明的总体机构简图;
[0025]图2为本发明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发明的使用者处于坐姿下的侧视图;
[0027]图4为本发明的使用者处于站坐转换过程中的侧视图;
[0028]图5为本发明的使用者处于站姿下的侧视图;
[0029]图6为本发明的支撑架为轮椅底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辅助站立装置。
[0031]如图1和图2所示,辅助站立装置包括支撑架10、坐架21、靠背架31、腿托架41、脚踏架42、第一连杆机构50、第二连杆机构60和第三连杆机构70。
[0032]坐架21的两端分别与腿托架41和靠背架31铰接,脚踏架42可以沿腿托架41上下移动(滑动)。
[0033]坐架21上固定有坐垫22,靠背架31上设置有靠背垫32,且靠背垫32能沿靠背架31上下滑动。
[0034]在支撑架10和坐架21之间设置有驱动件81,驱动件81能够驱动坐架21动作;在坐架21和靠背架31之间设置有驱动件82,驱动件82能够驱动靠背架31相对于坐架21转动。驱动件82、81可以是气动驱动件或电动推杆。
[0035]第一连杆机构50连接在支撑架10和腿托架41之间,第二连杆机构60连接在支撑架10和坐架21之间,第三连杆机构70连接在坐架21和靠背垫32之间。
[0036]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连杆机构50包括第一杆件51、第二杆件52和第三杆件53。第一杆件51和第二杆件52的下端分别与支撑架1铰接,第一杆件51和第二杆件52的上端分别与第三杆件53铰接;且第三杆件53与腿托架41固接。第一连杆机构50的第一杆件51和第二杆件52等长且平行地布置。
[0037]第二连杆机构60包括第一杆件51、第四杆件62和第五杆件63。第一杆件51和第四杆件62的下端分别与支撑架10铰接,第一杆件51和第四杆件62的上端分别与第五杆件63铰接,且第五杆件63与坐架21固接。
[0038]第三连杆机构70包括第六杆件71,第六杆件71的两端分别与坐架21和靠背垫32铰接。当靠背架31相对于坐架21转动时,通过第六杆件71,能够实现靠背垫32相对于靠背架31的上下移动。
[0039]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在支撑架10和脚踏架42之间设置有直线导杆装置,该直线导杆装置包括直线轴承91和导杆92,其中导杆92的一端与脚踏架42铰接,直线导杆装置中的直线轴承91固定在支撑架10上,导杆92沿导杆方向在固定在支撑架10的直线轴承91内滑动。
[0040]在驱动件81和驱动件82的驱动以及第一连杆机构50、第二连杆机构60和第三连杆机构70的作用下,该辅助站立装置能够帮助下肢功能障碍者H进行护理和康复训练、实现从坐姿(如图4所示)到站姿(如图6所示)之间的转换。且在转换过程中,能够避免使用者H背部HB和靠背垫32之间、臀部HH和坐垫22之间的相对移动,增加了舒适性;通过该装置可以有效避免或减少下肢功能障碍者褥疮产生、肌肉萎缩、关节退化、血液循环不畅等弊病。
[0041]以下描述本发明的动作原理和过程。
[0042]如图3所示,在该辅助站立装置处于坐姿时,使用者H坐在该装置中,使用者的臀部HH和坐垫22接触,使用者的背部HB和靠背垫32接触。
[0043]根据本发明的辅助站立装置,当驱动件81驱动坐架21时,由于第二连杆机构60的第三杆件63与坐架21固接,因此,在第二连杆机构60的作用下,坐架21带动坐垫22相对于支撑架10进行向上、向后的运动。同时在驱动件82的作用下,靠背架31相对于坐架21转动,第三连杆机构70在该转动的驱动下,使得靠背垫32相对于靠背架31向下移动。
[0044]在坐架21和靠背架31运动时,由于腿托架41与坐架21铰接,因此腿托架41也将向上、向后运动。
[0045]由于第一连杆机构50的第三杆件53与腿托架41固接,并且第一杆件51和第二杆件52等长且平行地布置,因此,将使得腿托架41在站坐转换过程中始终保持向下的方向。
[0046]在导杆92和直线轴承91的作用下,脚踏架42将沿导杆92的长度方向向下、向后移动。
[0047]在驱动件81和驱动件82的驱动和第一连杆机构50、第二连杆机构60和第三连杆机构70以及直线导杆装置的作用下,该辅助站立装置辅助使用者H从坐姿到站姿转换,如图4所示。在该过程中,靠背垫32相对于靠背架31向下移动,脚踏架42相对于坐架21向下移动,避免或减少了使用者H背部HB和靠背垫32、臀部HH和坐垫22之间的相对移动,增加了舒适性。
[0048]驱动件81、82继续驱动,坐架21、靠背架31、腿托架41和脚踏架42按上述动作继续运动,辅助使用者H达到基本站立状态(如图5所示)。
[0049]当驱动件81、82反向驱动时,上述各部件反方向运动,实现从站姿(图6所示)到坐姿(图4)的转换。
[0050]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支撑架10设置为轮椅底架,轮椅底架上设置有后轮11和和前轮12,从而可以被手动推动;在配置驱动电机13和蓄电池后,可以进行电动驱动。
[0051]因此,当以轮椅底架作为支撑架10时,该辅助站立装置可作为站立式轮椅使用,该装置的使用者将能更好地避免或减少长期使用轮椅而造成的褥疮产生、肌肉萎缩、关节退化、血液循环不畅等弊病的发生。
[0052]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图示内容和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用于对其做出任何限制。
【主权项】
1.一种辅助站立装置,用于辅助下肢功能障碍者进行站立,该辅助站立装置包括支撑架、坐架、靠背架、腿托架、脚踏架、第一连杆机构、第二连杆机构以及第三连杆机构, 其中,坐架的两端分别与腿托架和靠背架铰接,脚踏架可以沿腿托架上下移动; 坐架上固定有坐垫,靠背架上设置有靠背垫,且靠背垫能沿靠背架上下滑动; 在支撑架和坐架之间设置有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驱动坐架动作,在坐架和靠背架之间设置有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驱动靠背架相对于坐架转动; 第一连杆机构连接在支撑架和腿托架之间,第二连杆机构连接在支撑架和坐架之间,第三连杆机构连接在坐架和靠背垫之间; 通过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的驱动以及第一连杆机构、第二连杆机构和第三连杆机构的作用,该辅助站立装置能够实现从供下肢功能障碍者坐于坐垫上的坐姿到使下肢功能障碍者呈站立状态的站姿之间的转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站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杆机构包括第一杆件、第二杆件和第三杆件,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的下端分别与支撑架铰接,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的上端分别与第三杆件铰接,且第三杆件与腿托架固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站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连杆机构包括第一杆件、第四杆件和第五杆件,第一杆件和第四杆件的下端分别与支撑架铰接,第一杆件和第四杆件的上端分别与第五杆件铰接,且第五杆件与坐架固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站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连杆机构包括第六杆件,第六杆件的两端分别与坐架和靠背垫铰接;当靠背架相对于坐架转动时,通过第六杆件,能够实现靠背垫相对于靠背架的上下移动。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站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杆机构的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等长且平行地布置。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站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支撑架和腿托架之间设置有直线导杆装置,直线导杆装置的导杆的一端与脚踏架铰接,且导杆沿与支撑架固定的方向滑动。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站立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架设置为轮椅底架,可以手动推动或电动驱动。
【文档编号】A61G7/12GK105832474SQ201610134425
【公开日】2016年8月10日
【申请日】2016年3月10日
【发明人】兰陟, 兰小青, 王强, 张静莎, 单新颖
【申请人】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