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腮腺炎的膏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78601阅读:5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腮腺炎的膏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腮腺炎的膏药,包括以下药物制备而成:5?15重量份数的当归,5?15重量份数的苦参,5?15重量份数的白芷,15?25重量份数的川乌,15?25重量份数的草乌,5?15重量份数的生地,5?15重量份数的白芨,5?15重量份数的木鳖,5?15重量份数的穿山甲,15?25重量份数的乌药,5?15重量份数的甘草,5?15重量份数的独活,5?15重量份数的元参,15?25重量份数的乳香,15?25重量份数的没药,5?15重量份数的血竭,5?15重量份数的儿茶,25?35重量份数的板蓝根,25?35重量份数的连翘,15?25重量份数的防风,15?25重量份数的黄连,15?25重量份数的黄柏,5?15重量份数的白蔹,25?35重量份数的蒲公英等。本发明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止疼敛疮等功效。
【专利说明】
一种治疗腮腺炎的膏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腮腺炎的膏药。
【背景技术】
[0002]腮腺炎(又称流行性腮腺炎、耳下腺炎)俗称“猪头皮”“痒聰”,是指一个或两个腮腺(人类脸颊两旁的主要唾腺)发炎的疾病。腮腺是唾腺中最经常发炎的一个部位。腮腺炎最通常的原因是腮腺炎病毒的感染。主要的腮腺或其分支的阻塞通常是急性腮腺炎的主要原因,更进一步的感染甚至可能会导致细菌二重感染的发生,因此,常可引起脑膜脑炎、睾丸炎、胰腺炎、乳腺炎、卵巢炎等症状。急性化脓性腮腺炎是一种很痛苦的细菌感染。不会疼痛且没有感染的脸部肿胀也算是一种类型的腮腺炎,它有可能是急性或慢性的。

【发明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见效快,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的治疗腮腺炎的膏药。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一种治疗腮腺炎的膏药,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5-15重量份数的当归,5-15重量份数的苦参,5-15重量份数的白芷,15-25重量份数的川乌,15-25重量份数的草乌,5-15重量份数的生地,5-15重量份数的白芨,5-15重量份数的木鳖,5-15重量份数的穿山甲,15-25重量份数的乌药,5-15重量份数的甘草,5-15重量份数的独活,5-15重量份数的元参,15-25重量份数的乳香,15-25重量份数的没药,5-15重量份数的血竭,5-15重量份数的儿茶,25-35重量份数的板蓝根,25-35重量份数的连翘,15-25重量份数的防风,15-25重量份数的黄连,15-25重量份数的黄柏,5-15重量份数的白蔹,25-35重量份数的蒲公英,25-35重量份数的忍冬藤,25-35重量份数的大青叶,25-35重量份数的菊花。
[000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是这样实现的:
[0006]—种治疗腮腺炎的膏药,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药物制备而成:10重量份数的当归,10重量份数的苦参,10重量份数的白芷,20重量份数的川乌,20重量份数的草乌,10重量份数的生地,10重量份数的白芨,10重量份数的木鳖,10重量份数的穿山甲,20重量份数的乌药,10重量份数的甘草,10重量份数的独活,10重量份数的元参,20重量份数的乳香,20重量份数的没药,10重量份数的血竭,10重量份数的儿茶,30重量份数的板蓝根,30重量份数的连翘,20重量份数的防风,20重量份数的黄连,20重量份数的黄柏,10重量份数的白蔹,30重量份数的蒲公英,30重量份数的忍冬藤,30重量份数的大青叶,30重量份数的菊花。
[0007]具体的各个药物成分的药理为如下:
[0008]当归:甘、辛,温;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0009]苦参:苦,寒;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0010]白花:辛,温;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
[0011]川乌:辛、苦,热,有大毒;祛风除湿,温经止痛。
[0012]草乌:辛、苦,热,有大毒;祛风除湿,温经止痛。
[0013]生地:甘、苦,寒;清热凉血,生津润燥。
[0014]白芨:苦、甘、湿,微寒;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0015]木鳖:苦、微甘,凉,有毒;散结消肿,攻毒疗疮。
[0016]穿山甲:咸,微寒;消肿溃痈,搜风活络,通经下乳。
[0017]乌药:辛,温;顺气止痛,温肾散寒。
[0018]甘草:甘,平;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0019]独活:辛、苦,微温;祛风除湿,通痹止痛。
[0020]元参:甘、苦、咸,微寒;凉血滋阴,泻火解毒。
[0021 ]乳香:辛、苦,温;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0022]没药:苦,平;散血止痛,消肿生肌。
[0023]血竭:甘、咸,平;祛瘀定痛,止血生肌。
[0024]儿茶:苦、涩,微寒;收湿生肌敛疮。
[0025]板蓝根:苦,寒;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0026]连翘:苦,微寒;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0027]防风:辛、甘,温;解表祛风,胜湿,止痉。
[0028]黄连: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0029 ]黄柏:苦,寒;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
[0030]白蔹:苦,微寒;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0031 ]蒲公英:苦、甘,寒;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
[0032]忍冬藤:甘,寒;清热解毒,疏风通络。
[0033]大青叶:苦,寒;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0034]菊花:甘、苦,微寒;散风清热,平肝明目。
[0035]广丹:辛、咸,微寒,有毒;外用解毒生肌。
[0036]芝麻油:味甘、性微寒,无毒;润燥通便,解毒,生肌。
[0037]本发明的功能及主治:本发明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止疼敛疮等功效,适用于痄腮初期,高肿、锨红、发热疼痛,亦可用于颈项淋巴结肿大,无名肿毒,疖肿溃疡,久不收口,敛疮生肌等。
[0038]本发明中药的制备方法是:
[0039]步骤1:将以上中药除血竭外用5-10斤芝麻油浸没,春夏浸没3-7天,秋冬浸没5-10天,备用;
[0040]步骤2:将血竭单独粉碎,备用;
[0041]步骤3:将步骤I中的备用药物除蒲公英、忍冬藤、大青叶和菊花外,以慢火熬至药色焦黄时加入蒲公英、忍冬藤、大青叶和菊花,以慢火熬至药枯,浮起为度封火,冷却后备用;
[0042]步骤4:将步骤3中的备用药物用布袋滤渣,将油称准,每油一市斤兑广丹半斤,用柳条不时搅之;将步骤2中血竭粉均匀撤入,以黑如漆,亮如镜为度,滴入水内成珠,生白布摊贴。
[0043]本发明的中药的使用方法为:加热软化,摊于加厚生白布上贴于患处,超肿疡面15公分左右盖严,5-7天换一次药,两星期为一疗程,每块膏药15克。
[0044]本发明的中药的有效治愈率统计,疗效标准如下:
[0045]治愈:症状与体征消失;
[0046]有效:症状与体征有所改善;
[0047]无效:症状与体征无明显减轻或加重。
[0048]本发明治疗参与统计的患者共552例,其中:痊愈489例,有效48例,无效15例,总有效总有效率达到97%以上。
[004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止疼敛疮等功效,适用于痄腮初期,高肿锨红发热疼痛,亦可用于颈项淋巴结肿大无名肿毒,疖肿溃疡,久不收口,敛疮生肌等。
【具体实施方式】
[0050]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51]实施例1:一种治疗腮腺炎的膏药,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药物制备而成:5克的当归,5克的苦参,5克的白芷,15克的川乌,15克的草乌,5克的生地,5克的白芨,5克的木鳖,5克的穿山甲,15克的乌药,5克的甘草,5克的独活,5克的元参,15克的乳香,15克的没药,5克的血竭,5克的儿茶,25克的板蓝根,25克的连翘,15克的防风,15克的黄连,15克的黄柏,5克的白蔹,25克的蒲公英,25克的忍冬藤,25克的大青叶,25克的菊花。
[0052]实施例2:—种治疗腮腺炎的膏药,包括以下克的药物制备而成:15克的当归,15克的苦参,15克的白芷,25克的川乌,25克的草乌,15克的生地,15克的白芨,15克的木鳖,15克的穿山甲,25克的乌药,15克的甘草,15克的独活,15克的元参,25克的乳香,25克的没药,15克的血竭,15克的儿茶,35克的板蓝根,35克的连翘,25克的防风,25克的黄连,25克的黄柏,15克的白蔹,35克的蒲公英,35克的忍冬藤,35克的大青叶,35克的菊花。
[0053]实施例3:—种治疗腮腺炎的膏药,包括以下克的药物制备而成:10克的当归,10克的苦参,10克的白芷,20克的川乌,20克的草乌,10克的生地,10克的白芨,10克的木鳖,10克的穿山甲,20克的乌药,10克的甘草,10克的独活,10克的元参,20克的乳香,20克的没药,10克的血竭,10克的儿茶,30克的板蓝根,30克的连翘,20克的防风,20克的黄连,20克的黄柏,10克的白蔹,30克的蒲公英,30克的忍冬藤,30克的大青叶,30克的菊花。
[0054]实施例4:一种治疗腮腺炎的膏药,包括以下克的药物制备而成:13克的当归,12克的苦参,8克的白芷,22克的川乌,19克的草乌,7克的生地,9克的白芨,14克的木鳖,6克的穿山甲,23克的乌药,6克的甘草,9克的独活,8克的元参,18克的乳香,18克的没药,14克的血竭,12克的儿茶,33克的板蓝根,26克的连翘,17克的防风,16克的黄连,18克的黄柏,11克的白蔹,34克的蒲公英,29克的忍冬藤,28克的大青叶,31克的菊花。
[0055]将实施例1-4中的药物按以下方法制备:
[0056]步骤1:将以上中药除血竭外用5-10斤芝麻油浸没,春夏浸没3-7天,秋冬浸没5-10天,备用;
[0057]步骤2:将血竭单独粉碎,备用;
[0058]步骤3:将步骤I中的备用药物除蒲公英、忍冬藤、大青叶和菊花外,以慢火熬至药色焦黄时加入蒲公英、忍冬藤、大青叶和菊花,以慢火熬至药枯,浮起为度封火,冷却后备用;
[0059]步骤4:将步骤3中的备用药物用布袋滤渣,将油称准,每油一市斤兑广丹半斤,用柳条不时搅之;将步骤2中血竭粉均匀撤入,以黑如漆,亮如镜为度,滴入水内成珠,生白布摊贴。
[0060]加热软化,摊于加厚生白布上贴于患处,超肿疡面15公分左右盖严,5-7天换一次药,两星期为一疗程,每块膏药15克。
[0061 ]本发明的中药所治愈的病案举例如下:
[0062]典型病例:
[0063]李XX,男,6岁,患者家长自述:2009年公历2月5日早上起床突然说:双侧耳下,两腮部位疼痛,家长领孩子到医院检查,诊断痄腮(腮腺炎),当时发烧、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寒热往来、高肿掀红、口渴便秘,在医院输液三天不佳后,外贴我处膏药,5天换一次,两张痊愈。
[0064]丁XX,男,7岁,患者家长自述:2012年5月的一天,领孩子洗澡无意中发现,丁XX颈部一侧,一包块、小枣大小、旁开一公分处、花生仁大小两个包块、硬肿,触痛不明显,家长带孩子到医院检查,诊断为淋巴结炎,医生简单开一些消炎药说回去吃药观察一段再说,2-4周无明显变化,6月份的一天患者突然发烧感冒,引起包块肿大,开始红肿疼痛,去医院检查,淋巴结进入化脓期,输液一星期无明显好转后,外贴我处膏药,5日一换,6次痊愈。
[0065]薛XX,女,30岁,机关工作,患者自述:15岁时感冒发烧,在诊所臀部打小针,局部感染、化脓,切开引流,短期封口,多年来反复发作,形成漏管,似麦秸管口大小,经常流水,时好时坏,微疼,2010年3月份去医院做手术,两次不成功,同样流水,久不收口后,外贴我处膏药,5日一换,半年痊愈。
【主权项】
1.一种治疗腮腺炎的膏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5-15重量份数的当归,5-15重量份数的苦参,5-15重量份数的白JE,15-25重量份数的川乌,15-25重量份数的草乌,5-15重量份数的生地,5-15重量份数的白芨,5_15重量份数的木鳖,5-15重量份数的穿山甲,15-25重量份数的乌药,5-15重量份数的甘草,5-15重量份数的独活,5-15重量份数的元参,15-25重量份数的乳香,15-25重量份数的没药,5-15重量份数的血竭,5-15重量份数的儿茶,25-35重量份数的板蓝根,25-35重量份数的连翘,15-25重量份数的防风,15-25重量份数的黄连,15-25重量份数的黄柏,5-15重量份数的白蔹,25-35重量份数的蒲公英,25-35重量份数的忍冬藤,25-35重量份数的大青叶,25-35重量份数的菊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腮腺炎的膏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药物制备而成:10重量份数的当归,10重量份数的苦参,10重量份数的白芷,20重量份数的川乌,20重量份数的草乌,10重量份数的生地,10重量份数的白芨,10重量份数的木鳖,10重量份数的穿山甲,20重量份数的乌药,10重量份数的甘草,10重量份数的独活,10重量份数的元参,20重量份数的乳香,20重量份数的没药,10重量份数的血竭,10重量份数的儿茶,30重量份数的板蓝根,30重量份数的连翘,20重量份数的防风,20重量份数的黄连,20重量份数的黄柏,10重量份数的白蔹,30重量份数的蒲公英,30重量份数的忍冬藤,30重量份数的大青叶,30重量份数的菊花。3.—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治疗腮腺炎的膏药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1:将以上中药除血竭外用5-10斤芝麻油浸没,春夏浸没3-7天,秋冬浸没5-10天,备用; 步骤2:将血竭单独粉碎,备用; 步骤3:将步骤I中的备用药物除蒲公英、忍冬藤、大青叶和菊花外,以慢火熬至药色焦黄时加入蒲公英、忍冬藤、大青叶和菊花,以慢火熬至药枯,浮起为度封火,冷却后备用; 步骤4:将步骤3中的备用药物用布袋滤渣,将油称准,每油一市斤兑广丹半斤,用柳条不时搅之;将步骤2中血竭粉均匀撤入,以黑如漆,亮如镜为度,滴入水内成珠,生白布摊贴。
【文档编号】A61K35/36GK105833022SQ201610254707
【公开日】2016年8月10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1日
【发明人】沙宗跃
【申请人】沙宗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