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43467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刀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改进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刀,导刀管的管壁埋置有一根细长的气管,气体从气管的尾端打入并从气管的头端注入第一管状橡胶囊中并且使第一管状橡胶囊处于膨胀状态;前导块、衔接条、导刀管三者之间设置有一道气孔,气体从气孔的尾端打入并从气孔的头端注入第二管状橡胶囊中并且使第二管状橡胶囊处于膨胀状态,处于膨胀状态的第二管状橡胶囊与处于膨胀状态的第一管状橡胶囊能在患者体内十二指肠乳头的前后两段位置撑开一段能灵活调节细长条状刀体旋转方向的空间,有利于医生控制镰形刀头与患者的十二指肠乳头10~12点的位置进行快速对位并顺利切开十二指肠乳头肌。本发明具有结构新颖、操作更灵活、实用性更强、临床效果更理想的特点。
【专利说明】
一种改进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刀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材领域,涉及一种改进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刀。
【背景技术】
[0002]十二指肠乳头的切开手术适用于胆总管结石等疾病须进行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的患者,这种微创手术难度很大,它需要将细长条形状的切开刀头端经十二指肠镜等内镜的活检孔道插入直至该患者的十二指肠部位,然后在切开头尾端上回拉内置于切开刀上的细径钢丝,使切开刀的头端形状形成镰形刀头,该镰形刀头能将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这样就便于下一步的胆道取石等程序的操作,但是这种手术方式在实际的临床实践过程中存在细长条形状的切开刀头端进入患者十二指肠乳头内后会出现方向不对应的问题,即镰形刀头与十二指肠乳头胆管切开方向并不能一步就对应到位,而十二指肠乳头胆管切开的最佳方向为10?12点的位置,这样需要医生往复多次进行调整才能解决。

【发明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进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刀,它能灵活调节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刀的刀头旋转,使得切开刀的刀头能快速地对应到十二指肠乳头上,它具有结构新颖、操作更灵活、实用性更强、临床效果更理想的特点。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具体技术措施:一种改进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刀,其特征在于,导刀管呈细长条形状,导刀管设置有中空的腔室,该腔室内置有一根细长条状刀体,细长条状刀体的头端从腔室的前端贯穿而出,细长条状刀体内部埋置有一根细钢丝,细长条状刀体的头端设置有一根柄条,细钢丝的头端贯穿出细长条状刀体的头端后与柄条的头端紧固连接,细钢丝的尾端受牵扯控制后能被回拉,被回拉的细钢丝头端能扯拉柄条的头端使柄条呈现弯曲,弯曲的柄条与细钢丝前端之间组合形成镰形刀头;
导刀管头端的外侧壁设置有瓶颈形凹槽一,导刀管的外侧壁前端设置有环形凹槽一;第一管状橡胶囊套于导刀管头端的侧壁外围,第一管状橡胶囊的右侧端通过第一细金属丝以缠绕方式绑定于环形凹槽一的外围,第一管状橡胶囊的左侧端通过第二细金属丝以缠绕方式绑定于瓶颈形凹槽一的外围;
导刀管的管壁埋置有一根细长的气管,该气管的头端从导刀管头端的外侧壁上贯通而出,气体从气管的尾端打入并从气管的头端注入第一管状橡胶囊中并且使第一管状橡胶囊处于膨胀状态,处于膨胀状态的第一管状橡胶囊的头端直径大于尾端直径;
衔接条的右侧端与导刀管的头端紧固连接,衔接条的左侧端则与前导块的尾端紧固连接;
前导块尾端的外侧壁设置有瓶颈形凹槽二,前导块的外侧壁前端设置有环形凹槽二;第二管状橡胶囊套于前导块的侧壁外围,第二管状橡胶囊的右侧端通过第三细金属丝以缠绕方式绑定于瓶颈形凹槽二的外围,第二管状橡胶囊的左侧端通过第四细金属丝以缠绕方式绑定于环形凹槽二的外围; 前导块、衔接条、导刀管三者之间设置有一道气孔,该气孔的尾端设置于导刀管的尾部,该气孔的头端连通至前导块的外侧壁,气体从气孔的尾端打入并从气孔的头端注入第二管状橡胶囊中并且使第二管状橡胶囊处于膨胀状态,处于膨胀状态的第二管状橡胶囊的尾端直径大于头端直径。
[0005]本发明通过内镜的活检孔通道插入,处于膨胀状态的第二管状橡胶囊与处于膨胀状态的第一管状橡胶囊能在患者体内十二指肠乳头的前后两段位置撑开一段能灵活调节细长条状刀体旋转方向的空间,这样就有利于医生控制镰形刀头与患者的十二指肠乳头10?12点的位置进行快速对位并顺利切开十二指肠乳头肌,从而有利于下一步的胆道取石等程序的操作。
[000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它具有结构新颖、操作更灵活、实用性更强、临床效果更理想的特点。
[000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发明中球囊处于充气膨胀状态时的局部结合连接结构放大剖析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如图1所示,一种改进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刀,其特征在于,导刀管I呈细长条形状,导刀管I设置有中空的腔室11,该腔室内置有一根细长条状刀体2,细长条状刀体2的头端从腔室11的前端贯穿而出,细长条状刀体2内部埋置有一根细钢丝22,细长条状刀体2的头端设置有一根柄条21,细钢丝22的头端贯穿出细长条状刀体2的头端后与柄条21的头端紧固连接,细钢丝22的尾端受牵扯控制后能被回拉,被回拉的细钢丝22头端能扯拉柄条21的头端使柄条21呈现弯曲,弯曲的柄条21与细钢丝22前端之间组合形成镰形刀头;
导刀管I头端的外侧壁设置有瓶颈形凹槽一,导刀管I的外侧壁前端设置有环形凹槽

第一管状橡胶囊A套于导刀管I头端的侧壁外围,第一管状橡胶囊A的右侧端通过第一细金属丝Al以缠绕方式绑定于环形凹槽一的外围,第一管状橡胶囊A的左侧端通过第二细金属丝以缠绕方式绑定于瓶颈形凹槽一的外围;
导刀管I的管壁埋置有一根细长的气管C,该气管C的头端从导刀管I头端的外侧壁上贯通而出,气体从气管C的尾端打入并从气管C的头端注入第一管状橡胶囊A中并且使第一管状橡胶囊A处于膨胀状态,处于膨胀状态的第一管状橡胶囊A的头端直径大于尾端直径;衔接条3的右侧端与导刀管I的头端紧固连接,衔接条3的左侧端则与前导块4的尾端紧固连接;
前导块4尾端的外侧壁设置有瓶颈形凹槽二,前导块4的外侧壁前端设置有环形凹槽
-* *
第二管状橡胶囊B套于前导块4的侧壁外围,第二管状橡胶囊B的右侧端通过第三细金属丝以缠绕方式绑定于瓶颈形凹槽二的外围,第二管状橡胶囊B的左侧端通过第四细金属丝BI以缠绕方式绑定于环形凹槽二的外围;
前导块4、衔接条3、导刀管I三者之间设置有一道气孔D,该气孔D的尾端设置于导刀管I的尾部,该气孔D的头端连通至前导块4的外侧壁,气体从气孔D的尾端打入并从气孔D的头端注入第二管状橡胶囊B中并且使第二管状橡胶囊B处于膨胀状态,处于膨胀状态的第二管状橡胶囊B的尾端直径大于头端直径。
[0010]处于膨胀状态的第二管状橡胶囊B与处于膨胀状态的第一管状橡胶囊A能在患者体内十二指肠乳头的前后两段位置撑开一段能灵活调节细长条状刀体2旋转方向的空间。
【主权项】
1.一种改进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刀,其特征在于,导刀管(I)呈细长条形状,导刀管(I)设置有中空的腔室(11),该腔室内置有一根细长条状刀体(2),细长条状刀体(2)的头端从腔室(11)的前端贯穿而出,细长条状刀体(2)内部埋置有一根细钢丝(22),细长条状刀体(2)的头端设置有一根柄条(21),细钢丝(22)的头端贯穿出细长条状刀体(2)的头端后与柄条(21)的头端紧固连接,细钢丝(22)的尾端受牵扯控制后能被回拉,被回拉的细钢丝(22)头端能扯拉柄条(21)的头端使柄条(21)呈现弯曲,弯曲的柄条(21)与细钢丝(22)前端之间组合形成镰形刀头; 导刀管(I)头端的外侧壁设置有瓶颈形凹槽一,导刀管(I)的外侧壁前端设置有环形凹槽一; 第一管状橡胶囊(A)套于导刀管(I)头端的侧壁外围,第一管状橡胶囊(A)的右侧端通过第一细金属丝(Al)以缠绕方式绑定于环形凹槽一的外围,第一管状橡胶囊(A)的左侧端通过第二细金属丝以缠绕方式绑定于瓶颈形凹槽一的外围; 导刀管(I)的管壁埋置有一根细长的气管(C),该气管(C)的头端从导刀管(I)头端的外侧壁上贯通而出,气体从气管(C)的尾端打入并从气管(C)的头端注入第一管状橡胶囊(A)中并且使第一管状橡胶囊(A)处于膨胀状态,处于膨胀状态的第一管状橡胶囊(A)的头端直径大于尾端直径; 衔接条(3)的右侧端与导刀管(I)的头端紧固连接,衔接条(3)的左侧端则与前导块(4)的尾端紧固连接; 前导块(4)尾端的外侧壁设置有瓶颈形凹槽二,前导块(4)的外侧壁前端设置有环形凹槽二; 第二管状橡胶囊(B)套于前导块(4)的侧壁外围,第二管状橡胶囊(B)的右侧端通过第三细金属丝以缠绕方式绑定于瓶颈形凹槽二的外围,第二管状橡胶囊(B)的左侧端通过第四细金属丝(BI)以缠绕方式绑定于环形凹槽二的外围; 前导块(4)、衔接条(3)、导刀管(I)三者之间设置有一道气孔(D),该气孔(D)的尾端设置于导刀管(I)的尾部,该气孔(D)的头端连通至前导块(4)的外侧壁,气体从气孔(D)的尾端打入并从气孔(D)的头端注入第二管状橡胶囊(B)中并且使第二管状橡胶囊(B)处于膨胀状态,处于膨胀状态的第二管状橡胶囊(B)的尾端直径大于头端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刀,其特征在于,处于膨胀状态的第二管状橡胶囊(B)与处于膨胀状态的第一管状橡胶囊(A)能在患者体内十二指肠乳头的前后两段位置撑开一段能灵活调节细长条状刀体(2)旋转方向的空间。
【文档编号】A61B17/32GK105902299SQ201610360633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6年5月28日
【发明人】张国阳
【申请人】张国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