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雷火灸灸治的灸膏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559724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一种辅助雷火灸灸治的灸膏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辅助雷火灸灸治的灸膏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丁香1~3份、肉桂1~3份、独一味1~3份。制备方法如下:取丁香和肉桂加10倍量水,采用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至挥发油不再增加,收集挥发油备用,蒸馏后的水溶液过滤,收集丁香和肉桂滤液;独一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加水量为独一味生药的2倍以上,煎煮时间为1小时以上,合并两次煎煮液并过滤,收集独一味滤液;将所得的丁香和肉桂滤液与独一味滤液合并,浓缩得主药流浸膏;将挥发油和主药流浸膏中加入辅料混合均匀,制成凝胶剂或乳膏剂。本发明在雷火灸灸治的过程中,能够辅助热量更好地向皮下组织及深部组织渗透,促进药物的透皮吸收,从而改善软组织损伤所致疼痛。
【专利说明】
一种辅助雷火灸灸治的灸膏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设计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辅助雷火灸灸治的灸膏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慢性软组织损伤所致疼痛是雷火灸灸治的主要适应症之一。它包括骨骼肌、筋膜、韧带、关节囊、骨膜、脂肪组织等慢性损伤,涉及全身多部位、多关节疾病,最常见如脊柱相关疾病(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及四肢关节疾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关节扭伤、骨折术后)等。该类疾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无菌性炎症,导致慢性疼痛反复发作。慢性软组织损伤属于中医“筋伤”、“痹病”范畴,病机为风寒湿邪阻滞经络,或外伤、劳倦致筋脉受损,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或因肝肾亏虚,筋脉失养,不荣则痛;该类患者疼痛部位喜温、怕冷,得热则改善,多属虚证,寒证。
[0003]慢性软组织损伤常用治疗方法如下:(I)口服非留体类解热镇痛药,如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等。(2)常用口服中药方剂根据不同辨证分型有独活寄生汤、金匮肾气丸、活血止痛汤、小活络丹等。(3)常用外用膏药如伤湿止痛膏、消肿止痛膏、复方南星止痛膏、奇正膏等。(4)针灸治疗:包括针刺、灸法、拔罐等。其中灸法更常使用,如温针灸、灸盒悬灸、雷火灸、热敏灸等。(5)物理治疗:如中频脉冲、超声、高频、低周波、中药熏药等。(6)微创治疗:如神经阻滞、针刀、射频等。但是,口服药物虽然可以部分缓解病变部位的疼痛,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使用后并不能较好改善症状,且遇冷、疲劳后明显加重。长期口服药物也会带来胃肠道副作用、依从性下降等问题。外用膏药的中有效成分经皮渗透性不足,虽使用方便,但反复外用多会出现局部皮肤过敏反应,导致患者停药。物理治疗有一定的即刻疗效,但疗效的维持有限。微创治疗对于部分痛点固定、疼痛明显的患者在疗程的初期效果较好,重复治疗后出现的继发性慢性无菌性炎症给治疗带来更大的麻烦。
[0004]针灸治疗越来越多用于慢性软组织损伤,其中灸法更常使用。灸法属于热疗的范畴,通过热辐射、光辐射、药物透皮吸收等多途径发挥作用,可以有效改善病变部位血液循环,促进无菌性炎症的吸收。常规温针灸、灸盒悬灸等灸法燃烧时热量不足、受热范围有限。温针灸患者刚出现温热感时艾条已燃尽,灸盒悬灸时热量较大,但容易出现烫感,热感的维持时间不足,灸治范围较为固定。
[0005]雷火灸是一种大灸量的悬灸法,与其他灸法不同之处在于:(I)热量渗透性好:灸条燃烧时温度可达240度,灸治过程中热量迅速透皮吸收,患者在数秒内及能感受到热量渗透到皮下组织甚至深部组织,部分患者出现热量向邻近部位的迅速扩散;(2)特色手法操作:持灸具的右手行扫散、回旋、雀啄等手法,左手同时在疼痛部位行拉辣式、点、按、揉等手法,以促进疼痛的改善;(3)灸治范围较为灵活:该灸法操作灵活,移动性治疗方法使得其适用于全身大部分组织的治疗。目前全国各地均在开展雷火灸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工作。但是,雷火灸治疗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I)热量不能较好地渗透;(2)单靠药艾条不能有效改善局部疼痛;(3)左手手法操作过程中存在造成皮肤破损的机率;(4)雷火灸药艾条内药物燃烧后的透皮吸收不足。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助雷火灸灸治的灸膏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辅助热量更好地向皮下组织及深部组织渗透,促进药物的透皮吸收,从而改善软组织损伤所致疼痛。
[0007]本发明的理论来源及临床应用:本药方在丁桂散的基础上加用了伤科常用的中药独一味而成。丁桂散出自《外科传薪集》,药物组成为丁香、肉桂,其“在伤膏内用之神效也”。丁桂散为治疗伤科软组织病变的常用外用制剂,具有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的作用。其药味芳香,渗透力强,丁香性温味辛,入肾经,可温散寒湿,行气止痛。《日华子本草》指出其可“疗肾气,壮阳,暖腰膝”。主含丁香油、丁香苦苷等,能够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同时具有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的作用。肉桂:性温味辛,入肾、脾、肝经。可温通经脉,散寒止痛。其有效成分为桂皮醛等,具有抗炎、镇痛、镇静作用。
[0008]独一味:藏药独一味已有1000多年的临床应用历史,在著名的藏药经典著作《四部医典》、《晶珠本草》、《月王药珍》等书志中都有详细的叙述独一味,补髓,治浮肿后流黄7K”。其性平、味甘苦,有活血止血、祛风止痛之效,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等。有效成分为黄酮类、环烯醚萜苷类、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对慢性疼痛包括神经源性疼痛及骨性疼痛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
[0009]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辅助雷火灸灸治的中药复方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丁香I?3份、肉桂I?3份、独一味I?3份。
[0010]优选地,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丁香I份、肉桂I份、独一味I份。
[0011 ] 一种如所述辅助雷火灸灸治的中药复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取丁香和肉桂加10倍量水,采用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至挥发油不再增加,收集挥发油备用,蒸馏后的水溶液过滤,收集丁香和肉桂滤液;
步骤2,独一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加水量为独一味生药的2倍以上,煎煮时间为I小时以上,合并两次煎煮液并过滤,收集独一味滤液;
步骤3,将步骤I所得的丁香和肉桂滤液与步骤2所得的独一味滤液合并,浓缩至密度为1.lg/mL?1.5g/mL的主药流浸膏;
步骤4,将步骤I产生的挥发油和步骤3所得主药流浸膏中加入辅料混合均匀,制成凝胶剂或乳膏剂。
[0012]优选地,步骤2所述每次加水量为独一味生药的5?8倍,煎煮时间为I?3小时。
[0013]优选地,步骤3所述主药流浸膏的密度为1.2g/mL。
[0014]进一步地,步骤4所述凝胶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12%的主药流浸膏和挥发油,I?1.5%卡波姆CP-940加60%纯化水溶胀24小时,加入5%乙醇、5%聚乙二醇400、5%丙二醇、5%甘油、0.1%对羟基苯甲酸乙酯,搅拌均匀,再加入2~6%三乙醇胺,加入纯化水至100%,充分搅拌均匀,得水溶性凝胶。
[00?5]进一步地,步骤4所述乳膏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15%的主药流浸膏和挥发油,10%硬脂酸,3.5%单硬脂酸甘油酯,8%液体石蜡,5%白凡士林,0.5-1%三乙醇胺,15%丙二醇,10%甘油,余量为纯化水;
先将油相的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液体石蜡和白凡士林于80°c加热融化,再将水相的三乙醇胺、丙二醇、甘油和纯化水预热至80°C,将油相缓缓加入水相中,边加边搅拌,充分乳化后停止加热,搅拌至50°C时加入挥发油,继续搅拌至室温,制得乳膏。
[0016]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I)辅助热量更好地向皮下组织及深部组织渗透;(2)辅助雷火灸药艾条内药物透皮吸收;(3)具有改善软组织损伤所致疼痛的作用;
(4)具有润滑作用,可减少左手手法操作过程中造成皮肤破损的机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17]1、提供本发明药方组成,包括成分和配比范围
本发明辅助雷火灸灸治的中药复方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丁香I?3份、肉桂I?3份、独一味I?3份。
[0018]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中,上述药物组成的组分和配比通过拆方实验,以药效为指标,最佳组分配比为:丁香I份,肉桂I份,独一味I份。
[0019]2、该中药的制备工艺
上述药物制剂可以是包括所述药味组成的剂型为外用剂型,包括凝胶剂、乳膏剂。
[0020]上述药物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取丁香和肉桂加10倍量水,采用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至挥发油不再增加,收集挥发油备用,蒸馏后的水溶液过滤,收集丁香和肉桂滤液;
步骤2,独一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加水量为独一味生药的2倍以上,优选5~8倍,煎煮时间为I小时以上,优选I?3小时,合并两次煎煮液并过滤,收集独一味滤液;
步骤3,将步骤I所得的丁香和肉桂滤液与步骤2所得的独一味滤液合并,浓缩至密度为1.lg/mL?1.5g/mL的主药流浸膏,优选1.2g/mL;
步骤4,将步骤I产生的挥发油和步骤3所得主药流浸膏中加入辅料混合均匀,制成凝胶剂或乳膏剂:
所述凝胶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12%的主药流浸膏和挥发油,I?1.5%卡波姆CP-940加60%纯化水溶胀24小时,加入5%乙醇、5%聚乙二醇400、5%丙二醇、5%甘油、0.1%对羟基苯甲酸乙酯,搅拌均匀,再加入2~6%三乙醇胺,加入纯化水至100%,充分搅拌均匀,得水溶性凝胶。
[0021]所述乳膏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15%的主药流浸膏和挥发油,10%硬脂酸,3.5%单硬脂酸甘油酯,8%液体石蜡,5%白凡士林,0.5-1%三乙醇胺,15%丙二醇,10%甘油,余量为纯化水;先将油相的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液体石蜡和白凡士林于80°C加热融化,再将水相的三乙醇胺、丙二醇、甘油和纯化水预热至80°C,将油相缓缓加入水相中,边加边搅拌,充分乳化后停止加热,搅拌至50°C时加入挥发油,继续搅拌至室温,制得乳膏。上述步骤为常规操作,针对不同需要的剂型,制备工艺可以改变,但均为制剂常规工艺,不一一详述。例如当制备凝胶时,加入了卡波姆(CP-940)等辅料。当制备乳膏剂时,加入了单硬脂酸甘油酯等辅料。
[0022]在上述实施方案中,制备工艺路线的具体参数的设计是根据不同的中药材的性质及药理作用不同,经过分析和筛选确定的优选工艺,如丁香和肉桂中的挥发油为有效成分,受热易挥发,所以单独提取挥发油;水煎煮的技术条件是以出膏率为指标,用正交试验来确定。制剂成型工艺以性状、细腻度、pH、粘度、涂展性、稳定性、载药量等为指标考察确定。
[0023]3、该中药的医药用途
该中药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慢性软组织损伤,如脊柱相关疾病(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及四肢关节疾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关节扭伤、骨折术后)等。用于中医属于虚证、寒证的“筋伤”、“痹病”等。该中药可以有效改善损伤部位疼痛,延长疼痛缓解的时间,减少复发的频率,减轻复发的程度。
[0024]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辅助雷火灸灸治的中药复方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丁香I份、肉桂I份、独一味I份。
[0025]辅助雷火灸灸治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凝胶剂的具体制备工艺为:
(I) 丁香和肉桂提取挥发油:取丁香和肉桂加10倍量水,浸泡I小时,采用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至挥发油不再增加,收集挥发油,备用;蒸馏后的水煎液过滤,滤液另器收集。
[0026](2)取独一味加水煎煮二次,加5倍量水,每次煎煮I小时,合并二次煎液,过滤,滤液与(I)水煎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20的流浸膏。
[0027](3)该凝胶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12%的主药流浸膏和挥发油,I?1.5%卡波姆(CP-940)加60%纯化水溶胀24小时,加入5%乙醇,5%聚乙二醇400,5%丙二醇,5%甘油,
0.1%对羟基苯甲酸乙酯,搅拌均匀,再加入2~6%三乙醇胺,加入纯化水至100%,充分搅拌均匀,得水溶性凝胶。
[0028]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辅助雷火灸灸治的中药复方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丁香I份、肉桂I份、独一味I份。
[0029]辅助雷火灸灸治的中药复方组合物乳膏剂的具体制备工艺为:
(I) 丁香和肉桂提取挥发油:取丁香和肉桂加10倍量水,浸泡I小时,采用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至挥发油不再增加,收集挥发油,备用;蒸馏后的水煎液过滤,滤液另器收集。
[0030](2)取独一味加水煎煮二次,加5倍量水,每次煎煮I小时,合并二次煎液,过滤,滤液与(I)水煎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的流浸膏。
[0031](3)该乳膏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15%的主药流浸膏和挥发油,10%硬脂酸,3.5%单硬脂酸甘油酯,8%液体石蜡,5%白凡士林,0.5~1%三乙醇胺,15%丙二醇,10%甘油,余量为纯化水。先将油相(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液体石蜡和白凡士林)于80°C加热融化,再将水相(三乙醇胺、丙二醇、甘油和纯化水)预热至80°C,将油相缓缓加入水相中,边加边搅拌,充分乳化后停止加热,搅拌至50°C时加入挥发油,继续搅拌至室温,制得乳膏。
[0032]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辅助雷火灸灸治的中药复方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丁香I份、肉桂3份、独一味3份。
[0033]辅助雷火灸灸治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凝胶剂的具体制备工艺为:
(I) 丁香和肉桂提取挥发油:取丁香和肉桂加10倍量水,浸泡I小时,采用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至挥发油不再增加,收集挥发油,备用;蒸馏后的水煎液过滤,滤液另器收集。
[0034](2)取独一味加水煎煮二次,加2倍量水,每次煎煮I小时,合并二次煎液,过滤,滤液与(I)水煎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的流浸膏。
[0035](3)该凝胶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12%的主药流浸膏和挥发油,I?1.5%卡波姆(CP-940)加60%纯化水溶胀24小时,加入5%乙醇,5%聚乙二醇400,5%丙二醇,5%甘油,
0.1%对羟基苯甲酸乙酯,搅拌均匀,再加入2~6%三乙醇胺,加入纯化水至100%,充分搅拌均匀,得水溶性凝胶。
[0036]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辅助雷火灸灸治的中药复方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丁香2份、肉桂I份、独一味I份。
[0037]辅助雷火灸灸治的中药复方组合物乳膏剂的具体制备工艺为:
(I) 丁香和肉桂提取挥发油:取丁香和肉桂加10倍量水,浸泡I小时,采用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至挥发油不再增加,收集挥发油,备用;蒸馏后的水煎液过滤,滤液另器收集。
[0038](2)取独一味加水煎煮二次,加5倍量水,每次煎煮1.5小时,合并二次煎液,过滤,滤液与(I)水煎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的流浸膏。
[0039](3)该乳膏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15%的主药流浸膏和挥发油,10%硬脂酸,3.5%单硬脂酸甘油酯,8%液体石蜡,5%白凡士林,0.5-1%三乙醇胺,15%丙二醇,10%甘油,余量为纯化水。先将油相(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液体石蜡和白凡士林)于80°C加热融化,再将水相(三乙醇胺、丙二醇、甘油和纯化水)预热至80°C,将油相缓缓加入水相中,边加边搅拌,充分乳化后停止加热,搅拌至50°C时加入挥发油,继续搅拌至室温,制得乳膏。
[0040]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中辅助雷火灸灸治的中药复方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丁香3份、肉桂2份、独一味I份。
[0041]辅助雷火灸灸治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凝胶剂的具体制备工艺为:
(I) 丁香和肉桂提取挥发油:取丁香和肉桂加10倍量水,浸泡I小时,采用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至挥发油不再增加,收集挥发油,备用;蒸馏后的水煎液过滤,滤液另器收集。
[0042](2)取独一味加水煎煮二次,加6倍量水,每次煎煮2小时,合并二次煎液,过滤,滤液与(I)水煎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30的流浸膏。
[0043](3)该凝胶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12%的主药流浸膏和挥发油,1-1.5%卡波姆(CP-940)加60%纯化水溶胀24小时,加入5%乙醇,5%聚乙二醇400,5%丙二醇,5%甘油,
0.1%对羟基苯甲酸乙酯,搅拌均匀,再加入2-6%三乙醇胺,加入纯化水至100%,充分搅拌均匀,得水溶性凝胶。
[0044]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中辅助雷火灸灸治的中药复方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丁香3份、肉桂2份、独一味2份。
[0045]辅助雷火灸灸治的中药复方组合物乳膏剂的具体制备工艺为:
(I)丁香和肉桂提取挥发油:取丁香和肉桂加10倍量水,浸泡I小时,采用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至挥发油不再增加,收集挥发油,备用;蒸馏后的水煎液过滤,滤液另器收集。
[0046](2)取独一味加水煎煮二次,加8倍量水,每次煎煮3小时,合并二次煎液,过滤,滤液与(I)水煎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50的流浸膏。
[0047](3)该乳膏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15%的主药流浸膏和挥发油,10%硬脂酸,3.5%单硬脂酸甘油酯,8%液体石蜡,5%白凡士林,0.5-1%三乙醇胺,15%丙二醇,10%甘油,余量为纯化水。先将油相(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液体石蜡和白凡士林)于80°C加热融化,再将水相(三乙醇胺、丙二醇、甘油和纯化水)预热至80°C,将油相缓缓加入水相中,边加边搅拌,充分乳化后停止加热,搅拌至50°C时加入挥发油,继续搅拌至室温,制得乳膏。
[0048]根据实施例1?6所制备辅助雷火灸灸治的中药复方组合物与治疗疾病的关系(包括提供动物或临床试验数据,以及从中药理论分析药物的作用)。
[0049](I)临床试验数据
我们前期临床研究发现:①雷火灸膏的特点:止痛作用;促进灸治时热量透皮吸收;促进灸治时药艾条内药物透皮吸收;减少手法操作过程中皮肤破损。②疗效观察:雷火灸操作过程中配合雷火灸膏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所致慢性软组织损伤,对于疼痛部位固定,触诊压痛明显,局部软组织内可触及沙粒、结节或条索状物等情况尤为适用。有助于进一步改善软组织损伤造成的疼痛及活动障碍。③在开展“雷火灸膏对雷火灸治疗KOA灸治部位皮肤影响及疗效评价”科研中,已对15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进行治疗,发现雷火灸灸治过程中使用灸膏,可促进药艾条燃烧时热量向皮下组织的迅速渗透,患者更易出现施灸部位透热感或扩热感,疼痛改善更快,疗程持续时间更长。
[0050](2)从中药理论分析药物的作用
丁桂散临床使用记录可见于《临证一得录》:“公丁香,肉桂各50克,共研细末,加在膏药上,烘热后贴患处,可温经散寒,解毒止痛,治疗痈肿疔毒。”。《中国中医秘方大全》记载:“丁香、肉桂各等份,研末加在膏药上敷贴,可祛风散寒,温通经络,治疗阴证肿疡疼痛”。《中医伤科学》经验方亦有此类记载:“丁香,肉桂上药各等份,研细末加膏药上,可祛风散寒,温经通络,以治阴证肿疡疼痛”。以上书籍中丁桂散外用方配伍比例均为I: I。
[0051]丁香性味辛温,归脾、胃、肺、肾经,具有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作用。肉桂性味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功用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丁香、肉桂同属温里药物。独一味性平、味甘苦,有活血止血、祛风止痛之效。临床上慢性软组织损伤所致的疼痛属于中医“筋伤”、“痹病”范畴,病机为风寒湿邪阻滞经络,或外伤或劳损致筋脉受损,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或因肝肾亏虚,筋脉失养,不荣则痛,多属寒证、瘀证、虚证。故治疗上应温通与活血并重,故选用丁香、肉桂、独一味三味药配伍。
[0052](3)该中药与治疗疾病的关系既往相关研究如下:
①丁桂散
取丁桂散(丁香、肉桂各等份研末)放入麝香壮骨膏中心,外敷患处,治疗筋伤,丁香、肉桂温里散寒暖中通络,麝香壮骨膏防风除湿,活血止痛,配合手法按揉以活血通经、解痉止痛,三法合用,有助于局部炎症和水肿的消退,故能收到解痉止痛、舒筋活络的效果。将丁香、肉桂与乳香、没药、血竭同用,名加味丁桂散,用于阴疽初起,寒凝血滞者,及跌打损伤,停瘀络外者。
[0053]②丁桂散加减
取丁桂散与附子相伍,敷于肾俞,以治疗寒湿腰痛,与全蝎、蜈蚣相伍,治疗风寒痹症等。
[0054]③独一味用独一味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总有效率达91.69%。实验证明独一味浸膏能显著提高巨噬细胞吞噬率、巨噬细胞吞噬指数、E-花环形成率及酯酶染色阳性率,有效抑制引起疼痛和炎症的主要物质一前列腺素的合成,并能促进局部组织血液循环、解除静脉回流受阻,使水肿减轻,炎症消退,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使用独一味治疗骨折后局部软组织损伤,结果表明在止痛和消肿方面有独到治疔效果,实验过程中用药后约2小时疼痛开始减轻,在4小时后疼痛明显缓解,连续服用3-7天后疼痛基本消失;并且服药24小时后肿胀开始消退,5天后可基本恢复原状。
【主权项】
1.一种辅助雷火灸灸治的灸膏中药复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丁香I?3份、肉桂I?3份、独一味I?3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雷火灸灸治的灸膏中药复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丁香I份、肉桂I份、独一味I份。3.—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辅助雷火灸灸治的灸膏中药复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I,取丁香和肉桂加10倍量水,采用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至挥发油不再增加,收集挥发油备用,蒸馏后的水溶液过滤,收集丁香和肉桂滤液; 步骤2,独一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加水量为独一味生药的2倍以上,煎煮时间为I小时以上,合并两次煎煮液并过滤,收集独一味滤液; 步骤3,将步骤I所得的丁香和肉桂滤液与步骤2所得的独一味滤液合并,浓缩至密度为1.lg/mL?1.5g/mL的主药流浸膏; 步骤4,将步骤I产生的挥发油和步骤3所得主药流浸膏中加入辅料混合均匀,制成凝胶剂或乳膏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辅助雷火灸灸治的灸膏中药复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每次加水量为独一味生药的5~8倍,煎煮时间为I?3小时。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辅助雷火灸灸治的灸膏中药复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主药流浸膏的密度为1.2g/mL。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辅助雷火灸灸治的灸膏中药复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凝胶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12%的主药流浸膏和挥发油,I?1.5%卡波姆CP-940加60%纯化水溶胀24小时,加入5%乙醇、5%聚乙二醇400、5%丙二醇、5%甘油、0.1%对羟基苯甲酸乙酯,搅拌均匀,再加入2~6%三乙醇胺,加入纯化水至100%,充分搅拌均匀,得水溶性凝胶。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辅助雷火灸灸治的灸膏中药复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乳膏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15%的主药流浸膏和挥发油,10%硬脂酸,3.5%单硬脂酸甘油酯,8%液体石蜡,5%白凡士林,0.5-1%三乙醇胺,15%丙二醇,10%甘油,余量为纯化水; 先将油相的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液体石蜡和白凡士林于80°C加热融化,再将水相的三乙醇胺、丙二醇、甘油和纯化水预热至80°C,将油相缓缓加入水相中,边加边搅拌,充分乳化后停止加热,搅拌至50°C时加入挥发油,继续搅拌至室温,制得乳膏。
【文档编号】A61K36/61GK105920106SQ201610421234
【公开日】2016年9月7日
【申请日】2016年6月15日
【发明人】刘兰英, 王培民, 管敏, 王和生, 周琴妹, 孙建华, 吴文忠, 张聪, 吴晓亮, 秦珊, 刘成勇
【申请人】江苏省中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