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止回式防栓塞留置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74558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止回式防栓塞留置针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留置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止回式防栓塞留置针,其结构包括针座、主通道、对主通道进行止流的止流开关和穿设于主通道中的针体,主通道包括设置于针座的输液通道和与输液通道连通的套管,输液通道的后端用于接外围输液器,针体的前端能够从套管的前端口伸出或者回缩到套管内,止流开关安装在针座上并对套管进行径向压缩止流。由于设置了对主通道设置了止流开关,无需使用传统的堵管技术,无需在传统Y型管的软管使用止流夹,避免了软管出现摇摆或者折弯现象,在停止输液时,能够极大限度地防止血液倒流到套管中,有效防止血液再次回流进入套管形成血栓,大大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节省了资源,减少医护成本。
【专利说明】
一种止回式防栓塞留置针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留置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止回式防栓塞留置针。
【背景技术】
[0002]静脉留置针又称为静脉套管针,它由不锈针体芯、套管及塑料针座组成。穿刺时将不锈针体芯与外套管一起刺入血管中,进入血管后抽出不锈针体芯,让柔软的套管留在血管中进行输液。由于留置在静脉内的套管是软管,避免了针体对血管的损伤,病人可以带针轻度活动。静脉留置针适用于任何部位穿刺,一次穿刺可以连续或间隔多次、多天使用,减轻了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在临床上深受护患欢迎,同时节省了大量的医疗护理人力物力,具有重大的医疗经济意义。
[0003]静脉留置针的堵管带来了很大的医疗隐患,堵管是因为血液回流进导管腔内,血液中的血小板等凝血物质在低流速的套管内凝血、血栓形成进而堵管。现有的留置针一般包括A型针和Y型针,A型针不能关闭止流,会形成一个开放的通道,插针时医护人员需要一只手按住血管,需要迅速单手操作连接外围输液器,在输液拔针时,将血液吸入套管内,会形成血液堵塞套管,第二次进行输液时不能保证其畅通,医护人员强行将套管内的凝结的血液推入血管内,这样会造成血管堵塞,对人体造成比较大的危害,长期这样会发生静胲炎。Y型针在一次输液完成后,关闭止流夹,其软管是外露在外面,软管难免会摆动或者弯折,软管弯折会将套管内的液体朝向血管推出,软管恢复后再将血液吸入套管内;下一次进行输液时,套管内就形成了血栓,常常需要每几小时冲管一次,甚至需要更换留置针才能进行下一次的输液,大大增加了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强度。
[0004]为了预防输液通道堵塞,保证留置针能重复使用,现有技术均使用例如“正压接头”和“防逆流”等封管技术产品来防止堵管,但始终不能有效防止血栓的形成。操作中,使用留置针完成一次输液后,用生理盐水冲管,然后用肝素钠封管,每6至8小时又需要进行一次通管,故工作量很大;使用传统的留置针进行套管的护理程序时,会把大量的血栓冲入人体的血管中,会导致病人产生急性血管类疾病,如病人的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痛,给患者带来了伤害,存在非常严重的医疗隐患;并且,上述护理过程中,需要开支冲管液的费用、封管液的费用以及护理的劳动费用,这些费用大大超出了留置针本身的价格,造成医疗成本比较尚O

【发明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效防止套管内形成凝血、血栓的止回式防栓塞留置针。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止回式防栓塞留置针,包括针座、主通道、对所述主通道进行止流的止流开关和穿设于所述主通道中的针体,所述主通道包括设置于所述针座的输液通道和与所述输液通道连通的套管,输液通道的后端用于接外围输液器,所述针体的前端能够从套管的前端口伸出或者回缩到所述套管内,所述止流开关安装在所述针座上并对所述套管进行径向压缩止流。
[0007]其中,所述套管包括套管本体和设置于所述针座的囊管,所述囊管的后端与所述输液通道连通,所述囊管的前端与所述套管本体连通,所述止流开关对所述囊管进行径向压缩止流,并在所述囊管内形成向前的一次加压正压力。
[0008]其中,所述针座包括套管座和输液座,所述输液通道设置于所述输液座,所述套管本体安装在所述套管座中,所述止流开关与所述套管座连接。
[0009]其中,所述套管本体与所述套管座直接粘接固定。
[0010]其中,所述囊管分别连接所述套管座和所述输液座。
[0011]其中,所述止流开关与所述针座螺纹连接,以使得所述止流开关以螺旋方式推进挤压所述囊管从而实现止流及防止所述挤压回缩。螺旋推进方式以外的其他的挤压推进方式,在推进行程停止时,会因为推进挤压的外力撤销而产生回缩,直接导致被挤压的囊管回弹而引起回血,而本申请设置的螺旋推进挤压方式在撤销外力时,不会产生回缩,能有效避免此类回血现象的出现。
[0012]其中,所述针座设置有开关座,所述开关座设置有通孔,所述止流开关包括螺旋帽、压块和阀芯,所述螺旋帽与所述通孔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压块穿设于所述通孔,所述阀芯穿设于螺旋帽并与所述压块固定连接,螺旋帽可相对阀芯转动,所述螺旋帽设置有朝向内部的凸起,所述凸起的顶面与所述阀芯抵接,所述凸起的底面与所述压块抵接。
[0013]其中,所述止流开关设置有凹槽,在所述止流开关压紧所述囊管状态下,所述囊管受到内部压力扩张时,所述囊管一侧的侧壁能够往外陷入所述凹槽以形成缓慢释放通道。
[0014]其中,还包括螺旋塞,所述螺旋塞能够塞进所述输液主通道,在所述止流开关压紧所述囊管状态下,所述螺旋塞朝向所述输液座方向螺旋推进运动时,能够给所述主通道内的液体提供二次加压压力,以使得所述主通道内的液体在此二次加压压力的作用下,通过所述缓慢释放通道微量地朝向所述套管的前端口渗出,防止堵管,并保持二次输液的通畅。
[0015]其中,还包括针柄,所述针柄与所述针座连接,所述针体与所述针柄固定连接,所述针柄设置有内腔连通所述针体的后端。
[0016]其中,还包括位于所述内腔后方的排气接头,所述排气接头与所述针柄的内腔连通,所述排气接头远离所述针柄的一端设置有排气膜,可以快速的观察回血是否打中血管,在抽离针柄后,不会污染输液通道,因在套管座上设计有止流开关。
[0017]其中,该防堵管静脉留置针还包括端帽,所述端帽与所述排气接头远离所述针柄的一端连接。
[00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止回式防栓塞留置针,包括针座、主通道、对主通道进行止流的止流开关和穿设于主通道中的针体,主通道包括设置于针座的输液通道和与输液通道连通的套管,输液通道的后端用于接外围输液器,针体的前端能够从套管的前端口伸出或者回缩到套管内,止流开关安装在针座上并对套管进行径向压缩止流。与现有技术相比,(I)本申请的止流开关安装在针座上,与针座是硬连接,止流开关不会在套管上走动,具有更好的防血栓效果;(2)由于设置了对套管进行止流的止流开关,无需使用传统的堵管技术,无需在传统Y型管的软管使用止流夹,避免了软管出现摇摆或者折弯现象,在停止输液时,能够极大限度地防止血液倒流到套管中,有效防止血液再次回流进入套管形成血栓,大大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节省了资源,减少医护成本;(3)能够随时多次地进行输液和抽血,需要抽血时,打开止流开关,用抽血针插入输液通道即可进行抽血。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止回式防栓塞留置针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止回式防栓塞留置针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止回式防栓塞留置针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止回式防栓塞留置针的二次加压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发明的一种止回式防栓塞留置针的止流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发明的一种止回式防栓塞留置针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
端帽1、内塞11;
排气接头2、排气膜21;
针柄3、内腔31;
针体4 ;
针座5、套管座51、开关座511、输液座52、输液通道521;
套管6;
护套7;
囊管8;
止流开关9、螺旋帽91、阀芯92、压块93、凹槽931。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0027]本实施例的一种止回式防栓塞留置针,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依次连接的端帽1、排气接头2、针柄3、输液座52、套管座51和套管6,输液座52设置有输液通道521,套管6与输液通道521连通,套管6与套管座51固定连接,输液通道521的后端用于接外围输液器。套管座51和输液座52组合成针座5,套管座51和输液座52内设置有一段囊管8,囊管8为软质的管,囊管8容置在针座5内部,囊管8的一端与输液通道521连通,囊管8的另一端与套管6连通。输液通道521、囊管8和套管6形成主通道,该防堵管静脉留置针还包括能够对囊管8进行止流的止流开关9,止流开关9设置于套管座51,且止流开关9作用于囊管8,从而对囊管8进行止流,进而实现对整条套管6的止流。当然,这段囊管8和套管6可以是连续的一条管,也可以是相对独立的两段管,只要能够连通输液即可。当然,止流开关9也可以向前夹紧压缩套管6,亦可实现压缩止流。
[0028]具体的,如图3所示,套管座51与输液座52粘接固定,针柄3与输液座52连接,套管6与套管座51粘接固定,改变了传统的通过铆钉固定,节省简化了生产设备,简化了生产工艺,适合大批量的生产。囊管8与套管座51粘接固定,且囊管8亦与输液座52组装粘合,结构更加稳定。
[0029]具体的,如图2和图3所示,还包括针体4(针体4为不锈钢钢针),针柄3与输液座52连接,针体4与针柄3固定连接,针柄3远离输液座52的一侧设置有内腔31,针体4穿设于输液通道521、囊管8和套管6,针体4的前端能够从套管6的前端伸出或者回缩到套管6内,且针体4连通至内腔31,在该留置针使用前,针体4的尖端和套管6是密合的。该防堵管静脉留置针还包括护套7,护套7套设于套管6,用于在该留置针使用之前,保护针体4和套管6不受污染,也避免针体4划伤人。针柄3透明设置或者针柄3的内腔31侧壁透明设置,以便能够观察针柄3是否有见到血液回流,而判断插针时是否插中血管。
[0030]具体的,如图3所示,套管座51设置有开关座511,开关座511设置有沿囊管8的径向方向设置的通孔,通孔的外侧设置有外螺纹;止流开关9包括螺旋帽91、阀芯92和压块93,螺旋帽91的内侧开设有与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压块93穿设于通孔,阀芯92穿设于螺旋帽91并与压块93固定连接,螺旋帽91设置有朝向内部的凸起,凸起的顶面与阀芯92抵接,凸起的底面与压块93抵接。需要压紧囊管8时,顺时针方向旋转螺旋帽91,然后凸起向下压压块93,以使压块93压紧囊管8;需要解除压块93对囊管8的压力时,逆时针方向旋转螺旋帽91,凸起向上顶起阀芯92,阀芯92带动压块93向上运动,从而解除对囊管8的压力。螺旋推进方式以外的其他的挤压推进方式,在推进行程停止时,会因为推进挤压的外力撤销而产生回缩,直接导致被挤压的囊管8回弹而引起回血,而本实施例设置的螺旋推进挤压方式在撤销外力时,不会产生回缩,能有效避免此类回血现象的出现。因此,优选这种螺旋推进的方式。
[0031]具体的,如图3和图5所示,压块93的底端平面(作用于囊管8之处)设置有凹槽931,压块93压紧囊管8状态下,囊管8受到内部压力扩张时,囊管8的侧壁能够延伸陷入凹槽931。端帽I (端帽和螺旋塞的结构相同)设置有朝向排气接头2的内塞11,内塞11亦能够与输液座52相配合,工作时,端帽I能够与输液座52、凹槽931结合使用,下面的工作过程详细阐述。
[0032]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使用中(消毒等常规操作步骤在此不再赘述),当第一次输液时,准备好该防堵管静脉留置针,顺时针旋转止流开关9的螺旋帽91,带动压块93下行并压缩囊管8,囊管8处的通道被隔断;然后找准病人的血管,推动针柄3使针体4插入病人的血管,观察到手柄的内腔31有见到血液回流即表示插血管成功(由于排气接头2与针柄3的内腔31连通,排气接头2与端帽I之间设置有排气膜21,该排气膜21能够使针柄3内的气体排出,血液能够顺利从针体4流到针柄3的内腔31处);然后相对输液座52半抽离针柄3,使针体4回缩到套管6内部,继续往前推动留置针整体,使得套管6插入血管中,然后把针柄3、针体
4、排气接头2以及端帽I一起撤出,再把外围的输液器连接至输液座52上,逆时针旋转螺旋帽91,解除压块93对囊管8的压力,即可正常输液。
[0033]第一次输液结束后,如图3至图5,顺时针旋转止流开关9的螺旋帽91,带动压块93下行并压缩囊管8,囊管8处的通道被隔断;压缩囊管8过程中,能够在主通道提供向前的一次加压正压力,这个加压正压力把套管6内的液体往血管方向挤出,此一次加压能够极大程度地把套管6的液体推到血管中,并保持输液在一个封闭状态;然后撤出连接在输液座52的外围输液器,把端帽I连接至输液座52上,螺旋推动端帽I,端帽I推动后并固定,端帽I向前螺旋推进运动过程中,其内塞11会把输液通道521内的液体保持一个加大的压力,能够给主通道内的液体提供二次加压压力,囊管8在此二次加压压力作用下,囊管8—侧的内壁能够往外陷入凹槽931,以形成细微的缓慢释放通道,主通道内的液体在此二次加压压力的作用下,通过缓慢释放通道微量地朝向套管6的前端口渗出,防止堵管,并保持二次输液的通畅,进一步把套管的液体推送到血管内,达到二次加压的效果,此正压就会长期保持正压状态,微量的释放,有效防止血栓的形成。一次输液完毕后,塞上螺旋塞(即端帽I)来密封输液座以防止污染是医护过程中必须的动作,塞上螺旋塞进行密封的同时,也完成了二次加压的过程,因此本申请的二次加压动作不会被医护人员所遗漏;并且囊管8比较短,二次加压压力能够顺利向前形成压力,把液体往前推,效果更显著。
[0034]与现有技术相比,(I)本实施例在套管座51设置了一段囊管8,通过止流开关9来压缩囊管8以实现止流,由于囊管8设置在套管座51和输液座52,囊管8不会出现摇摆或者折弯现象,在停止输液时,有效防止血液再次回流进入套管6形成血栓;(2)螺旋帽91和开关座511通过螺纹配合,压缩囊管8过程中,可防止对囊管8加压后回弹;(3)由于端帽I和压块93的凹槽931等结构的作用,能够实现对套管6内的液体二次加压,再次保障防止血栓的形成,起到显著的防堵管效果;(4)使用该防堵管静脉留置针无需冲管,为正压封管,不会出现虹吸血液进入套管6内,无需人工压紧血管,可以双手或单手操作输液,大大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节省了资源,减少医护成本;(5)本申请的止流开关安装在针座上,与针座是硬连接,止流开关不会在套管上走动,具有更好的防血栓效果;(6)能够随时多次地进行输液和抽血,需要抽血时,打开止流开关9,用抽血针插入输液通道即可进行抽血,抽完血后旋转止流开关压紧囊管8即可。
[0035]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主要技术方案与上一实施例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解释的特征,采用上一实施例中的解释,在此不再进行赘述。本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囊管8不完全内设在套管座51和输液座52的内部,囊管8—段内置于套管座51内,一段外置,亦能够实现本发明的效果,应属本发明保护范围。
[0036]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止回式防栓塞留置针,包括针座、主通道、对所述主通道进行止流的止流开关和穿设于所述主通道中的针体,所述主通道包括设置于所述针座的输液通道和与所述输液通道连通的套管,输液通道的后端用于接外围输液器,所述针体的前端能够从套管的前端口伸出或者回缩到所述套管内,其特征是:所述止流开关安装在所述针座上并对所述套管进行径向压缩止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止回式防栓塞留置针,其特征是:所述套管包括套管本体和设置于所述针座的囊管,所述囊管的后端与所述输液通道连通,所述囊管的前端与所述套管本体连通,所述止流开关对所述囊管进行径向压缩止流,并在所述囊管内形成向前的一次加压正压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止回式防栓塞留置针,其特征是:所述针座包括套管座和输液座,所述输液通道设置于所述输液座,所述套管本体安装在所述套管座中,所述止流开关与所述套管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止回式防栓塞留置针,其特征是:所述套管本体与所述套管座直接粘接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止回式防栓塞留置针,其特征是:所述囊管分别连接所述套管座和所述输液座。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止回式防栓塞留置针,其特征是:所述止流开关与所述针座螺纹连接,以使得所述止流开关以螺旋方式推进挤压所述囊管从而实现止流及防止所述挤压回缩。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止回式防栓塞留置针,其特征是:所述针座设置有开关座,所述开关座设置有通孔,所述止流开关包括螺旋帽、压块和阀芯,所述螺旋帽与所述通孔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压块穿设于所述通孔,所述阀芯穿设于螺旋帽并与所述压块固定连接,螺旋帽可相对阀芯转动,所述螺旋帽设置有朝向内部的凸起,所述凸起的顶面与所述阀芯抵接,所述凸起的底面与所述压块抵接。8.根据权利要求2或7所述的一种止回式防栓塞留置针,其特征是:所述止流开关设置有凹槽,在所述止流开关压紧所述囊管状态下,所述囊管受到内部压力扩张时,所述囊管一侧的侧壁能够往外陷入所述凹槽以形成缓慢释放通道。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止回式防栓塞留置针,其特征是:还包括螺旋塞,所述螺旋塞能够塞进所述输液主通道,在所述止流开关压紧所述囊管状态下,所述螺旋塞朝向所述输液座方向螺旋推进运动时,能够给所述主通道内的液体提供二次加压压力,以使得所述主通道内的液体在此二次加压压力的作用下,通过所述缓慢释放通道微量地朝向所述套管的前端口渗出。
【文档编号】A61M5/158GK105935460SQ201610460839
【公开日】2016年9月14日
【申请日】2016年6月23日
【发明人】陈达锦, 李林风, 陈志强
【申请人】广东先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