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痤疮兼美容作用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82650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痤疮兼美容作用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痤疮兼美容作用的中药组合物,该组合物由中药白芷,茯苓,三七,大黄,半枝莲,绿豆组成。本发明的重要之处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外用治疗痤疮疗效好,起效快,使用简单方便,兼具美容效果。
【专利说明】
一种治疗痤疮兼美容作用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痤疮兼美容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属于医药及化妆品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痤疮是一种多因素导致的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多发生于面部、胸背等部位,呈现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和瘢痕等多种损害,不但影响容貌,而且还可以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对患者的工作、学习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0003]痤疮病因复杂,尚未完全明了,其发病机理基本趋同于以下四个方面:1)雄激素作用与皮脂腺功能亢进;2)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化异常;3)毛囊皮脂单位中微生物的作用;4)炎症免疫反应。目前,尽管治疗方法很多,但迄今尚未找到一个大家公认的较理想的治疗方案,传统药物治疗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比如耐药痤疮丙酸杆菌菌株的出现、长期口服异维A酸和抗生素的不良反应等。
[0004]痤疮中医又称粉刺,俗称暗疮、青春痘、肺风粉刺。早在《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谓此症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脸鼻、起碎疙瘩,形如黍肩,色赤肿痛,破出白粉汁。”。《外科正宗》指出肺风、粉刺、酒渣鼻三名同种,粉刺属肺、酒渣鼻属脾,总皆血热郁滞不散。”中医认为其发生发展与脏腑积热关系密切,由于肺胃郁热,痰湿之邪不能下泄而郁于内,上逆熏蒸皮肤而发。血热偏盛是发病的主要内因,饮食不节、外感湿热毒邪是致病的重要条件,日久则易湿热与血瘀夹杂,使病情持久难愈。
[0005]本发明根据多年临床治疗经验以及辩证论治、审证求因的原则立法处方。白芷,具有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等功效,善治头面诸疾,温散解托,潜消痈肿,药理研究表明白芷有抑菌作用,有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作用,对酪氨酸酶活性有抑制作用,能祛斑增白,健美肌肤,使皮肤润泽;大黄,具有泻下泄热、泻火解毒、凉血消痈、活血祛瘀等功效,其泻下通便作用有利于清除热毒、湿热之邪,药理研究表明其有抗感染作用,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三七,能活血消肿、化瘀生新,有调节免疫、抗炎除疤的作用;三药共为主药,针对痤疮病因病机协同发挥解毒、化瘀、祛湿的作用,以达消痤、生新、除疤、祛斑等效果。半枝莲,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利水消肿:茯苓,健脾利水渗湿,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有助祛邪除湿;绿豆,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三者协助主药发挥作用。上述各药可作用于痤疮发生发展的多个环节,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散瘀除湿,消痤美容之效。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痤疮兼美容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具体涉及有效量的中药白芷、茯苓、三七、大黄、半枝莲、绿豆,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在制备治疗痤疮药物中的应用,以及化妆品常用基质原料在制备有助消除痤疮兼美容的化妆品中的应用。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种中药组合物,所述的组合物包括中药白芷、茯苓、三七、大黄、半枝莲、绿豆,
[0009]上述中药组合物,白芷、茯苓、三七、大黄、半枝莲、绿豆配伍剂量比例分别为:10-100重量份、10-120重量份、5-60重量份、10-80重量份、6-60重量份、30-300重量份;较佳的为20-60重量份、20-80重量份、8-40重量份、15_50重量份、10-40重量份、50-200重量份;更佳的为30-50重量份、30-60重量份、10-30重量份、20-40重量份、15-30重量份、80-160重量份。
[0010]上述中药组合物,粉碎或以常规方法提取活性成份以及药学上常用辅料,用于制备药物。
[0011]上述中药组合物,粉碎或以常规方法提取活性成份以及化妆品常用基质原料,用于制备化妆品。
[00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13](I) 一种中药组合物具有治疗痤疮兼美容作用。
[0014](2) 一种中药组合物治疗痤疮疗效好,起效快。
[0015](3) —种中药组合物治疗痤疮使用简单方便。
[0016](4) 一种中药组合物治疗痤疮兼具美容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但不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
[0018]实施例1:中药凝胶治疗痤疮疗效观察
[0019]I)药物组成及制备:白芷50g、茯苓60g、三七20g、大黄30g、半枝莲30g、绿豆50g,双提法提取活性成份,浓缩约得30g浸膏,取卡波姆20g用适量纯水溶胀,将上述浸膏加入已溶胀好的卡波姆中,再加入适量甘油、丙二醇搅匀,加纯水至1000ml。
[0020]2)—般资料:痤疮患者20例,男7例,女13例,年龄16-43岁,病程6月至25年,按痤疮国际分类法病情从I?III度。(I度:主要皮损为粉刺,损害数目不超过30个,II度:主要皮损为粉刺加潜在性脓疱,皮损总数在31?50个,III度:丘疹和脓疱较多,皮损数在51?100个,并可见结节,但数目少于3个)
[0021]3)治疗方法:温水清洁面部,取本品约20ml涂敷在面部,保持30分钟后,用温水洗净面部即可,I度患者每晚I次,11?III度患者早晚各I次。治疗期间禁食辛辣食物和甜性食物,I个月为I个疗程。
[0022]4)临床疗效:用药I周开始观察疗效,患者在用药一周后,面部痤疮开始有改善,炎性丘疹、结节变小,面部油脂分泌减少;2周后新生痤疮明显减少,部分疤痕变小,色素变淡;四周后原来的丘疹、结节及疤痕处大部分消退或缩小,色素的范围缩小、变淡,部分消失,面部皮肤显的光滑、细腻。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治愈15例(75 % )、显效4例(15 % )、有效I例(5%),有效率100%、治愈显效率95%。
[0023]疗效评价标准:皮疹及症状全部消失为临床痊愈;皮疹及症状基本消失,留有红斑,偶有单个皮疹出现为显效;皮疹部分消失,面部油腻感明显减轻为有效;皮疹无变化为无效。
[0024]实施例2:自制面膜治疗痤疮典型病例
[0025]I)自制面膜:白芷40克,茯苓50g、三七20g,大黄30g,半枝莲20g,绿豆粉150g。中药研粉,与绿豆粉混合装干燥容器备用。用时取本药粉10克左右,加少许牛奶或纯水,调至糊状即成药糊面膜。
[0026]2)治疗方法:温水清洁面部,然后将药糊涂敷在面部,保持20分钟后,用温水洗净面部即可。每晚I次(有条件可早晚各做I次)。治疗期间禁食辛辣食物和甜性食物,疗程I个月。
[0027]3)典型病例
[0028]翁女,26岁,初诊2010年4月17日。自15岁前开始面部痤疮,反复不已。近来加重两月,面部有炎性红疹,脓包,结节及色素沉着,额头及左侧面颊严重,此起彼伏,月经前严重,曾做美容挑治,中药内服等,仍反复较严重。舌红苔黄腻,脉滑。
[0029]黎女,43岁,初诊2010年8月11日。面部红丘疹,少量脓头红肿,少量色素沉着。以右侧面颊为重。十四,五岁开始,脾气急躁,月经前严重,反复。舌红苔薄白,脉弦。
[0030]朱女,29岁,初诊2010年8月9日
[0031]面部痤疮两年多,有月经不调病史,面部有多处较大炎性丘疹,黑白粉刺。伴有脓包、结节,疤痕,及色素沉着,遍及额头及两面颊部。
[0032]孙男,27岁,初诊2010年12月16日。近一年来有面部痤疮,发作严重,两侧面颊部有多处炎性红疹,有脓头,疤痕,色素。
[0033]王女,17岁,初诊2010年12月17日。面部痤疮半年多,反复不已,痤疮多较为细小红丘疹,少量脓头。与月经关系不显。
[0034]4)治疗效果:每个患者用药I周后,面部痤疮开始有改善,炎性丘疹、结节变小,面部油脂分泌减少。2周后新生痤疮明显减少,部分疤痕变小,色素变淡。4周后原来的丘疹、结节及疤痕处大部分消退或缩小,色素的范围缩小、变淡,部分消失,面部皮肤显的光滑、细腻。
【主权项】
1.一种治疗痤疮兼美容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物由有效量的中药白芷、茯苓、三七、大黄、半枝莲、绿豆组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白芷、茯苓、三七、大黄、半枝莲、绿豆配伍剂量比例分别为:10-100重量份、10-120重量份、5-60重量份、10-80重量份、6-60重量份、30-300重量份;较佳的为20-60重量份、20-80重量份、8-40重量份、15-50重量份、10-40重量份、50-200重量份;更佳的为30-50重量份、30-60重量份、10-30重量份、20-40重量份、15_30重量份、80-160重量份。3.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及应用,粉碎或以常规方法提取活性成份以及药学上常用辅料,用于制备药物。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及应用,粉碎或以常规方法提取活性成份以及化妆品常用基质原料,用于制备化妆品。
【文档编号】A61P17/10GK105943637SQ201610343436
【公开日】2016年9月21日
【申请日】2016年5月19日
【发明人】毕蕾, 胡智慧, 陈卫平
【申请人】南京中医药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