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套式拔气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01795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手套式拔气罐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套式拔气罐,在既有拔气罐的敞口一端联着一只具有柔性的拔气罐扎口,柔性拔气罐扎口为一段气密软质膜体制成的两头穿通的筒体,在筒体外围设有若干收缩圈,柔性拔气罐扎口的周长约18厘米,其长度约8厘米,把硬体拔气筒设置成椭圆形,以粘合剂把柔性拔气罐扎口粘合于硬体拔气筒敞口端筒壁上,组成一只手套式拔气罐。在实施手背、手指放血治疗时,用钢针将手指、手背刺挑后,将手伸进手套式的拔气罐内,由柔性拔气罐扎口的收缩圈扎牢手背、手掌,拔气罐的拔气阀即将气抽出,使手掌或手指需要治疗的部位放血,提高放血功效,减轻放血过程中的劳动强度,减轻被放血部位的疼痛。
【专利说明】
手套式拔气罐
一 ■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创造涉及一种保健器材,尤其是涉及一种手套式拔气罐。
二.【背景技术】
[0002]当拔气罐罩于手背、脚背上,手、脚背上肌肉单薄,拔气罐口是硬体,致使拔气罐口漏气无拔气功能,即不能在手、脚背上实施更有效的拔气放血疗法。
三.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以上技术之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套式拔气罐,其特征在于包括了一只柔性的拔气罐扎口,一只硬体拔气筒,柔性拔气罐扎口是软质气密膜体制成的袖筒形体,在袖筒形体的外围设有若干收缩圈;硬体拔气筒为一只一端敞口而另一端设有一个拔气阀的硬性筒体,硬体拔气筒的敞口跟柔性拔气罐扎口的一个筒口紧密联结。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在既有拔气罐的敞口一端联着一只具有柔性的拔气罐扎口,柔性拔气罐扎口为一段气密软质膜体制成的两头穿通的筒体,在筒体外围设有若干收缩圈,柔性拔气罐扎口的周长约18厘米,其长度约8厘米,把硬体拔气筒设置成椭圆形,以粘合剂把柔性拔气罐扎口粘合于硬体拔气筒敞口端筒壁上,组成一只手套式拔气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解决拔气罐不能于手背、脚背上拔气放血的缺点,提高了在手、脚背及手指脚趾等部位放血治疗的功效。
四.【附图说明】
[0004]附图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I是硬体拔气筒;2是柔性拔气罐扎口;3是收缩圈;4是拔气罐拔气阀。
五.【具体实施方式】
[0005]如图所示,将柔性拔气罐扎口2粘合于硬体拔气筒I的敞口处,成为手套式拔气罐。在实施手背、手指放血治疗时,用钢针将手指、手背刺挑后,将手伸进手套式的拔气罐内,由柔性拔气罐扎口的收缩圈扎牢手背、手掌,拔气罐的拔气阀4将气抽出,使手掌或手指需要治疗的部位放血,提高放血功效,减轻放血过程中的劳动强度,减轻被放血部位的疼痛。
【主权项】
1.一种手套式拔气罐,其特征在于包括了一只柔性的拔气罐扎口,一只硬体拔气筒,柔性拔气罐扎口是软质气密膜体制成的袖筒形体,在袖筒形体的外围设有若干收缩圈;硬体拔气筒为一只一端敞口而另一端设有一个拔气阀的硬性筒体,硬体拔气筒的敞口跟柔性拔气罐扎口的一个筒口紧密联结。
【文档编号】A61M1/08GK105963813SQ201610223139
【公开日】2016年9月28日
【申请日】2016年4月3日
【发明人】陶章菊
【申请人】陶章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