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用处理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16855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医疗用处理器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该医疗用处理器具包括:护套;针,其以能够进退的方式贯穿于所述护套;以及通管丝,其以能够进退的方式贯穿于所述针,并具有第1外径。所述针的顶端部具有:收纳部;细径部,其设于所述收纳部的基端,并具有比所述收纳部的内径小的内径;以及狭缝,其至少从所述收纳部的顶端延伸至所述细径部的基端。所述通管丝的顶端部具有大径部,该大径部具有比所述第1外径大的第2外径。通过使所述大径部嵌合于所述细径部,从而所述狭缝的宽度扩大并且所述细径部和所述收纳部以沿所述针的径向扩张的方式弹性变形。
【专利说明】
医疗用处理器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用处理器具。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内窥镜的处理器具通道向体内插入而提取体内的预定部位的组织、细胞的医疗用处理器具。
[0002]本申请基于2014年8月19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特愿2014 —166318号要求优先权,并将其内容引用于此。
【背景技术】
[0003]以往,作为对体内的预定部位的组织、细胞进行处理的处理器具,例如公知有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处理器具。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进行针对粘膜下的肿瘤的处理的处理器具。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处理器具具有护套、沿着所述护套以在轴线方向上进退自如的方式配置并利用来自手边侧的操作而进退的操作运动传递构件、以及以呈嘴状开闭自如的方式配置于所述护套的顶端并被所述操作运动传递构件的进退动作驱动而开闭的一对顶端处理构件。在该处理器具中,所述一对顶端处理构件的顶端部分形成为朝向前方尖锐地变尖的形状。利用该处理器具,能够通过一次操作来进行针对粘膜下肿瘤的穿刺及活检组织的提取。
[0004]另外,作为提取粘膜下肿瘤的组织的方法,公知有在FNA(Fine—NeedleAspirat1n,穿刺抽吸细胞诊断)等中进行的抽吸活检。在抽吸活检中,在利用活检针穿刺组织之后,利用注射器等将活检针的内部设为负压而抽吸组织。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08 — 5965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 — 201939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9]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10]为了针对体内的组织适当地穿刺针,通常来说,针的外径最大设定为Imm左右。这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处理器具中也是相同的,一对顶端处理构件的外径考虑到上述限制而设定。另外,为了进行一对顶端处理构件的开闭而使用的连杆机构也受到上述限制而构成为小型。在使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处理器具提取组织的情况下,需要利用一对顶端处理构件来撕裂组织,并且闭合一对顶端处理构件。但是,在提取作为较硬的组织的粘膜下肿瘤的组织时,由于如上所述连杆机构是小型的,因此有时无法使出撕裂组织的足够的力、无法对抗组织的硬度充分地闭合一对顶端处理构件。在该情况下,存在有无法提取组织诊断所需的足够量的组织的可能性。
[0011 ]另外,在抽吸活检的情况下,如上所述活检针的外径较细,只能在由该活检针的内径限定的区域内抽吸组织。而且,由于活检针没有将组织积极地取入自身的内部空间内的结构,因此有时即使抽吸作为较硬的组织的粘膜下肿瘤的组织,也无法将组织全部被提取到活检针的内部或者只能提取极其微量的组织。因此,在抽吸活检中,有时难以提取组织诊断所需的足够量的组织。
[0012]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适当地穿刺组织、并且能够在组织内提取足够量的所述组织的医疗用处理器具。
[0013]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4]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医疗用处理器具包括:护套;针,其以能够进退的方式贯穿于所述护套,并形成为管状;以及通管丝,其以能够进退的方式贯穿于所述针,并具有第I外径。所述针的顶端部能够弹性变形。所述针的所述顶端部具有:收纳部,其在内部形成有空间;细径部,其设于所述收纳部的基端,并具有比所述收纳部的内径小的内径;以及狭缝,其至少从所述收纳部的顶端延伸至所述细径部的基端,并与所述空间相连通。所述通管丝的顶端部具有大径部,该大径部具有比所述第I外径大的第2外径。通过使所述大径部嵌合于所述细径部,从而所述狭缝的宽度扩大并且所述细径部和所述收纳部以沿所述针的径向扩张的方式弹性变形。
[0015]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也可以是,在所述第一技术方案的医疗用处理器具中,所述第I外径小于所述细径部的所述内径。也可以是,所述第2外径大于所述细径部的所述内径,并且小于所述收纳部的所述内径。
[0016]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技术方案,也可以是,在所述第一技术方案的医疗用处理器具中,所述狭缝形成有多个。
[0017]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技术方案,也可以是,在所述第一技术方案的医疗用处理器具中,所述大径部在初始状态下位于比所述细径部靠顶端侧的位置,通过相对于所述针向基端侧拉动所述通管丝,从而所述大径部使所述细径部扩张。
[0018]发明的效果
[0019]根据上述各个技术方案的医疗用处理器具,由于针的收纳部能够利用弹性变形沿针的径向扩张,因此即使在针的外径细至能够适当地穿刺组织的程度时,也能够通过使收纳部扩张来提取足够量的组织。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表示与本发明的第I实施方式的医疗用处理器具一起使用的内窥镜的图。[0021 ]图2是所述医疗用处理器具的侧视图。
[0022]图3是所述医疗用处理器具的侧面剖视图。
[0023]图4是表示从图2的箭头A观察到的所述医疗用处理器具的图。
[0024]图5是所述医疗用处理器具的顶端部的侧面剖视图。
[0025]图6是所述医疗用处理器具的顶端部的扩张时的侧面剖视图。
[0026]图7是表示所述医疗用处理器具的使用时的动作的图。
[0027]图8是表示所述医疗用处理器具的使用时的动作的图。
[0028]图9是表示所述医疗用处理器具的使用时的动作的图。
[0029]图10是表示所述医疗用处理器具的使用时的动作的图。
[0030]图11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医疗用处理器具的顶端部的侧面剖视图。
[0031]图12是表示关于所述医疗用处理器具的针的顶端部、所述顶端部闭合的状态的图。
[0032]图13是表示关于所述医疗用处理器具的针的顶端部、所述顶端部打开的状态的图。
[0033 ]图14是表示从图12的箭头B观察到的所述针的图。
[0034]图15是表示所述医疗用处理器具的使用时的动作的图。
[0035]图16是表示所述医疗用处理器具的使用时的动作的图。
[0036]图17是表示所述医疗用处理器具的使用时的动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第丨实施方式)
[0038]以下,参照图1?图10说明本发明的第I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与本实施方式的医疗用处理器具I 一起使用的内窥镜100的图。
[0039]如图1所示,内窥镜100包括向体内插入的内窥镜插入部101和用于操作内窥镜插入部101的操作部102。操作部102设于内窥镜插入部101的基端。操作部102借助角度操作线(未图示)使内窥镜插入部101的顶端部弯曲。在内窥镜插入部101的顶端设有对体内进行观察的公知的摄像部件。在内窥镜插入部101的内部形成有通道103。通道103从内窥镜插入部101的顶端延伸至操作部102的侧部附近。通道103的顶端开口形成于内窥镜插入部101的顶端,通道103的基端开口形成于操作部102的侧部附近。通道103的基端开口是供向内窥镜100插入的处理器具的插入口。本实施方式的医疗用处理器具I从该插入口向通道103内插入。
[0040]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医疗用处理器具I的侧视图。图3是医疗用处理器具I的侧面剖视图。图4是表示从图2的箭头A观察到的医疗用处理器具I的图。图5是医疗用处理器具I的顶端部的侧面剖视图。如图2所示,医疗用处理器具I包括针10、通管丝30以及护套40。针10形成为管状,以能够进退的方式贯穿于护套40。通管丝30具有预定的外径(第I外径),以能够进退的方式贯穿于针10。
[0041]针10由不锈钢、镍钛合金等金属形成,能够弹性变形。针10形成为管状,具有内腔
11。针10例如与普通的穿刺针相同地能够设为19规(英文:gauge)(外径1.1mm、内径0.78mm)左右的尺寸。另外,也可以将比该尺寸的针细的针用于针10。为了使针10易于穿刺组织,针10的顶端形成为曲面状。另外,针10的顶端也可以形成为尖锐的形状。
[0042]针10的顶端部12能够弹性变形。如图5所示,针10的顶端部12具有收纳部14、细径部16以及狭缝18。收纳部14在内部形成有空间15。细径部16设于收纳部14的基端,具有比收纳部14的内径小的内径。狭缝18至少从收纳部14的顶端延伸至细径部16的基端,并与空间15相连通。
[0043]在收纳部14中形成有能够收纳所提取的组织的空间15。收纳部14的内径和外径分别与针10的比顶端部12靠基端侧的部位的内径和外径大致相同。但是,收纳部14的内径和外径也可以分别设定为与针10的比顶端部12靠基端侧的部位的内径和外径不同的尺寸。收纳部14在针10的轴向上的长度根据所提取的组织的量适当地进行设定。空间15的大小由收纳部14的内径和收纳部14在针10的轴向上的长度限定。
[0044]细径部16设于收纳部14的基端。细径部16具有比包括收纳部14在内的针10的其他部分的内径小的内径。细径部16也可以通过使针10的收纳部14的基端侧的一部分向针10的径向凹陷来形成。在该情况下,细径部16具有比包括收纳部14在内的针10的其他部分的外径小的外径。细径部16的基端与针10的直管部分连续。针10的直管部分形成为内径和外径恒定的管状。
[0045]狭缝18形成于顶端部12,并从针10的顶端(收纳部14的顶端)朝向顶端部12的基端延伸。狭缝18只要至少从针10的顶端延伸至细径部16的基端即可。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形成有3条狭缝18的例子。但是,狭缝的条数没有限定,狭缝只要为一条以上即可。在形成有多条狭缝18的情况下,像图4所示的本实施方式那样,优选的是在针10的周向上等间隔地形成。狭缝18与内腔11及空间15相连通。另外,狭缝18在针10的顶端相互交叉或合流。因此,顶端部12被狭缝18分割为3个部分。只要顶端部12被狭缝18分割,狭缝18在针1的周向上的宽度就没有特别限制。出于防止除对象组织以外的异物混入空间15内这样的观点考虑,优选的是,狭缝18的宽度尽可能地窄。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狭缝18沿着针10的长度轴线形成为直线状,但是狭缝18的形状并不限于此。例如,狭缝18也可以形成为相对于针10的长度轴线倾斜的直线状、曲线状。
[0046]如图2和图3所示,在针10的基端设有针操作部20。在针操作部20的内部形成有与内腔11相连通的贯穿路径21。通过使针操作部20进退,从而能够使针10相对于护套40进退。
[0047]通管丝30具有预定的外径(第I外径),并以能够进退的方式贯穿于针10。通管丝30由不锈钢等金属形成,并形成为圆棒状。通管丝30贯穿于内腔11和贯穿路径21,能够相对于针10进退。通管丝30的外径(第I外径)小于细径部16的内径。
[0048]通管丝30的顶端部32具有大径部34。大径部34形成为大致圆柱状,具有比通管丝30的其他部分的外径(第I外径)大的外径(第2外径)。大径部34的外径(第2外径)大于细径部16的内径,并且小于收纳部14的内径。
[0049]在通管丝30的基端设有通管丝操作部36。通过使通管丝操作部36进退,从而能够使通管丝30相对于针1进退。
[0050]护套40由树脂材料形成,并形成为管状。另外,护套40也可以由将不锈钢等金属制线材以彼此不产生间隙的方式紧密缠绕而成的线圈护套来形成。在护套40的内腔,以能够相对于护套40进退的方式贯穿有针10。在将医疗用处理器具I向通道103内插入时,将针10的顶端收纳于护套40内。由此,防止针10与通道103的内表面直接接触而划伤针10、通道103。
[0051 ]在护套40的基端设有护套操作部42。通过使护套操作部42进退,从而能够使护套40相对于内窥镜100的通道103进退。
[0052]接着,说明顶端部12的动作。图6是医疗用处理器具I的顶端部的扩张时的侧面剖视图。如图6所示,大径部34能够嵌合于细径部16。在通常状态下,细径部16的内径小于大径部34的外径。但是,由于针10能够弹性变形,因此通过使狭缝18在针10的周向上的宽度扩大,从而细径部16的内径能够扩大至与大径部34的外径相同程度的尺寸。因此,大径部34能够嵌合于细径部16。
[0053]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在初始状态下,大径部34位于比细径部16靠顶端侧的位置。从该状态开始,使通管丝操作部36后退而相对于针10向基端侧拉动通管丝30,从而如图6所示,大径部34向基端侧移动而嵌合于细径部16,狭缝18的宽度扩大。在大径部34嵌合于细径部16时,操作通管丝操作部36的手术者能够获得操作感觉(卡扣感)。由于如上所述顶端部12被狭缝18分割为3个部分,因此通过使狭缝18的宽度扩大,从而顶端部12的各部分以向针10的径向外侧移动的方式弹性变形。即,收纳部14和细径部16沿针10的径向扩张,空间15向针10的外部开口。
[0054]通过利用通管丝操作部36的操作使嵌合于细径部16的大径部34进一步朝向基端移动,从而解除大径部34与细径部16之间的嵌合,大径部34向细径部16的基端侧移动。通过解除大径部34与细径部16之间的嵌合,从而在欲恢复为针10的原来的形状的弹性力的作用下,顶端部12的各部分以向针10的径向内侧移动的方式弹性变形,狭缝18的宽度恢复为原来的大小。即,收纳部14和细径部16闭合,空间15相对于针10的外部关闭。另外,在上述例子中,说明了使大径部34从细径部16的顶端侧朝向基端侧移动时的顶端部12的动作,但是在使大径部34从细径部16的基端侧朝向顶端侧移动时,顶端部12也进行相同的动作。
[0055]接着,使用图7?图10说明使用了本实施方式的医疗用处理器具I的处理。图7?图10是表示医疗用处理器具I的使用时的动作的图。在此,以提取胃的粘膜下肿瘤的组织的处理为例来进行说明。如图7所示,在胃壁上,依次配置有粘膜层M、粘膜肌层MM、粘膜下层SM、固有肌层PM以及浆膜下层SS,粘膜下肿瘤ST形成于固有肌层PM。
[0056]首先,手术者将内窥镜100的内窥镜插入部101从患者的口插入体内,将内窥镜插入部101的顶端送入至对象部位T的附近。将医疗用处理器具I插入通道103内,将医疗用处理器具I的顶端送入至内窥镜插入部101的顶端。此时,针10的顶端预先收纳于护套40内。另夕卜,在本处理例中,说明在初始状态下通管丝30的大径部34配置于针10的细径部16的顶端侧的情况。
[0057]手术者一边利用设于内窥镜插入部101的顶端的摄像部件观察对象部位T,一边操作护套操作部42而使护套40自内窥镜插入部101的顶端突出。接着,使针操作部20前进,使针1自护套40的顶端突出,使针1穿刺对象部位T。
[0058]在使针10穿刺对象部位T时,如图7所示,首先,手术者将针10的顶端刺入至粘膜下层SM。接着,如图8所示,使通管丝操作部36后退而相对于针10向基端侧拉动通管丝30,使大径部34向基端侧移动。由此,大径部34嵌合于细径部16,收纳部14扩张。此时,由于收纳部14位于粘膜层M的内部,因此手术者无法利用内窥镜插入部101的摄像部件来确认收纳部14扩张的情况。但是,手术者通过感知由于大径部34与细径部16相嵌合而产生的卡扣感,从而能够判断为收纳部14进行了扩张。
[0059]接下来,在该状态下,手术者操作针操作部20,如图9所示,将针10插入粘膜下肿瘤ST。然后,使通管丝操作部36后退而相对于针10进一步向基端侧拉动通管丝30,使大径部34进一步向基端侧移动。由此,解除大径部34与细径部16之间的嵌合,如图10所示,在针10的弹性力的作用下,收纳部14闭合。在收纳部14闭合时,能够将粘膜下肿瘤ST的组织提取到空间15内。此时,根据所提取的组织的量,有时收纳部14成为比原来的闭合状态稍微膨胀的状态。即,收纳部14能够提取比由收纳部14闭合的状态下的内径限定的体积大的体积的组织。在收纳部14闭合的状态下,手术者使针操作部20后退而使针10后退直至针10的顶端收纳于护套40内。然后,从通道103中抽拔医疗用处理器具I。
[0060]另外,在上述说明中,大径部34在初始状态下配置于细径部16的顶端侧,但是大径部34在初始状态下也可以配置于细径部16的基端侧。在该情况下,在上述说明中使大径部34向基端侧移动的操作替换为使大径部34向顶端侧移动的操作。
[0061]在本实施方式的医疗用处理器具I中,在针10的顶端部12设有狭缝18,顶端部12(收纳部14和细径部16)能够以向径向外侧扩张的方式弹性变形。因此,即使针10的外径较细,也能够提取足够量的组织。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医疗用处理器具I中,顶端部12在自身的弹性力的作用下从向径向外侧扩张的状态恢复为原来的闭合的状态。因此,即使在提取作为较硬的组织的粘膜下肿瘤的组织的情况下,顶端部12也能够在自身的弹性力的作用下对抗组织的硬度而恢复为原来的闭合的状态,能够可靠地提取组织。
[0062]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医疗用处理器具I中,也可以在针10的顶端部12的形成有狭缝18的部分形成刃。通过如此设置,从而在顶端部12闭合时能够更容易地撕裂、提取组织。
[0063]在本实施方式的医疗用处理器具I中,手术者能够利用卡扣感来识别大径部34已嵌合于细径部16的情况。而且,医疗用处理器具I也可以构成为通过将公知的止挡件机构设于通管丝操作部36,从而手术者能够确认大径部34已嵌合于细径部16的情况,该止挡机构在对通管丝30操作了预定量的时刻使通管丝30停止。
[0064]在本实施方式的医疗用处理器具I中,护套40不是必需的结构。医疗用处理器具I也可以没有护套40。另外,也可以取代护套40,组合使用公知的护套与医疗用处理器具I。
[0065](第2实施方式)
[0066]接着,参照图11?图17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医疗用处理器具201在没有通管丝30这一点上与第I实施方式的医疗用处理器具I不同。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医疗用处理器具201的针10的顶端部和护套40的顶端部的结构与第I实施方式的医疗用处理器具I不同。另外,对于具有与第I实施方式的医疗用处理器具I相同的结构的部分,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0067]图11是本实施方式的医疗用处理器具201的顶端部的侧面剖视图。图12是表示关于医疗用处理器具201的针210的顶端部212、顶端部212闭合的状态的图。图13是表示关于医疗用处理器具201的针210的顶端部212、顶端部212打开的状态的图。图14是表示从图12的箭头B观察到的针210的图。如图11所示,医疗用处理器具201包括针210和护套240,但是没有通管丝。
[0068]如图11和图12所示,针210的顶端部212包括收纳部214、设于收纳部214的基端的直管部222以及设于直管部222的基端的台阶部224。收纳部214与第I实施方式相同地形成能够收纳所提取的组织的空间215。另外,在收纳部214内形成有从收纳部214的顶端延伸至基端的狭缝218。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形成有3条狭缝218的例子,但是狭缝的条数并不限定于此,只要为一条以上即可。在形成有多条狭缝的情况下,像图14所示的本实施方式那样,优选的是在针210的周向上等间隔地形成。狭缝218分别与空间215相连通。另外,狭缝218在针210的顶端相互交叉或合流。因此,收纳部214被狭缝218分割为3个部分。如图13所示,收纳部214形成为各个部分因塑性变形而向针210的径向外侧扩张的形状。另外,由于针210与第I实施方式的针10相同地能够弹性变形,因此如图11所示,利用后述的护套顶端构件242,能够弹性变形为闭合了收纳部214的状态。如图12所示,在收纳部214闭合的状态下,收纳部214的顶端形成为曲面状。因此,在该状态下,能够将针210容易地穿刺组织。收纳部214闭合的状态下的收纳部214的外径考虑到穿刺性能而适当地设定。
[0069]直管部222配置在收纳部214与台阶部224之间。直管部222具有与收纳部214闭合的状态下的收纳部214的内径和外径大致相同的内径和外径。直管部222的外径小于针210的除收纳部214以外的其他部分的外径。直管部222在针210的轴向上的长度根据向对象组织穿刺针210的长度适当地设定。
[0070]台阶部224具有比直管部222扩径的形状。台阶部224与后述的护套顶端构件242的突部244相抵接。通过使台阶部224与突部244相抵接,从而防止针210相对于护套240继续向顶端侧移动。
[0071]在护套240的顶端安装有护套顶端构件242。护套顶端构件242形成为具有与护套240的内径和外径大致相同的内径和外径的管状。护套顶端构件242的内腔与护套240的内腔相连通,在护套顶端构件242的内腔内贯穿有针210。针210能够相对于护套240和护套顶端构件242进退。在护套顶端构件242的顶端设有向护套顶端构件242的径向内侧突出的突部244。在护套顶端构件242的顶端,在比突部244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形成有与护套顶端构件242的内腔相连通的开口 246。开口 246的直径稍微大于直管部222的外径,并且小于台阶部224的外径。因此,直管部222能够向开口 246内插入,但是台阶部224与突部244相抵接而无法向开口 246内插入。收纳部214通过弹性变形为闭合的状态而能够向开口 246内插入。即,通过将收纳部214插入开口246内,从而利用突部244按压收纳部214的外表面,收纳部214弹性变形为闭合的状态。
[0072]接着,使用图15?图17说明使用了本实施方式的医疗用处理器具201的处理。图15?图17是说明医疗用处理器具201的使用时的动作的图。与第I实施方式相同地以提取胃的粘膜下肿瘤的组织的处理为例来进行说明。
[0073]首先,与第I实施方式相同地,手术者使用内窥镜100将医疗用处理器具201的顶端送入对象部位T的附近。使针操作部20前进,使针210自护套顶端构件242的顶端突出。在此,如图15所示,将收纳部214的一部分配置在开口246内,预先设为利用突部244闭合了收纳部214的状态。在该状态下,手术者向对象部位T穿刺针210。
[0074]接着,手术者使针210相对于护套顶端构件242前进。由此,若收纳部214超过突部244向顶端侧移动,则如图16所示,在收纳部214的欲恢复为原来的形状的弹性力的作用下,收纳部214—边推开周围的组织一边向原来的扩张的状态恢复。在该状态下,如图17所示,手术者使针210相对于护套顶端构件242进一步前进,直至台阶部224抵接于突部244。由此,粘膜下肿瘤ST的组织被收纳于收纳部214的空间215内。若手术者使针210相对于护套顶端构件242后退,则收纳部214的外表面被突部244按压,从而收纳部214因弹性变形而闭合。由此,能够提取收纳于空间215内的组织。之后,从对象部位T中抽拔针210,向体外抽拔医疗用处理器具201。
[0075]在本实施方式的医疗用处理器具201中,在针210的收纳部214上设有狭缝218,收纳部214利用塑性变形而形成为向径向外侧扩张的形状,而且收纳部214能够利用弹性变形而闭合。因此,在收纳部214闭合的状态下将针210穿刺组织之后,通过使收纳部214扩张,从而即使针210的外径较细,也能够提取足够量的组织。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医疗用处理器具I中,护套顶端构件242的突部244按压收纳部214的外表面,从而使收纳部214闭合。因此,即使在提取作为较硬的组织的粘膜下肿瘤的组织的情况下,也能够对抗组织的硬度而闭合收纳部214,能够可靠地提取组织。
[0076]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结构的附加、省略、替换及其他变更。本发明并不由上述说明限定,而仅由添加的权利要求书限定。
[0077]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078]根据上述各个实施方式的医疗用处理器具,由于针的收纳部能够利用弹性变形沿针的径向扩张,因此即使在针的外径细至能够适当地穿刺组织的程度时,也能够通过使收纳部扩张来提取足够量的组织。
[0079]附图标记说明
[0080]1、201医疗用处理器具;10、210针;12、212顶端部;14、214收纳部;16细径部;18、218狭缝;30通管丝;34大径部;40、240护套。
【主权项】
1.一种医疗用处理器具,其中,该医疗用处理器具包括: 护套; 针,其以能够进退的方式贯穿于所述护套,并形成为管状;以及 通管丝,其以能够进退的方式贯穿于所述针,所述通管丝具有第I外径, 所述针的顶端部能够弹性变形, 所述针的所述顶端部具有: 收纳部,其在内部形成有空间; 细径部,其设于所述收纳部的基端,该细径部具有比所述收纳部的内径小的内径;以及 狭缝,其至少从所述收纳部的顶端延伸至所述细径部的基端,并与所述空间相连通, 所述通管丝的顶端部具有大径部,该大径部具有比所述第I外径大的第2外径, 通过使所述大径部嵌合于所述细径部,从而所述狭缝的宽度扩大并且所述细径部和所述收纳部以沿所述针的径向扩张的方式弹性变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处理器具,其中, 所述第I外径小于所述细径部的所述内径, 所述第2外径大于所述细径部的所述内径,并且小于所述收纳部的所述内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处理器具,其中, 所述狭缝形成有多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处理器具,其中, 所述大径部在初始状态下位于比所述细径部靠顶端侧的位置,通过相对于所述针向基端侧拉动所述通管丝,从而所述大径部使所述细径部扩张。
【文档编号】A61B10/06GK105979881SQ201580005661
【公开日】2016年9月28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日
【发明人】高桥朗, 高桥一朗
【申请人】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