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33398阅读:6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黄芪10?30份,墨旱莲10?20份,山慈菇10?20份,桂枝5?15份,马齿苋10?20份,牡蛎10?20份,龙船花10?20份,黄连5?15份,藕节10?20份,月季花10?20份,刺玫果5?15份,黄毛榕10?20份,茜草10?20份,灯心草5?15份,昆布10?20份,贯众10?20份,山茱萸10?20份,橘红5?15份,风寒草10?20份,棉花根10?20份,玉竹5?15份,野菊花10?20份,白茅根10?20份,甘草5?15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具有疏肝健脾、清热润燥、活血化瘀、养阴生津的功效,其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显著,作用可靠。
【专利说明】
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医用配制品,尤其是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肿瘤,主要由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其间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常见于30-50岁妇女。据统计,至少20%的育龄妇女有子宫肌瘤。绝大多数子宫肌瘤是良性的,但由于子宫肌瘤倾向于多发,因此,在育龄女性,随着年龄增长,肌瘤可能逐渐增大增多,肌瘤剔除手术亦有可能复发。其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子宫出血、下腹疼痛和痛经、压迫症状、阴道分泌物增多、贫血、甚至造成不孕,严重地影响着妇女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工作,如不及时治疗,有可能转变为恶性肿瘤。目前,现代医学多采用手术或激素干扰等方法治疗子宫肌瘤,但是,经上述药物治疗后的子宫肌瘤虽有缩小,却对女性正常生理功能影响较大且具有一定的副作用,通常会影响人体内部正常的激素分泌水平,破坏人体正常生理平衡,出现不同程度的男性化特征,停药后肌瘤又重新生长,最终难以彻底得到根治。
[0003]中医认为,子宫肌瘤主要是由于素体虚弱、经行产后体虚,又感受寒邪,寒邪入内客于胞宫,或肝郁虚致肝气郁结,脾运失健,气血生化无源,最终引起气滞血淤或气虚血淤,淤血凝结胞宫,阻滞胞脉,冲任受损,新血不得归经,日久而形成。
[0004]根据中医理论,针对子宫肌瘤的发病机理,以活血化瘀、养肝健脾为治则,进行辩证配伍组方,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发明内容】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采用激素干扰等药物治疗子宫肌瘤存在疗效差、副作用大、不能根除且易复发等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配制方便、疗效显著、无副作用的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组合物。
[0006]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黄芪10-30份,墨旱莲10-20份,山慈菇10-20份,桂枝5-15份,马齿苋10-20份,牡蛎10-20份,龙船花10-20份,黄连5-15份,藕节10-20份,月季花10-20份,刺玫果5-15份,黄毛榕10-20份,茜草10-20份,灯心草5-15份,昆布10-20份,贯众10-20份,山茱萸10-20份,橘红5-15份,风寒草10-20份,棉花根10-20份,玉竹5-15份,野菊花10-20份,白茅根10-20份,甘草5-15份。
[0007]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黄芪20份,墨旱莲15份,山慈菇15份,桂枝10份,马齿苋15份,牡蛎15份,龙船花15份,黄连1份,藕节15份,月季花15份,刺玫果1份,黄毛榕15份,茜草15份,灯心草10份,昆布15份,贯众15份,山茱萸15份,橘红10份,风寒草15份,棉花根15份,玉竹10份,野菊花15份,白茅根15份,甘草10份。
[0008]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药物组方。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黄芪具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的功效;墨旱莲具有滋补肝肾、凉血止血的功效;山慈菇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的功效;桂枝具有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的功效;马齿苋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除湿通淋的功效;牡蛎具有平肝潜阳、镇惊安神、软坚散结、收敛固涩的功效;龙船花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功效;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藕节具有止血散瘀的功效;月季花具有活血调经、解毒消肿的功效;刺玫果具有健脾消食、活血调经、敛肺止咳的功效;黄毛榕具有健脾益气、活血祛风的功效;茜草具有凉血止血、祛瘀通经的功效;灯心草具有利水通淋、清心降火的功效;昆布具有软坚散结、消痰利水的功效;贯众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的功效;山茱萸具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的功效;橘红具有理气宽中、燥湿化痰的功效;风寒草具有祛风散寒、化痰止咳、解毒利湿、消积排石的功效;棉花根具有止咳平喘、通经止痛的功效;玉竹具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的功效;野菊花具有疏风清热、消肿解毒的功效;白茅根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的功效;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调和诸药的功效。本发明组合物中的药物组分经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具有协同作用,共奏疏肝健脾、清热润燥、活血化瘀、养阴生津之功效,对子宫肌瘤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0009]本发明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其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和中药品不良反应(ADR)安全性评价,其疗效显著,作用安全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总有效率90%,治愈率达55%。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0011]实施例1
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黄芪20g,墨旱莲15g,山慈燕158,桂枝1(^,马齿苋158,牡_158,龙船花158,黄连1(^,藕节158,月季花158,刺玫果1(^,黄毛格158,茜草158,灯心草1(^,昆布158,贯众158,山茱萸158,橘红1(^,风寒草15区,棉花根15g,玉竹10g,野菊花15g,白茅根15g,甘草10g。
[0012]实施例2
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黄芪30g,墨旱莲10g,山慈燕2(^,桂枝58,马齿苋2(^,牡_1(^,龙船花2(^,黄连58,藕节2(^,月季花1(^,刺玫果15g,黄毛格10g,茜草20g,灯心草5g,昆布20g,贯众10g,山茱萸20g,橘红5g,风寒草20g,棉花根10g,玉竹15g,野菊花10g,白茅根20g,甘草5g。
[0013]实施例3
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黄芪10g,墨旱莲20g,山慈燕1(^,桂枝158,马齿苋1(^,牡_2(^,龙船花1(^,黄连158,藕节1(^,月季花2(^,刺玫果5g,黄毛格20g,茜草10g,灯心草15g,昆布10g,贯众20g,山茱萸10g,橘红15g,风寒草10g,棉花根20g,玉竹5g,野菊花20g,白茅根1g,甘草15g。
[0014]实施例4
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黄芪23g,墨旱莲12g,山慈燕178,桂枝78,马齿苋178,牡_128,龙船花178,黄连78,藕节188,月季花128,刺玫果138,黄毛格128,茜草188,灯心草78,昆布188,贯众128,山茱萸188,橘红78,风寒草188,棉花根12g,玉竹13g,野菊花12g,白茅根18g,甘草7g。
[0015]实施例5
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黄芪17g,墨旱莲18g,山慈燕128,桂枝138,马齿苋128,牡_188,龙船花128,黄连138,藕节128,月季花188,刺玫果7区,黄毛格188,茜草128,灯心草138,昆布128,贯众178,山茱萸128,橘红138,风寒草128,棉花根18g,玉竹7g,野菊花18g,白茅根12g,甘草13g。
[0016]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水煎法制取药剂。具体方法如下:将组方的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15?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约7厘米,进行第一次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第二次煎煮,加水没过药面约6厘米,水沸后煎煮15?20分钟。两次煎煮去渣取汁,合并。
[0017]本发明以实施例1所给出的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组合物,做临床疗效总结如下:
一、一般性资料: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应用于临床观察病例51例,年龄25?55岁。
[0018]二、诊断标准:
1、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出血,下腹可出现硬块,少数有疼痛及压迫症状,或伴贫血;
2、子宫增大,质硬;
3、探测宫腔增长或变形;
4、诊刮时宫腔内触及凸起面;
5、B型超声或子宫镜检查可协助诊断。
[0019]三、用法用量:临床应用时,一天一剂,水煎两遍取汁约300ml,分早、晚两次服用,六天为一疗程。
[0020]四、疗效标准:
1、治愈:肌瘤消失,临床症状消失;
2、好转: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肌瘤缩小1/2以上;
3、未愈:症状无改变,肌瘤未见明显消失。
[0021 ]五、治疗效果:该临床观察病例中,服药5-12个疗程,治愈28例,好转18例,未愈5例。治疗期间对中药品临床引起各类型的过敏反应、疑为药物引起人体各系统、器官、组织的功能和形态方面的异常、疑为药物引起癌症等致突变反应、药物的依赖性以及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其他不良反应进行了评价,即中药品不良反应(ADR)评价,未发生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
[0022]六、典型病例:
病例1:宋某,47岁。无明显诱因出现月经量多,经期延长,白带增大,小腹疼痛。在当地医院检查出:14.0cm*12.4cm*7.8cm大小的子宫肌瘤。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4个疗程后,月经及带下情况明显好转,疼痛感减轻;继续服用5个疗程,症状消失,B超检查:肌瘤消失,治愈。
[0023]病例2:刘某,39岁。患者自述:两年前一次体检检查出患有子宫肌瘤,医院给予手术切除治疗方案,术后控制良好,并未继续用药。近几个月来,触摸下腹有硬块,小腹隐隐作痛,到医院检查,子宫肌瘤复发。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5个疗程,硬块消失,疼痛感减轻;续服5个疗程后,B超检查,肌瘤消失,治愈。
【主权项】
1.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黄芪10-30份,墨旱莲10-20份,山慈菇10-20份,桂枝5_15份,马齿苋10-20份,牡蛎10-20份,龙船花10-20份,黄连5-15份,藕节10-20份,月季花10-20份,刺玫果5-15份,黄毛榕10-20份,茜草10-20份,灯心草5-15份,昆布10-20份,贯众10-20份,山茱萸10-20份,橘红5-15份,风寒草10-20份,棉花根10-20份,玉竹5-15份,野菊花10-20份,白茅根10-20份,甘草5_1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黄芪20份,墨旱莲15份,山慈菇15份,桂枝10份,马齿苋15份,牡蛎15份,龙船花15份,黄连1份,藕节15份,月季花15份,刺玫果1份,黄毛榕15份,茜草15份,灯心草1份,昆布15份,贯众15份,山茱萸15份,橘红1份,风寒草15份,棉花根15份,玉竹1份,野菊花15份,白茅根15份,甘草10份。
【文档编号】A61K36/899GK105998857SQ201610593659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7月26日
【发明人】李厚建
【申请人】李厚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