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持续负压引流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633934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战时持续负压引流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战时持续负压引流装置,包括:负压部,其为一内部形成空腔的矩形结构,负压部包括:第一开口,其设置在负压部的一端;胶塞,其可拆卸的设置在第一开口内;三通管,其包括直形的主管道和倾斜设置的分支管道,三通管沿胶塞的径向方向贯通设置在胶塞内;压力传感器和液晶屏,其设置在胶塞内;手动阀,其设置在主管道的延伸出矩形结构的部分管道上;第一网状挡板,其设置在矩形结构的横切面上;第二开口,其设置在负压部的另一端;以及活塞,其设置在第二开口内。本发明提供的战时持续负压引流装置预置了负压部,并且配合测压传感器和手动阀,有效控制引流压力保持在可靠范围内,维持有效负压4?6小时,以满足战时创伤的需要。
【专利说明】
战时持续负压引流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医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战时持续负压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针对多种手术后的患者,常用负压引流将伤口创面的渗出组织液引出体外或者通过负压缩小伤口创面腔隙,有利于创口组织的愈合。这种负压引流要求负压持续时间长、压力稳定可控。现有负压引流器的工作原理根据动力来源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采用人力驱动的负压引流球或者类似注射器的活塞管式负压发生器,另一种是采用电机驱动的压力栗式负压发生器。人力驱动的负压发生器持续时间短、压力不稳定,可靠性差,并且由于负压腔与储液腔采用同一容器,无法连续使用且容易发生交叉感染;压力栗式负压发生器由于是电力驱动,且能够较为准确的控压,负压引流持续时间长,负压腔与储液腔分别采用两个不同的容器,杜绝了交叉感染的危险,但是并不适用于战时的野外环境和紧急状态。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0004]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战时持续负压引流装置,该装置预置了负压部,并且配合测压传感器和手动阀,有效控制引流压力保持在可靠范围内,维持有效负压4-6小时,以满足战时创伤的需要,特别适用于创面较小的外伤。
[0005]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6]—种战时持续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7]负压部,其为一内部形成空腔的矩形结构,所述负压部包括:
[0008]第一开口,其设置在所述负压部的一端;
[0009]胶塞,其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内;
[0010]三通管,其包括直形的主管道和倾斜设置的分支管道,三通管沿胶塞的径向方向贯通设置在所述胶塞内,主管道和分支管道的衔接处以及分支管道均埋设在所述胶塞内;
[0011]压力传感器,其设置在所述胶塞内,且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感应端与所述分支管道的开口端相抵触设置;
[0012]液晶屏,其设置在所述胶塞的表面,所述液晶屏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电连接;
[0013]手动阀,其设置在所述主管道的延伸出矩形结构的部分管道上;
[0014]第一网状挡板,其设置在所述矩形结构的横切面上;
[0015]第二开口,其设置在所述负压部的另一端;以及
[0016]活塞,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内,且初始设置位置为抵靠在所述第一网状挡板处,所述活塞的活塞杆的横切面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开口的宽度。
[0017]优选的是,其中,还包括:
[0018]第二网状挡板,其设置在所述矩形结构的横切面上,且设置在所述第一网状板和第一开口之间;以及
[0019]吸附棉,其填充设置在所述第一网状板和第二网状板之间。
[0020]优选的是,其中,还包括:
[0021]限位部,其由所述主管道的管壁向外突起一体成型在所述主管道的延伸出矩形结构的部分管道上,所述限位部的横切面直径大于其两侧的所述主管道的横切面直径;
[0022]分流网,其嵌设在所述限位部的横切面上,所述分流网的孔径为小于0.3_。
[0023]优选的是,其中,所述限位部的横切面直径与其两侧的所述主管道的横切面直径的比例为5:4-2。
[0024]优选的是,其中,所述三通管为不锈钢材质或者玻璃材质。
[0025]优选的是,其中,还包括:
[0026]第三开口,其设置在所述矩形结构的侧壁上;
[0027]盖,其可拆卸的与第三开口通过螺纹连接;以及
[0028]轴,其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盖的内侧面,另一端向所述第一网状板和第二网状板之间延伸设置,且所述吸附棉缠绕设置在所述轴上。
[0029]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一网状板和第二网状板平行间隔开设置,且将所述矩形结构分割成相互连通的三个腔室。
[0030]优选的是,其中,所述三个腔室的长度相等。
[0031]优选的是,其中,还包括:
[0032]凹坑,其设置在与所述第三开口相对应的所述矩形结构的侧壁上,且自所述矩形结构的内侧向外侧突出设置,所述轴的另一端抵触在所述凹坑内。
[0033]优选的是,其中,还包括:引流管,其一端可拆卸的套设在所述主管道的延伸出矩形结构的一端上,经由主管道与所述负压部的空腔连通;以及
[0034]引流针,其设置在所述引流管的另一端上。
[003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36]胶塞将第一开口密封,并且在不适用时,配合手动阀对主管道进行密封,使得负压部内部可预设真空负压状态,当需要使用时,将引流管连通至主管道上,分支管道与主管道的管径相等,收到相等的组织液压力,因此,能够通过设置分支管道测试主管道内组织液压力值显示在液晶显示屏上,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手动阀调节,控制主管道内组织液压力值保持在安全范围内,因为组织液压力值过低,则达不到引流的目的,组织液压力值过高,有可能会对被抽吸引流的创口造成二次伤害;第二开口和活塞设置为用于手动操作,在有限的时间内给逐渐下降的负压部再次调节负压值,延长负压部的负压引流时间;第一挡板用于固定住活塞,保证活塞即起到密封的作用,又不会向负压部内移动,破坏其负压状态,影响装置使用;
[0037]第二网状挡板用于挡住吸附棉,避免其堵塞第一开口;吸附棉用于吸附引流入负压部内的组织液,使得组织液与第一开口有一定距离,避免组织液倒流,或者产生液压,影响负压部的使用;
[0038]限位部用于卡置住分流网,分流网用于对组织液进行均匀分流,并且在组织液较少,不能充满主管道时,会出现大量空气被吸入负压部的现象,导致负压部在短时间内失去负压功能,因此,分流网的作用还在于起到一定的拦截储存组织液的作用,将较少的组织液先进行集中,产生一定的液封作用,此时,再由于负压的作用,将组织液均匀引流入负压部,一定程度上,帮助延长负压部保持负压状态的时间,延长负压引流装置的使用时长;
[0039]吸附棉附着在轴上,因此被固定,不会随着组织液增多,在重力作用下而阻塞住第一开口,同时,因吸附棉固定在轴上,当使用完毕后,可以通过开启盖,快速的将使用过的吸附棉取出,更换新的吸附棉,进行消毒及二次回收使用。
【附图说明】
[0040]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战时持续负压引流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的负压部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战时持续负压引流装置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的负压部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战时持续负压引流装置的再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的负压部的结构示意图;
[0043]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战时持续负压引流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胶塞及设置在胶塞上的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45]如图1和图4所示,在一个优选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一种战时持续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0046]负压部I,其为一内部形成空腔的矩形结构,所述负压部包括:
[0047]第一开口2,其设置在所述负压部的一端;
[0048]胶塞3,其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内;
[0049]三通管,其包括直形的主管道13和倾斜设置的分支管道14,三通管沿胶塞的径向方向贯通设置在所述胶塞内,主管道和分支管道的衔接处以及分支管道均埋设在所述胶塞内;
[0050]压力传感器15,其设置在所述胶塞内,且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感应端与所述分支管道的开口端相抵触设置;
[0051]液晶屏16,其设置在所述胶塞的表面,所述液晶屏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电连接;
[0052]手动阀18,其设置在所述主管道的延伸出矩形结构的部分管道上;
[0053]第一网状挡板4,其设置在所述矩形结构的横切面上;
[0054]第二开口5,其设置在所述负压部的另一端;以及
[0055]活塞6,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内,且初始设置位置为抵靠在所述第一网状挡板处,所述活塞的活塞杆7的横切面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开口的宽度。
[0056]在上述方案中,胶塞将第一开口密封,并且在不适用时,配合手动阀对主管道进行密封,使得负压部内部可预设真空负压状态,当需要使用时,将引流管连通至主管道上,分支管道与主管道的管径相等,收到相等的组织液压力,因此,能够通过设置分支管道测试主管道内组织液压力值显示在液晶显示屏上,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手动阀调节,控制主管道内组织液压力值保持在安全范围内,因为组织液压力值过低,则达不到引流的目的,组织液压力值过高,有可能会对被抽吸引流的创口造成二次伤害;第二开口和活塞设置为用于手动操作,在有限的时间内给逐渐下降的负压部再次调节负压值,延长负压部的负压引流时间;第一挡板用于固定住活塞,保证活塞即起到密封的作用,又不会向负压部内移动,破坏其负压状态,影响装置使用;在实际应用中,可在胶塞内设置纽扣电池17或者干电池,给压力传感器和液晶屏提供电能,体积小巧,携带和使用方便。负压部的容积为1-3L。
[0057]如图2或图3所示,在一个优选方案中,还包括:
[0058]第二网状挡板2,其设置在所述矩形结构的横切面上,且设置在所述第一网状板和第一开口之间;以及
[0059]吸附棉12,其填充设置在所述第一网状板和第二网状板之间。
[0060]在上述方案中,第二网状挡板用于挡住吸附棉,避免其堵塞第一开口;
[0061]吸附棉用于吸附引流入负压部内的组织液,使得组织液与第一开口有一定距离,避免组织液倒流,或者产生液压,影响负压部的使用。
[0062]在一个优选方案中,还包括:
[0063]如图4所示,限位部19,其由所述主管道的管壁向外突起一体成型在所述主管道的延伸出矩形结构的部分管道上,所述限位部的横切面直径大于其两侧的所述主管道的横切面直径;
[0064]分流网20,其嵌设在所述限位部的横切面上,所述分流网的孔径为小于0.3mm。
[0065]在上述方案中,限位部用于卡置住分流网,分流网用于对组织液进行均匀分流,并且在组织液较少,不能充满主管道时,会出现大量空气被吸入负压部的现象,导致负压部在短时间内失去负压功能,因此,分流网的作用还在于起到一定的拦截储存组织液的作用,将较少的组织液先进行集中,产生一定的液封作用,此时,再由于负压的作用,将组织液均匀引流入负压部,一定程度上,帮助延长负压部保持负压状态的时间,延长负压引流装置的使用时长。
[0066]在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限位部的横切面直径与其两侧的所述主管道的横切面直径的比例为5:4-2。
[0067]在上述方案中,限位部的横切面直径不宜过大,否则反而会起到泄压的作用,因此,需要控制在上述合理的比例范围内。
[0068]在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三通管为不锈钢材质或者玻璃材质。
[0069]如图3所示,在一个优选方案中,还包括:
[0070]第三开口10,其设置在所述矩形结构的侧壁上;
[0071]盖9,其可拆卸的与第三开口通过螺纹连接;以及
[0072]轴11,其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盖的内侧面,另一端向所述第一网状板和第二网状板之间延伸设置,且所述吸附棉缠绕设置在所述轴上。
[0073]在上述方案中,吸附棉附着在轴上,因此被固定,不会随着组织液增多,在重力作用下而阻塞住第一开口,同时,因吸附棉固定在轴上,当使用完毕后,可以通过开启盖,快速的将使用过的吸附棉取出,更换新的吸附棉,进行消毒及二次回收使用;
[0074]如图2所示,在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网状板和第二网状板平行间隔开设置,且将所述矩形结构分割成相互连通的三个腔室。
[0075]在上述方案中,三个腔室分别为手动抽真空腔室、组织液吸附室和负压引流室,这三个腔室被合理设置,避免交叉感染和阻塞,使用方便快捷。
[0076]如图3所示,在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三个腔室的长度相等。
[0077]如图3所示,在一个优选方案中,还包括:
[0078]凹坑21,其设置在与所述第三开口相对应的所述矩形结构的侧壁上,且自所述矩形结构的内侧向外侧突出设置,所述轴的另一端抵触在所述凹坑内。
[0079]在一个优选方案中,还包括:引流管,其一端可拆卸的套设在所述主管道的延伸出矩形结构的一端上,经由主管道与所述负压部的空腔连通;以及
[0080]引流针,其设置在所述引流管的另一端上。
[0081]在上述方案中,引流管和引流针组合成现有的一次性使用负压引流管套装,将其与上述负压部配合使用,起到长时间的负压引流作用,不需使用电力驱动,同时可控性阀门,维持有效负压4-6小时,以满足战创伤的需要。
[0082]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实施例。
【主权项】
1.战时持续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负压部,其为一内部形成空腔的矩形结构,所述负压部包括: 第一开口,其设置在所述负压部的一端; 胶塞,其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内; 三通管,其包括直形的主管道和倾斜设置的分支管道,三通管沿胶塞的径向方向贯通设置在所述胶塞内,主管道和分支管道的衔接处以及分支管道均埋设在所述胶塞内; 压力传感器,其设置在所述胶塞内,且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感应端与所述分支管道的开口端相抵触设置; 液晶屏,其设置在所述胶塞的表面,所述液晶屏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电连接; 手动阀,其设置在所述主管道的延伸出矩形结构的部分管道上; 第一网状挡板,其设置在所述矩形结构的横切面上; 第二开口,其设置在所述负压部的另一端;以及 活塞,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内,且初始设置位置为抵靠在所述第一网状挡板处,所述活塞的活塞杆的横切面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开口的宽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战时持续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网状挡板,其设置在所述矩形结构的横切面上,且设置在所述第一网状板和第一开口之间;以及 吸附棉,其填充设置在所述第一网状板和第二网状板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战时持续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限位部,其由所述主管道的管壁向外突起一体成型在所述主管道的延伸出矩形结构的部分管道上,所述限位部的横切面直径大于其两侧的所述主管道的横切面直径; 分流网,其嵌设在所述限位部的横切面上,所述分流网的孔径为小于0.3_。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战时持续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的横切面直径与其两侧的所述主管道的横切面直径的比例为5:4-2。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战时持续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为不锈钢材质或者玻璃材质。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战时持续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开口,其设置在所述矩形结构的侧壁上; 盖,其可拆卸的与第三开口通过螺纹连接;以及 轴,其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盖的内侧面,另一端向所述第一网状板和第二网状板之间延伸设置,且所述吸附棉缠绕设置在所述轴上。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战时持续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状板和第二网状板平行间隔开设置,且将所述矩形结构分割成相互连通的三个腔室。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战时持续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腔室的长度相等。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战时持续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凹坑,其设置在与所述第三开口相对应的所述矩形结构的侧壁上,且自所述矩形结构的内侧向外侧突出设置,所述轴的另一端抵触在所述凹坑内。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战时持续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引流管,其一端可拆卸的套设在所述主管道的延伸出矩形结构的一端上,经由主管道与所述负压部的空腔连通;以及 弓I流针,其设置在所述引流管的另一端上。
【文档编号】A61M1/00GK105999436SQ201610286847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5月3日
【发明人】张建政, 陈晓斌, 孙天胜, 刘智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