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骨针作为皮肤物理促渗剂的应用

文档序号:10634026阅读:1550来源:国知局
海绵骨针作为皮肤物理促渗剂的应用
【专利摘要】海绵骨针作为皮肤物理促渗剂的应用,涉及海绵骨针。所述皮肤物理促渗剂包括皮肤药物物理促渗剂和护肤化妆品物理促渗剂等。海绵骨针可直接涂抹于清洁后的皮肤。在海绵骨针中加入磷酸盐缓冲液,使海绵骨针的质量浓度达到10~100mg/mL,得海绵骨针溶液。所述海绵骨针皮肤物理促渗剂组合物包括海绵骨针药物制剂组合物和海绵骨针化妆品制剂组合物等。所述海绵骨针皮肤物理促渗剂组合物可直接涂抹于清洁后的皮肤上。克服皮肤角质层屏障,促进药物、疫苗及化妆品活性成分的经皮吸收,使之进入皮肤各层或者经皮肤毛细血管/淋巴管吸收而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可用于皮肤局部给药或全身给药,也可用于护肤化妆品中,增加药物及活性成分经皮吸收。
【专利说明】
海绵骨针作为皮肤物理促渗剂的应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海绵骨针,尤其是涉及海绵骨针作为皮肤物理促渗剂,增加药物及活性成分经皮吸收的应用。
【背景技术】
[0002]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也是最直接的给药途径。在医药领域,皮肤给药相对于其他给药途径而言有很多独特的优势,包括避免首过效应、直接作用于局部病变部位、缓释给药并且药物释放速度可控、病人治疗的顺应性好等。皮肤给药在非入侵性给药途径中又最具挑战性,也最有希望来替代注射给药把药物成分送达病变部分。另一方面,在医学美容领域,皮肤一直是人类保护与美化的对象。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会逐渐出现干燥、暗沉、衰老、色斑等问题,对抗这些问题最常见的方法就是通过在皮肤表面涂敷护肤品,其中具有特殊作用的活性有效成分经皮肤吸收后能够使皮肤水润亮泽,皱纹减少,色斑淡化等。因此,药物及活性成分经皮吸收的研究与应用也日趋广泛。
[0003]然而,皮肤的本质就是一种生物膜屏障,用以抵挡外界病原体,比如细菌、病毒或者外源性致敏原的入侵。一般只有极少数的非极性小分子(分子量<500Da)可以被动地通过皮肤屏障。因此,把各种理化性质不同的药物或者活性物质,尤其是生物大分子药物(分子量至少有?104Da,?105Da甚至?106Da的多糖、多肽、蛋白质、生物酶、核酸等)输送到皮肤深层的病变部位是极具挑战性的,也是皮肤给药领域的研究难点和重点。目前,促进药物经皮吸收的方法大致分为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包括使用透皮促渗剂、纳米载体技术(如脂质体、微乳、多聚物纳米颗粒、胶束、量子点、金纳米粒)等。由于化学促渗方法对生物大分子的促渗效果不够显著,而且很多化学促渗剂和纳米颗粒系统因自身体内代谢和细胞毒性的问题,使得化学促渗方法的应用和产业化受到很大的限制。另一方面,物理促渗技术包括离子导入法、超声波导入法、电穿孔法及微针法等。其中很多物理促渗技术效果显著,但是对仪器设备的要求高,不易携带,设计和生产成本高,而且只能用于小面积的皮肤给药,因此也大大限制了其应用。微针给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式物理促渗和治疗手段。它的原理是在皮肤上形成大量微米级的孔道,深度可达表皮层,甚至到真皮层,为药物或化妆品活性成分的吸收提供了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从而提高了药物治疗和美容美颜的效果。理论上,分子量大小、极性等性状不会影响透皮成分通过微针形成的孔道。在皮肤上施用微针时,一般不会伤及神经组织和微血管,人体不会产生痛觉,而形成的小孔在短时间内便能自愈,不会产生皮肤损伤。
[0004]微针的制造方法日渐成熟,但微针材料的选择始终是一个问题。聚合物微针机械强度不够,难以穿透致密角质层;单晶硅微针脆性高,成本也高且安全性有待考究;金属材质虽然较为安全,但用于制作微针除了工艺复杂,同样也有成本高的问题。
[0005]海绵骨针是海绵体内起骨架作用的硅质或钙质纤维状物,具有单轴、三轴、多轴等类型。目前对海绵骨针的研究多集中在海绵骨针纳米结构、光学特性、生长机制与调控、仿生学等方面,而海绵骨针的类微针的作用,即作为皮肤物理促渗剂,从而增加药物及活性成分经皮吸收的应用尚未得到充分开发。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海绵骨针作为皮肤物理促渗剂的应用。
[0007]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海绵骨针皮肤物理促渗剂组合物的应用。
[0008]所述皮肤物理促渗剂包括皮肤药物物理促渗剂和护肤化妆品物理促渗剂等。
[0009]采用海绵骨针作为皮肤物理促渗剂的使用方法之一如下:
[0010]海绵骨针可直接涂抹于清洁后的皮肤。
[0011 ]采用海绵骨针作为皮肤物理促渗剂的使用方法之二如下:
[0012]在海绵骨针中加入磷酸盐缓冲液,使海绵骨针的质量浓度达到10?100mg/mL,得海绵骨针溶液。
[0013]所述磷酸盐缓冲液可采用摩尔浓度为0.05M,pH为7.4的磷酸盐缓冲液。
[0014]所述海绵骨针皮肤物理促渗剂组合物包括海绵骨针药物制剂组合物和海绵骨针化妆品制剂组合物等。
[0015]所述海绵骨针皮肤物理促渗剂组合物可直接涂抹于清洁后的皮肤上,所述直接涂抹可采用手指或借助其他工具(如电动按摩仪)按摩皮肤,瞬间打开皮肤角质层通道,而后可用生理盐水或清水清洗按摩部位,洗去残留海绵骨针。
[0016]所述护肤化妆品物理促渗剂的使用方法如下:
[0017]将海绵骨针直接涂抹在清洁后的皮肤上,用手指或借助其他工具(如电动按摩仪)按摩皮肤,瞬间打开皮肤角质层通道,而后可用生理盐水或清水清洗按摩部位,洗去残留海绵骨针,再将化妆品精华液或其他制剂涂抹于海绵骨针处理后的皮肤上,增加其活性成分的经皮吸收。
[0018]根据需要调整按摩时间,如待吸收成分分子量较大,较难吸收,可适当延长按摩时间。而后可用生理盐水或清水清洗按摩部位,洗去残留海绵骨针。而后施加待透皮的药物或活性成分,使之均匀分布在按摩过的皮肤上。施用过海绵骨针的皮肤由于表面形成大量通道,较为脆弱,需要做好保湿、防晒等保护工作。皮肤细胞在海绵骨针刺激下会加快增殖生长,细胞更替,表面角质层蜕去,胶原蛋白合成分泌增加,皮肤明显得到改善。
[0019]本发明将海绵骨针作为作为皮肤物理促渗剂,克服皮肤角质层屏障,促进药物、疫苗及化妆品活性成分的经皮吸收,使之进入皮肤各层或者经皮肤毛细血管/淋巴管吸收而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可用于皮肤局部给药或全身给药,也可用于护肤化妆品中,增加药物及活性成分经皮吸收。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海绵骨针在显微镜下形态图;
[0021]图2为实施例1实验组的实验结果图(包括猪皮,组织切片的白光和荧光图);
[0022]图3为实施例1对照组的实验结果图;
[0023]图4为实施例1 ANTS-Fucoidan在皮肤中的分布柱状图;
[0024]图5为实施例2实验组的实验结果图;
[0025]图6为实施例2对照组的实验结果图;
[0026]图7为实施例2中FITC-Dextran在皮肤中的分布柱状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促进药物及活性成分透皮吸收的皮肤物理促渗剂产品和使用方法,未来可供美容领域和医学领域应用,开发更加有效的透皮方法和透皮系统,促进行业发展。在本发明中,以上所述
【发明内容】
和以下所述具体实施例操作均是为了更有效地阐述本发明,但应该理解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处所列的内容,所用的术语与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0028]下面通过两个实施例来具体描述本发明及其应用。
[0029]实施例1:取新鲜猪皮截取直径为40mm的圆片,除去皮下脂肪组织,将猪毛剃至不长于2mm。将猪皮用清水冲洗干净,安装在透皮装置上,除去猪皮与接收池中缓冲液间的气泡。在给药池(直径15mm)加入ImL缓冲液,用波形发生器和万用表测试猪皮电导性能,施加10mV,10Hz交流电,若通过猪皮的电流小于5μΑ,则说明皮肤角质层屏障功能完好,可以用于实验。吸去缓冲液,在给药池中加入10yL含1mg海绵骨针的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为不添加海绵骨针的磷酸盐缓冲液。借助迷你按摩装置或者手动按摩,按摩给药部位2min,使海绵骨针能够刺透猪皮,产生小孔。按摩完成后,缓冲液或清水清洗该部位皮肤,去掉残留海绵骨针,再用上述方法测试猪皮此时电导率,发现通过的电流增至ΙΟΟμΑ左右。除去缓冲液,加入150yL含1.5mg ANTS-岩藻多糖(平均分子量为30000)的溶液,使液体均匀铺在海绵骨针按摩过的皮肤。接着将整个装置放入载有37°C流动水的透皮池中,同时在接收池中放入微型磁力搅拌子,以600r/min的速度转动。透皮16h后,用缓冲液清洗五次,取下猪皮。采用两种方法检测海绵骨针促透效果。(I)在皮肤的给药部位用冲子切下直径为5mm的组织块,迅速冻在冷冻包埋剂中。在冷冻切片机上将包有组织的包埋块切成厚度为20μπι的薄片,用中性树胶封片。使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与不加海绵骨针,按摩后给药的对照组相比,加海绵骨针按摩的实验组的组织薄片角质层一侧皮肤中残留许多海绵骨针,有的甚至已达到真皮层深度,同时角质层、表皮层和真皮层均可观察到明显的荧光,说明在皮肤上加上海绵骨针按摩,海绵骨针刺入皮肤,能在皮肤上形成无数小通道,促进了 ANTS-岩藻多糖通过角质层,进入表皮和真皮组织。(2)取下猪皮后,用冲子把给药部位的皮肤切下,使用胶带剥离方法依次剥下10层角质层,刮下表皮层,切碎真皮层,分组浸泡于4mL磷酸盐缓冲液-甲醇(体积比为1:1),室温200r/min的方式分别提取第一层角质层,第二到五层角质层,第六到十层角质层,表皮层和真皮层中ANTS-岩藻多糖。在全波长酶标仪上读取浸泡液中ANTS荧光值,对照标准曲线得出各层皮肤组织中ANTS-岩藻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除角质层外,表皮层和真皮层中ANTS-岩藻多糖含量分别有2倍、33倍的提升。同时还测试了接受池中的ANTS-岩藻多糖含量,实验组中含量是对照组的6.6倍。通过计算,实验组透过角质层进入皮肤和接受池的ANTS-岩藻多糖总量是对照组的4.9倍。
[0030]海绵骨针在显微镜下形态图参见图1;实施例1实验组的实验结果图(包括猪皮,组织切片的白光和荧光图)参见图2 ;实施例1对照组的实验结果图参见图3 ;实施例1A N T S -Fucoidan在皮肤中的分布柱状图参见图4。
[0031 ]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一样处理猪皮,检测过电导率后,除去缓冲液,加入150yL含1.5mg FITC-葡聚糖(平均分子量为10000)和1mg海绵骨针的溶液,对照组不加海绵骨针,借助迷你按摩装置或者手动按摩,按摩2min。放入透皮池透皮16h。用同样的两种方法分别定性和定量检测FITC-葡聚糖的透过量。共聚焦显微观察结果与实施例1相似,海绵骨针可在皮肤上形成无数微孔,且实验组皮肤的角质层、表皮层和真皮层的荧光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定量结果显示,实验组中进入表皮层的FITC-葡聚糖是对照组的17.3倍,进入真皮层的FITC-葡聚糖是总给量的4.25%,而对照组真皮层中含量几乎为零,说明了给药同时海绵骨针按摩同样能够促进有效成分的吸收,且效果显著。
[0032]实施例2实验组的实验结果图参见图5;实施例2对照组的实验结果图参见图6;实施例2中FITC-Dextran在皮肤中的分布柱状图参见图7。
【主权项】
1.海绵骨针作为皮肤物理促渗剂的应用。2.如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肤物理促渗剂包括皮肤药物物理促渗剂和护肤化妆品物理促渗剂。3.如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肤物理促渗剂的使用方法如下: 海绵骨针直接涂抹于清洁后的皮肤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肤物理促渗剂的使用方法如下: 在海绵骨针中加入磷酸盐缓冲液,使海绵骨针的质量浓度达到10?lOOmg/mL,得海绵骨针溶液,将海绵骨针溶液涂抹于清洁后的皮肤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盐缓冲液采用摩尔浓度为0.05M,pH为7.4的磷酸盐缓冲液。6.如权利要求2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肤化妆品物理促渗剂的使用方法如下: 将海绵骨针直接涂抹在清洁后的皮肤上,用手指或借助工具按摩皮肤,瞬间打开皮肤角质层通道,而后用生理盐水或清水清洗按摩部位,洗去残留海绵骨针,再将化妆品精华液或其他制剂涂抹于海绵骨针处理后的皮肤上,增加其活性成分的经皮吸收;所述工具可采用电动按摩仪。7.海绵骨针皮肤物理促渗剂组合物的应用。8.如权利要求7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骨针皮肤物理促渗剂组合物包括海绵骨针药物制剂组合物和海绵骨针化妆品制剂组合物。9.如权利要求7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骨针皮肤物理促渗剂组合物的使用方法如下: 将所述海绵骨针皮肤物理促渗剂组合物直接涂抹于清洁后的皮肤上。10.如权利要求9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接涂抹采用手指或借助工具按摩皮肤,瞬间打开皮肤角质层通道,而后用生理盐水或清水清洗按摩部位,洗去残留海绵骨针。
【文档编号】A61M37/00GK105999535SQ201610267935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7日
【发明人】陈铭, 王德祥
【申请人】厦门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