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小可调节的血管内抓捕器及其调节方法

文档序号:10669993阅读:6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小可调节的血管内抓捕器及其调节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大小可调节的血管内抓捕器,包括微导管和导丝,所述导丝包括操作端和抓捕端,所述操作端包括硬质导丝和软质导丝,所述抓捕端为形状记忆导丝,所述形状记忆导丝具有形状记忆功能且连接所述硬质导丝和所述软质导丝;将所述形状记忆导丝进行折返使所述导丝从所述微导管的第一端进入,通过在所述微导管的第一端操作所述硬质导丝和所述软质导丝进行推送,所述形状记忆导丝从所述微导管的第二端伸出且在伸出后根据形状记忆功能恢复为贴靠于工作腔的大小可调节的抓捕套圈。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不能满足工作腔大小多变且多样化的缺陷。
【专利说明】
一种大小可调节的血管内抓捕器及其调节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血管内介入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小可调节的血管内抓捕器及其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临床上,血管内抓捕器的使用适应证包括介入治疗时轨道的建立,例如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时导丝的抓捕;慢性完全闭塞病变逆向导丝的抓捕,例如冠脉内或主动脉根部;血管内异物的取出,例如断裂的导丝,脱载的支架等;心腔内异物的取出,例如脱落的封堵器械等。
[0003]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为CN201080007309.3)介绍了一种血管内的血栓捕获器,该捕获器包括导管,所述导管通过血管内;线主体,所述线主体被插入该导管内且从该导管的前端出没自如;以及血栓捕获部,所述血栓捕获部设于该线主体的前端部侧,该血管内的血栓捕获器的特征在于:所述血栓捕获部具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设于线主体的前端部;可动部,所述可动部以滑动自如的方式设于所述线主体的比该固定部后端侧的位置;以及止动件,所述止动件被固定在所述线主体的可动部和固定部之间以限制该可动部的移动。
[0004]从上可以看出,目前临床使用的抓捕器其头端抓捕网篮或套圈的大小基本是固定尺寸,功能相对比较单一,不能满足临床情况例如血管或心室腔大小多变的多样化要求。
[0005]此外,抓捕套圈在收缩过程中,会因为弯折而容易产生断裂,抓捕套圈与血管壁的贴面性也不好。

【发明内容】

[0006]针对现有的缺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小可调节的血管内抓捕器。
[0007]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小可调节的血管内抓捕器,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使用的抓捕器其头端抓捕网篮或套圈的大小是固定尺寸,功能相对比较单一,不能满足临床情况例如血管或心室腔大小多变且多样化的缺陷。
[0008]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目的是抓捕器套圈经过形状记忆处理,不易断裂,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抓捕套圈在收缩过程中,会因为弯折而容易产生断裂的缺陷。
[0009]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目的是抓捕器工作端也具有形状预记忆,以使得血管内抓捕器的抓捕过程中,其抓捕端的延伸方向与导管的横截面存在一定角度,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抓捕套圈与血管壁或心室腔的贴面性不好的缺陷。
[001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小可调节的血管内抓捕器,包括微导管和导丝,所述导丝从所述微导管的第一端进入且从所述微导管的第二端伸出,所述导丝包括操作端和抓捕端,所述操作端包括硬质导丝和软质导丝,所述抓捕端为形状记忆导丝,所述形状记忆导丝具有形状记忆功能且连接所述硬质导丝和所述软质导丝;将所述形状记忆导丝进行折返使所述导丝从所述微导管的第一端进入,通过在所述微导管的第一端操作所述硬质导丝和所述软质导丝进行推送,所述形状记忆导丝从所述微导管的第二端伸出且在伸出后根据形状记忆功能恢复为贴靠于工作腔的大小可调节的抓捕套圈。
[0011]进一步地,在所述微导管沿指引导管进入血管的目标位置的过程中,所述硬质导丝和所述软质导丝的末端位于所述微导管的第一端的内腔外,所述形状记忆导丝位于所述微导管的第二端的内腔中。
[0012]进一步地,当所述微导管到达血管的目标位置时,通过在所述微导管的第一端操作所述硬质导丝和所述软质导丝进行推送,将所述形状记忆导丝从所述微导管的第二端的内腔伸出,所述形状记忆导丝在所述微导管的第二端外形成贴靠于工作腔的大小可调节的抓捕套圈,其中所述工作腔为血管壁或心腔内,所述抓捕套圈的大小根据所述工作腔的截面直径大小进行调节。
[0013]进一步地,在所述血管内抓捕器的抓捕过程中,通过在所述微导管的第一端操作所述硬质导丝和所述软质导丝调节所述形状记忆导丝进行被抓捕物的抓捕。
[0014]进一步地,当所述形状记忆导丝形成的抓捕套圈抓捕到被抓捕物后,通过在所述微导管的第一端操作所述硬质导丝和所述软质导丝进行回拉,将所述被抓捕物固定于所述微导管的第二端。
[0015]进一步地,在血管内抓捕器的抓捕过程中,通过所述硬质导丝和所述软质导丝双向调整所述形状记忆导丝。
[0016]进一步地,所述操作端具有形状预记忆功能,在所述血管内抓捕器的抓捕过程中,所述抓捕端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微导管的横截面存在一定角度,所述角度小于九十度。
[0017]进一步地,所述抓捕套圈形状是椭圆形、多边形、星形中的一种或组合。
[0018]进一步地,所述抓捕套圈的弯折处经过形状记忆处理。
[0019]进一步地,所述形状记忆导丝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工作腔的截面内径周长。
[0020]进一步地,所述形状记忆导丝的长度大于等于20cm。
[0021]进一步地,所述微导管为双腔结构,每个腔分别容纳一根导丝,导丝在对应的微导管内分别操作。
[0022]进一步地,所述导丝采用形状记忆合金且不透X射线。
[0023]进一步地,所述大小可调节的血管内抓捕器应用于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具体地,在慢性完全闭塞病变逆向介入治疗时,需要已经通过闭塞段的逆向导丝进入正向指引导管,如果逆向导丝无法进入正向指引导管,抓捕器抓捕逆向导丝,且抓捕器沿正向指引导管送入冠脉近端或主动脉根部;抓捕器到达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目标位置后,操作导丝中的硬质导丝和软质导丝进行推送,将导丝中的形状记忆导丝从微导管的内腔伸出,所述形状记忆导丝在冠脉近端或主动脉根部根据形状记忆功能恢复为贴靠于血管壁的大小可随血管直径调节的抓捕套圈;将逆向导丝送入抓捕套圈,操作导丝中的硬质导丝和软质导丝进行回拉或配合同时前送微导管,固定抓捕到的逆向介入导丝进入正向指引导管内,完成逆向介入治疗。
[0024]进一步地,所述大小可调节的血管内抓捕器应用于冠脉内异物取出,具体地,将导丝中的形状记忆导丝位于微导管一端形成小圈,利用小圈沿冠脉内的指引导丝送入冠脉内,操作导丝中的硬质导丝和软质导丝进行推送,将导丝中的形状记忆导丝从微导管的内腔伸出,所述形状记忆导丝在冠脉内根据形状记忆功能恢复为贴靠于血管壁的大小随血管直径调节的抓捕套圈;操作导丝中的硬质导丝和软质导丝进行回拉或配合同时前送微导管,将抓捕到的异物固定在微导管一端,取出冠脉内异物。
[0025]进一步地,所述大小可调节的血管内抓捕器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治疗,具体地,建立通过先天性心脏病的缺损部位的介入轨道,并将抓捕器沿指引导管送至肺动脉内;抓捕器到达肺动脉内的目标位置后,操作导丝中的硬质导丝和软质导丝进行推送,将导丝中的形状记忆导丝从微导管的内腔伸出,所述形状记忆导丝进入肺动脉内根据形状记忆功能恢复为贴靠于肺动脉壁的大小可随肺动脉直径调节的抓捕套圈;操作导丝中的硬质导丝和软质导丝进行回拉或配合同时前送微导管,用抓捕套圈抓捕治疗导丝,将抓捕到的治疗导丝固定在微导管一端并进入指引导管,治疗导丝送出体外,并沿治疗导丝送入封堵器释放鞘。
[0026]进一步地,所述大小可调节的血管内抓捕器应用于心腔内异物抓捕,具体地,将指引导管送到心腔,沿指引导管送入抓捕器;抓捕器到达心腔内的目标位置后,操作导丝中的硬质导丝和软质导丝进行推送,将导丝中的形状记忆导丝从微导管的内腔伸出,所述形状记忆导丝进入心腔内根据形状记忆功能恢复为贴靠于心腔的大小可调节的抓捕套圈;操作导丝中的硬质导丝和软质导丝进行回拉或配合同时前送微导管,将抓捕到的异物固定在微导管一端,取出心腔内异物。
[002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大小可调节的血管内抓捕器,包括微导管和导丝,其中导丝包括操作端和抓捕端,抓捕端为形状记忆导丝,将形状记忆导丝进行折返使导丝从微导管的第一端进入,通过在微导管的第一端操作操作端,使形状记忆导丝从微导管的第二端伸出且在伸出后根据形状记忆功能恢复为贴靠于工作腔的大小可调节的抓捕套圈,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使用的抓捕器其头端抓捕网篮或套圈的大小是固定尺寸,功能相对比较单一,不能满足临床情况例如血管或心室腔大小多变且多样化的缺陷。
[0028]此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抓捕套圈经过形状记忆处理,不易断裂,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抓捕套圈在收缩过程中,会因为弯折而容易产生断裂的缺陷。
[002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抓捕器的操作端也具有形状预记忆,以使得血管内抓捕器的抓捕过程中,其抓捕端的延伸方向与导管的横截面存在一定角度,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抓捕套圈与血管壁或心室腔的贴面性不好的缺陷。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大小可调节的血管内抓捕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血管内抓捕器的抓捕套圈的形状示意图。
[003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微导管进入血管的目标位置的过程中血管内抓捕器的示意图。
[003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微导管到达血管的目标位置时血管内抓捕器的示意图。
[003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抓捕过程中血管内抓捕器抓捕到异物的示意图。
[0036]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抓捕过程中血管内抓捕器抓捕异物过程中调整抓捕套圈的示意图。
[0037]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主动脉根部抓捕进入主动脉根部的逆向导丝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大小可调节的血管内抓捕器在主动脉根部抓捕逆向导丝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9]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大小可调节的血管内抓捕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抓捕器包括:微导管I和导丝,其中导丝包括操作端和抓捕端,操作端包括进一步包括硬质导丝2和软质导丝3,抓捕端为形状记忆导丝,该形状记忆导丝位于硬质导丝2和软质导丝3之间且连接硬质导丝2和软质导丝3。
[0040]所述硬质导丝2,由硬质材料制成且具有形状预记忆功能,可利于导丝在微导管I内的推送和拉回,优选地,硬质导丝2的长度可以为300?310cm左右。
[0041]所述软质导丝3,由软质材料制成且具有形状预记忆功能,可利于导丝在微导管I内的推送和拉回,优选地,软质导丝3的长度可以为300?310cm。
[0042]所述形状记忆导丝由形状记忆合金制成,该形状记忆导丝可以根据形状记忆功能恢复为大小可调节的抓捕套圈4,所述抓捕套圈4的形状可以是椭圆形、多边形、星形中的一种或组合。
[0043]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抓捕套圈4的弯折处经过形状记忆处理,能有效避免抓捕套圈4反复弯折后发生断裂。
[0044]其中,形状记忆段导丝长度的计算依据是其抓捕端的导丝长度应大于等于工作腔内径周长,优选地,所述形状记忆导丝的长度优选至少为20cm。
[0045]例如,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工作腔可以是主动脉根部,该主动脉根部直径为5cm,以垂直于血管长轴为例,则形成贴靠于血管壁的圈最短需要15.7cm,如果为非垂直位置,可能要更长,因此所述形状记忆导丝的长度优选至少为20cm。
[0046]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抓捕端具有形状记忆功能,该抓捕端的导丝的性能要求是不应在折返进入微导管时发生断裂,且在送出微导管后能顺其记忆功能而恢复能贴靠于血管腔或心腔的大小可调节的抓捕套圈4。
[0047]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操作端也具有形状预记忆功能,以使得其在工作过程中的展开后,所述抓捕端延伸方向与所述导管横截面存在一定角度,优选地,该角度小于九十度。
[0048]此外,导丝为不透X线,以便观察其形状和部位;导丝的操作端和抓捕端为,且具有覆膜。
[0049]如图3所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微导管为双腔结构,每个腔分别容纳一个微导管,每个微导管内腔有一根导丝,每根导丝为0.010?0.015”,长度可以为130?140cm。两根导丝在对应的微导管第一端进行操作,这样的设计可以避免两根导丝在微导管内打结。在本发明其他事实例中,微导管也可以为单腔结构。此外,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双导丝双向拉伸递送抓捕器时可以分别通过推送或抽拉硬质导丝2和软质导丝3进行操作,增加了手术过程中操作的灵活性,方便调节抓捕套圈4的大小,更有利于捕获血管中的异物。
[0050]基于上述的大小可调节的血管内抓捕器,其工作原理为:
[0051]如图4所示,送入血管前,中间的形状记忆导丝折返进入微导管I的末端,硬质导丝2和软质导丝3的两端均在微导管近端口外,可沿指引导管送入适当部位。
[0052]如图5所示,推送硬质导丝,将形状记忆导丝送出微导管1,将在微导管顶端外形成大小可随意调节的抓捕套圈4,此抓捕套圈4的大小随抓捕器所在部位血管截面腔直径大小而可随意调节,并可贴靠于血管壁或心腔内。
[0053]如图6所示,被抓捕物体进入抓捕器的抓捕套圈4环内后,回拉导丝两端,配合推送微导管I的操作,将抓捕到的异物固定于微导管I顶端,取出至所需部分。
[0054]如图7所示,在抓捕器的工作过程中,可以双向可调节以及压合,来调整形状记忆导丝的形状,其中,双向分别可调,配合作为抓捕端的形状记忆导丝灵活抓捕血管内异物
6ο
[0055]如图8所示,以主动脉根部抓捕为例,本发明的大小可调节的血管内抓捕器控制导丝的两个端部使逆向导丝7进入抓捕套圈4环内后,同时回拉导丝两端并配合推送微导管I的操作,将抓捕到的逆向导丝7固定于微导管I顶端,取出至所需部分。
[0056]下面将描述具体的临床使用适应证。
[0057]实施例一
[0058]以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介入治疗为例,逆行导丝的抓捕。
[0059]具体地,CTO病变逆向介入治疗时,导丝逆向通过完全闭塞病变后,必须进入正向指引导管8,随后才能最终完成手术操作,由于正向指引导管8内腔较小,在同轴性较差或冠脉近端管腔较大时,逆向导丝7无法进入正向指引导管8,此时可用该抓捕器抓捕逆向导丝7,抓捕器沿正向指引导管8送入冠脉近端或主动脉根部,到达目标部位后,将抓捕器顶端部分的记忆金属部分送出微导管,该部分依靠其形状记忆功能,可以为冠脉近端或主动脉根部形成贴靠于管壁上的大小可随血管直径任意调节的抓捕套圈4,将逆向导丝7送入此套圈后,同时回拉导丝的两端或配合同时前送微导管,即可固定抓捕到的逆向导丝7进入正向指引导管8内,随后完成逆向介入治疗。
[0060]实施例二
[0061]以冠脉内异物取出为例。
[0062]冠脉内异物包括断裂的导丝,脱载的支架等,需要及时取出,否则会导致血栓形成,此时,将抓捕器导丝的折返部分稍送出微导管顶端,可形成小圈,可利用该小圈沿冠脉内的指引导丝送入冠脉内,通过导丝的硬端前送抓捕导丝顶端出微导管,在冠脉内形成于贴靠于血管壁的抓捕套圈,异物进入该套圈后,回拉导丝的两端或配合前送微导管的方法将抓捕到的异物固定在微导管顶端,可取出异物。
[0063]实施例三
[0064]以先天性心脏病为例。
[0065]先天性心脏病,例如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采用经导管介入治疗时,需要建立通过该缺损部位的介入轨道,导丝抓捕是建立轨道必不可少的。如肺动脉内导丝的捕获:将抓捕器沿指引导管送至肺动脉内,通过硬端导丝前送具有形状记忆能力的部分出微导管顶端进入肺动脉,形成贴靠于肺动脉壁上的圈,一旦导丝进入此抓捕圈后,回拉导丝两端依靠微导管顶端固定导丝进入指引导管,导丝送出体外,沿该导丝送入封堵器释放鞘。
[0066]实施例四
[0067]以心腔内异物抓捕为例。
[0068]将指引导管送到心腔,沿指引导管送入抓捕器;抓捕器到达心腔内的目标位置后,操作导丝中的硬质导丝和软质导丝进行推送,将导丝中的形状记忆导丝从微导管的内腔伸出,所述形状记忆导丝进入心腔内根据形状记忆功能恢复为贴靠于心腔的大小可调节的抓捕套圈;操作导丝中的硬质导丝和软质导丝进行回拉或配合同时前送微导管,将抓捕到的异物固定在微导管一端,取出心腔内异物。
[006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大小可调节的血管内抓捕器,包括微导管和导丝,其中导丝包括操作端和抓捕端,抓捕端为形状记忆导丝,将形状记忆导丝进行折返使导丝从微导管的第一端进入,通过在微导管的第一端操作操作端,使形状记忆导丝从微导管的第二端伸出且在伸出后根据形状记忆功能恢复为贴靠于工作腔的大小可调节的抓捕套圈,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使用的抓捕器其头端抓捕网篮或套圈的大小是固定尺寸,功能相对比较单一,不能满足临床情况例如血管或心室腔大小多变且多样化的缺陷。
[0070]此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抓捕套圈经过形状记忆处理,不易断裂,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抓捕套圈在收缩过程中,会因为弯折而容易产生断裂的缺陷。
[007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抓捕器的操作端也具有形状预记忆,以使得血管内抓捕器的抓捕过程中,其抓捕端的延伸方向与导管的横截面存在一定角度,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抓捕套圈与血管壁或心室腔的贴面性不好的缺陷。
[0072]上面对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的描述以描述的目的提供给本领域技术人员。其不旨在是穷举的、或者不旨在将本发明限制于单个公开的实施方式。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各种替代和变化对于上述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虽然已经具体讨论了一些另选的实施方式,但是其它实施方式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相对容易得出。本发明旨在包括在此已经讨论过的本发明的所有替代、修改、和变化,以及落在上述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其它实施方式。
[0073]上述实施方式阐明的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
[0074]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发明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0075]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方式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方式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方式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实施方式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方式,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方式的部分说明即可。
[0076]虽然通过实施方式描绘了本发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本发明有许多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希望所附的权利要求包括这些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
【主权项】
1.一种大小可调节的血管内抓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导管和导丝,所述导丝从所述微导管的第一端进入且从所述微导管的第二端伸出,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丝包括操作端和抓捕端,所述操作端包括硬质导丝和软质导丝,所述抓捕端为形状记忆导丝,所述形状记忆导丝具有形状记忆功能且连接所述硬质导丝和所述软质导丝; 将所述形状记忆导丝进行折返使所述导丝从所述微导管的第一端进入,通过在所述微导管的第一端操作所述硬质导丝和所述软质导丝进行推送,所述形状记忆导丝从所述微导管的第二端伸出且在伸出后根据形状记忆功能恢复为贴靠于工作腔的大小可调节的抓捕套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小可调节的血管内抓捕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微导管进入血管的目标位置的过程中,所述硬质导丝和所述软质导丝的末端位于所述微导管的第一端的内腔外,所述形状记忆导丝位于所述微导管的第二端的内腔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小可调节的血管内抓捕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微导管到达血管的目标位置时,通过在所述微导管的第一端操作所述硬质导丝和所述软质导丝进行推送,将所述形状记忆导丝从所述微导管的第二端的内腔伸出,所述形状记忆导丝在所述微导管的第二端外形成贴靠于工作腔的大小可调节的抓捕套圈,其中所述工作腔为血管壁或心腔内,所述抓捕套圈的大小根据所述工作腔的截面直径大小进行调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小可调节的血管内抓捕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血管内抓捕器的抓捕过程中,通过在所述微导管的第一端操作所述硬质导丝和所述软质导丝调节所述形状记忆导丝进行被抓捕物的抓捕。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小可调节的血管内抓捕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形状记忆导丝形成的抓捕套圈抓捕到被抓捕物后,通过在所述微导管的第一端操作所述硬质导丝和所述软质导丝进行回拉,将所述被抓捕物固定于所述微导管的第二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小可调节的血管内抓捕器,其特征在于,在血管内抓捕器的抓捕过程中,通过所述硬质导丝和所述软质导丝双向调整所述形状记忆导丝。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小可调节的血管内抓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端具有形状预记忆功能,在所述血管内抓捕器的抓捕过程中,所述抓捕端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微导管的横截面存在一定角度,所述角度小于九十度。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小可调节的血管内抓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捕套圈形状是椭圆形、多边形、星形中的一种或组合。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小可调节的血管内抓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捕套圈的弯折处经过形状记忆处理。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小可调节的血管内抓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形状记忆导丝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工作腔的截面内径周长。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大小可调节的血管内抓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形状记忆导丝的长度大于等于20cmo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小可调节的血管内抓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导管为双腔结构,每个腔分别容纳一根导丝,导丝在对应的微导管内分别操作。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小可调节的血管内抓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采用形状记忆合金且不透X射线。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大小可调节的血管内抓捕器,应用于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其特征在于: 在慢性完全闭塞病变逆向介入治疗时,需要已经通过闭塞段的逆向导丝进入正向指引导管,如果逆向导丝无法进入正向指引导管,抓捕器抓捕逆向导丝,且抓捕器沿正向指引导管送入冠脉近端或主动脉根部; 抓捕器到达目标位置后,操作导丝中的硬质导丝和软质导丝进行推送,将导丝中的形状记忆导丝从微导管的内腔伸出,所述形状记忆导丝在冠脉近端或主动脉根部根据形状记忆功能恢复为贴靠于血管壁的大小可随血管直径调节的抓捕套圈; 将逆向导丝送入抓捕套圈,操作导丝中的硬质导丝和软质导丝进行回拉或配合同时前送微导管,固定抓捕到的逆向导丝进入正向指引导管内,完成逆向介入治疗。15.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大小可调节的血管内抓捕器,应用于冠脉内异物取出,其特征在于: 将导丝中的形状记忆导丝位于微导管一端形成小圈,利用小圈沿冠脉内的指引导丝送入冠脉内,操作导丝中的硬质导丝和软质导丝进行推送,将导丝中的形状记忆导丝从微导管的内腔伸出,所述形状记忆导丝在冠脉内根据形状记忆功能恢复为贴靠于血管壁的大小随血管直径调节的抓捕套圈; 操作导丝中的硬质导丝和软质导丝进行回拉或配合同时前送微导管,将抓捕到的异物固定在微导管一端,取出冠脉内异物。16.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大小可调节的血管内抓捕器,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治疗,其特征在于: 建立通过先天性心脏病的缺损部位的介入轨道,并将抓捕器沿指引导管送至肺动脉内; 抓捕器到达肺动脉内的目标位置后,操作导丝中的硬质导丝和软质导丝进行推送,将导丝中的形状记忆导丝从微导管的内腔伸出,所述形状记忆导丝进入肺动脉内根据形状记忆功能恢复为贴靠于肺动脉壁的大小可随肺动脉直径调节的抓捕套圈; 操作导丝中的硬质导丝和软质导丝进行回拉或配合同时前送微导管,用抓捕套圈抓捕治疗导丝,将抓捕到的治疗导丝固定在微导管一端并进入指引导管,治疗导丝送出体外,并沿治疗导丝送入封堵器释放鞘。17.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大小可调节的血管内抓捕器,应用于心腔内异物抓捕,其特征在于: 将指引导管送到心腔,沿指引导管送入抓捕器; 抓捕器到达心腔内的目标位置后,操作导丝中的硬质导丝和软质导丝进行推送,将导丝中的形状记忆导丝从微导管的内腔伸出,所述形状记忆导丝进入心腔内根据形状记忆功能恢复为贴靠于心腔的大小可调节的抓捕套圈; 操作导丝中的硬质导丝和软质导丝进行回拉或配合同时前送微导管,将抓捕到的异物固定在微导管一端,取出心腔内异物。
【文档编号】A61B17/221GK106037879SQ201610334187
【公开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请日】2016年5月19日
【发明人】葛均波, 钱菊英
【申请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