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眼镜蛇咬伤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71036阅读:555来源:国知局
用于治疗眼镜蛇咬伤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治疗眼镜蛇咬伤的中药组合物,涉及中药配方技术领域,它包括A组分:吴萸9?12份,贝母9?12份,灵仙9?12份,灵脂9?12份,白芷6?9份,细辛6?9份,雄黄6?9份;B组分;川莲0?10份,羌活0?3份,紫花前胡0?12份,荆芥0?5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对中蛇毒的早期患者具有优异的疗效,效果明显,能有效缓解眼镜蛇蛇毒对神经和身体的影响和刺激,患者服用安全无毒副作用。
【专利说明】
用于治疗眼镜蛇咬伤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配方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治疗眼镜蛇咬伤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眼镜蛇(学名:Naja)为眼镜蛇属动物的通称,是眼镜蛇科的一属,其成员大多被统称为眼镜蛇。虽然世上也有不少其他蛇类的名字包含“眼镜蛇”(Cobra)—称(如眼镜王蛇、 水眼镜蛇、唾蛇),但它们因演化亲缘性不足而并不归为此属。眼镜蛇属目前约有20多个已确认物种。
[0003]眼镜蛇科主要特征:上颂骨较短,前端有沟牙,沟牙之后往往有1至数枚细牙,系前沟牙类毒蛇,毒液含神经毒为主。本科蛇类不爱活动,头部呈椭圆形,从外形看与无毒蛇不易区别。头背具有对称大鳞,无颊鳞。瞳孔圆形,尾圆柱状,整条脊柱均有椎体下突。
[0004]眼镜蛇的毒理作用:1.对神经系统的毒性:眼镜蛇毒对人或动物是以神经毒为主的混合毒,对神经系统的作用是广泛、复杂的,且常出现双向性作用,即由于剂量不同,或动物个体差异,或神经系统敏感性差异而表现兴奋或抑制作用。
[0005]2.对循环系统的毒性:呼吸麻痹虽然是眼镜蛇科毒蛇咬伤致死的首发原因,但是轻度中毒病人或呼吸尚未遭受抑制以前,大多数病人已呈现心肌损害和心肌炎的心电图变化,而且眼镜蛇咬伤中毒较严重的病人,甚至在呼吸遭受抑制以前已经出现严重休克;因此对循环系统的毒害也是中毒致死的重要因素;不可忽视。
[0006]3.酶的作用:蛇毒本身含有很多酶,可对机体起严重的毒害作用。
[0007]被眼镜蛇咬后的临床表现为:早期症状包括眼睑下垂,复视,吞咽困难,晕眩,面瘫,呕吐继而逐渐出现呼吸肌麻痹; 医治无效病人多于咬伤之后6-12小时死亡。死因多为呼吸麻痹(例如膈肌麻痹)而室息。
[0008]因此,研制出能针对眼镜蛇咬伤的药物是志在必行的。
【发明内容】

[0009]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缓解和用于治疗眼镜蛇咬伤的中药组合物。
[0010]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A组分:吴萸9-12份,贝母9-12份,灵仙9-12份,灵脂9-12份,白芷6-9份,细辛6-9份,雄黄6-9份;B组分;川莲0-10份,羌活0-3份,紫花前胡0-12份,荆芥0-5份。[〇〇11]上述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方案还可以是:将所述吴萸、贝母、灵仙、灵脂、白芷、细辛和雄黄烘干、粉碎、混合,过100-150目筛,收集细粉;将所述川莲、羌活、紫花前胡和荆芥放入砂钵内加温水开火煮沸10-15分钟,关火,冷却,滤出滤液。
[0012]本发明所述的吴萸,为芸香科植物灌木或小乔木吴茱萸,及其变种的未成熟干燥果实;本品为蒴果,果实略带五棱,扁球形;主要成分:含挥发油,主要为吴茱萸内脂、吴茱萸烯等。又含生物硷,主要为吴茱萸硷、吴萸次硷等。功效与作用:温中散寒、下气止痛。临床观察有健胃、镇痛、止干呕和止嗳酸等功效。性味:辛、苦、大热、有小毒。归经:入肝、脾、肾经。 功能:疏肝下气,温中散寒,燥湿助阳。主治:治劂阴头痛,胸腹胀满,呕吐吞酸,阳虚泄泻,吐泻转筋,寒疝脚气,外治口舌生疮。
[0013]本发明所述的贝母为土贝母,土贝母性寒、味苦,具有较强的抗炎、抗病毒及抗肿瘤的作用,常与其他清热解毒药物配伍使用,治疗乳腺疾患、结核、皮肤肿烂等疾病。
[0014]本发明所述的灵仙,为威灵仙,(学名:Clematis chinensis Osbeck.)铁线莲属, 【性味归经】辛,温。人十二经。【功效】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功效特点】本品辛散善走,性温通利,通达十二经,既可驱在表之风,又能化在里之湿,通经达络,可导可宣,为痛风之要药。
[0015]本发明所述的灵脂,又名药本、寒号虫粪、五灵脂等,分为灵脂米、灵脂块(血灵脂、 糖灵脂)两种。灵脂米即复齿鼯鼠的干燥粪便,灵脂块是其粪便与尿液的混合物夹以少量砂石干燥凝结而成。可用于瘀血内阻、血不归经之出血,如妇女崩漏经多,色紫多块,少腹刺痛。既可单味炒研末,温酒送服,又可与其他药物配合使用。五灵脂为活血化瘀中药。[0〇16] 本发明所述的白]E,为多年生草本,根呈圆锥形,长10?20cm,直径2?2.5cm。表面灰棕色,有横向突起的皮孔,顶端有凹陷的茎痕。质硬,断面白色,粉性足,皮部密布棕色油点。性味:性温,味辛,气芳香,微苦。[〇〇17]功能主治:祛风湿,活血排脓,生肌止痛。用于头痛、牙痛、鼻渊、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瘙痒。
[0018]本发明所述的细辛,来源於马兜铃科细辛属(Asarum)植物,是中医临床常用的解表药,有祛风散寒、止痛通窍、止咳平喘和通利血脉等功效。[〇〇19]本发明所述的雄黄,a-As4S4又称作石黄、黄金石、鸡冠石,是一种含硫和砷的矿石,质软,性脆,通常为粒状,紧密状块,或者粉末,条痕呈浅桔红色。雄黄主要产于低温热液矿床中,常与雌黄(As2S3)、辉锑矿、辰砂共生;产于温泉沉积物和硫质火山喷气孔内沉积物的雄黄,则常与雌黄共生。[0〇2〇]本发明所述的川莲,是毛莨科黄连属中的一个种,学名Coptis chinensis Franch.,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根茎连珠而色黄,故名黄连,别名味连、,鸡爪连。以根茎入药,为中国特产,川莲主要的作用是清热去火。
[0021]本发明所述的羌活,别名羌青、护羌使者、胡王使者、羌滑、退风使者、黑药,拉丁文名Notopterygium incisum.伞形科、弟活属植物,中药主治:性温,祛寒湿,用于外感风寒、 头痛无汗、寒湿痹、上肢风湿疼痛。
[0022]本发明所述的紫花前胡,又名土当归、鸭脚七、野辣菜、山芫荽、桑根子苗、鸭脚前胡、鸭脚板,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伞形科,在中国境内分布广泛,多生长在山坡草地或稀疏树林下,紫花前胡化学成分特殊,在医学上有特殊的研究应用价值。紫花前胡的醇提物具有祛痰解痉,抗血小板聚集和抗炎作用,及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代谢作用。
[0023]本发明所述的荆芥,别名香荆荠、线荠、四棱杆蒿、假苏,是唇形科、荆芥属多年生植物。味平,性温,无毒,清香气浓。荆芥为发汗,解热药,是中华常用草药之一,能镇痰、祛风、凉血。
[0024]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对中蛇毒的早期患者具有优异的疗效,效果明显,能有效缓解眼镜蛇蛇毒对神经和身体的影响和刺激,患者服用安全无毒副作用。【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具体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所需要的中药原料及质量如下:A组分:吴萸12克,贝母12克,灵仙12克,灵脂12克,白芷9克,细辛9克,雄黄9克;B组分:川莲10克,羌活3克,紫花前胡12克,荆芥5克;配制成药粉的方法如下:将吴萸、贝母、灵仙、灵脂、白芷、细辛和雄黄烘干、粉碎、混合,过100-150目筛,收集细粉;将所川莲、羌活、紫花前胡和荆芥放入砂钵内加温水开火煮沸10-15分钟,关火,冷却,滤出滤液。[〇〇26]用法为:取本实施例制得的A组分的药粉45g,用58度酒调制,药粉与酒的比例为1: 2,将调制好的药酒搽涂在患处周围,不要涂到伤口上,以免受到刺激;同时,再取实施例制得药粉30g,用28度的酒调制,药粉与酒的比例为1:1,将调制好的药酒一次服用。每天涂擦患处周围一次,服药一次,2-3天为一疗程;若患者体温升高到38度以上,再服用本实施例制得的B组分的药液300ml。
[0027]临床统计资料一、病例选择:56例病患中,男病例30例,女病例26例,年龄最小者15岁,最大者70岁。
[0028]二、诊断标准:1、有毒蛇咬伤史;2、被咬部位疼痛、局部麻木、眼睑下垂、复视、吞咽困难、昏眩、伤肢肿胀,并迅速向近心端发展,有轻微呕吐症状,呕吐继而逐渐出现呼吸肌麻痹;3、被咬伤处有牙痕。[〇〇29]三、治疗方法:患者用本实施例制得的药粉用58度酒调制,药粉与酒的比例为1: 2, 将调制好的药酒搽涂在患处周围,不要涂到伤口上,以免受到刺激;同时,再取实施例制得药粉,用28度的酒调制,药粉与酒的比例为1:1,将调制好的药酒一次服用。每天涂擦患处周围一次,服药一次,2-3天为一疗程;若患者体温升高到38度以上,再服用本实施例制得的B 组分的药液300ml。[〇〇3〇] 四、治疗标准:1、痊愈:局部症状及全身症状消失。[0031 ]2、好转:全身症状消失,局部伤口未愈合。[〇〇32]3、无效:症状五任何改变。[〇〇33] 五、疗效观察:轻度患者46例,有20例痊愈,26例好转,有效率100%;重症患者10例, 有2例痊愈,5例好转,3例无效,有效率为70%。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治疗眼镜蛇咬伤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A组分:吴萸9-12份,贝母9-12份,灵仙9-12份,灵脂9-12份,白芷6-9份,细辛6-9份,雄 黄6-9份;B组分;川莲0-10份,羌活0-3份,紫花前胡0-12份,荆芥0-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眼镜蛇咬伤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吴 萸、贝母、灵仙、灵脂、白芷、细辛和雄黄烘干、粉碎、混合,过100-150目筛,收集细粉;将所述 川莲、弟活、紫花前胡和荆芥放入砂钵内加温水开火煮沸10-15分钟,关火,冷却,滤出滤液。
【文档编号】A61K33/36GK106038961SQ201610469277
【公开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请日】2016年6月25日
【发明人】杨能勋
【申请人】三江县连兴蛇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