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咽喉肿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671140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治疗咽喉肿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咽喉肿痛的药物,生产所述药物的原料包括:灯心草、百合、海藻、皮袋香、黄精、茯苓、玉米须、防风、薄荷、蒲公英、甘草、石榴皮、丹参、野菊花、夏枯草、合欢花、胖大海和铁皮石斛。本发明治疗咽喉肿痛的药物,不仅具有化痰、清热、解毒和消炎作用,还能够有效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标本兼治,从根本上解除患者痛苦,具有成本低、显效快、治愈率高的优点。该咽喉肿痛药除了具有优异的清热化痰,治疗咽喉肿痛外,还具有增强食欲,止痛和治疗因咽喉肿痛引起的细菌性口臭的作用。制备方法简单,便与实施,易于掌握。
【专利说明】
治疗咽喉肿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咽喉肿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咽喉痛是一种最常见的病症,它多发于一年中的寒冷季节,感冒、扁桃体炎、鼻窦炎、百日咳、咽喉炎以及病毒感染甚至心肌梗死均可引起咽喉痛。咽喉为肺胃之门户,咽喉疼痛多因风火痰盛壅闭咽喉,以及肺胃虚寒或肺胃热盛等引起,其病势急转变快。经气血运行不畅,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0003]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咽喉肿痛的药物,从而克服现在治疗肿痛的药物治标不治本,反复发作,疗效不显著的缺点。
[0005]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一种治疗咽喉肿痛的药物的制备方法。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咽喉肿痛的药物,生产所述药物的原料包括:灯心草、百合、海藻、皮袋香、黄精、茯苓、玉米须、防风、薄荷、蒲公英、甘草、石榴皮、丹参、野菊花、夏枯草、合欢花、胖大海和铁皮石斛。
[0007]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治疗咽喉肿痛的药物,生产所述药物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灯心草20-30份、百合10-20份、海藻5-20份、皮袋香1-10份、黄精1-10份、茯苓5-20份、玉米须1-5份、防风5-10份、薄荷1-10份、蒲公英5-10份、甘草5-20份、石榴皮10-20份、丹参5-15份、野菊花10-20份、夏枯草5-10份、合欢花2-5份、胖大海10-20份和铁皮石斛5-20份。
[0008]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治疗咽喉肿痛的药物,生产所述药物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灯心草25份、百合15份、海藻11份、皮袋香4份、黄精5份、茯苓11份、玉米须3份、防风6份、薄荷4份、蒲公英7份、甘草13份、石榴皮13份、丹参9份、野菊花12份、夏枯草7份、合欢花3份、胖大海16份和铁皮石斛11份。
[0009]—种制备治疗咽喉肿痛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I)按重量份数准备原材料;
[0011](2)将灯心草、百合、海藻、皮袋香、黄精、茯苓、玉米须、防风、薄荷、蒲公英、甘草、石榴皮、丹参、野菊花、夏枯草、合欢花、胖大海和铁皮石斛混合后加水浸泡2?3小时,然后加水煎煮,然后过滤,得到滤液;
[0012](3)在步骤(2)制得的滤液中加入冰糖,然后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0?1.4的稠膏,加入糊精,制成颗粒,干燥,制得成品。
[001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治疗咽喉肿痛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2)将灯心草、百合、海藻、皮袋香、黄精、茯苓、玉米须、防风、薄荷、蒲公英、甘草、石榴皮、丹参、野菊花、夏枯草、合欢花、胖大海和铁皮石斛混合后加水浸泡2?3小时,然后加水煎煮2-4次,然后过滤,将煎煮2-4次制得的滤液相互混合。
[0014]本发明原料药物的药性如下:
[0015]灯心草:清心火,利小便。用于心烦失眠,尿少涩痛,口舌生疮。
[0016]百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用于阴虚久咳,痰中带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
[0017]海藻:软坚散结,消痰,利水。用于癭瘤,瘰疬、睾丸肿痛,痰饮水肿。
[0018]皮袋香:清热解毒。主咽喉炎;鼻炎;结膜炎;脑漏。
[0019]黄精: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用于脾胃虚弱,体倦乏力,口干食少,肺虚燥咳,精血不足,内热消渴。
[0020]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0021 ]玉米须:利尿消肿,平肝利胆。用于急、慢性肾炎,水肿,急、慢性肝炎,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鼻窦炎,尿路结石,胆道结石,小便不利、湿热黄胆等症。
[0022 ]防风:解表祛风,胜湿,止痉。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
[0023]薄荷:宣散风热。清头目,透疹。用于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喉痹,口疮,风疹,麻疹,胸胁胀闷。
[0024]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疠,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
[0025]甘草: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用于心气不足的心动悸、脉结代,热毒疮疡,咽喉肿痛。
[0026]石榴皮:涩肠止泻,止血,驱虫。用于久泻,久痢,便血,脱肛,崩漏,白带,虫积腹痛。
[0027]丹参: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
[0028]野菊花:清热解毒。用于疔疮痈肿,目赤肿痛,头痛眩晕。
[0029]夏枯草:清肝,散结。治瘰疬,癭瘤,乳痈,乳癌,目珠夜痛,羞明流泪,头目眩晕,口眼歪斜,筋骨疼痛,肺结核,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血崩,带下。清肝明目:用于肝热目赤肿痛,及肝阳上亢之头痛、目眩(如高血压病),可配苦丁茶、野菊花。清热散结:用于乳腺炎、腮腺炎,可配柴胡、赤芍、浙贝母。用于瘰疬(如淋巴腺结核)、癭瘤(如单纯性甲状腺肿大),常配牡蛎、浙贝母。
[0030]合欢花:解郁安神。用于心神不安,忧郁失眠。
[0031]胖大海:味甘、淡,性微寒。归肺、大肠经。其质轻宣散,善于开宣肺气,清泄郁火,利咽开音。适用于肺经郁热、肺气闭郁之声音嘶哑、咽喉疼痛,以及痰热咳嗽等症。
[0032]铁皮石斛:性味功效:味甘,性微寒。生津养胃;滋阴清热;润肺益肾;明目强腰。
[003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治疗咽喉肿痛的药物,不仅具有化痰、清热、解毒和消炎作用,还能够有效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标本兼治,从根本上解除患者痛苦,具有成本低、显效快、治愈率高的优点。该咽喉肿痛药除了具有优异的清热化痰,治疗咽喉肿痛外,还具有增强食欲,止痛和治疗因咽喉肿痛引起的细菌性口臭的作用。制备方法简单,便与实施,易于掌握。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35]实施例1
[0036]—种制备治疗咽喉肿痛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7](I)按重量份数准备原材料;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灯心草25份、百合15份、海藻11份、皮袋香4份、黄精5份、茯苓11份、玉米须3份、防风6份、薄荷4份、蒲公英7份、甘草13份、石榴皮13份、丹参9份、野菊花12份、夏枯草7份、合欢花3份、胖大海16份和铁皮石斛11份;
[0038](2)将灯心草、百合、海藻、皮袋香、黄精、茯苓、玉米须、防风、薄荷、蒲公英、甘草、石榴皮、丹参、野菊花、夏枯草、合欢花、胖大海和铁皮石斛混合后加水浸泡3小时,然后加水煎煮3次,然后过滤,将煎煮3次制得的滤液相互混合,得到混合滤液;
[0039](3)在步骤(2)制得的混合滤液中加入冰糖,然后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的稠膏,加入糊精,制成颗粒,干燥,制得成品。
[0040]实施例2
[0041 ] 一种制备治疗咽喉肿痛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2](I)按重量份数准备原材料;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灯心草20份、百合20份、海藻5份、皮袋香I份、黄精1份、茯苓5份、玉米须I份、防风1份、薄荷I份、蒲公英1份、甘草5份、石榴皮10份、丹参15份、野菊花10份、夏枯草5份、合欢花5份、胖大海10份和铁皮石斛5份;
[0043](2)将灯心草、百合、海藻、皮袋香、黄精、茯苓、玉米须、防风、薄荷、蒲公英、甘草、石榴皮、丹参、野菊花、夏枯草、合欢花、胖大海和铁皮石斛混合后加水浸泡2小时,然后加水煎煮2次,然后过滤,将煎煮2次制得的滤液相互混合,得到混合滤液;
[0044](3)在步骤(2)制得的混合滤液中加入冰糖,然后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0的稠膏,加入糊精,制成颗粒,干燥,制得成品。
[0045]实施例3
[0046]—种制备治疗咽喉肿痛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7](I)按重量份数准备原材料;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灯心草30份、百合10份、海藻20份、皮袋香10份、黄精I份、茯苓20份、玉米须5份、防风5份、薄荷10份、蒲公英10份、甘草20份、石榴皮20份、丹参5份、野菊花20份、夏枯草10份、合欢花2份、胖大海20份和铁皮石斛20份;
[0048](2)将灯心草、百合、海藻、皮袋香、黄精、茯苓、玉米须、防风、薄荷、蒲公英、甘草、石榴皮、丹参、野菊花、夏枯草、合欢花、胖大海和铁皮石斛混合后加水浸泡3小时,然后加水煎煮4次,然后过滤,将煎煮4次制得的滤液相互混合,得到混合滤液;
[0049](3)在步骤(2)制得的混合滤液中加入冰糖,然后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4的稠膏,加入糊精,制成颗粒,干燥,制得成品。
[0050]本发明中药使用于2010年至2012年临床观察咽喉肿痛88例患者,临床报告如下:[0051 ] 88例患者中,女性42例,男性46例,年龄最小10岁,最大64岁,病程多在7天到2年,平均年龄37.7岁。
[0052]1、诊断标准
[0053]咽喉肿痛多由外感风寒、风热或病毒性感冒引起,常出现咽喉红肿、疼痛、干裂、糜烂、吞咽困难等症状,重症患者常伴有头痛、发热等症状。
[0054]2、治疗结果:
[0055]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0056]治愈:红肿、糜烂、咳痛、吞咽困难等症状完全消失;
[0057]有效:红肿、糜烂、咳痛、吞咽困难等症状明显缓解;
[0058]未愈:症状及临床体征无明显改变。
[0059]3、服用方法如下:每次I剂,每日3次,3天为I疗程。每次剂量为1mg。以实施例1制得的药物进行临床试验。
[0060]4、结果:88例患者中,治愈66例(75%),有效22例(25%),未愈O例(0%),总有效率为 100%。
[0061 ] 5、典型病例
[0062]蓝某,女,44岁,患咽喉肿痛2.5年,声带充血,声音嘶哑,影响教学工作。服用本发明
[0063]治疗咽喉肿痛的中药进行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声带充血消失,运动良好,声音嘶哑明显好转,继续服用I个疗程,诸症均消失,痊愈。
[0064]周某,男,26岁,患声音嘶哑半年,并伴有红肿、糜烂等症状。服用了本发明治疗咽喉肿痛的中药,2个疗程后,病获痊愈。
[0065]宋某,女,35岁,干咳,痰多,咽痒,咽痛,唇红,夜寐不安,舌尖红赤、苔白,脉浮。月艮用了本发明治疗咽喉肿痛的中药,2个疗程后,病获痊愈。
[0066]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主权项】
1.一种治疗咽喉肿痛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生产所述药物的原料包括:灯心草、百合、海藻、皮袋香、黄精、茯苓、玉米须、防风、薄荷、蒲公英、甘草、石榴皮、丹参、野菊花、夏枯草、合欢花、胖大海和铁皮石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咽喉肿痛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生产所述药物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灯心草20-30份、百合10-20份、海藻5-20份、皮袋香1-10份、黄精1-10份、茯苓5-20份、玉米须1-5份、防风5-10份、薄荷1-10份、蒲公英5-10份、甘草5-20份、石榴皮10-20份、丹参5-15份、野菊花10-20份、夏枯草5-10份、合欢花2-5份、胖大海10-20份和铁皮石斛5-2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咽喉肿痛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生产所述药物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灯心草25份、百合15份、海藻11份、皮袋香4份、黄精5份、茯苓11份、玉米须3份、防风6份、薄荷4份、蒲公英7份、甘草13份、石榴皮13份、丹参9份、野菊花12份、夏枯草7份、合欢花3份、胖大海16份和铁皮石斛11份。4.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咽喉肿痛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数准备原材料; (2)将灯心草、百合、海藻、皮袋香、黄精、茯苓、玉米须、防风、薄荷、蒲公英、甘草、石榴皮、丹参、野菊花、夏枯草、合欢花、胖大海和铁皮石斛混合后加水浸泡2?3小时,然后加水煎煮,然后过滤,得到滤液; (3)在步骤(2)制得的滤液中加入冰糖,然后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0?1.4的稠膏,加入糊精,制成颗粒,干燥,制得成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治疗咽喉肿痛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将灯心草、百合、海藻、皮袋香、黄精、茯苓、玉米须、防风、薄荷、蒲公英、甘草、石榴皮、丹参、野菊花、夏枯草、合欢花、胖大海和铁皮石斛混合后加水浸泡2?3小时,然后加水煎煮2-4次,然后过滤,将煎煮2-4次制得的滤液相互混合。
【文档编号】A61P11/04GK106039067SQ201610521280
【公开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请日】2016年6月30日
【发明人】李艳梅
【申请人】李艳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