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甲沟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705080阅读:17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甲沟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甲沟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中药制剂中包括以下原料药材:岗松、水蔗草、红果楠、山甘草、岗梅根、松萝、旱莲花、墙草根、铁箍散、穿根藤、小蜡树、吊岩风、金边龙舌兰、土大黄、荷莲豆菜、红车轴草、杏叶防风、酸模、蝎子七、粟米草、篦梳剑、大叶金花草和南酸枣。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中药制剂,配合西医常规术后使用治疗甲沟炎,使用安全、无痛苦、无毒副作用、无过敏反应,治疗周期短,见效快,为治疗甲沟炎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中西医治疗方法,制备工艺简单。
【专利说明】
一种治疗甲沟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甲沟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 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甲沟炎(paronychia)是甲沟或其周围组织的感染。病原多为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感 染,常由轻微的外伤引起,如修甲不慎、刺伤、撕去逆剥等。指甲的生长部称甲基质或甲根, 被皮肤覆盖,指甲的两侧与皮肤皱褶相接,形成甲沟。甲沟炎即指甲板两侧与皮肤皱褶结合 部的化脓性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指(趾)部感染性疾病之一。各种轻伤后,早期如果及时进行 局部消炎处理,感染可以控制,否则皮肤表面的葡萄球菌会造成伤口感染,逐渐形成脓肿, 最终引发甲沟炎。浅型甲沟炎在表皮内或表皮下有小的灰白色脓肿,位于甲沟和甲沟后皱 襞上皮联合处。深型甲沟炎部位深而弥散,表现为蜂窝织炎,感染开始时一侧甲沟发生红 月中,疼痛,短时间内可化脓。感染可扩散至指甲根部和对侧甲沟,形成指甲周围炎。严重时可 扩散至甲下而形成甲下脓肿,此时疼痛加剧,肿胀叫显,在指甲下方可见到黄白包脓液,指 甲与甲床分离,指甲可漂起。如不及时处理,可发展成脓性指头炎,甚至引起指骨骨髓炎,也 可变为慢性甲沟炎。甲沟炎处理不及时,脓肿向甲下蔓延,甲板与甲基质间也发生感染,皮 肤指甲周缘肿胀,疼痛剧烈,指甲下可见到黄白色脓液,部分病人会出现低热,白细胞增高 等全身症状。
[0003] 中医将甲沟炎纳入"伤骨"范畴,病因为外伤引起局部脉络受损,气血凝滞,阻塞经 络而致。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利用我国传统的中医理论,提供一种新型的无 毒副作用,治疗周期短,效果好的治疗甲沟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甲沟炎的中药制剂,所述中药制 剂包括以下原料药材:岗松、水蔗草、红果楠、山甘草、岗梅根、松萝、旱莲花、墙草根、铁箍 散、穿根藤、小蜡树、吊岩风、金边龙舌兰、土大黄、荷莲豆菜、红车轴草、杏叶防风、酸模、蝎 子七、粟米草、篦梳剑、大叶金花草和南酸率。
[0006] 所述中药制剂中的各种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优选为:岗松15~25份、水蔗 草30~40份、红果楠15~30份、山甘草25~35份、岗梅根10~20份、松萝15~25份、旱莲花20 ~30份、墙草根25~40份、铁箍散20~30份、穿根藤25~35份、小蜡树30~40份、吊岩风15~ 25份、金边龙舌兰10~20份、土大黄15~30份、荷莲豆菜25~35份、红车轴草20~30份、杏叶 防风15~25份、酸模30~40份、蝎子七5~15份、粟米草10~20份、篦梳剑15~25份、大叶金 花草25~35份和南酸枣20~30份。
[0007] 所述中药制剂中的各种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还可以进一步优选为:岗松20~25 份、水鹿草30~35份、红果楠20~25份、山甘草25~30份、岗梅根10~15份、松萝20~25份、 旱莲花25~30份、墙草根30~35份、铁箍散25~30份、穿根藤30~35份、小蜡树35~40份、吊 岩风15~20份、金边龙舌兰10~15份、土大黄20~25份、荷莲豆菜30~35份、红车轴草25~ 30份、杏叶防风15~20份、酸模30~35份、蝎子七10~15份、粟米草15~20份、篦梳剑20~25 份、大叶金花草30~35份和南酸枣25~30份。
[0008] 所述中药制剂中的各种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以进一步优选为:岗松21份、 水蔗草35份、红果楠22份、山甘草28份、岗梅根12份、松萝25份、旱莲花27份、墙草根35份、铁 箍散26份、穿根藤35份、小蜡树36份、吊岩风18份、金边龙舌兰12份、土大黄25份、荷莲豆菜 31份、红车轴草28份、杏叶防风16份、酸模35份、蝎子七12份、粟米草18份、篦梳剑22份、大叶 金花草35份和南酸枣26份。
[0009] 当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片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第一步,将穿根藤、小蜡树、吊岩风、金边龙舌兰、土大黄、荷莲豆菜、红车轴草、杏 叶防风、酸模、蝎子七、粟米草、篦梳剑、大叶金花草和南酸枣按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3 倍~5倍量醇浓度为55 %~65 %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4次,每次2小时~3小时,过滤,滤液 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70°C相对密度为1.30~1.32的膏体,备用;
[0011] 第二步,将剩余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3~5倍量水,煮沸2~4小 时,过滤,浓缩至70 °C相对密度为1.27~1.29的膏体;
[0012] 第三步,将第一步、第二步获得的膏体混合,55°C~65°C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粉;
[0013] 第四步,将所述的干膏粉与淀粉进行混匀处理,得到膏体混合物;所述的膏体和淀 粉的重量比为1:0.01~0.02;将所述膏体混合物进行制粒处理、干燥处理,得到的膏体混合 物颗粒;
[0014] 第五步,将所述的膏体混合物颗粒与滑石粉、硬脂酸镁依次进行混匀处理、压片处 理、包衣处理,即得中药制剂片剂成品;所述的颗粒、滑石粉、硬脂酸镁的重量比为100:1~3 :0.15~0.3 〇
[0015] 当所述中药的剂型为涂抹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6]步骤一:先将所述原料药材粉碎成粗粉,再进一步粉碎,过200目筛,使能通过200 目筛的细粉量至少达到60%,收集通过200目筛的细粉得细粉a;
[0017] 步骤二:将不能通过200目筛的粗粉投入多功能提取罐提取两次,第一次加重量份 8-10倍量水煎煮1-3小时,过滤获得煎液;第二次加重量份6-10倍量水煎煮1-3小时,过滤获 得煎液;合并两次煎液,过滤得滤液;将所得滤液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80°C烘干后,室 温冷却,研磨成细粉b;
[0018] 步骤三:将细粉a与细粉b混合后调入甘油制成涂抹剂。
[001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中药制剂,配合西医常规术后使用治疗甲沟炎,使用 安全、无痛苦、无毒副作用、无过敏反应,治疗周期短,见效快,为治疗甲沟炎提供了一种安 全、有效的中西医治疗方法,制备工艺简单。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甲沟炎的中药制剂,中药制剂中包括以下原料药材:岗松、 水蔗草、红果楠、山甘草、岗梅根、松萝、旱莲花、墙草根、铁箍散、穿根藤、小蜡树、吊岩风、金 边龙舌兰、土大黄、荷莲豆菜、红车轴草、杏叶防风、酸模、蝎子七、粟米草、篦梳剑、大叶金花 草和南酸枣。
[0021] 各种原料药材的药理如下:
[0022] 岗松:【别名】扫把枝、松毛枝、蛇虫草、鸡儿松、香柴、观音扫、长松、沙松、蚊松。【来 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岗松的枝叶。【性味】味苦;辛;性凉。【功能主治】化瘀止痛;清 热锊毒;利尿通淋;杀虫止痒。主跌打损伤;肚硬化;热泻;热淋;小便不利;阴痒;脚气;湿疹; 皮肤瘙痒;疥癣;水火烫伤;虫蛇咬伤。【各家论述】1.《陆川本草》:消肿,止痛,去瘀,杀虫。治 跌打昏迷,疥疮,溃疡,蛇咬伤。2.《南宁市药物志》:收敛,杀虫,止血,止痛,生肌。用洗疮疡、 瘙痒。【摘录】《中华本草》
[0023]水蔗草:【别名】丝线草、糯米草、竹子草、假雀麦、崩疮草、野香草、牙尖草。【来源】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水蔗草的根或茎叶。【功能主治】祛腐解毒;壮阳;主下肢溃烂;蛇虫 咬伤;阳痿。【摘录】《中华本草》
[0024] 红果楠:【别名】凉药、小楠木、粉天台、老鹰茶。【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红果 黄肉楠的根或叶。【性味】辛;性平。【归经】肺经。【功能主治】清热消肿;降逆止呕。主水火烫 伤;脚癣;痔疮;恶心呕吐。【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0025] 山甘草:【别名】白蝴蝶、白茶、凉茶藤、凉藤、黄蜂藤、生肌藤、粘雀藤、水藤根、蝴蝶 藤。【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毛玉叶金花的茎叶。【性味】甘微;苦;凉。 【归经】膀胱;肺;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主感冒;中暑;发热;咳嗽;咽喉肿 痛;泄泻;痢疾;肾炎水肿;湿热小便不利,疮疡脓肿;毒蛇咬伤。【各家论述】1.《广西中药 志》:煎水洗疮,有去腐生新之效。2.《泉州本草》:治跌打损伤、瘀血作痛,散恶疮肿毒。3.《广 东中草药》:清热解暑,凉血解毒。治大茶药中毒,皮肤湿疹。4.《实用中草药》:治深部脓肿。 【摘录】《中华本草》
[0026] 岗梅根:【别名】糟楼星、金包银、点秤根、天星根、七星藤、山梅根、乌皮柴、西解柴。 【来源】药材基源:为冬青科植物梅叶冬青的根。【性味】苦;甘;寒。【归经】肺;肝;大肠经。【功 能主治】清热;生津;散瘀;解毒。主感冒;头痛;眩晕;热病烦渴;痧气;热泻;肺痈;百日咳;咽 喉肿痛;痔血;淋病;疔疮肿毒;跌打损伤。【各家论述】《南宁市药物志》:清热解毒,润肺止 渴。治喉痛口渴,咳血,痧气。【摘录】《中华本草》
[0027] 松萝:【别名】女萝、松上寄生、松落、天棚草、雪风藤、山挂面、龙须草、金钱草、金丝 藤、云雾草、过山龙。【来源】药材基源:为松萝平植物长松萝、环裂松萝的地衣体。【性味】甘; 苦;性平。【归经】心;肾;肺经。【功能主治】祛痰止咳;清热解毒;除湿通络;止血调经;驱虫。 主痰热温疟;咳喘;肺痨;头痛;目赤云翳,痈肿疮毒;瘰疠;乳痈;烫火伤;毒蛇咬伤,风温痹 痛,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吐血;便血;崩漏,月经不调;白带;蛔虫病;血吸虫病。【各家 论述】《西藏常用中草药》:清热解毒,止咳化痰。治外伤感染,化脓性感染,毒蛇咬伤,肺结核 咳嗽痰多,颈淋巴腺炎,乳腺炎。【摘录】《中华本草》
[0028] 旱莲花:【别名】金莲花、吐血丹、荷叶七。【来源】药材基源:为旱金莲科植物旱金莲 的全草。【性味】味辛;酸;性凉。【归经】心;肾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目赤肿 痛;疮疖;吐血;咯血。【各家论述】《广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治目赤肿痛,恶毒大疮。【摘录】 《中华本草》
[0029] 墙草根:【别名】田薯、白石薯、软骨百薯、石薯、指甲薯、细叶贯菜子、水萝卜。【来源】 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墙草的根。【性味】味苦;酸;性平。【归经】肝经。【功能主治】清热解 毒;消肿;拔胶。主痈疽疗疖;乳腺炎;睾丸炎;深部脓肿;多发性脓肿;秃疮。【摘录】《中华本 草》
[0030] 铁箍散:【别名】狗屎花、蓝布裙、白母猪油子、拦路虎、铁板道、贴骨散、粘粮粮、绿 花菜。【来源】药材基源:为紫草料植物琉璃草的根及叶。【性味】苦;凉。【归经】心经。【功能主 治】清热解毒;散瘀止血。主疮_痈肿;崩漏;咳血;跌打肿痛;外伤出血;毒蛇咬伤。【摘录】 《中华本草》
[0031] 穿根藤:【别名】春根藤、崧根藤、伸筋藤、白花风不动、山芡实、潭薏米、风不动藤、 松筋藤。【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匍匐九节的枝、叶或全株。【性味】苦;辛;平。【归经】 肝;心经。【功能主治】祛风湿;舒筋活络;消肿止痛。主风湿关节痛;手足麻木;腰肌劳脶;坐 骨神经痛;多发性痈肿;骨结核;跌打损伤;骨折;毒蛇咬伤。【各家论述】《广西药植名录》:全 株:治头痛、气痛、小儿疳积。茎、叶:消炎,解毒,去腐,接骨,祛风湿,治跌伤。【摘录】《中华本 草》
[0032] 小蜡树:【别名】水冬青、鱼腊、鱼腊树、水白腊、冬青、山指甲、水黄杨。【来源】药材 基源:为木犀科植物小蜡的树皮及枝叶。【性味】苦;性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 主感冒发热;肺热咳嗽;咽喉肿痛;口舌生疮;湿热黄疸;痢疾;痈肿疮毒;湿疹;皮炎;跌打损 伤;烫伤。【摘录】《中华本草》
[0033] 吊岩风:【别名】异叶地锦、青藤、捆仙藤、爬山虎、大叶爬山虎、节叶藤、白花藤仔。 【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异叶爬山虎的根、茎或叶。【性味】微辛;湿;温;无毒。【功能 主治】祛风除湿;散瘀止痛;解毒消肿。主风湿痹痛;胃脘痛;偏头痛;产后瘀滞腹痛;跌打损 伤;痈疮肿毒。【摘录】《中华本草》
[0034] 金边龙舌兰:【别名】金边莲、金边假菠萝、龙舌兰、黄边龙舌兰。【来源】药材基源: 为龙舌兰科植物金边龙舌兰的叶。【性味】甘;微辛;凉。【功能主治】润肺止咳;凉血止血;清 热解毒。主肺燥咳嗽;咯血;虚喘;麻疹不透;痈肿疮毒;烫火伤。【各家论述】《南宁市药物 志》:有祛瘀生新作用。治肺胃出血。外敷治毒疮。【摘录】《中华本草》
[0035] 土大黄:【别名】吐血草、箭头草、金不换、野蒿荬、铁蒲扇、包金莲、止血草、血当归、 化血莲。【来源】药材基源:为寥科植物土大黄的根。【性味】辛;苦;性凉。【归经】肺;脾;大肠 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祛瘀消肿;通便;杀虫。主肺痨咳血;肺痛;吐血;瘀滞腹 痛;跌打损伤;大便秘结;痄腮;痈疮肿毒;烫伤;疥癣;湿疹。【各家论述】1.《纲目抬遗》:破瘀 生新。治跌打,消痈肿,止血;愈疥癣,和糖醋捣擦。治肺痈。2.《湖南药物志》:疏风祛湿,杀虫 止痒,清热解毒。【摘录】《中华本草》
[0036]荷莲豆菜:【别名】水蓝青、穿线蛇、野豌豆尖、对叶莲、青芳草、粉丹草、月光草、金 玉藤。【来源】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荷莲豆单的全草。【性味】苦;性凉。【归经】肝;胃;膀胱 经。【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活血解毒。主黄疸;水肿;疟疾;惊风;风湿脚气;疮痈疖毒;小儿疳 积;目翳;胬肉。【各家论述】1.《广西药植名录》:消炎,消肿,解毒,清热。治热疮,疮疖,痈毒, 蛇伤,眼膜炎,小儿疳积及小儿哮喘。2.《云南中草药》:清热消炎,利湿退翳。治黄疸,疟疾, 翼状胬肉,骨折,疮痈。【摘录】《中华本草》
[0037] 红车轴草:【别名】红三叶、红菽草、红荷兰翘摇、红花苜蓿、金花菜、红花车子、三叶 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药豆科植物红车轴草的花序及带花枝叶。【性味】味甘;苦;性微寒。 【归经】肺经。【功能主治】清热止咳;散结消肿。主感冒;咳喘;硬肿;烧伤。【各家论述】《中国 药植图鉴》:镇痉,止咳,上喘。全草制成软膏,治局部溃疡。【摘录】《中华本草》
[0038] 杏叶防风:【别名】蜘蛛香、山当归、马蹄防风、满身串、三足蝉、九牛燥、大寒药、消 气草、兔耳防风、小菊花。【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杏叶茴芹的根或全草。【性味】味 辛;微苦;性温。【归经】归肺;脾;胃;肝经。【功能主治】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祛风活血;解毒 消肿。主胺腹寒痛;消化不良;病疾;感冒;咳嗽;te风;白带;庙气;睾丸偏坠;療痛;跌打肿 痛;痈肿疮毒;毒蛇咬伤。【各家论述】《云南中草药》:行气健胃,祛风除湿,解毒截疟。治消化 不良,小儿惊风,预防流感。【摘录】《中华本草》
[0039] 酸模:【别名】山大黄、当药、山羊蹄、酸母、牛耳大黄、酸汤菜、酸姜、酸不溜、酸木 通、鸡爪黄连。【来源】药材基源:为寥科植物酸模的根。【性味】酸;微苦;性寒。【功能主治】凉 血止血;泄热通便;利尿;杀虫。主吐血;便血;月经过多;热痢;目赤;便秘;小便不通;淋浊; 恶疮;疥癣;湿疹。【各家论述】1.《本草拾遗》:主暴热腹胀,生捣绞汁服,当下痢。杀皮肤小 虫。2.《贵外民间方药集》:利便,解热,利尿,治五淋。【摘录】《中华本草》
[0040] 蝎子七:【别名】石风丹、朱砂七、朱砂参、草河车、红粉、山高粱、白粉、紫寥、土蜂 子。【来源】药材基源:为寥科植物珠芽寥、圆穗寥、太白寥的根茎。【性味】苦;涩;性凉。【归 经】脾;胃;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血;活血。主咽喉肿痛;乳蛾;痛疮肿毒;湿热泄 泻;痢疾;赤白带下;吐血;衄血;崩漏;肠风下血;外伤出血;跌打损伤;腰痛;关节疼痛。【各 家论述】《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治跌损红肿,血瘀疼痛,烂敷患部。【摘录】《中华本草》
[0041] 粟米草:【别名】地麻黄、地杉树、鸭脚瓜子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粟米草科植物粟 米草或簇花粟米草的全草。【性味】淡;涩;性凉。【功能主治】清热化湿;解毒消肿。主腹痛泄 泻;痢疾;感冒咳嗽;中暑;皮肤热疹;目赤肿痛;疮_肿毒;毒蛇咬伤;烧烫伤。【摘录】《中华 本草》
[0042] 篦梳剑:【别名】山鸭蕨、舌子风、小石剑、剑叶卷莲、分金草、天蜈蚣、青根、石箬、山 鸭蕨。【来源】药材基源:为蹄盖蕨科植物假双盖蕨的全草或根茎。【性味】苦;涩;微寒;无毒。 【归经】肺;肾经。【功能主治】止血通淋;清热解毒。主咳血;淋证;尿血;小儿疳积;脚癣。【各 家论述】1.《福建中草药》清热凉血,利尿通淋。【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0043] 大叶金花草:【别名】野黄连、水黄连、擎天蕨、雪仙草、蜢蚱参、青蕨、大金花草、小 鸡尾草。【来源】药材基源:为鳞始蕨科植物乌蕨的全草或根茎。【性味】微苦;寒;无毒。【归 经】肝;肺;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止血。主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肠炎; 痢疾;肝炎;湿热带下;痈疮肿毒;痒聰;口疮;烫火伤;毒蛇、狂犬咬伤;皮肤湿疹;吐血;尿 血;便血;外伤出血。【各家论述】1.《广西中药志》:叶:治热咳吐血,红白痢疾,解毒;外治跌 打出血,水火烫伤,疮疡烂肉等证;根:治赤白痢。2.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全草:清 热,解毒,利湿。治流感,感冒,咳嗽,扁桃体炎,腮腺炎,肠炎,痢疾,皮肤湿疹。【摘录】《中华 本草》《中药大辞典》
[0044] 南酸枣:【别名】五眼果、山枣、冬东子、酸枣、山桉果、鼻涕果、广枣、醋酸果。【来源】 药材基源:为漆树科植物南酸枣的果实(鲜)或果核。【性味】味甘;酸;性平。【归经】脾;肝经。 【功能主治】行气活血;养心安神;消积;解毒。主气滞血瘀;胸痛;心悸气短;神经衰弱;失眠; 支气管炎;食滞腹满;腹泻;疝气;烫火伤。【各家论述】1.《广西中草药》:鲜果,消食滞,治食 滞腹痛果核,清热毒,杀虫收敛。治汤火伤。【摘录】《中华本草》
[0045]所述中药制剂中的各种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优选为:岗松15~25份、水蔗 草30~40份、红果楠15~30份、山甘草25~35份、岗梅根10~20份、松萝15~25份、旱莲花20 ~30份、墙草根25~40份、铁箍散20~30份、穿根藤25~35份、小蜡树30~40份、吊岩风15~ 25份、金边龙舌兰10~20份、土大黄15~30份、荷莲豆菜25~35份、红车轴草20~30份、杏叶 防风15~25份、酸模30~40份、蝎子七5~15份、粟米草10~20份、篦梳剑15~25份、大叶金 花草25~35份和南酸枣20~30份。
[0046]所述中药制剂中的各种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还可以进一步优选为:岗松20~25 份、水鹿草30~35份、红果楠20~25份、山甘草25~30份、岗梅根10~15份、松萝20~25份、 旱莲花25~30份、墙草根30~35份、铁箍散25~30份、穿根藤30~35份、小蜡树35~40份、吊 岩风15~20份、金边龙舌兰10~15份、土大黄20~25份、荷莲豆菜30~35份、红车轴草25~ 30份、杏叶防风15~20份、酸模30~35份、蝎子七10~15份、粟米草15~20份、篦梳剑20~25 份、大叶金花草30~35份和南酸枣25~30份。
[0047]所述中药制剂中的各种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以进一步优选为:岗松21份、 水蔗草35份、红果楠22份、山甘草28份、岗梅根12份、松萝25份、旱莲花27份、墙草根35份、铁 箍散26份、穿根藤35份、小蜡树36份、吊岩风18份、金边龙舌兰12份、土大黄25份、荷莲豆菜 31份、红车轴草28份、杏叶防风16份、酸模35份、蝎子七12份、粟米草18份、篦梳剑22份、大叶 金花草35份和南酸枣26份。
[0048]本发明又进一步提供了一种上述治疗甲沟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制 剂的剂型为片剂,其包括以下步骤:
[0049] 第一步,将穿根藤、小蜡树、吊岩风、金边龙舌兰、土大黄、荷莲豆菜、红车轴草、杏 叶防风、酸模、蝎子七、粟米草、篦梳剑、大叶金花草和南酸枣按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3 倍~5倍量醇浓度为55 %~65 %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4次,每次2小时~3小时,过滤,滤液 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70°C相对密度为1.30~1.32的膏体,备用;
[0050] 第二步,将剩余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3~5倍量水,煮沸2~4小 时,过滤,浓缩至70 °C相对密度为1.27~1.29的膏体;
[0051]第三步,将第一步、第二步获得的膏体混合,55°C~65°C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粉;
[0052] 第四步,将所述的干膏粉与淀粉进行混匀处理,得到膏体混合物;所述的膏体和淀 粉的重量比为1:0.01~0.02;将所述膏体混合物进行制粒处理、干燥处理,得到的膏体混合 物颗粒;
[0053] 第五步,将所述的膏体混合物颗粒与滑石粉、硬脂酸镁依次进行混匀处理、压片处 理、包衣处理,即得中药制剂片剂成品;所述的颗粒、滑石粉、硬脂酸镁的重量比为100:1~3 :0.15~0.3 〇
[0054]本发明又进一步提供了一种上述治疗甲沟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制 剂的剂型为涂抹剂,其包括以下步骤:
[0055]步骤一:先将所述原料药材粉碎成粗粉,再进一步粉碎,过200目筛,使能通过200 目筛的细粉量至少达到60%,收集通过200目筛的细粉得细粉a;
[0056]步骤二:将不能通过200目筛的粗粉投入多功能提取罐提取两次,第一次加重量份 8-10倍量水煎煮1-3小时,过滤获得煎液;第二次加重量份6-10倍量水煎煮1-3小时,过滤获 得煎液;合并两次煎液,过滤得滤液;将所得滤液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80°C烘干后,室 温冷却,研磨成细粉b;
[0057] 步骤三:将细粉a与细粉b混合后调入甘油制成涂抹剂。
[0058] 以下采用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 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0059]实施例1:本发明制备的片剂
[0060]将岗松210g、水蔗草350g、红果楠220g、山甘草280g、岗梅根120g、松萝250g、旱莲 花270g、墙草根350g、铁箍散260g、穿根藤350g、小蜡树360g、吊岩风180g、金边龙舌兰120g、 土大黄250g、荷莲豆菜310g、红车轴草280g、杏叶防风160g、酸模350g、蝎子七120g、粟米草 180g、篦梳剑220g、大叶金花草350g和南酸枣260g。
[0061]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62]第一步,将穿根藤、小蜡树、吊岩风、金边龙舌兰、土大黄、荷莲豆菜、红车轴草、杏 叶防风、酸模、蝎子七、粟米草、篦梳剑、大叶金花草和南酸枣按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 倍量醇浓度为6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3小时,过滤,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70°C 相对密度为1.31的膏体,备用;
[0063]第二步,将剩余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倍量水,煮沸4小时,过滤, 浓缩至70°C相对密度为1.29的膏体;
[0064]第三步,将第一步、第二步获得的膏体混合,55°C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粉;
[0065] 第四步,将所述的干膏粉与淀粉进行混匀处理,得到膏体混合物;所述的膏体和淀 粉的重量比为1:0.02;将所述膏体混合物进行制粒处理、干燥处理,得到的膏体混合物颗 粒;
[0066] 第五步,将所述的膏体混合物颗粒与滑石粉、硬脂酸镁依次进行混匀处理、压片处 理、包衣处理,即得中药制剂片剂成品;所述的颗粒、滑石粉、硬脂酸镁的重量比为100:1.8: 0.26〇
[0067]实施例2:本发明制备的涂抹剂
[0068]将岗松250g、水蔗草320g、红果楠250g、山甘草270g、岗梅根150g、松萝210g、旱莲 花290g、墙草根310g、铁箍散280g、穿根藤320g、小蜡树390g、吊岩风170g、金边龙舌兰150g、 土大黄210g、荷莲豆菜350g、红车轴草270g、杏叶防风190g、酸模320g、蝎子七150g、粟米草 180g、篦梳剑250g、大叶金花草310g和南酸枣280g。
[0069]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70]步骤一:先将所述原料药材粉碎成粗粉,再进一步粉碎,过200目筛,使能通过200 目筛的细粉量至少达到60%,收集通过200目筛的细粉得细粉a;
[0071]步骤二:将不能通过200目筛的粗粉投入多功能提取罐提取两次,第一次加重量份 10倍量水煎煮3小时,过滤获得煎液;第二次加重量份7倍量水煎煮3小时,过滤获得煎液;合 并两次煎液,过滤得滤液;将所得滤液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80°C烘干后,室温冷却,研 磨成细粉b;
[0072]步骤三:将细粉a与细粉b混合后调入甘油制成涂抹剂。
[0073] 毒性实验:
[0074]急性毒性实验:应用小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24~36g,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小鼠 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给药组,实验前禁食12小时,将本发明的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片 剂溶解在水中,(浓度为8.93g生药/ml,最高浓度)灌胃,灌胃容积为5ml/kg(即单次给药剂 量为44.65生药/k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一天给药2次,给药间隔时间6小时,给药后 连续观察14天,并记录小鼠的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数。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给药后 小鼠未见明显差异,实验连续观察14天,小鼠全身状况、饮食、饮水、体重增长均正常。小鼠 口服灌胃本发明的片剂LD50M4.65生药/kg,每日最大给药量为89.3生药/kg/日。本发明的 中药临床用药量为8.37g生药/日/人,成人体重以60KG计,平均用药剂量为O . 1395g生药/ kg/日。按体重计:小鼠(平均体重以30g计)口服灌胃本发明的中药的耐受量为临床用量的 640倍。因此本发明的中药急性毒性极低,临床用药安全。
[0075]长期毒性实验:本发明中药实施例1片剂对小鼠按13.27、22.68和41.59g生药/kg 连续用药15周(1.0ml/100g体重,每天2次)及停药3周后,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对小鼠的毛 发、行为、大小便、体重、脏器重量、血象、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均无明显影响,脏器肉 眼没有发现异样变化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用药15周及停药3周后,小鼠各脏器均无明显 改变。说明本发明中药对小鼠长期用药后毒性小,停药后也没有异样反应,应用安全。
[0076] 外用药毒性实验:
[0077] 1、实验方法:将4组豚鼠(每组15只)背部脊柱两侧将脱毛剂均匀涂上,使去毛范围 约40平方厘米。洗净脱毛剂归笼观察24小时,其中三组,每组豚鼠分别涂本发明中药制剂外 用膏剂0.3、0.5和0.8ml,分别含生药95mg、160mg和270mg,另一组涂溶媒0.8ml,每日二次, 连续一周,实验结束后,将豚鼠处死,心,肝,肾及脱毛皮肤做病理检验。
[0078] 2、结果:上述三组用药豚鼠躯干脱毛区,未见局部皮肤有水肿、充血、红斑、出血点 及溃疡。用药组豚鼠毛发色泽、摄食、四肢活动等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病理组织学检查,用药 组心、肝、肾及脱毛皮与对照组比较也无明显差异。
[0079] 结果提示,本发明中药外用制剂无局部刺激作用,也未见全身毒性表现。表明本发 明中药外用制剂使用安全。
[0080] 临床资料:
[0081] 病例选择:所有病例均来源于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共96例,均符合甲沟炎的诊断 标准。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人。治疗组48例(发病56指/趾)中,男32例,女16例;年龄 16~52岁。对照组48例(发病54指/趾)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17~54岁。治疗组与对照组 在性别、年龄、病变部位和病情程度各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具有可比性。
[0082] 诊断标准: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1、常有刺伤或逆剥(倒刺)损伤 史。2、指(趾)甲一侧或两侧近端红肿、疼痛剧烈,继而出现脓点。感染蔓延至甲床,局部积脓 可使指(趾)甲浮起、脱落。3、重者可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0083]治疗方法:
[0084]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包括创面清洁、消炎、排脓、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先利用碘 伏、酒精或碘酒等对患部进行消毒,铺无菌布,患指(趾)根部麻醉,同时用无菌弹性橡皮筋 绑扎患指(趾)根部止血。在患指(趾)甲沟的炎症侧约1/5处,用反转刀片由前向后纵形垂直 剖开指(趾)甲和甲床组织,分离患侧甲周皮肤,插入血管钳,拔除约1/5的患侧指(趾)甲。同 时,切除增生的炎性肉芽组织,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放置凡士林油纱布填塞伤口,用无菌 纱布包扎。术后隔日换药待缺损处肉芽生长至创面与甲床愈合为止。术后常规给予3~5天 抗生素治疗或预防感染。治疗观察15天。
[0085] 治疗组:在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在手术治疗过程中,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 后,将本发明实施例2的涂抹剂,涂抹到患处,然后再放置凡士林油纱布填塞伤口,用无菌纱 布包扎,隔日换药。治疗观察15天。
[0086] 疗效判断标准: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1)治愈:全身及局部症状 消失,创口愈合。(2)显效:全身或局部症状明显好转或基本消失,创口基本愈合。(3)无效: 全身或局部症状无明显改善或恶化,创口愈合不良。
[0087] 治疗结果:两组分别治疗15天后,统计结果参见表1。
[0088] 表1两组分别治疗15天后临床疗效比较(单位:例)
[0090] 从表1可以看出,治疗组采用本发明的中药,配合西医治疗甲沟炎,相对于对照组, 在治疗效果上,特别是治疗时间上,具有显著的改进,即本发明中药能够大大缩短甲沟炎术 后痊愈的时间。
[0091] 不良反应:治疗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肝肾功能损害、过敏反应或其他不良 反应。
[0092]具体病例:患者宋某,男,43岁,患者因赤脚在稻田里劳作不慎左脚趾外伤,未采取 任何伤口处理,一段时间后发现受伤左趾出现一肿物,约黄豆大小,局部红肿,疼痛明显。近 期无明显畏寒、全身骨痛等不适,二便未见明显异常,精神,睡眠一般,食欲尚可,体重近期 无明显减轻。经临床诊断,加之患者偶有全身发热,最终确诊为左脚拇趾慢性甲沟炎。利用 西医常规手术及涂抹本发明实施例2的涂抹剂,隔日换药1次,术后第3天换药时,创口已经 基本愈合,术后第5天,拆开纱布,创口已经完全愈合,全身及局部症状亦消失,治愈,随访半 年未复发。
[0093] 所有上述的首要实施这一知识产权,并没有设定限制其他形式的实施这种新产品 或新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利用这一重要信息,上述内容修改,以实现类似的执行情况。 但是,所有修改或改造基于本发明新产品属于保留的权利。
[0094]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 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 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 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 一种治疗甲沟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包括以下原料药材:岗松、 水蔗草、红果楠、山甘草、岗梅根、松萝、旱莲花、墙草根、铁箍散、穿根藤、小蜡树、吊岩风、金 边龙舌兰、土大黄、荷莲豆菜、红车轴草、杏叶防风、酸模、蝎子七、粟米草、篦梳剑、大叶金花 草和南酸枣。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岗松15 ~25份、水鹿草30~40份、红果楠15~30份、山甘草25~35份、岗梅根10~20份、松萝15~25 份、旱莲花20~30份、墙草根25~40份、铁箍散20~30份、穿根藤25~35份、小蜡树30~40 份、吊岩风15~25份、金边龙舌兰10~20份、土大黄15~30份、荷莲豆菜25~35份、红车轴草 20~30份、杏叶防风15~25份、酸模30~40份、蝎子七5~15份、粟米草10~20份、篦梳剑15 ~25份、大叶金花草25~35份和南酸枣20~30份。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岗松 20~25份、水鹿草30~35份、红果楠20~25份、山甘草25~30份、岗梅根10~15份、松萝20~ 25份、旱莲花25~30份、墙草根30~35份、铁箍散25~30份、穿根藤30~35份、小蜡树35~40 份、吊岩风15~20份、金边龙舌兰10~15份、土大黄20~25份、荷莲豆菜30~35份、红车轴草 25~30份、杏叶防风15~20份、酸模30~35份、蝎子七10~15份、粟米草15~20份、篦梳剑20 ~25份、大叶金花草30~35份和南酸枣25~30份。4. 如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岗松 21份、水蔗草35份、红果楠22份、山甘草28份、岗梅根12份、松萝25份、旱莲花27份、墙草根35 份、铁箍散26份、穿根藤35份、小蜡树36份、吊岩风18份、金边龙舌兰12份、土大黄25份、荷莲 豆菜31份、红车轴草28份、杏叶防风16份、酸模35份、蝎子七12份、粟米草18份、篦梳剑22份、 大叶金花草35份和南酸枣26份。5. 如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片剂时,其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穿根藤、小蜡树、吊岩风、金边龙舌兰、土大黄、荷莲豆菜、红车轴草、杏叶防 风、酸模、蝎子七、粟米草、篦梳剑、大叶金花草和南酸枣按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3倍~ 5倍量醇浓度为55 %~65 %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4次,每次2小时~3小时,过滤,滤液合并, 回收乙醇,浓缩至70 °C相对密度为1.30~1.32的膏体,备用; 第二步,将剩余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3~5倍量水,煮沸2~4小时,过 滤,浓缩至70 °C相对密度为1.27~1.29的膏体; 第三步,将第一步、第二步获得的膏体混合,55 °C~65 °C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粉; 第四步,将所述的干膏粉与淀粉进行混匀处理,得到膏体混合物;所述的膏体和淀粉的 重量比为1:0.01~0.02;将所述膏体混合物进行制粒处理、干燥处理,得到的膏体混合物颗 粒; 第五步,将所述的膏体混合物颗粒与滑石粉、硬脂酸镁依次进行混匀处理、压片处理、 包衣处理,即得中药制剂片剂成品;所述的颗粒、滑石粉、硬脂酸镁的重量比为100:1~3: 0 · 15~0·3〇6. 如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涂抹剂时,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先将所述原料药材粉碎成粗粉,再进一步粉碎,过200目筛,使能通过200目筛 的细粉量至少达到60%,收集通过200目筛的细粉得细粉a; 步骤二:将不能通过200目筛的粗粉投入多功能提取罐提取两次,第一次加重量份8-10 倍量水煎煮1-3小时,过滤获得煎液;第二次加重量份6-10倍量水煎煮1-3小时,过滤获得煎 液;合并两次煎液,过滤得滤液;将所得滤液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80°C烘干后,室温冷 却,研磨成细粉b; 步骤三:将细粉a与细粉b混合后调入甘油制成涂抹剂。7. -种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 为片剂,其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穿根藤、小蜡树、吊岩风、金边龙舌兰、土大黄、荷莲豆菜、红车轴草、杏叶防 风、酸模、蝎子七、粟米草、篦梳剑、大叶金花草和南酸枣按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3倍~ 5倍量醇浓度为55 %~65 %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4次,每次2小时~3小时,过滤,滤液合并, 回收乙醇,浓缩至70 °C相对密度为1.30~1.32的膏体,备用; 第二步,将剩余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3~5倍量水,煮沸2~4小时,过 滤,浓缩至70 °C相对密度为1.27~1.29的膏体; 第三步,将第一步、第二步获得的膏体混合,55 °C~65 °C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粉; 第四步,将所述的干膏粉与淀粉进行混匀处理,得到膏体混合物;所述的膏体和淀粉的 重量比为1:0.01~0.02;将所述膏体混合物进行制粒处理、干燥处理,得到的膏体混合物颗 粒; 第五步,将所述的膏体混合物颗粒与滑石粉、硬脂酸镁依次进行混匀处理、压片处理、 包衣处理,即得中药制剂片剂成品;所述的颗粒、滑石粉、硬脂酸镁的重量比为100:1~3: 0 · 15~0·3〇8. -种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 为涂抹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先将所述原料药材粉碎成粗粉,再进一步粉碎,过200目筛,使能通过200目筛 的细粉量至少达到60%,收集通过200目筛的细粉得细粉a; 步骤二:将不能通过200目筛的粗粉投入多功能提取罐提取两次,第一次加重量份8-10 倍量水煎煮1-3小时,过滤获得煎液;第二次加重量份6-10倍量水煎煮1-3小时,过滤获得煎 液;合并两次煎液,过滤得滤液;将所得滤液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80°C烘干后,室温冷 却,研磨成细粉b; 步骤三:将细粉a与细粉b混合后调入甘油制成涂抹剂。
【文档编号】A61P31/04GK106075111SQ201610444265
【公开日】2016年11月9日
【申请日】2016年6月19日
【发明人】王京涛, 柳春华, 傅晓, 于泉淼
【申请人】王京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