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担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11490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担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服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担架。
【背景技术】
[0002]担架是在医疗和救护中用来转移病员的一种器具。在利用担架临时移动病员后,往往还需将病员转移到推车上,而多次的移动将增加病员的痛苦。此外,在转移过程中,还可能对病员的身体造成二次伤害。
[0003]综上所述,如何避免多次移动病员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待改善或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担架,以改善急救过程中多次移动病员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担架,包括担架本体、支撑所述担架本体的M个支脚以及与所述支脚--对应的M个车轮总成,M个所述支脚均连接于所述担架本体的背面,所述支脚的一端与所述担架本体转动连接,所述支脚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车轮总成,所述M为大于或等于四的整数。
[0007]优选地,上述的担架中,所述支脚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滑动连接。由于外管和内管滑动连接,所以可以将外管和内管进行相对移动,从而支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伸缩。
[0008]优选地,上述的担架中,所述支脚还包括插销,所述外管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内管设有Q个第二通孔,Q个所述第二通孔沿所述内管的轴心线方向延伸并依次排列,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相互配合,固定时,所述插销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其中一个所述第二通孔,所述Q为大于一的整数。将插销插入外管的第一通孔以及相互匹配的内管的第二通孔,可以固定住外管和内管。而由于内管设有多个沿内管的轴心线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二通孔,所以当插销插入第一通孔后,可以根据地面实际情况,进而选择高度位置不同的第二通孔进行插入,作适应性的调节。
[0009]优选地,上述的担架中,所述担架还包括闸线、复位弹簧以及控制所述支脚伸缩的控制闸,所述插销通过所述复位弹簧与所述外管连接,所述闸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插销和所述控制闸,使用控制闸时,所述闸线沿所述插销的轴线方向运动。控制闸通过闸线连接了插销,而闸线沿插销的轴线方向运动,当需要进行支脚的高度的调节时,拉下控制闸,控制闸带动闸线,闸线拉动插销,进而插销从内管的某个第二通孔中抽出。之后放开控制闸,由于插销通过复位弹簧与外管连接,复位弹簧将复位,所以带动插销也回到原位,锁定另一个高度不同的第二通孔,完成支脚的高度的调节。
[0010]优选地,上述的担架中,所述担架本体还包括折叠所述支脚后进行支撑的P个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与所述担架本体固定连接,所述P为等于M的整数。担架本体还包括了固定柱,在某些不便于使用支脚,而又需要将担架暂放的场合,固定柱的设置就提供了方便。
[0011]优选地,上述的担架中,所述固定柱设有固定销,所述支脚设有匹配所述固定销的开孔,所述固定销穿过所述开孔。利用支脚进行支撑时,由于固定柱设置了固定销,支脚又设置了匹配固定销的开孔,所以可以利用固定销穿过开孔,进而固定住支脚,避免支脚的晃动。
[0012]优选地,上述的担架中,所述担架还包括挡住病员身体的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所述担架本体的两侧。当病员躺在担架本体上时,挡板的设置能够挡住病员的身体,避免病员的摔落。
[0013]优选地,上述的担架中,所述挡板与所述担架本体转动连接。如此,当需要挡板挡住病员身体时,可以将挡板翻起;当需要移动病员时,可以将挡板翻下。此外,还可以将挡板翻平,置放器件,作为简易操作平台。
[0014]优选地,上述的担架中,所述担架本体的背面设有弯钩,所述挡板设有套入所述弯钩的挂环。当不使用挡板时,可以将挡板翻到支脚所在的一侧,并利用担架本体的弯钩挂住挡板上的挂环,将挡板进行基本固定。同时,当把支脚转动折叠后,挡板翻到支脚所在一侧时,又刚好可以挡住折叠后的支脚,再通过担架本体的弯钩勾住挡板的挂环,进而将支脚也进行遮挡固定。
[0015]优选地,上述的担架中,所述担架本体设有固定病员身体的捆绑带。担架本体上捆绑带的设置,为某些需要进行肢体固定的病员提供了便利。
[001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与担架本体转动连接的支脚,在保证担架功能的基础上实现了推车的功能。该担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使用,当在楼道等情况下,需要使用担架功能抬起病员时,将与担架本体转动连接的支脚转动收起即可;当需要在平路等情况下,需要使用推车功能推动病员时,将支脚转动接触到地面,进行支撑即可。
[00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担架可以根据情况实现不同功能,转移病员,而无需多次移动病员,避免了病员由于多次移动可能受到的二次伤害。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担架示意图;
[0020]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支脚转动后的主视示意图;
[0021]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担架示意图;
[0022]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管和内管的配合示意图;
[0023]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担架的主视示意图;
[0024]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担架在坡道使用时的示意图;
[0025]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担架的主视不意图;
[0026]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担架的仰视不意图。
[0027]其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
[0028]101-担架本体;102-支脚;103_车轮总成;104-外管;105_内管;106-插销;107-第一通孔;108_第二通孔;109_控制闸;110-闸线;111_复位弹簧;112_固定柱;113-固定销;114-开孔;115-挡板;116-捆绑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在医疗救护人员救护的过程中,常常能看到担架的使用。担架是在医疗和救护过程中用来转移病员的一种器具,在医疗救护过程中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利用担架临时移动病员后,往往还需将病员转移到推车上,在此过程中,多次的移动将增加病员的痛苦。
[0030]鉴于上述情况,研宄者经过深入的研宄和大量的实践,提供了一种担架,该担架将普通担架与推车结合设置,在担架本体上设置了与担架本体转动连接的支脚,支脚连接了车轮总成。如此,当在楼道等情况下时,就可以将支脚收起,抬动病员;而当在平坦的路面时,就可以将支脚放下,利用支脚将该担架作为推车使用。在整个过程中,都无需转移病员,从而避免了由于多次移动病员而给病员带来的二次伤害。该担架使用便捷、结构简单、实用性高,适合大范围推广。
[0031]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32]图1和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担架,包括担架本体101、支撑担架本体101的M个支脚102以及与支脚102——对应的M个车轮总成103,M个支脚102均连接于担架本体101的背面,支脚102的一端与担架本体101转动连接,支脚102的另一端连接车轮总成103,M为大于或等于四的整数。
[0033]在本实施例中,M为四,当然,M个数的选取并不作为限制,当然也可以将M设置为五。为了便于说明,后述实施例均采用四个支脚102和四个车轮总成103。
[0034]担架本体101与支脚102转动连接,而支脚102又连接了可以实现转动的车轮总成103,当需要抬起病员时,将支脚102转动折叠,使得支脚102收起,即可方便的抬动病员;而当需要推动病员时,将支脚102转动拉下,车轮总成103接触地面,四个支脚102对担架本体101形成支撑,即可推动担架本体101上的病员。而由此,病员被输送时,整个输送过程利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担架就可以完成转移,而无需将病员从普通的担架上转移到推车,再转移到其他工具,减轻了病员的痛苦,也避免了由于多次移动而导致的对病员身体的二次伤害。
[0035]在本实施例中,车轮总成103的轮子可以使用万向轮,万向轮的结构允许其水平360度旋转,方便担架实现推车功能时,担架的转弯。
[0036]本实施例提供的担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实现不同功能,转移病员,而无需多次移动病员。此外,医护人员在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担架时,在平坦路面就可以将支脚102转动拉下,形成推车,进而节省力气。该担架结构简单、实用性高,适合大范围推广。
[0037]图3、图4、图5以及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担架,包括担架本体101、支撑担架本体101的四个支脚102以及与支脚102——对应的四个车轮总成103,四个支脚102均连接于担架本体101的背面,支脚102的一端与担架本体101转动连接,支脚102的另一端连接车轮总成103。
[0038]由于在某些路面,如坡道使用担架时,路面的倾斜状况等可能会影响到病员,加重病员的负担和不适感。由此,研宄者设计的支脚102包括了外管104和内管105,外管104和内管105滑动连接。由于外管104和内管105滑动连接,所以可以将外管104和内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