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56341阅读:5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导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通过介入到血管内进行治疗的一种微导管。
【背景技术】
[0002]介入治疗是指采用电视监视器高科技设备,通过在人体某一部位开一个小洞,然后用一根微导管深入病人体内血管,进行修补、扩充、疏通工作的微创腔内手术治疗,其作为多种类型血管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
[0003]随着介入治疗的不断发展,医生手术能力的提高和不断挑战严重复杂病变,作为介入治疗过程中的医疗用具微导管,由于可以降低血管内病变介入操作的复杂性、提高成功率,同时通过减少介入治疗时血管破裂风险、降低患者在复杂介入治疗中的风险,已经成为介入手术的重要器械。
[0004]传统的微导管一般由于其外径较大及全金属编织杆结构,因此穿透性和柔韧性欠佳,特别是通过迂曲微通道的寻踪能力不强,尤其是扩张心外膜通道更是迂曲,其通过能力受限。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柔软性、跟踪性、支撑性、抗折性和推送性具有显著提高的微导管。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导管,包括手持底座、夕卜衬连接套和微导管管体,所述微导管管体的一端通过外衬连接套与手持底座连接,所述微导管管体轴向分为多个过渡段,所述多个过渡段的硬度从靠近手持底座向远离手持底座的方向递减;其中,第一过渡段采用PA12,硬度为75-80D,第二过渡段采用Pebax7033,硬度为70D,第三过渡段采用Pebax6333,硬度为60-65,第四过渡段采用Pebax5533,硬度为50-55D,第五过渡段采用Pebax4033,硬度为40-45,第六过渡段采用Pebax3533,硬度为35D,第七过渡段采用Pebax2533,硬度为25D,第八过渡段采用Pebax2533,硬度为25D。
[0007]作为优化,所述微导管管体由内而外依次包括光滑的内层、中层和外层;所述中层为支撑层,其分别与所述内层和外层相连,中层由金属丝以井字交叉的编织方式组成。
[0008]作为优化,所述微导管管体远离手持底座的一端为头端,所述头端包括硬度低于头端其他部分的先端;所述先端设计成R角。
[0009]作为优化,还包括位于头端的显影环,所述显影环固定在内层的外侧,显影环靠近微导管管体的头端部与中层的前端平行接触且连接。
[0010]作为优化,所述外层的外表面涂有亲水涂层。
[0011]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导管,由于将微导管管体分成多个硬度不同的过渡段,从而能更加适应于细小极度弯曲的血管,具有更好的柔软性、跟踪性、支撑性、抗折性和推送性,该微导管能顺畅的到达血管的病变部位,以减少介入治疗时对血管的伤害。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导管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中微导管管体的部分横向剖视图。
[0014]附图标号说明,手持底座10 ;外衬连接套20 ;微导管管体30,内层30a、中层30b、外层30c、头端30d、第一过渡段31、第二过渡段32、第三过渡段33、第四过渡段34、第五过渡段35、第六过渡段36、第七过渡段37、第八过渡段38 ;显影环40。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内”、“外”和“横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17]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至“第八”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至“第八”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18]参见图1和图2,一种微导管,包括手持底座、外衬连接套和微导管管体,微导管管体的一端通过外衬连接套与手持底座连接,微导管管体的一端插入外衬连接套内与手持底座连接,外衬连接套包裹微导管管体与手持底座的连接处,以便医生对整个装置的操作使用。
[0019]微导管管体的长度一般为1550±25mm,其轴向可以分为多个过渡段,多个过渡段采用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硬度,其中,多个过渡段的硬度从靠近手持底座向远离手持底座的方向递减。具体地微导管管体轴向可以分8个过渡段,从靠近手持底座向远离手持底座的方向依次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和第八过渡段,其中,第一过渡段的长度可以为1180±25mm,采用PA12,硬度为75-80D,第二过渡段的长度可以为50mm,采用Pebax7033,硬度为70D,第三过渡段的长度可以为100mm,采用Pebax6333,硬度为60-65,第四过渡段的长度可以为50mm,采用Pebax5533,硬度为50-5?,第五过渡段的长度可以为70mm,采用Pebax4033,硬度为40-45,第六过渡段的长度可以为50mm,采用Pebax3533,硬度为35D,第七过渡段采用Pebax2533,硬度为25D,第八过渡段采用Pebax2533,硬度为25D,第七过渡段和第八过渡段的总长度可以为50mm。
[0020]具体实施时,微导管管体由内而外依次包括内层、中层和外层;内层由高分子材料PTFE材料制成,内层的内表面光滑,其内腔直径不变,确保在手术中能够顺畅的将导丝、药物、拴塞物微小的支架、弹簧等沿着光滑的内层送至血管病变处进行治疗。中层为支撑层,其分别与所述内层和外层相连,从而使微导管管体的各层连接在一起,中层由金属丝以井字交叉的编织方式组成,每英寸的节点为PPI = 50。外层由pabax、pa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制成,在外层材料中置入30%的硫酸钡,可X线造影检查,提高显示对比度,更有利于医生操作的观察,达到理想的检查效果。外层的外表面还可以涂覆亲水涂层,提高微导管外表面的润滑性能,以加强微导管管体在血管中的推送性,更加容易在血管中穿行。
[0021]微导管管体远离手持底座的一端为头端,头端整体非常柔软,硬度较低,头端包括先端,先端的硬度低于头端其他部分,先端设计成R角,可减小微导管在极度迂曲血管血流中的阻力,达到很好的推送性,使其轻松达到血管的病变处,又可避免对血管内壁的损伤。在头端设置显影环,方便医生的操作,显影环沿微导管管体轴向的长度为0.6mm,显影环靠近先端的一端与先端的距离为0.6mm,显影环最好由铂金材料制成,显影环固定在头端部分内层的外侧,显影环靠近微导管管体的头端部与中层的前端平行接触且连接,具体地,显影环靠近微导管管体的头端部与井字交叉的金属编织丝的前端平行接触且连接,微导管管体硬度不同的多个过渡段、中层结构、显影环与R角的先端相配合,达到微导管的柔软性、跟踪性、支撑性、抗折性和推送性,可减小微导管在极度迂曲血管血流中的阻力,达到很好的推送性,使其轻松达到血管的病变处,又可避免对血管内壁的损伤。
[0022]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主权项】
1.一种微导管,包括手持底座、外衬连接套和微导管管体,所述微导管管体的一端通过外衬连接套与手持底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导管管体轴向分为八个过渡段,所述八个过渡段的硬度从靠近手持底座向远离手持底座的方向递减其中,第一过渡段采用PA12,硬度为75-80D,第二过渡段采用Pebax7033,硬度为70D,第三过渡段采用Pebax6333,硬度为60-65,第四过渡段采用Pebax5533,硬度为50_5?,第五过渡段采用Pebax4033,硬度为40-45,第六过渡段采用Pebax3533,硬度为35D,第七过渡段采用Pebax2533,硬度为25D,第八过渡段采用Pebax2533,硬度为25D。
2.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导管管体由内而外依次包括光滑的内层、中层和外层; 所述中层为支撑层,其分别与所述内层和外层相连,中层由金属丝以井字交叉的编织方式组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导管管体远离手持底座的一端为头端,所述头端包括硬度低于头端其他部分的先端;所述先端设计成R角。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导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头端的显影环,所述显影环固定在内层的外侧,显影环靠近微导管管体的头端部与中层的前端平行接触且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的外表面涂有亲水涂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导管,它包括手持底座、外衬连接套和微导管管体,所述微导管管体的一端通过外衬连接套与手持底座连接,微导管管体轴向分为多个过渡段,所述多个过渡段的硬度从靠近手持底座向远离手持底座的方向递减。由于将微导管管体分成多个硬度不同的过渡段,从而能更加适应于细小极度弯曲的血管,具有更好的柔软性、跟踪性、支撑性、抗折性和推送性,该微导管能顺畅的到达血管的病变部位,以减少介入治疗时对血管的伤害。
【IPC分类】A61M25-00
【公开号】CN204364615
【申请号】CN201520007052
【发明人】段红杰, 刘胜军
【申请人】北京国械堂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3日
【申请日】2015年1月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