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乙状结肠给药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671519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一种乙状结肠给药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改变疾病治疗传统给药途径的给药器具,尤其涉及一种乙状结肠给药器。
【背景技术】
[0002]现在人们治疗疾病,凡是需要进入体内的药物,多是通过口服或者打点滴的方式给药。口服药物时,多有异味刺激,尤其是婴幼儿不易接受,更有胃酸和消化酶可能影响药效。
[0003]打点滴在我国是司空见惯的事,无论成年人还是婴幼儿患病,只要挂上吊瓶治疗,患者和家属心里上即获安欲,否则往往会质问医者。所以在我国的医疗机构中“输液大厅”是必不可少的。这一景色令外国人看到后倍感诧异,外国的医生对此则多是频频摇头,随声“NO ! ” “NO ! ”。科技先进的国家,连婴幼儿腹泻的治疗也不采取静脉输液,如果需要补充水份和电解质,则是口服“ORS”液。因为挂吊瓶打点滴实乃弊大于利。为此,对静脉输液的诸多不良因素加以简要说明。
[0004]一、打点滴使药物直接进入人体血液循环,越过了人体天然屏障把关的作用,这就很容易导致激惹、变态和过敏反应等意外发生,具中国安全注射联盟统计,我国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导致死亡人数达39万以上,是引发医疗纠纷的重要原因。
[0005]二、打点滴使药液中大量不溶性微粒直接进入血液。
[0006]不溶性微粒是50微米以下的微粒,肉眼看不见,这种微粒可从药液本身产生,也可能由输液用器具,或药液生产时产生,在你输液时进入你的血液中。有些医生很容易忽视不溶性微粒对患者的潜在性危害。“打点滴”使药液直接进入人体的血液循环,由于人体的毛细血管直径一般为4 - 7微米,那么经常或大量的药物输液进入血管,不溶性微粒就会大量地蓄积在微血管丰富的心、肺、肾等重要器官内,久而久之,就会引起微血管的血栓梗塞、肺内肉芽肿、肺纤维化、肺静脉压、肺动脉压增高,以及局部组织水肿、炎症、坏死,甚至引发基因突变产生癌症等。且还会引起微循环功能障碍。
[0007]同时,微粒堵积还会引起局部供血不足、组织缺血、缺氧、水肿和炎症、过敏等。随输液进入人体中的大量微粒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可使巨噬细胞增大,形成肉芽肿。由于输液对血管也是一种刺激,长期输液常会导致静脉发炎,出现红肿疼痛、局部体温升高,甚至硬化等。输液治疗尽管作用强、见效快,但它的危害和不良反应也很突出,不当的输液治疗将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0008]三、打点滴影响人体免疫功能,易引起抗药性。
[0009]药物做为异物直接进入血液,省略了肠上皮组织丰富的淋巴集群对其“安检”,但是,血液中的免疫卫士会立即对突然出现的异物进行防范干涉,轻则一过性激惹,重则出现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如果长期用药,则免疫卫士们则会视而不见,习以为常,不予理睬,表现为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抗生素类药物,长期点滴的结果是病原微生物会发生基因突变,使抗生素成为自身可利用的兄弟而失去其应有的作用,产生耐药性,这是危害很大的后果。
[0010]四、常打点滴者易产生依赖症
[0011]在临床工作中,经常有习惯于打点滴的患者要求医生开点滴治疗,这种人从心理和机体上产生了成瘾般的依赖,即当今所谓输液依赖症。常见于症状较多的非器质性病变患者,其特点是吃药很难见效,打点滴才能解决问题。长此下去必然会产生免疫力低下和耐药性,如果以后患重病,即使是打点滴疗效也远不如很少打点滴者。
[0012]五、打点滴易导致人体微生态功能失调
[0013]主要表现在自身菌群失调和内环境失调:
[0014]对于菌群失调来说。人体健康离不开正常有益细菌群落的帮助。比如,我们的消化道内就有着无数个益生菌来帮助我们消化吸收营养物质和抑制消除致病菌的生存。如果不适当的应用抗生素,尤其是长时间直接从吊瓶输入抗生素,结果大量益生菌群被抑制,致病菌反而可能受益,这一菌群失调对健康危害很大。
[0015]对于内环境失调来说,人体正常水、电解质、酸碱度和阴离子隙是动态平衡的,这是维持人体新陈代谢生命活动至关重要的内环境。打点滴时未经过肠粘膜上皮组织调理,大量液体直接进入机体,使内环境发生变化,可能影响正常的代谢功能,对健康十分不利。
[0016]六、婴幼儿是重灾户
[0017]当前小儿科广泛使用打点滴,尤其是小儿发烧感冒,绝大多数是病毒感染,可是吊瓶内多是头孢三代、新型大环内酯或第三代喹诺酮类等昂贵抗生素,且不说对病毒无效,抗生素副作用是有害的。何况反复扎头皮针,或手背、足背静脉穿刺疼痛难忍,患儿更是恐懼惊吓,哭闹躁动,真是灾难一场。
[0018]因此,面对我国普遍存在的、不太符合医学科学要求的打点滴、挂吊瓶泛滥成灾的现实,广大医务工作者呼吁应加强宣传教育,同时想方设法从给药途径方面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19]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乙状结肠给药器,即免除口服药物的异味刺激和胃酸及消化酶对药效的影响,又免除了肌注、静脉注和静脉输入的创伤刺痛以及易发的应激与过敏反应。且能够利用结肠粘膜的良好屏障作用和快速吸收水分功能,将药液安全地吸收入血液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0020]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21]一种乙状结肠给药器,包括肛管部和导药管部,所述的肛管部包括内部带有进液孔的肛管螺纹柱,肛管螺纹柱前端为呈锥形的注射器或输液器接头,后端为呈锥形的导药管接头,导药管接头上接有端部设有多个出液孔的导药管部,肛管螺纹柱外侧开设有导气管镶嵌槽,导气管镶嵌槽中镶嵌有导气管,肛管螺纹柱上的导药管接头前端上安装有气囊袋,气囊袋与导气管相连通,肛管螺纹柱前端还安装有喇叭螺旋帽和套环。
[0022]所述的导药管部为一个末端设有多个出液孔的导药管,导药管接在导药管接头上。
[0023]所述的肛管螺纹柱包括相互连接,且一次成型的注射器或输液器接头、套环安装段、螺纹柱、平滑段、气囊袋安装段和位于其后端的导药管接头,肛管螺纹柱总长度为75mm,壁厚2.5_。
[0024]所述的注射器或输液器接头呈锥形,注射器或输液器接头长10mm,大头直径1mm,小头直径8mm,注射器或输液器接头与套环安装段相连,注射器或输液器接头内部进液孔也呈锥形,大头直径5mm,小头直径3mm与套环安装段的进液孔等量相连;
[0025]所述的套环安装段长5mm,壁厚2.5mm,其内部进液孔孔径为3mm,套环安装段与螺纹柱相连,其外有一套环;
[0026]所述的螺纹柱长30mm,螺纹高1.25mm,螺纹距2mm,共15个螺纹圈,其内部进液孔孔径为3mm,且与平滑段相连,所述的平滑段长10mm,壁厚2.5mm,其内部进液孔孔径为3mm,
且与气囊袋安装段相连;
[0027]所述的气囊袋安装段长10mm、直径6mm、壁厚1.5mm,其内部进液孔孔径为3mm,气囊袋安装段与导药管接头相连,其外有气囊袋;导药管接头呈锥形,长10mm,大头直径6mm与气囊袋安装段相连,壁厚2mm,内孔径3mm,小头直径4mm,壁厚1mm,内孔径2mm与导药管相接。
[0028]所述的套环安装段、螺纹柱、平滑段、气囊袋安装段外壁有一深1mm、宽1.5mm的导气管镶嵌槽,导气管镶嵌槽内镶嵌导气管。
[0029]所述的喇叭状螺旋帽:包括底部直径为40mm的大圆、顶部直径为12mm的小圆、螺帽长8mm、螺纹深1.25mm、螺纹距2mm、共4个螺纹圈,内孔径8mm。
[0030]所述的套环的环厚2mm、环宽3.5mm、环内径8.2mm。
[0031]所述的气囊袋呈套管状,气囊袋腔内充气后最大直径为30mm。
[0032]所述的导药管长度分别为120、190、260、330和400mm。
[0033]所述的导药管直径6mm、管壁厚2mm、内孔径2mm,所述的导药管从盲端起5mm处开一个Imm小孔,之后每隔15mm开一小孔,沿导药管纵行三等分平行开三条,每条开七个通入管腔的Imm小孔作为药液出口。
[003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3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乙状结肠给药器,是利用结肠粘膜的良好屏障作用和快速吸收水分功能,将药液直接送入肠道中,使药液安全地吸收入血液达到治疗疾病之目的。即免除口服药物的异味刺激和胃酸及消化酶对药效的影响,又免除了肌注、静脉注和静脉输入的创伤刺痛以及易发的应激与过敏反应。同时,该给药器的结肠给药方式,不像静脉注射那样直接将药物注入血液中,因此,避免了静脉注射时产生的副作用对人身体的影响,同时,也保证了人体对药物吸收时最基本的生物机能,增强了人体的免疫力,尤其是给婴幼患儿治疗,所用药物皆可通过乙状结肠推入或滴注,患儿在无任何不适状态下获得快速高效的治疗。成年人也很适用,此乃是给药途径的革命性改进,更好地给患者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服务。
[0036]同时,该实用新型提供的乙状结肠给药器,充分地发挥了肠粘膜上皮的天然屏障作用。由于肠粘膜上皮的屏障作用强于皮肤,使得异物在肠道进入人体前通过“安检”,允许进入者予以通行,不允许的危险分子予以屏蔽。比打点滴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安全的多。吊瓶滴数每分钟大于60滴就认为过快可能有不适感,乙状结肠滴入每分钟大于100滴也无不适。凡需口服的各种剂型药品皆可用生理盐水或注射用水或温开水溶解稀释后通过乙状结肠给药器注入或滴入,需静滴药则改为乙状结肠滴入即可。成人200ml以下,小儿60ml以下可直接推入,取左侧卧位略抬高臀部20分钟即全部吸收。
【附图说明】
[003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乙状结肠给药器结构示意图;
[003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乙状结肠给药器中的肛管部结构示意图。
[0039]其中:1为肛管螺纹柱;2为喇叭螺旋帽;3为套环;4为气囊袋;5为导气管;6为导气管镶嵌槽;7为导药管;8为注射器或输液器接头;9为进液孔;10为导药管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4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