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制氧气流量的鼻氧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38055阅读:9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控制氧气流量的鼻氧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控制氧气流量的鼻氧管。
【背景技术】
[0002]氧疗是临床上使用最广泛的治疗方法和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给氧能够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动脉血氧含量,促进组织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氧疗的过程中必须使用鼻氧管。
[0003]鼻氧管是一种共呼吸困难和缺氧病人输氧用的输氧管,是临床上用于输氧的一种医疗用品,它是将插头插入病人鼻孔中,使氧气从病人鼻孔中吸入肺部;目前使用的鼻氧管一般包括输氧管、输氧头,输氧头上设有两个出氧口。
[0004]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201320029477.3,专利名称为:新型鼻氧管,其包括输氧管及其连接的输氧头,输氧头由前管体和后管体插接形成,前管体和后管体上均设有垂直的插头,前管体前端与输氧管连接,后管体尾端封闭。其可根据患者来调节两插头的间距,以便使输氧时佩戴舒适;将前管体封堵后可单独使用;其管路简单,降低接头漏气风险。
[0005]该现有的鼻氧管主要存在以下缺点:
[0006]1、现有的鼻氧管不能自动调节氧气的流量,有些患者无需双鼻供氧或需要调节供氧的速率或流量大小,现有的鼻氧管无法完成调节流量的需求;
[0007]2、有些患者在一定特殊的情况下并不需双鼻供氧,而现有技术中若采用单鼻供氧,其一般采用的方法是更换单鼻输氧管,或将双插头鼻氧管的其中一个插头剪掉后用胶布将孔进行封堵或直接用胶布缠绕死插头的出氧口;但这样处理后往往会导致密封效果差,氧气浪费,还易造成肺部感染,给病人带来较大的痛苦;
[0008]3、现有的鼻氧管通过胶布与患者脸部进行固定,脸部和鼻部固定胶布随时需要更换,且患者极感不适,也不雅观;
[0009]4、医护人员操作极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10]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氧气流量可控、调节方便、可靠性好的可控制氧气流量的鼻氧管。
[001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控制氧气流量的鼻氧管,包括输氧管;
[0012]所述输氧管的一端连接有供氧源插接头,另一端通过分氧岔头连接第一分氧管和第二分氧管,第一分氧管和第二分氧管呈环形结构;所述第一分氧管和第二分氧管之间设置有堵头,将所述第一分氧管和第二分氧管分为两个独立的空间;
[0013]所述第一分氧管和第二分氧管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吸氧插头;
[0014]所述吸氧插头分别插接在所述第一分氧管和第二分氧管上;
[0015]还包括一流量调节装置,所述流量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分氧管上;
[0016]所述第二分氧管为中部可插拔分离的氧气管。
[0017]如上所述的一种可控制氧气流量的鼻氧管,其中,所述流量调节装置为气体单向阀。
[0018]如上所述的一种可控制氧气流量的鼻氧管,其中,所述第一分氧管和第二分氧管的中部分别设有一耳挂。
[0019]如上所述的一种可控制氧气流量的鼻氧管,其中,所述输氧管上设有一输氧管固定装置,所述输氧管固定装置一端连接所述输氧管,另一端与患者的衣物连接。
[0020]如上所述的一种可控制氧气流量的鼻氧管,其中,所述输氧管固定装置为一固定夹。
[0021]如上所述的一种可控制氧气流量的鼻氧管,其中,所述鼻氧管为PVC鼻氧管或硅橡胶鼻氧管。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0023]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控制氧气流量的鼻氧管,通过设置一流量调节装置,从而实现氧气的自动调节,同时也可实现单鼻输氧的功能,避免了传统的双鼻供氧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氧气流量可控调节的特点;
[0024]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控制氧气流量的鼻氧管,吸氧插头分别插接在所述第一分氧管和第二分氧管上;以方便调节该吸氧插头之间的距离,以适合不同患者,应用范围广;
[0025]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控制氧气流量的鼻氧管,通过设置耳挂,确保患者佩戴氧管舒适。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控制氧气流量的鼻氧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1、输氧管2、供氧源插接头3、第一分氧管
[0029]4、第二分氧管5、堵头6、吸氧插头
[0030]7、流量调节装置8、耳挂9、输氧管固定装置
[0031]10、分氧岔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其效果,现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阐述。
[003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控制氧气流量的鼻氧管,包括输氧管I ;所述输氧管I的一端连接有供氧源插接头2,另一端通过分氧岔头10连接第一分氧管3和第二分氧管4,第一分氧管3和第二分氧管4呈环形结构;所述第一分氧管3和第二分氧管4之间设置有堵头5,将所述第一分氧管3和第二分氧管4分为两个独立的空间;所述第一分氧管3和第二分氧管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吸氧插头6 ;所述吸氧插头6分别插接在所述第一分氧管3和第二分氧管4上;还包括一流量调节装置7,所述流量调节装置7设置在所述第一分氧管3上,所述第二分氧管4为中部可插拔分离的氧气管。
[003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控制氧气流量的鼻氧管,通过设置一流量调节装置7,从而实现氧气的自动调节,同时也可实现单鼻输氧的功能,避免了传统的双鼻供氧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氧气流量可控调节的特点。
[003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控制氧气流量的鼻氧管,所述第二分氧管4为中部可插拔分离的两段氧气管组成,该可控制氧气流量的鼻氧管不仅可以通过流量调节装置7来实现单双鼻的流量控制,同时当该氧气管需要与呼吸管连接的时候,则可以将第二分氧管4分离成两段,将其中一端连接分氧岔头的一段氧气管连接在所述呼吸管上,从而实现了该鼻氧管的一物多能的特点。
[003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控制氧气流量的鼻氧管,可将流量调节装置7设置在所述第一分氧管3或第二分氧管4上,或在第一分氧管3和第二分氧管4分别设置;通过设置该流量调节装置7,以实现自动调节控制流量的目的。
[003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控制氧气流量的鼻氧管,所述流量调节装置7为气体单向阀;气体单向阀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以及卫生安全的特点。
[0038]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控制氧气流量的鼻氧管,所述第一分氧管3和第二分氧管4的中部分别设有一耳挂8。
[0039]所述耳挂8是一根柔软的绳,也可以是根塑料软管,其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分氧管3或第二分氧管4的中部,另一端回绕成一个环即可,其制作较为简单,成本低廉,护理人员可在平时工作中自行制作即可。
[004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控制氧气流量的鼻氧管,所述输氧管I上设有一输氧管固定装置9,所述输氧管固定装置9 一端连接所述输氧管1,另一端与患者的衣物连接。
[004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控制氧气流量的鼻氧管,所述输氧管固定装置9为一固定夹。
[0042]患者在氧疗的时候,将输氧管I口放入病人鼻孔后,一般用胶布在病人脸上将输氧管I固定,然而这种固定方式容易脱落;故需要一输氧管固定装置9,用于将输氧管I与患者的衣物固定,以起到固定输氧管I的作用;有效防止了在输氧的过程中,输氧管I脱落的现象;并且还减少了人工用胶布固定的工序,故给日常使用带来极大的便利。
[004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控制氧气流量的鼻氧管,所述鼻氧管为PVC鼻氧管或硅橡胶鼻氧管。
[0044]上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进一步的叙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主权项】
1.一种可控制氧气流量的鼻氧管,包括输氧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氧管的一端连接有供氧源插接头,另一端通过分氧岔头连接第一分氧管和第二分氧管,第一分氧管和第二分氧管呈环形结构;所述第一分氧管和第二分氧管之间设置有堵头,将所述第一分氧管和第二分氧管分为两个独立的空间; 所述第一分氧管和第二分氧管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吸氧插头; 所述吸氧插头分别插接在所述第一分氧管和第二分氧管上; 还包括一流量调节装置,所述流量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分氧管上; 所述第二分氧管为中部可插拔分离的氧气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制氧气流量的鼻氧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量调节装置为气体单向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控制氧气流量的鼻氧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分氧管和第二分氧管的中部分别设有一耳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控制氧气流量的鼻氧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氧管上设有一输氧管固定装置,所述输氧管固定装置一端连接所述输氧管,另一端与患者的衣物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控制氧气流量的鼻氧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氧管固定装置为一固定夹。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可控制氧气流量的鼻氧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鼻氧管为PVC鼻氧管或硅橡胶鼻氧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控制氧气流量的鼻氧管,包括输氧管;所述输氧管的一端连接有供氧源插接头,另一端通过分氧岔头连接第一分氧管和第二分氧管,第一分氧管和第二分氧管呈环形结构;所述第一分氧管和第二分氧管之间设置有堵头,将所述第一分氧管和第二分氧管分为两个独立的空间;所述第一分氧管和第二分氧管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吸氧插头;所述吸氧插头分别插接在所述第一分氧管和第二分氧管上;还包括一流量调节装置,所述流量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分氧管或第二分氧管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氧气流量可控、调节方便、可靠性好的可控制氧气流量的鼻氧管。
【IPC分类】A61M16-00
【公开号】CN204446864
【申请号】CN201520069093
【发明人】王晓庆, 刘丹, 韩海静, 张艳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