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视多用途吸痰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75791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视多用途吸痰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视多用途吸痰管。
【背景技术】
[0002]气管插管术和支气管插管术是临床麻醉或急救常用的技术。为确保已行气管插管病人的有效氧合、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患者缺氧和二氧化碳积蓄、以进行有效的人工或机械通气及便于吸入全身麻醉药的应用,气管内吸痰是重要措施之一。
[0003]气管内吸痰是一种侵入性操作,需用专门的导管将气管内痰液或血液及异物用机械吸引的方法抽出。由于吸痰管只能盲插,而在吸痰操作时,容易碰触气管壁,吸痰时的负压容易造成气道损伤出血,如导管插入过深,又极易引起气管黏膜的机械损伤而导致黏膜溃疡出血,气道狭窄甚至阻塞,从而增加病人的额外创伤及经济负担。如何攻克上述难题,成为一大技术瓶颈。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操作方便、用途广、可视化的既可协助气管导管进行插管又可在插管动作完成后用于监测判断气管导管的位置,以及还可用于气管导管内吸痰,且可全程在可视监测下进行吸痰及异物清除,最大限度避免了由于盲目抽吸操作造成气管黏膜的机械损伤的可视多用途吸痰管。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可视多用途吸痰管,包括具有中空内腔的管体,该管体前端设有与所述中空内腔连通的中空开口 ;其还包括设置在管体尾端的吸引接头、视频接头,以及设置在管体前端的与所述视频接头连接的微型摄像装置,在所述吸引接头内设有吸引接头内腔并且该吸引接头内腔与所述中空内腔连通形成一个活动空腔,一内芯一端伸入活动空腔内并能够在活动空腔上活动。
[0007]所述内芯由可塑型材料制成。
[0008]所述管体由柔软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
[0009]在所述管体内设有数据线,所述视频接头通过数据线与所述微型摄像装置连接。
[0010]在所述管体表面设有刻度。
[0011]所述内芯直径为1.4-1.6毫米。
[0012]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芯直径为1.5毫米。
[0013]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故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借助微型摄像装置,并通过视频接头连接到视频设备,可以实时观测到气道内的情况。通过微型摄像装置监测判断导管位置及观察滞留在呼吸道粘膜部位的分泌物、异物及血液等情况,并通过活动空腔作吸引清除。本实用新型的可视多用途吸痰管在全麻或急救时行气管插管时将其置入气管导管中塑型,便于插管,当气管插管成功后可拨出内芯,留下带有微型摄像装置的管体用以监测、判断导管位置及观察滞留在呼吸道粘膜部位的分泌物、异物及血液等情况,并通过由吸引接头内腔与中空内腔连通形成的活动空腔作吸引清除。另外,由于内芯由可塑形材料制成,可以任意弯曲塑形,故使得气管插管或者双腔支气管插管头端塑形,便于插入声门。本实用新型具有成本低、操作方便、用途广、可视化等效果O
[0015]总之,本实用新型的可视多用途吸痰管具有成本低、操作方便、用途广、可视化等特点。它既可协助气管导管进行插管又可在插管动作完成后用于监测判断气管导管的位置,以及还可用于气管导管内吸痰,且可全程在可视监测下进行吸痰及异物清除,最大限度避免了由于盲目抽吸操作造成气管黏膜的机械损伤。
[0016]在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以一个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应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仅仅限于此。
[0019]参阅图1,一种可视多用途吸痰管,包括具有中空内腔6的管体1,该管体I前端设有与所述中空内腔6连通的中空开口 4,管体I由柔软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本实施方式的可视多用途吸痰管还包括设置在管体I尾端的吸引接头3、视频接头2,以及设置在管体I前端的微型摄像装置5,视频接头2通过数据线7与所述微型摄像装置5连接。在所述吸弓丨接头3内设有吸引接头内腔9并且该吸引接头内腔9与所述中空内腔6连通形成一个活动空腔,一内芯8 —端伸入活动空腔内并能够在活动空腔上活动。
[0020]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可在所述管体I表面设有刻度。所述内芯8由可塑型材料制成,内芯8直径为1.4-1.6毫米,如内芯8直径为1.5毫米。
[0021]在本实施方式发一种可视多用途吸痰管中,管体I先插入到气管插管或者双腔支气管插管,通过内芯8进行塑型,使得气管插管或者双腔支气管插管便于插入通过声门。将视频接头2连接到视频器,即可通过视频实时监测插管位置。一旦气管插管或者双腔支气管插管通过了声门,可将内芯8拔出来,留出管体I的中空内腔6和吸引接头3的吸引接头空腔9所形成的活动空腔。可通过微型摄像装置5继续监测上述插管位置和气道内分泌物、血液等情况。如果发现分泌物比较多,可通过吸引接头3连接到外部的负压吸引装置,借助中空内腔6,并通过管体I前端的中空开口 4实现对分泌物进行清除。
[0022]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作出各种变形或修改,只要不超过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描述的保护范围,都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可视多用途吸痰管,包括具有中空内腔的管体,该管体前端设有与所述中空内腔连通的中空开口 ;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设置在管体尾端的吸引接头、视频接头,以及设置在管体前端的与所述视频接头连接的微型摄像装置,在所述吸引接头内设有吸引接头内腔并且该吸引接头内腔与所述中空内腔连通形成一个活动空腔,一内芯一端伸入活动空腔内并能够在活动空腔上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多用途吸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由可塑型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视多用途吸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由柔软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视多用途吸痰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管体内设有数据线,所述视频接头通过数据线与所述微型摄像装置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视多用途吸痰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管体表面设有刻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视多用途吸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直径为1.4-1.6 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视多用途吸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直径为1.5毫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视多用途吸痰管,包括具有中空内腔的管体,管体前端设有与所述中空内腔连通的中空开口;还包括设在管体尾端的吸引接头、视频接头,以及设在管体前端的与视频接头连接的微型摄像装置,在吸引接头内设有吸引接头内腔且该吸引接头内腔与中空内腔连通形成一个活动空腔,一内芯一端伸入活动空腔内并能够在活动空腔上活动。在全麻或急救时行气管插管时将本实用新型的吸痰管置入气管导管中塑型,便于插管。当气管插管成功后可拨出内芯,通过微型摄像装置监测、判断导管位置及观察滞留在呼吸道粘膜部位的分泌物、异物及血液等情况及通过活动空腔作吸引清除。本实用新型具有成本低、操作方便、用途广、可视化等优点。
【IPC分类】A61M16-04, A61B1-04, A61M25-00, A61B1-267
【公开号】CN204485023
【申请号】CN201520154476
【发明人】肖晓山
【申请人】肖晓山
【公开日】2015年7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3月1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