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实时监测腔室内气压的三腔两囊鼻胃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33796阅读:548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实时监测腔室内气压的三腔两囊鼻胃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洗浴装置结构设计与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能实时监测腔室内气压的三腔两囊鼻胃管。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在普外科、消化内科等医疗过程中,常施用胃肠减压治疗,以将胃内容物(包括气体、积液、食物残渣等)引出体外,用以降低消化道内的张力负荷,减少毒素的吸收,促进消化道疾病的恢复。在治疗中常用的胃管为中空乳胶管或硅胶管,置入胃腔内的管端附近管壁上有减压口 2?3个,留在人体外的管端减压外口接负压吸引器。应用时,利用负压吸引,将胃内容物从减压器吸入管内排出体外,但对于肝硬化并发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发生肠梗阻时,因安置胃管过程中,管体易划破曲张静脉而导致消化道出血,这不仅发挥不了胃肠减压的效果,还会因划破曲张静脉而加重病情的变化,给医疗工作带来不必要的困难,影响疾病的预后转归。因此,现有胃管需待改进。
[0003]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1420697559.X为代表的中国专利申请文件披露了一种三腔两囊鼻胃管,但是其中仍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技术难题,现简述如下:食管囊和胃囊因为需要充气,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其内部气压可能不能很好地保持,因此需要及时补气以保证较好的技术效果。
[0004]人们期望获得一种技术效果更好的能实时监测腔室内气压的三腔两囊鼻胃管。【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技术效果更好的能实时监测腔室内气压的三腔两囊鼻胃管。
[0006]本实用新型一种能实时监测腔室内气压的三腔两囊鼻胃管,三腔两囊鼻胃管具体构成如下:食管囊注气管2、胃管3、胃囊注气管4、食管囊5、胃囊6 ;其中:胃管3为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食管囊注气管2、胃管3、胃囊注气管4都设置在三腔两囊鼻胃管的体外端且三者的内腔各自独立布置;食管囊注气管2、胃管3、胃囊注气管4这三者靠近体内一端固定连接为一个内部腔室各自独立布置的整体管状结构;食管囊注气管2和胃囊注气管4为体外一端开口但另一端即体内一侧的端部各自分别连接食管囊5、胃囊6 ;其特征在于:
[0007]三腔两囊鼻胃管上还设置有腔室内气压检测单元1、辅助注气单元10,其中:腔室内气压检测单元I设置在三腔两囊鼻胃管的体外部分,且腔室内气压检测单元I连接着食管囊注气管2和胃囊注气管4 ;辅助注气单元10也连接着食管囊注气管2和胃囊注气管4。
[0008]所述能实时监测腔室内气压的三腔两囊鼻胃管中,腔室内气压检测单元I具体是用来检测腔室内气压的气压测试仪;
[0009]三腔两囊鼻胃管上还设置有控制器9,控制器9同时连接着腔室内气压检测单元I和辅助注气单元10。以便于在检测到气压值偏低时及时提示补气或者自动补气。控制器9可以进行简单的报警以提示及时进行手动、半自动的补气等人工处理动作;控制器9也可以控制辅助注气单元10自动工作以便实时监测气压和自动补气。
[0010]所述能实时监测腔室内气压的三腔两囊鼻胃管的主体部分管长为80mm-1250mm,管壁厚度约为0.8mm,体内部分的整体管管内径为2.5-3.5mm,以能保证顺利通过人体鼻腔及食道,并且病人无较大不适为最后选择管外径为标准,体内部分的整体管管外径为3.5-5mm ;
[0011]体内部分的整体管管头为盲管封闭光滑结构,距管头顶端20mm处的管体侧壁上设置有I个连通胃管3腔室内外的侧孔7。
[0012]本实用新型基于申请号为201420697559.X为代表的中国专利申请文件提出改进的技术方案,其能够实时监测食管囊5和胃囊6内气压以防止过压破裂和缺气导致的工作最优姿态改变等不良效果。其中:控制器9可以进行简单的报警以提示及时进行手动、半自动的补气等人工处理动作;控制器9也可以控制辅助注气单元10自动工作以便实时监测气压和自动补气。本实用新型具有可预期的较为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4]图1为能实时监测腔室内气压的三腔两囊鼻胃管系统构成原理示意简图;
[0015]图2为图1的A-A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图1的B-B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图1的C-C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关于附图的特别说明:图3、图4中食管囊5、胃囊6对应的囊结构省略未画出,只画出了由食管囊注气管2、胃管3、胃囊注气管4这三者固定连接为一个内部腔室各自独立布置的整体管状结构的局部结构;图4上部的标号为2的孔状结构对应的在靠近体内端为内部封闭的盲孔端,亦即这一结构也可以删掉(等效于删掉)。
[0019]实施例1
[0020]一种能实时监测腔室内气压的三腔两囊鼻胃管,三腔两囊鼻胃管具体构成如下:食管囊注气管2、胃管3、胃囊注气管4、食管囊5、胃囊6 ;其中:胃管3为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食管囊注气管2、胃管3、胃囊注气管4都设置在三腔两囊鼻胃管的体外端且三者的内腔各自独立布置;食管囊注气管2、胃管3、胃囊注气管4这三者靠近体内一端固定连接为一个内部腔室各自独立布置的整体管状结构;食管囊注气管2和胃囊注气管4为体外一端开口但另一端即体内一侧的端部各自分别连接食管囊5、胃囊6 ;技术关键在于:
[0021]三腔两囊鼻胃管上还设置有腔室内气压检测单元1、辅助注气单元10,其中:腔室内气压检测单元I设置在三腔两囊鼻胃管的体外部分,且腔室内气压检测单元I连接着食管囊注气管2和胃囊注气管4 ;辅助注气单元10也连接着食管囊注气管2和胃囊注气管4。
[0022]所述能实时监测腔室内气压的三腔两囊鼻胃管中,腔室内气压检测单元I具体是用来检测腔室内气压的气压测试仪;
[0023]三腔两囊鼻胃管上还设置有控制器9,控制器9同时连接着腔室内气压检测单元I和辅助注气单元10。以便于在检测到气压值偏低时及时提示补气或者自动补气。控制器9可以进行简单的报警以提示及时进行手动、半自动的补气等人工处理动作;控制器9也可以控制辅助注气单元10自动工作以便实时监测气压和自动补气。
[0024]所述能实时监测腔室内气压的三腔两囊鼻胃管的主体部分管长为80mm-1250mm,管壁厚度约为0.8mm,体内部分的整体管管内径为2.5-3.5mm,以能保证顺利通过人体鼻腔及食道,并且病人无较大不适为最后选择管外径为标准,体内部分的整体管管外径为3.5-5mm ;
[0025]体内部分的整体管管头为盲管封闭光滑结构,距管头顶端20mm处的管体侧壁上设置有I个连通胃管3腔室内外的侧孔7。
[0026]本实施例基于申请号为201420697559.X为代表的中国专利申请文件提出改进的技术方案,其能够实时监测食管囊5和胃囊6内气压以防止过压破裂和缺气导致的工作最优姿态改变等不良效果。其中:控制器9可以进行简单的报警以提示及时进行手动、半自动的补气等人工处理动作;控制器9也可以控制辅助注气单元10自动工作以便实时监测气压和自动补气。本实施例具有可预期的较为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主权项】
1.一种能实时监测腔室内气压的三腔两囊鼻胃管,三腔两囊鼻胃管具体构成如下:食管囊注气管⑵、胃管⑶、胃囊注气管⑷、食管囊(5)、胃囊(6);其中:胃管⑶为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食管囊注气管(2)、胃管(3)、胃囊注气管(4)都设置在三腔两囊鼻胃管的体外端且三者的内腔各自独立布置;食管囊注气管(2)、胃管(3)、胃囊注气管(4)这三者靠近体内一端固定连接为一个内部腔室各自独立布置的整体管状结构;食管囊注气管(2)和胃囊注气管(4)为体外一端开口但另一端即体内一侧的端部各自分别连接食管囊(5)、胃囊(6);其特征在于: 三腔两囊鼻胃管上还设置有腔室内气压检测单元(1)、辅助注气单元(10),其中:腔室内气压检测单元⑴设置在三腔两囊鼻胃管的体外部分,且腔室内气压检测单元⑴连接着食管囊注气管(2)和胃囊注气管(4);辅助注气单元(10)也连接着食管囊注气管(2)和胃囊注气管(4)。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能实时监测腔室内气压的三腔两囊鼻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能实时监测腔室内气压的三腔两囊鼻胃管中,腔室内气压检测单元(I)具体是用来检测腔室内气压的气压测试仪; 三腔两囊鼻胃管上还设置有控制器(9),控制器(9)同时连接着腔室内气压检测单元(I)和辅助注气单元(10)。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能实时监测腔室内气压的三腔两囊鼻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能实时监测腔室内气压的三腔两囊鼻胃管的管长为80mm-1250mm,管壁厚度为0.8mm,体内部分的整体管管内径为2.5-3.5mm,体内部分的整体管管外径为3.5_5mm ; 体内部分的整体管管头为盲管封闭结构,距管头顶端20mm处的管体侧壁上设置有I个连通胃管⑶腔室内外的侧孔(7)。
【专利摘要】一种能实时监测腔室内气压的三腔两囊鼻胃管,构成如下:食管囊注气管(2)、胃管(3)、胃囊注气管(4)、食管囊(5)、胃囊(6)、腔室内气压检测单元(1)、辅助注气单元(10);胃管(3)为管状结构;食管囊注气管(2)、胃囊注气管(4)均一端开口另一端各自分别连接食管囊(5)、胃囊(6);腔室内气压检测单元(1)设置在三腔两囊鼻胃管的体外部分,且腔室内气压检测单元(1)连接着食管囊注气管(2)和胃囊注气管(4);辅助注气单元(10)也连接着食管囊注气管(2)和胃囊注气管(4)。本实用新型能实时监测囊内气压以防止过压破裂和缺气导致的不良后果,其具有可预期的较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IPC分类】A61M25-10, G01L11-00
【公开号】CN204543227
【申请号】CN201520102354
【发明人】任丽楠
【申请人】任丽楠
【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
【申请日】2015年2月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