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软管及其蠕动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33803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液软管及其蠕动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液装置,尤其涉及采输血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采输血行业和精密化工行业中为避免血液收到污染会经常用到蠕动泵,其通常的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泵壳,滚轮和软管。其中滚轮(序号3)和导轮(序号5)装配在泵头(序号4)上,滚轮和导轮的均为两个,装配在泵头上后均可自转,且泵头绕中心点O顺时针旋转。序号2为空心,挤压后可恢复的圆形状的弹性软管。滚轮和泵壳间留有少量间隙,软管夹在泵壳和管轮间,少量的间隙,软管是可被压缩的弹性软管,因此软管在泵壳和管滚的“压点”位置是密闭的。导轮和泵壳间有较大的间隙,导轮只是起到导向的作用。当泵头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时,泵对弹性输送软管交替进行挤压和释放来泵送流体。液体是通过软管输送的,避免了和其它部件的接触,也避免了液体的污染,因此在广泛的被应用于采输血行业。蠕动泵是通过软管交替的挤压和释放来输送液体,如图2,图3所示;软管被挤压时是处于被压成死边的情况,如图2所示,软管处于释放的状态也就是充液的状态,如图3所示。软管长时间的重复挤压和释放,当软管到达一定的疲劳极限后软管就会在沿压死边的两个位置P点破裂,如图4所示;因此软管的疲劳寿命有待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疲劳寿命更高的输液软管及其蠕动泵。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输液软管,包括中空的软管本体,所述软管本体横断面呈近椭圆形,为两弧形段相对闭合而成,且两弧形段的连接处相对软管本体中心对称。
[0006]上述方案中,为改善软管容易破裂问题,将圆形软管调整为近椭圆形软管,将软管本体在挤压中反复发生变形的两个端点设计为预先就具有一定变形角度的弧形段的连接处,由此大大降低了每次挤压中该点的变形程度,大大提高了最易破裂的该点的疲劳寿命,由此软管疲劳寿命也随之更高:如图5所示为充满液体的软管截面图,P点即为弧形段的连接处,也是变形发生的端点,图6为软管挤压时的截面图。近椭圆形的软管在充液状态,两个P点位置仍然保持有尖角的状态(如图5所示),这与软管保持挤压时两顶点处于压死边的状态相似。因此有效的提高了两个P点位置的疲劳寿命。
[0007]作为选择,两弧形段的连接处有部分重叠。
[0008]上述方案中,连接处部分重叠有利于加强连接处的牢固性和可靠性。
[0009]作为选择,两弧形段的连接处在软管本体内壁形成尖角。
[0010]上述方案中,两弧形段的连接处内壁形成尖角,使得该点在挤压中不再弯折变形,仅仅只是反复张合,极不易疲劳。
[0011 ] 作为选择,两弧形段的连接处在软管本体外表形成尖角。
[0012]上述方案中,同样地,尖角设置使得该点不再弯折变形,仅仅只是反复伸张压缩,极不易疲劳。
[0013]一种采用前述输液软管的蠕动泵,包括泵壳,设于所述泵壳内的滚轮和导轮,以及自转部件的泵头体,所述滚轮和导轮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泵头体周部,均能在自转的同时随泵头体的自转而旋转,所述滚轮和导轮与泵壳内壁间留有间隙,且导轮外周沿其周向设有与软管外壁匹配的凹槽。
[0014]作为选择,所述凹槽断面呈小半圆形。
[0015]作为选择,还包括通过电机轴带动泵头体旋转的电机。
[0016]作为进一步选择,还包括设于泵壳和电机轴间的防水圈。
[0017]上述方案中,为使新的近椭圆形的软管正常工作,还需新的蠕动泵配合一起工作。泵头体与电机轴连接,并在电机的带动下转动。滚轮和导轮转动装配在泵头体,并随泵头体一起转动。同时滚轮和导轮与其转动销轴是间隙配合,在软管摩擦力的作用下可以绕销轴转动。导轮外形设有匹配凹槽,与近椭圆形软管的外形相贴合,其目的是更好的固定椭圆软管的方位,以防止软管扭曲。滚轮与泵壳相配合留有较小的间隙,使处于中间的近椭圆软管处于被挤压状态。防水圈装配在泵壳和电机轴间,在软管破裂的情况下可以,起到防水的作用,以免漏液渗入电机。当电机带动泵头旋转时,在滚轮的作用下,有规律的挤压和释放软管实现液体的输送。
[0018]前述本实用新型主方案及其各进一步选择方案可以自由组合以形成多个方案,均为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并要求保护的方案:如本实用新型,各选择即可和其他选择任意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发明方案后根据现有技术和公知常识可明了有多种组合,均为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在此不做穷举。
[00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软管的近椭圆设计,提高了软管的疲劳寿命,将会引起蠕动泵行业的变革。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现有技术螺动泵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泵壳,2.软管,3.滚轮,4.泵头,5.导轮。
[0022]图2是现有技术蠕动泵挤压软管的状态示意图;
[0023]图3是现有技术蠕动泵释放软管的状态示意图;
[0024]图中1.泵壳,2滚轮,3.软管。
[0025]图4是现有技术软管的挤压状态示意图;
[0026]图5是本实用新型软管的充液状态示意图;
[0027]图6是本实用新型软管的挤压状态示意图;
[0028]图7是本实用新型蠕动泵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8是图7的A-A剖视图;
[0030]图9是图8的I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1]图10是图8的II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2]图11是实施例2/3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2是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中,1.泵头体2.销轴3.滚轮4.泵壳5.防水圈6.电机7.导轮8.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36]实施例1:
[0037]参考图5、6所示,一种输液软管,包括中空的软管本体,软管本体横断面呈近椭圆形,为两弧形段相对闭合而成,且两弧形段的连接处P相对软管本体中心对称。
[0038]为使新的椭圆形的软管正常工作,还需新的蠕动泵配合一起工作。参考图7-10,为泵头体1、泵壳4及软管8的装配图。泵头体I与电机6轴连接,并在电机6的带动下转动。滚轮3和导轮7通过销轴2转动装配在泵头体I上,并随泵头体I 一起转动。同时滚轮3和导轮7和销轴2是间隙配合,在软管8摩擦力的作用下可以绕销轴2转动。
[0039]导轮7,如图9局部放大视图1,软管8处于释放充液状态。导轮7外周沿其周向设有与软管8外壁匹配的凹槽,凹槽与近椭圆形软管8的外形相贴合,其目的是更好的固定近椭圆形软管8的方位,以防止软管8扭曲。
[0040]滚轮3,如图10局部放大视图1I,导轮7与泵壳4相配合留有较小的间隙,使处于中间的软管8处于被挤压状态。
[0041]防水圈5装配在泵壳4和电机轴间,在软管8破裂的情况下可以,起到防水的作用,以免漏液渗入电机。
[0042]当电机6带动泵头体I旋转时,在滚轮3的作用下,有规律的挤压和释放软管8实现液体的输送。
[0043]实施例2:
[004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软管本体两弧形段的连接处P有部分重叠,参考图11、12。
[0045]实施例3:
[004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两弧形段的连接处在软管本体内壁形成尖角Q,参考图11、12。
[0047]实施例4:
[004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两弧形段的连接处在软管本体外表形成尖角W,参考图12。
[004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输液软管,包括中空的软管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本体横断面呈近椭圆形,为两弧形段相对闭合而成,且两弧形段的连接处相对软管本体中心对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软管,其特征在于:两弧形段的连接处有部分重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软管,其特征在于:两弧形段的连接处在软管本体内壁形成尖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软管,其特征在于:两弧形段的连接处在软管本体外表形成尖角。
5.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输液软管的蠕动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壳,设于所述泵壳内的滚轮和导轮,以及自转部件的泵头体,所述滚轮和导轮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泵头体周部,均能在自转的同时随泵头体的自转而旋转,所述滚轮和导轮与泵壳内壁间留有间隙,且导轮外周沿其周向设有与软管外壁匹配的凹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蠕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断面呈小半圆形。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蠕动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电机轴带动泵头体旋转的电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蠕动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泵壳和电机轴间的防水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液软管及其蠕动泵,涉及一种输液装置,一种输液软管,包括中空的软管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本体横断面呈近椭圆形,为两弧形段相对闭合而成,且两弧形段的连接处相对软管本体中心对称。蠕动泵,包括泵壳,设于所述泵壳内的滚轮和导轮,以及自转部件的泵头体,所述滚轮和导轮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泵头体周部,均能在自转的同时随泵头体的自转而旋转,所述滚轮和导轮与泵壳内壁间留有间隙,且导轮外周沿其周向设有与软管外壁匹配的凹槽。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疲劳寿命更高的输液软管及其蠕动泵。
【IPC分类】A61M1-00, A61M1-02, A61M25-14, F04B43-12
【公开号】CN204543234
【申请号】CN201520181621
【发明人】廖梓丞, 黄海涛, 蒋吉锋, 王鹏
【申请人】四川南格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