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式医疗器具消毒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853686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旋转式医疗器具消毒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消毒设备改进,特别是一种旋转式医疗器具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医疗器械清洗技术中,由于医疗器械本身的尺寸精度较高,且其尺寸及重量均较小,一般采用人工手动清洗。但是在清洗过程中,清洗者可能造成意外划伤而导致交叉感染,危及生命,在清洗过程中除了不能有效的保证清洗效果外,还有可能造成医疗器具的意外碰撞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旋转式医疗器具消毒装置。
[0004]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旋转式医疗器具消毒装置,包括底座I和设置在底座I上表面的壳体2,所述底座I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壳体2上表面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扣接扣盖3,所述壳体2外一侧表面上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进液管4,所述壳体2外另一侧表面上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排液管5,所述壳体2内设有旋转清洗单元,所述旋转清洗单元是由固定安装在壳体2内一侧表面上的连接座6、设置在连接座6上的伺服电机7、套装在伺服电机7旋转端上的套筒8、一端插装在伺服电机7旋转端且另一端固定在套筒8内侧表面上的多个隔板9、设置在位于相邻两个隔板9之间的套筒8侧壁上的开口、与开口一端铰链连接的弧形挡门10和设置在弧形挡门10上的多个圆孔11共同构成的,所述底座I内设有控制盒12,所述底座I外前表面设有控制面板13,所述控制盒12分别与控制面板13和伺服电机7电气连接。
[0005]所述每个隔板9的外表面上包裹有一号海绵层14。
[0006]所述每个弧形挡门10内下表面上设有二号海绵层15,所述二号海绵层15上与弧形挡门10上的圆孔11位置相对应的通槽。
[0007]所述伺服电机7旋转端前端嵌入壳体2内侧表面,所述伺服电机7旋转端与壳体2内侧表面连接处设有轴承。
[0008]所述壳体2内设有液位传感器16。
[0009]所述进液管4和排液管5上均设有电磁阀17。
[0010]所述控制盒12内设有核心处理器18、蓄电池19和计时器20,所述核心处理器18分别与蓄电池19、计时器20、伺服电机7、控制面板13和电磁阀17电气连接。
[0011]所述控制面板13上设有电源开关21、伺服电机启动开关22、电磁阀启动开关23和扬声器24。
[0012]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制作的旋转式医疗器具消毒装置,自动清洗,防止医护人员在清洗过程中划伤自己,避免交叉感染,且保护精密医疗器具不在清洗过程中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旋转式医疗器具消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旋转清洗单元的侧视图;
[0015]图中,1、底座;2、壳体;3、扣盖;4、进液管;5、排液管;6、连接座;7、伺服电机;8、套筒;9、隔板;10、弧形挡门;11、圆孔;12、控制盒;13、控制面板;14、一号海绵层;15、二号海绵层;16、液位传感器;17、电磁阀;18、核心处理器;19、蓄电池;20、计时器;21、电源开关;22、伺服电机启动开关;23、电磁阀启动开关;24、扬声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和2图所示,一种旋转式医疗器具消毒装置,包括底座I和设置在底座I上表面的壳体2,所述底座I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壳体2上表面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扣接扣盖3,所述壳体2外一侧表面上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进液管4,所述壳体2外另一侧表面上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排液管5,所述壳体2内设有旋转清洗单元,所述旋转清洗单元是由固定安装在壳体2内一侧表面上的连接座
6、设置在连接座6上的伺服电机7、套装在伺服电机7旋转端上的套筒8、一端插装在伺服电机7旋转端且另一端固定在套筒8内侧表面上的多个隔板9、设置在位于相邻两个隔板9之间的套筒8侧壁上的开口、与开口一端铰链连接的弧形挡门10和设置在弧形挡门10上的多个圆孔11共同构成的,所述底座I内设有控制盒12,所述底座I外前表面设有控制面板13,所述控制盒12分别与控制面板13和伺服电机7电气连接;所述每个隔板9的外表面上包裹有一号海绵层14 ;所述每个弧形挡门10内下表面上设有二号海绵层15,所述二号海绵层15上与弧形挡门10上的圆孔11位置相对应的通槽;所述伺服电机7旋转端前端嵌入壳体2内侧表面,所述伺服电机7旋转端与壳体2内侧表面连接处设有轴承;所述壳体2内设有液位传感器16 ;所述进液管4和排液管5上均设有电磁阀17 ;所述控制盒12内设有核心处理器18、蓄电池19和计时器20,所述核心处理器18分别与蓄电池19、计时器20、伺服电机7、控制面板13和电磁阀17电气连接;所述控制面板13上设有电源开关21、伺服电机启动开关22、电磁阀启动开关23和扬声器24。
[0017]本技术方案的特点为,壳体内设有旋转清洗单元,旋转清洗单元是由固定安装在壳体内一侧表面上的连接座、设置在连接座上的伺服电机、套装在伺服电机旋转端上的套筒、一端插装在伺服电机旋转端且另一端固定在套筒内侧表面上的多个隔板、设置在位于相邻两个隔板之间的套筒上的开口、与开口一端铰链连接的弧形挡门和设置在弧形挡门上的多个圆孔共同构成的,防止医疗器具磨损,自动清洗。
[0018]在本技术方案中,打开壳体上表面的扣盖,启动伺服电机,驱动套筒旋转指定角度,打开与套筒侧表面开口处铰链连接的弧形挡门,将待消毒的单个医疗器具放入由相邻两个隔板隔成的空腔中,关上弧形挡门以及扣盖,启动进液管上的电磁阀向壳体内导入消毒液,通过液位传感器进行检测,当液位到达指定高度时,关闭进液管上的电磁阀,启动伺服电机,与此同时计时器进行计时,驱动与其旋转端固定连接的套筒自转,进行清洗消毒,当达到计时器设定的时间后,伺服电机停止工作,启动排液管上的电磁阀,将废液导出,完成消毒操作。
[0019]在本技术方案中,每个隔板的外表面上包裹有一号海绵层,每个弧形挡门内下表面上设有二号海绵层,二号海绵层上与弧形挡门上的圆孔位置相对应的通槽,由于弧形挡门和两个相邻的隔板形成一个腔装结构,腔状结构内部铺设有一号海绵层和二号海绵层,防止在旋转消毒过程中对医疗器具造成磨损。
[0020]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旋转式医疗器具消毒装置,包括底座(I)和设置在底座(I)上表面的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I)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壳体(2 )上表面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扣接扣盖(3),所述壳体(2)外一侧表面上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进液管(4),所述壳体(2)外另一侧表面上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排液管(5),所述壳体(2)内设有旋转清洗单元,所述旋转清洗单元是由固定安装在壳体(2 )内一侧表面上的连接座(6 )、设置在连接座(6 )上的伺服电机(7)、套装在伺服电机(7)旋转端上的套筒(8)、一端插装在伺服电机(7)旋转端且另一端固定在套筒(8)内侧表面上的多个隔板(9)、设置在位于相邻两个隔板(9)之间的套筒(8)侧壁上的开口、与开口一端铰链连接的弧形挡门(10)和设置在弧形挡门(10)上的多个圆孔(11)共同构成的,所述底座(I)内设有控制盒(12),所述底座(I)外前表面设有控制面板(13),所述控制盒(12)分别与控制面板(13)和伺服电机(7)电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医疗器具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隔板(9)的外表面上包裹有一号海绵层(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医疗器具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弧形挡门(10)内下表面上设有二号海绵层(15),所述二号海绵层(15)上与弧形挡门(10)上的圆孔(11)位置相对应的通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医疗器具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7)旋转端前端嵌入壳体(2 )内侧表面,所述伺服电机(7 )旋转端与壳体(2 )内侧表面连接处设有轴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医疗器具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内设有液位传感器(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医疗器具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4)和排液管(5)上均设有电磁阀(1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医疗器具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12)内设有核心处理器(18)、蓄电池(19)和计时器(20),所述核心处理器(18)分别与蓄电池(19)、计时器(20)、伺服电机(7)、控制面板(13)和电磁阀(17)电气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医疗器具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13)上设有电源开关(21)、伺服电机启动开关(22)、电磁阀启动开关(23)和扬声器(2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转式医疗器具消毒装置,包括底座1和设置在底座1上表面的壳体2,所述底座1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壳体2上表面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扣接扣盖3,所述壳体2外一侧表面上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进液管4,所述壳体2外另一侧表面上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排液管5,所述壳体2内设有旋转清洗单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IPC分类】A61L2-18
【公开号】CN204563023
【申请号】CN201520083466
【发明人】吴莉, 孙凯
【申请人】吴莉
【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
【申请日】2015年2月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