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气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91026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通气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通气针。
【背景技术】
[0002]医院静脉调配中心进行药品调配或吸取溶媒时通常都会将药品加入到可立袋、软袋或药瓶内,然而在向袋(即可立袋或软袋)或药瓶内注入药品时会产生较大阻力,药品不易加入且药品调配较多时会增加调配人员的手臂用力。为减小注药阻力,通常会采用通气针插入到袋或药瓶内,以使得药瓶内外气压平衡,以方便加药。
[0003]目前,通气针普遍采用普通针头。普通针头具有直通中空的结构,当上述针头作为通气针向袋或瓶内注入药品时,会使得袋或瓶内药品与大气接触,从而使得大气与袋或药瓶内的药品相互污染。
[0004]同时,普通针头的直通中空结构也容易使针头的前端针孔发生阻塞。由于普通针头的尾部较小,不易着力,因而不便于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气针,解决【背景技术】所述的在使用通气针的情况下向袋或瓶内注入药品时袋或药瓶内药品和大气会相互污染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通气针,包括针筒,所述针筒具有通气通道,所述通气通道的两端均具有通气口 ;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针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通气通道上的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与所述通气通道的通气口相连通,所述过滤装置内有过滤材质。
[0008]优选的,上述通气针中,位于所述针筒刺入端的所述通气口位于所述针筒的侧壁上。
[0009]优选的,上述通气针中,位于所述针筒刺入端的所述通气口距所述过滤装置相连通的所述通气口的距离为30mm-35mm
[0010]优选的,上述通气针中,位于所述针筒刺入端的所述通气口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
[0011]优选的,上述通气针中,所述针筒的尾端设有手持部。
[0012]优选的,上述通气针中,所述手持部具有横向纹路的花纹。
[0013]优选的,上述通气针中,所述过滤装置设置在所述通气口与所述手持部之间。
[0014]优选的,上述通气针中,所述过滤装置设置在靠近所述针筒尾端的所述通气口上,且所述过滤装置上设有可拆卸的密封盖。
[0015]优选的,上述通气针中,所述过滤材质为尼龙、混合纤维素或聚四氟乙烯。
[00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通气针,在配药前,先将通气针插入到袋或药瓶内,且通气针的刺入端在袋或药瓶内的液面之上,以使得袋或药瓶内外气压平衡,然后注药针向袋或药瓶内注入药品,由于药品的注入使得袋或药瓶内的气体从通气口流出,经过过滤装置排放到大气中。在药品注入的过程中,袋或药瓶内气体与大气连通,过滤装置内的过滤材质会吸收或过滤掉空气中杂质的同时也会吸收从袋或药瓶中排出气体时所携带的药品,从而袋或药瓶内的药品和大气不会相互污染。该技术方案能够解决【背景技术】中所述的在使用通气针的情况下向袋或药瓶内注入药品时袋或药瓶内药品和大气会相互污染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通气针使用时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通气针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滤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1]图1-3 中:
[0022]针筒1,过滤装置2,通气口 31、32,手持部4,密封盖5,通气针6,注药针7,袋或药瓶8。
【具体实施方式】
[002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气针,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在使用通气针的情况下向袋或药瓶内注入药品时袋或药瓶内药品和大气会相互污染的问题。
[0024]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并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5]请参考附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气针。所述的通气针包括在通气通道的两端均具有通气口 31、32的针筒I和在通气通道上的过滤装置2,过滤装置2和通气通道的通气口 31相互连通以形成气体通路,过滤装置2内有过滤材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通气针6的工作过程为:先将通气针6插入到袋或药瓶8内,且通气针6的刺入端在袋或药瓶8内的液面之上,使得袋或药瓶8内外气压平衡,当注药针7向袋或药瓶8内注入药品时,随着注入药品的逐渐增加,袋或药瓶8内的气体通过通气口 32流出,经过过滤装置2排放到大气中,在药品注入的过程中,袋或药瓶8内的气体与大气相连通,过滤装置2内的过滤材质会吸收或过滤到空气中杂质的同时也会吸收从袋或药瓶8中排出气体时所携带的药品,,从而袋或药瓶8内的药品和大气不会相互污染。通过上述通气针6的工作过程可以得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通气针能够避免向袋或药瓶内注入药品时袋或药瓶内药品和大气会相互污染的问题。
[0026]普通通气针在插入袋或药瓶8时,由于通直中空的结构,容易使针头发生堵塞,而不易于向袋或药瓶8内加药。为此,本实施例提供的通气针6的针筒I刺入端的侧壁上有通气口 32,由于通气口 32在侧壁上,这就使得通气针6插入袋或药瓶8时不易发生堵塞,因而易于向袋或药瓶8加药。优选的,针筒I刺入端侧壁上的通气口 32距过滤装置2相连通的通气口 31的距离为30mm-35mm且针筒I尾端的通气口 31和针筒I刺入端的侧壁上的通气口 32在同侧,这样能够防止注药针7在注药时将药品注入到针筒I刺入端的侧壁上的通气口 32中而减少药品的用量。
[0027]优选的,通气针6总长度为50mm-55mm,这样不会因通气针6过长而影响加药操作。
[0028]优选的,针筒I刺入端侧壁上的通气口 32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这就能够提高通气口 32的流通能力,进一步降低被封堵的概率。
[0029]更为优选的,通气针6的尖端为直径逐渐减小的圆形盲端,这样有利于将通气针6插入到袋或药瓶8内。
[003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通气针6的针筒I尾端设有手持部4,手持部4与针筒I固定连接。手持部4可以为配药人员提供一个着力点,因此配药人员可以较容易的将通气针6插入到袋或药瓶8内,相比于【背景技术】中所述的普通针头而言,手持部4的设置能够使得通气针6操作的更加方便。手持部4的表面具有横向纹路的花纹,可以有效的增大接触面积,进而增大摩擦力,使得配药人员在使用通气针6时不易打滑,减少手部用力。手持部4可以由木头、金属或塑料等制成。当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对手持部4的材质作限制。
[003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通气针6中,过滤装置2设置在针筒I刺入端的通气口32和手持部4之间。该种设置方式使得在向袋或药瓶8内注药时,袋或药瓶8内的气体可以先通过针筒I刺入端的通气口 32进入针筒I,经过过滤装置2,由靠近针筒I尾端的通气口 31排放到大气中。由于通气针6的插入,使得大气与袋或药瓶8内的气体相互连通,过滤装置2可以吸收或过滤掉进入袋或药瓶8内大气中杂质的同时也会吸收从袋或药瓶8中排出气体时所携带的药品,从而袋或药瓶8内的药品和大气不会相互污染。
[0032]优选的,过滤装置2设置在靠近针筒I尾端的通气口 31上,该种设置方式能够使袋或药瓶8内的气体从针筒I刺入端的通气口 32进入针筒I后直接由过滤装置2排出,而且使得通气针6的结构较为简单,易于加工。
[0033]优选的,过滤装置2上设置可拆卸的密封盖5,通气针6在不使用的状况下,可以用密封盖盖紧,防止过滤装置2中的过滤材质因一直吸收空气中的杂质而达到饱和,从而在使用通气针6时由于过滤装置2的过滤能力降低而导致袋或药瓶8内的药品和大气相互污染。
[0034]过滤装置2是通气针6的过滤杂质的部件,其内腔中填充有过滤材质,通常情况下,过滤材质为尼龙、混合纤维素或聚四氟乙烯,过滤材质既可以较好地过滤进入袋或药瓶8内的大气也可以较好地过滤从袋或药瓶8中排出气体时所携带的药品,从而袋或药瓶8内的药品和大气不会相互污染。
[0035]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0036]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通气针,包括针筒(I),所述针筒(I)具有通气通道,所述通气通道的两端均具有通气口(31、32);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针(6)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通气通道上的过滤装置(2),所述过滤装置(2)与所述通气通道的通气口(31)相连通,所述过滤装置(2)内有过滤材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气针,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针筒(I)刺入端的所述通气口(32)位于所述针筒(I)的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气针,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针筒(I)刺入端的所述通气口(32)距所述过滤装置(2)相连通的通气口(31)的距离为30mm-35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气针,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针筒(I)刺入端的所述通气口(32)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气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I)的尾端设有手持部(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气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4)具有横向纹路的花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气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2)设置在所述通气口(32)与所述手持部(4)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气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2)设置在靠近所述针筒(I)尾端的所述通气口(31)上,且所述过滤装置(2)上设有可拆卸的密封盖(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气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材质为尼龙、混合纤维素或聚四氟乙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通气针,包括针筒(1),所述针筒(1)具有通气通道,所述通气通道的两端均具有通气口(31、32);所述通气针(6)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通气通道上的过滤装置(2),所述过滤装置(2)与所述通气通道的通气口(31)相连通,所述过滤装置(2)内有过滤材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通气针解决了【背景技术】所述的在使用通气针的情况下向袋或瓶内注入药品时袋或药瓶内的药品和大气相互污染的问题。
【IPC分类】A61M5-14, A61J1-14
【公开号】CN204601129
【申请号】CN201520099077
【发明人】赵华, 陈华, 蒋小平, 左泽兰, 王刚
【申请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公开日】2015年9月2日
【申请日】2015年2月1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