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人体足部模拟负重检查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966703阅读:587来源:国知局
骨科人体足部模拟负重检查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医疗器材领域,涉及一种骨科人体足部模拟负重检查装置;该装置为一种能够模拟足站立时处于生理负重状态下进行CT或MRI扫描足踝病情的人体负重模拟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CT、MRI对于临床疾病的诊断意义日渐突出,在骨科领域更是如此;然而,针对足踝部畸形(如平足、高弓足、晦外翻等)行影像学检查时,保持足够正常的足部负重尤为重要。实践证实,负重位时的X线很容易实现,但由于检测设备如,CT和MRI机器本身的限制,需要患者取卧位检查,因此,要求患者保持足够正常的足部负重便产生了困难。当前,临床进行足踝部的CT或MRI扫描大部分只能处于非负重(或放松)状态下进行,使得医生对疾病的评估难免存在一定的偏差;如:对于一些柔韧性平足的患者,其足弓往往在负重情况下才会塌陷,若只做放松位置下的CT扫描,则可能遗漏诊断平足的证据和数据,进而造成误诊、漏诊。
[0003]有临床研宄曾采用木质材料制成相应的足部负重模拟装置,包括负重装置主架和前方的足底压力感应装置;其负重装置主架底座与足底压力感应装置底座构成滑槽,两者之间有绳索相连接;在负重主架后方中空长方体支撑架中悬挂砝码施加负荷,并通过绳索和定滑轮装置牵拉足底压力感应装置,使之与足底充分接触,通过压力感应器显示负荷读数,通过控制砝码的重量达到人体体重水平的压力。临床实践显示,上述装置存在以下不足:(I)所述装置体积巨大,加之与人体体重相当的砝码,因此搬动十分困难,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很难日常开展;(2)对于体重不同的患者,通过更换砝码的方式来调整足底压力,不但费时费力,而且可调性差,很难精确控制。
[0004]因此,本申请的设计人拟提供一种更为轻便易用的骨科人体足部模拟负重检查装置;该装置能够模拟患者足站立时处于生理负重状态、进行CT或MRI扫描足踝病情。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或不足,提供一种骨科人体足部模拟负重检查装置;该装置为一种能够模拟足站立时处于生理负重状态下进行CT或MRI扫描足踝病情的人体负重模拟装置。
[0006]本实用新型的骨科人体足部模拟负重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底座1、垂直足托板2、压力秤3、座椅4、座椅滑道5和加压装置组成;所述底座I的一端设有垂直足托板2和压力秤3、其另一端设有座椅滑道5,所述座椅4置于所述座椅滑道5上,该座椅4下方设有加压装置;
[0007]其中,所述加压装置由加压手柄6、加压杆7和加压固定梁8组成;所述加压手柄6、加压杆7、加压固定梁8依次固定连接,该加压固定梁8固定于所述底座I上;
[000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底座1、垂直足托板2均采用木质材料制成,可利于射线穿过,不会产生伪影;且上述两者成90°角,以保证患者双足放置于足托板上时,可使踝关节处于中立位;
[0009]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座椅4的下方两侧各焊接有滑轮,使座椅4可在底座后部两侧的座椅滑道5中移动,以适应不同下肢长度的检查对象;
[0010]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加压装置由加压固定梁8和加压杆7 (包括加压手柄6)组成;所述加压固定梁8焊接于所述底座I中部的横梁上、其内设有螺纹,所述加压杆7带有与之匹配的螺纹,该加压杆7后部设有手柄6 ;
[0011]组装时,所述加压杆7从后向前穿过连在座椅4下方的管道,并旋进加压固定梁8的固定管内;当旋转上述加压杆手柄6时,则可向前推动带有滑轮的座椅4,进而不断给坐于座椅上的检查对象施加一个向前的力;同时,在所述垂直足托板2上嵌入了所述压力秤3,可通过不断调整所述加压装置直至足底受力达到检查对象的体重,完成足部模拟负重检查的效果。
[0012]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水平置于CT扫描床上,受试者坐在座椅4上,后背紧贴椅背,双膝关节伸直,双足放于垂直足托板2 (嵌有压力秤3)上,随CT床将检查区域送入CT扫描球管;然后,不断调整加压手柄6对足部进行施压,直至达到预期负重值,进行负重位足部CT扫描。
[0013]使用结果表明,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模拟足部负重情况下的CT或MRI扫描,实现负重位CT的检查,进而对足部畸形的诊断和评估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且所述装置小巧轻便、易于搬动(现有的装置加上加压砝码,总重量可能达到80-100kg,但本装置可将总重量控制在20kg左右)、可调性好,重复性强,更加适合临床常规检查。
[0014]本骨科人体足部模拟负重检查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5](I)本实用新型实现CT或MRI检查时足部负重的状态,以更接近生理情况的评估足踝部畸形;
[0016](2)改进了现有的足部负重模拟装置,达到更加轻便、利于搬动、可调性好的目的,进而帮助在临床实现常规的负重CT和MRI检查。
[0017]为了便于理解,以下将通过具体的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骨科人体足部模拟负重检查装置人体足部籽骨负重切线位辅助检查装置进行详细地描述。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具体实例和附图仅是为了说明,显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文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各样的修正和改变,这些修正和改变也纳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骨科人体足部模拟负重检查装置立体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骨科人体足部模拟负重检查装置侧视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骨科人体足部模拟负重检查装置俯视图;
[0021]图1~3中,I为底座、2为垂直足托板、3为压力秤、4为座椅、5为座椅滑道、6为加压手柄、7为加压杆、8为加压固定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实施例1
[0023]如图1~3所示,本骨科人体足部模拟负重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底座1、垂直足托板2、压力秤3、座椅4、座椅滑道5和加压装置组成;所述底座I的一端设有垂直足托板2和压力秤3、其另一端设有座椅滑道5,所述座椅4置于所述座椅滑道5上,该座椅4下方设有加压装置;
[0024]其中,所述加压装置由加压手柄6、加压杆7和加压固定梁8组成;所述加压手柄
6、加压杆7、加压固定梁8依次固定连接,该加压固定梁8固定于所述底座I上;
[0025]所述底座1、垂直足托板2均采用木质材料制成,可利于射线穿过,不会产生伪影;且上述两者成90°角,以保证患者双足放置于足托板上时,可使踝关节处于中立位;
[0026]所述座椅4的下方两侧各焊接有滑轮,使座椅4可在底座后部两侧的座椅滑道5中移动,以适应不同下肢长度的检查对象;
[0027]所述加压装置由加压固定梁8和加压杆7 (包括加压手柄6)组成;所述加压固定梁8焊接于所述底座I中部的横梁上、其内设有螺纹,所述加压杆7带有与之匹配的螺纹,该加压杆7后部设有手柄6 ;
[0028]组装时,所述加压杆7从后向前穿过连在座椅4下方的管道,并旋进加压固定梁8的固定管内;当旋转上述加压杆手柄6时,则可向前推动带有滑轮的座椅4,进而不断给坐于座椅上的检查对象施加一个向前的力;同时,在所述垂直足托板2上嵌入了所述压力秤3,可通过不断调整所述加压装置直至足底受力达到检查对象的体重,完成足部模拟负重检查的效果。
[0029]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水平置于CT扫描床上,受试者坐在座椅4上,后背紧贴椅背,双膝关节伸直,双足放于垂直足托板2 (嵌有压力秤3)上,随CT床将检查区域送入CT扫描球管;然后,不断调整加压手柄6对足部进行施压,直至达到预期负重值,进行负重位足部CT扫描。
[0030]上述实施例的结果表明,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模拟足部负重情况下的CT或MRI扫描,实现负重位CT的检查,进而对足部畸形的诊断和评估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且所述装置小巧轻便、易于搬动(现有的装置加上加压砝码,总重量可能达到80-100kg,但本装置可将总重量控制在20kg左右)、可调性好,重复性强,更加适合临床常规检查。
【主权项】
1.一种骨科人体足部模拟负重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底座(I)、垂直足托板(2)、压力秤(3)、座椅(4)、座椅滑道(5)和加压装置组成;所述底座(I)的一端设有垂直足托板(2)和压力秤(3)、其另一端设有座椅滑道(5),所述座椅(4)置于所述座椅滑道(5)上,该座椅(4)下方设有加压装置。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人体足部模拟负重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I)与垂直足托板(2)的夹角为90°。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人体足部模拟负重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足托板(2)上嵌入所述压力秤(3)。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人体足部模拟负重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4)的下方两侧各焊接有滑轮。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人体足部模拟负重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装置由加压手柄(6)、加压杆(7)和加压固定梁(8)组成;所述加压手柄(6)、加压杆(7)、加压固定梁(8)依次固定连接,该加压固定梁(8)固定于所述底座(I)上。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骨科人体足部模拟负重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固定梁(8)内设有螺纹,所述加压杆(7)亦设有与之匹配的螺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医疗器材领域,涉及一种骨科人体足部模拟负重检查装置;该装置主要由底座、垂直足托板、压力秤、座椅、座椅滑道和加压装置组成;所述底座的一端设有垂直足托板和压力秤、其另一端设有座椅滑道,所述座椅置于所述座椅滑道上,该座椅下方设有加压装置。使用结果表明,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模拟足部负重情况下的CT或MRI扫描,实现负重位CT的检查,进而对足部畸形的诊断和评估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且所述装置小巧轻便、易于搬动、可调性好,重复性强,更加适合临床常规检查。
【IPC分类】A61B5/055, A61B6/03
【公开号】CN204618267
【申请号】CN201520310093
【发明人】耿翔, 马昕, 王旭, 黄加张, 张超, 王晨, 尹建文
【申请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