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近红外线静脉显示止血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66769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儿科近红外线静脉显示止血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具,具体涉及一种儿科近红外线静脉显示止血带。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临床上护士主要是通过绑扎止血带使血管突起,凭借手指弹摸或者目视等方式来判断静脉血管位置,而使用的止血带多为橡胶管,对儿童不太适用,因为橡胶管同皮肤之间的接触面积小,压力大,儿童容易产生痛感,难以配合。现有的新型儿童止血带多由富有弹性宽带、尼龙扣、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动物图案、分散其注意力的音乐设备等构成。这些新型止血带多为减轻患儿恐惧和抵触心理而设计,儿童易于配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静脉穿刺的成功率。但是,并未解决儿童静脉血管难以查找的问题,目前未发现有儿科专用的带有静脉显示装置的弹性止血带。
[0003]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不同组织对同一波段的光的穿透和吸收能力有一定的差异。当光的波长范围为800-850nm时,此波段的光穿透皮肤能力最强;静脉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对此波段的光的吸收作用最为强烈,使静脉与周围组织在此波段光的照射下,显示出明显差异。基于以上原理:采用半导体发光二极管(近红外LED)作为静脉显示装置光源器件,固定在弹性止血带内面,在静脉穿刺时,绑扎该止血带可以使静脉显露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儿科近红外线静脉显示止血带,使静脉显露更加明显,减少静脉穿刺的时间、提高穿刺成功率。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儿科近红外线静脉显示止血带,包括一条设置有卡通图案的弹性止血带,所述弹性止血带的两端设置有粘贴扣;弹性止血带内设置有一个近红外线显示电路,所述近红外线显示电路由依次串联的近红外LED 二极管、电池、保护电阻和开关组成,其中,近红外LED二极管设置在弹性止血带内、捆扎时贴近皮肤的一侧。
[0007]所述开关设置在弹性止血带的侧面。
[0008]弹性止血带的一端上表面和另一端的下表面均设置有尼龙粘贴扣。
[0009]本实用新型专为儿科患者设计,采用带有卡通图案的弹性宽止血带与近红外线静脉显示结合,符合儿童心理特点,既减轻绑扎止血带给患儿带来的痛感,又可以使静脉显露更加明显,进而减少静脉穿刺的时间、提高穿刺成功率,避免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护理工作满意度,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示意图。
[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近红外线显示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儿科近红外线静脉显示止血带,包括一条弹性止血带,弹性止血带的一端上表面和另一端的下表面均设置有尼龙粘贴扣I ;弹性止血带内设置有一个近红外线显示电路,该电路由依次串联的近红外LED 二极管2、电池、保护电阻、开关4组成,电池和保护电阻构成电池和电阻模块3,其中,近红外LED 二极管2设置在弹性止血带底部,即设置在弹性止血带内、捆扎时贴近皮肤的一侧。开关4设置在弹性止血带的侧面;静脉穿刺时,打开开关4,近红外LED 二极管2发出近红外线光,被静脉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吸收,从而使血管与周围组织区分,使静脉显露明显,提高穿刺成功率;弹性止血带顶部设置有一个卡通图案5,在静脉穿刺时,患儿看到卡通图案5后能减轻其恐惧心理。
【主权项】
1.儿科近红外线静脉显示止血带,包括一条设置有卡通图案的弹性止血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止血带的两端设置有粘贴扣;弹性止血带内设置有一个近红外线显示电路,所述近红外线显示电路由依次串联的近红外LED 二极管、电池、保护电阻和开关组成,其中,近红外LED 二极管设置在弹性止血带内、捆扎时贴近皮肤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科近红外线静脉显示止血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设置在弹性止血带的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科近红外线静脉显示止血带,其特征在于:弹性止血带的一端上表面和另一端的下表面均设置有尼龙粘贴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儿科近红外线静脉显示止血带,包括一条设置有卡通图案的弹性止血带,弹性止血带的两端设置有粘贴扣;止血带内设置有一个近红外线显示电路,近红外线显示电路由依次串联的近红外LED二极管、电池、保护电阻和开关组成,其中,近红外LED二极管设置在止血带内、捆扎时贴近皮肤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专为儿科患者设计,采用带有卡通图案的弹性宽止血带与近红外线静脉显示结合,符合儿童心理特点,既减轻绑扎止血带给患儿带来的痛感,又可以使静脉显露更加明显,进而减少静脉穿刺的时间、提高穿刺成功率,避免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护理工作满意度,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IPC分类】A61B17/132, A61B5/00
【公开号】CN204618333
【申请号】CN201520253969
【发明人】赵西西, 王树坤, 孙霞, 周学锋, 牛少琼, 陈参参, 李博
【申请人】郑州大学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