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内科护理用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03633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内科护理用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一种新型内科护理用床。
【背景技术】
[0002]护理人员在对病人进行护理时,以往使用的护理床结构单一,不能满足护理需要,而且严重的病人下床或是康复好转时需要下床时极不方便,为此特需要一种多功能护理床实现护理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内科护理用床,护理医务人员操作起来也很方便,大大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
[0004]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0005]一种新型内科护理用床,包括床体1、滑道2、滑架3、第一底座4、第二底座5、穿带孔6、滑槽7、依靠架8、凹弧槽9,其特征在于:床体I上开有滑槽7,依靠架8可在滑槽7上滑动并可拆卸,床体I左侧开有凹弧槽9,床体I两侧开有滑道2,滑架3可在滑道2内滑动,滑架3上开有穿带孔6,穿带孔6呈矩形,床体I下设有第一底座4与第二底座5,第一底座4与床体固定连接,第二底座5与床体I通过滑道形式连接,第二底座5呈阶梯状,并在底部设有滑动轮。本实用新型能够产生的有益效果: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06]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7]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一种新型内科护理用床,包括床体1、滑道2、滑架3、第一底座4、第二底座5、穿带孔6、滑槽7、依靠架8、凹弧槽9,其特征在于:床体I上开有滑槽7,依靠架8可在滑槽7上滑动并可拆卸,床体I左侧开有凹弧槽9,床体I两侧开有滑道2,滑架3可在滑道2内滑动,滑架3上开有穿带孔6,穿带孔6呈矩形,床体I下设有第一底座4与第二底座5,第一底座4与床体固定连接,第二底座5与床体I通过滑道形式连接,第二底座5呈阶梯状,并在底部设有滑动轮。
[0008]使用时,第二底座可在床体下滑动,第二底座呈阶梯状可方便病人上床,床体上开有滑道,滑道上有依靠架,当患者仰卧是可依靠在依靠架,当不需要依靠架时可从床体上拆卸,依靠架上采用充气式结构方便病人舒适依靠,当患者趴在床体上进行护理时拆掉依靠头可深入到凹弧槽内,如需要对病人进行固定时可通过矩形孔穿魔术贴进行固定。
[0009]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新型内科护理用床,包括床体(I)、滑道(2)、滑架(3)、第一底座(4)、第二底座(5)、穿带孔(6)、滑槽(7)、依靠架(8)、凹弧槽(9),其特征在于:床体(I)上开有滑槽(7),依靠架(8)可在滑槽(7)上滑动并可拆卸,床体(I)左侧开有凹弧槽(9),床体(I)两侧开有滑道(2),滑架(3)可在滑道(2)内滑动,滑架(3)上开有穿带孔(6),穿带孔(6)呈矩形,床体(I)下设有第一底座(4)与第二底座(5),第一底座(4)与床体固定连接,第二底座(5)与床体(I)通过滑道形式连接,第二底座(5)呈阶梯状,并在底部设有滑动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内科护理用床,包括床体、滑道、滑架、第一底座、第二底座、穿带孔、滑槽、依靠架、凹弧槽,其特征在于:床体上开有滑槽,依靠架可在滑槽上滑动并可拆卸,床体左侧开有凹弧槽,床体两侧开有滑道,滑架可在滑道内滑动,滑架上开有穿带孔,穿带孔呈矩形,床体下设有第一底座与第二底座,第一底座与床体固定连接,第二底座与床体通过滑道形式连接,第二底座呈阶梯状,并在底部设有滑动轮。本实用新型的产品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IPC分类】A61G7/053, A61G7/00
【公开号】CN204655321
【申请号】CN201520101736
【发明人】王秀玲
【申请人】王秀玲
【公开日】2015年9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2月1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