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穴位刺激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71456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穴位刺激贴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背景技术】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医疗保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方便携带和使用的穴位刺激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久坐或者久站等工作环境下往往会引起亚健康状态,通常表现为肩部僵硬、末梢神经麻痹、神经痛、腿部酸痛、免疫力低下、全身疲劳、胃痛、颈椎间隙部脖子痛、肩周炎、牙痛、肥胖、失眠、精力减退等。
[0003]中医养生的理念也在广泛传播和应用,很多人喜欢去做个按摩或者足疗来放松自己,但是往往工作压力较大的人群反而没有时间去对自身进行保养。
[0004]充电宝俨然已经成为上班族的必备品之一。充电宝自身的充电插头直接通过交流电源可以对移动设备充电且自身具有存电装置,相当于一个充电器和备用电池的混合体,相比备用电源而言可以简化一个充电插头的装置,而相比于充电器它又自身具有存电装置,可以在没有直电源或外出时给数码产品提供备用电源。利用充电宝我们可以延伸出来很多用途。
[0005]应用数码技术产生的理疗仪更是层出不穷,根据物理学、仿生学、生物电学、传统中医经络学原理结合大量临床实践,采用现代微电子技术研制开发,具有针灸、捶击、按摩、火罐、推拿、刮痧、瘦身等多种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在人们的亚健康状态,结合必备品之一的充电宝,提供一种穴位刺激贴。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穴位刺激贴,包括手持电源、至少两个电极贴片和控制线,电极贴片通过控制线连接在手持电源上;控制线上依次设有逆变器、桥式整流器及控制器。
[0008]所述的手持电源为充电宝,充电宝上的电源输出端为USB插口,控制线的一端为USB接口、控制线的另一端分岔后分别连接两个电极贴片,控制线直接连接在充电宝上。
[0009]所述的手持电源为移动电话,控制线的一端为耳机插头、控制线的另一端分岔后分别连接两个电极贴片,控制线通过耳机插头与移动电话连接。
[0010]所述控制线的一端分岔后分别设有USB接口和耳机插头。
[0011]所述的控制器用于控制电极贴片的振感和强度。
[0012]所述的控制器上设有计时模块及相应的显示屏。
[0013]本实用新型的电源来源普遍,手机或者充电宝人人都有,就地取材,穴位刺激贴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耳机孔输出的电流很小而且是波动的,采用逆变器、桥式整流器等,实现直流变交流、交流变直流后便于控制器进行控制,实现控制电极贴片的振感和强度。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穴位刺激贴,包括作为手持电源充电宝1、两个电极贴片2和控制线3。充电宝I上的电源输出端为USB插口 4,控制线3的一端为USB接口 5、控制线3的另一端分岔后分别连接两个电极贴片2 ;电极贴片2通过控制线3连接在充电宝I上;控制线上依次设有逆变器6、桥式整流器7及控制器8。
[0016]实施例2:—种穴位刺激贴,控制器上设有计时模块及相应的显示屏。控制器内设有PLC,PLC的输入端和计时模块连接,PLC的输出端与控制器上的电源开关连接。其他结构同实施例1。
[0017]实施例3:—种穴位刺激贴,利用移动电话作为手持电源,控制线的一端为耳机插头、控制线的另一端分岔后分别连接两个电极贴片,控制线通过耳机插头与移动电话连接。其他结构同实施例1。
[0018]实施例4:一种穴位刺激贴,所述控制线的一端分岔后分别设有USB接口和耳机插头,控制线的另一端分岔后分别固定连接两个电极贴片。其他结构同实施例1。
[0019]实施例5:—种穴位刺激贴,控制线的另一端设有若干条分支,每条分支上均设有电极贴片。其他结构同实施例1。
[0020]实施例6:—种穴位刺激贴,控制线的另一端设有3条或者4条分支,每条分支上均设有电极贴片。其他结构同实施例1。
【主权项】
1.一种穴位刺激贴,其特征是:包括手持电源、至少两个电极贴片和控制线,电极贴片通过控制线连接在手持电源上;控制线上依次设有逆变器、桥式整流器及控制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穴位刺激贴,其特征是:所述的手持电源为充电宝,充电宝上的电源输出端为USB插口,控制线的一端为USB接口、控制线的另一端分岔后分别连接两个电极贴片,控制线直接连接在充电宝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穴位刺激贴,其特征是:所述的手持电源为移动电话,控制线的一端为耳机插头、控制线的另一端分岔后分别连接两个电极贴片,控制线通过耳机插头与移动电话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穴位刺激贴,其特征是:所述控制线的一端分岔后分别设有USB接口和耳机插头。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穴位刺激贴,其特征是:所述的控制器用于控制电极贴片的振感和强度。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穴位刺激贴,其特征是:所述的控制器上设有计时模块及相应的显示屏。
【专利摘要】一种穴位刺激贴,包括手持电源、至少两个电极贴片和控制线,电极贴片通过控制线连接在手持电源上;控制线上依次设有逆变器、桥式整流器及控制器。本实用新型的电源来源普遍,手机或者充电宝人人都有,就地取材,穴位刺激贴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耳机孔输出的电流很小而且是波动的,采用逆变器、桥式整流器等,实现直流变交流、交流变直流后便于控制器进行控制,实现控制电极贴片的振感和强度。
【IPC分类】A61N1/36
【公开号】CN204840672
【申请号】CN201520548094
【发明人】刘姝, 杨丽霞, 刘学晶, 李贞
【申请人】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公开日】2015年12月9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