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便携脏腑五行调理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194647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持式便携脏腑五行调理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保健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手持式便携脏腑五行调理器。
【背景技术】
[0002]三字经推拿是中医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推拿流派,其每次应用时取穴较少,操作简单,现代仍广泛的应用在临床实践中,传统的三字经推拿既可以应用在婴幼儿童,也可以应用在成人。而在现代,三字经推拿主要是针对婴幼儿童,因为在应用三字经推拿时,婴幼儿与成人在推拿的频率、每次推拿的穴位配伍及使用的穴位数、每次每个穴位的推拿时间等等都有巨大的差别;如在应用三字经推拿的过程中,针对小儿它的推拿频率可以100次/分左右,时间可以在30分钟以内,人工尚可操作;但是在针对成人时每个穴位推拿的频率一般要求200次/分以上,每次推拿的时间要求30分钟以上甚至I到2个小时才能起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而人工推拿很难达到这一要求;并且人工推拿的持续作用治疗也难以保持,因此极大的限制了它的治疗保健作用,也不利于中医推拿的推广应用。而且目前发明的按摩器、调理机很多,但是大多原理是作用于体表等病变部位,只是对病变局部起到物理治疗或调理作用。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预防保健功效好,且具有多种调节方式的手持式便携脏腑五行调理器。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手持式便携脏腑五行调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速器、机身、按摩部件和定时器,所述的机身内设有电机,所述的电机具有伸出机身的主轴,所述的主轴一端分叉设有至少两个次轴,且主轴与次轴平行,每个次轴上均设有所述的按摩部件,所述的电机上设有电机开关和转向按钮,且能按动电机开关打开电机,按动转向按钮调整电机主轴转向,所述的变速器和定时器分别与电机连接,所述的变速器和定时器上分别设有变速推钮和定时按钮,且能通过推动变速推钮调整电机转速,按动定时按钮调整电机工作时间,所述的按摩部件为设在次轴上的若干颗按摩珠。
[0005]使用时,通过按动电机开关打开电机,之后次轴上的按摩珠以主轴轴线为轴转动,通过按摩珠快速旋转对手和四肢等部位的特定腧穴进行按摩,来达到刺激经络腧穴,调整脏腑阴阳的作用,通过调节五脏六腑的平衡,达到强身健体,预防保健的功能;而且能通过变速推钮控制电机转速来控制按摩珠的敲击频率,通过按动定时按钮来控制按摩珠敲击的时间,因此操作也十分简单。
[0006]在上述的一种手持式便携脏腑五行调理器中,所述的按摩珠上设有插孔且分别插在次轴上,并通过次轴的末端的螺丝可拆卸的固定在次轴上。
[0007]因此可以根据不同按摩部位方便更换按摩珠。
[0008]在上述的一种手持式便携脏腑五行调理器中,所述的变速器和定时器设在所述的机身内。
[0009]因此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0010]在上述的一种手持式便携脏腑五行调理器中,所述的按摩珠为贬石、珍珠、玉石、红木或硅胶材料。
[0011]按摩珠根据治疗和按摩部位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材质制成,按摩脸部可以应用珍珠材质的按摩珠,贬石、玉石等可以起到清热泻火的作用等。
[0012]在上述的一种手持式便携脏腑五行调理器中,相邻两个次轴的间距为3cm至5cm。
[0013]在上述的一种手持式便携脏腑五行调理器中,按摩部件为设在每个次轴上的3至5颗按摩珠。
[0014]在上述的一种手持式便携脏腑五行调理器中,所述的按摩珠的直径为1cm。
[0015]在上述的一种手持式便携脏腑五行调理器中,所述的机身呈圆柱体状。
[0016]更加方便用手握持。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0018]使用时,通过按动电机开关打开电机,之后次轴上的按摩珠以主轴轴线为轴转动,通过按摩珠快速旋转对手和四肢等部位的特定腧穴进行按摩,来达到刺激经络腧穴,调整脏腑阴阳的作用,通过调节五脏六腑的平衡,达到强身健体,预防保健的功能;而且能通过变速推钮控制电机转速来控制按摩珠的敲击频率,通过按动定时按钮来控制按摩珠敲击的时间,因此操作也十分简单。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调理器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调理器原理框图。
[0021]图中,
[0022]1、变速器;11、变速推钮;
[0023]2、机身;21、电机;22、主轴;23、次轴;24、电机开关;25、转向按钮;26、螺丝;
[0024]3、按摩部件;31、按摩珠;
[0025]4、定时器;41、定时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7]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持式便携脏腑五行调理器,包括变速器1、机身2、按摩部件3和定时器4,机身2内设有电机21,电机21具有伸出机身2的主轴22,主轴22 —端分叉设有至少两个次轴23,且主轴22与次轴23平行,每个次轴23上均设有按摩部件3,电机21上设有电机开关24和转向按钮25,且能按动电机开关24打开电机21,按动转向按钮25调整电机21主轴22转向,变速器I和定时器4分别与电机21连接,变速器I和定时器4上分别设有变速推钮11和定时按钮41,且能通过推动变速推钮11调整电机21转速,按动定时按钮41调整电机21工作时间,按摩部件3为设在次轴23上的若干颗按摩珠31 ο
[0028]进一步的,按摩珠31上设有插孔且分别插在次轴23上,并通过次轴23的末端的螺丝26可拆卸的固定在次轴23上。变速器I和定时器4设在机身2内。按摩珠31为贬石、珍珠、玉石、红木或硅胶材料。相邻两个次轴23的间距为3cm至5cm。按摩部件3为设在每个次轴23上的3至5颗按摩珠31。按摩珠31的直径为1cm。机身2呈圆柱体状。
[0029]使用时,通过按动电机开关24打开电机21,之后次轴23上的按摩珠31以主轴22轴线为轴转动,通过按摩珠31快速旋转对手和四肢等部位的特定腧穴进行按摩,来达到刺激经络腧穴,调整脏腑阴阳的作用,通过调节五脏六腑的平衡,达到强身健体,预防保健的功能;而且能通过变速推钮11控制电机21转速来控制按摩珠31的敲击频率,通过按动定时按钮41来控制按摩珠31敲击的时间,因此操作也十分简单。
[0030]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31]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变速器1、变速推钮11、机身2、电机21、主轴22、次轴23、电机开关24、转向按钮25、螺丝26、按摩部件3、按摩珠31、定时器4、定时按钮4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主权项】
1.一种手持式便携脏腑五行调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速器(I)、机身(2)、按摩部件(3)和定时器(4),所述的机身⑵内设有电机(21),所述的电机(21)具有伸出机身⑵的主轴(22),所述的主轴(22) —端分叉设有至少两个次轴(23),且主轴(22)与次轴(23)平行,每个次轴(23)上均设有所述的按摩部件(3),所述的电机(21)上设有电机开关(24)和转向按钮(25),且能按动电机开关(24)打开电机(21),按动转向按钮(25)调整电机(21)主轴(22)转向,所述的变速器(I)和定时器(4)分别与电机(21)连接,所述的变速器(I)和定时器(4)上分别设有变速推钮(11)和定时按钮(41),且能通过推动变速推钮(11)调整电机(21)转速,按动定时按钮(41)调整电机(21)工作时间,所述的按摩部件(3)为设在次轴(23)上的若干颗按摩珠(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便携脏腑五行调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摩珠(31)上设有插孔且分别插在次轴(23)上,并通过次轴(23)的末端的螺丝(26)可拆卸的固定在次轴(23)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持式便携脏腑五行调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速器⑴和定时器⑷设在所述的机身⑵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手持式便携脏腑五行调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摩珠(31)为贬石、珍珠、玉石、红木或硅胶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手持式便携脏腑五行调理器,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次轴(23)的间距为3cm至5cm。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手持式便携脏腑五行调理器,其特征在于:按摩部件(3)为设在每个次轴(23)上的3至5颗按摩珠(3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手持式便携脏腑五行调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摩珠(31)的直径为1cm。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手持式便携脏腑五行调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身(2)呈圆柱体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持式便携脏腑五行调理器,属于保健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手工推拿达不到最佳的治疗效果的问题。本手持式便携脏腑五行调理器包括变速器、机身、按摩部件和定时器,机身内设有电机,电机具有伸出机身的主轴,主轴一端分叉设有至少两个次轴,每个次轴上均设有按摩部件,电机上设有电机开关和转向按钮,变速器和定时器分别与电机连接,变速器和定时器上分别设有变速推钮和定时按钮,按摩部件为设在次轴上的若干颗按摩珠。通过按动电机开关打开电机,之后次轴上的按摩珠以主轴轴线为轴转动,按摩珠快速旋转对手和四肢等部位的特定腧穴进行按摩;而且操作也十分简单。
【IPC分类】A61H15/00, A61H39/04
【公开号】CN204863953
【申请号】CN201520389511
【发明人】刘丽丽, 刘发先, 马本绪, 刘红梅
【申请人】刘丽丽
【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6月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