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待产床上坐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00672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孕妇待产床上坐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坐垫,特别是指一种孕妇待产床上坐垫。
【背景技术】
[0002]孕妇的待产过程往往要持续好几个小时,在这个过程中,产妇多是斜靠在背垫地坐在病床上,由于背垫与床面是两个平面交接结构,为此不能为产妇的腰部提供支撑力,致使产妇在待产的过程坐姿容易造成身体不适,甚至出现腰部劳损的状况,也更容易消耗产妇的体力,影响后续的生产。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孕妇待产床上坐垫,以解决产妇待产的过程中坐着不舒服、易消耗体力、容易腰部劳损等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孕妇待产床上坐垫,包括坐垫主体,该坐垫主体由垫部及设于垫部上方的背靠、挡部一体连接构成,背靠两侧沿分别向前延伸并与挡部连接,垫部、背靠和挡部共同围形成一坐槽。
[0006]进一步地:
[0007]上述背靠外侧壁与竖直方向成5?30度角地向外倾斜延伸,背靠内侧壁与竖直方向成10?45度角设置。
[0008]上述背靠的内侧壁与上述垫部的内表面圆滑过渡连接,上述挡部的内侧壁与该垫部的内表面圆滑过渡连接。
[0009]上述背靠的两侧沿顶面为圆弧面。
[0010]上述背靠的两侧沿分别设有高度低于上述挡部的凹部。
[0011]上述坐垫主体为橡胶、EVA或者记忆海绵坐垫主体。
[0012]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坐垫的坐槽、背靠能够与产妇的腰部、臀部实现良好的贴合接触,能够为产妇的腰部提供良好的支撑作用;而整个坐垫的结构设置使得产妇能够以良好的坐姿待产,坐垫各处的圆滑过渡设置以及材质的选择使得产妇待产更为舒适。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坐垫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坐垫沿图1中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16]参照图1、图2,孕妇待产床上坐垫,包括坐垫主体I,坐垫主体I为橡胶、EVA或者记忆海绵材质。该坐垫主体I由垫部11及设于垫部11上方的背靠12、挡部13 —体连接构成。背靠12两侧沿分别向前延伸并与挡部13连接,背靠12的两侧沿分别设有高度低于上述挡部13的凹部120,背靠12的两侧沿顶面为圆弧面产妇的大腿可依靠在凹部120上,而挡部13的设置则能够较好地防止产妇的臀部发生滑移。背靠12外侧壁与竖直方向成5?30度角(如图2中角a所示)地向外倾斜延伸,背靠12内侧壁与竖直方向成10?45度角(如图2中角b所示)设置。背靠12的内侧壁与上述垫部11的内表面圆滑过渡连接,上述挡部13的内侧壁与该垫部11的内表面圆滑过渡连接;垫部11、背靠12和挡部13共同围形成一坐槽10,坐槽10用于容置产妇的臀部。本实用新型的坐垫的坐槽10、背靠12能够与产妇的腰部、臀部实现良好的贴合接触,能够为产妇的腰部提供良好的支撑作用;而整个坐垫的结构设置使得产妇能够以良好的坐姿待产,坐垫各处的圆滑过渡设置以及材质的选择使得产妇待产更为舒适。
[0017]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主权项】
1.孕妇待产床上坐垫,包括坐垫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主体由垫部及设于垫部上方的背靠、挡部一体连接构成,背靠两侧沿分别向前延伸并与挡部连接,垫部、背靠和挡部共同围形成一坐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孕妇待产床上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靠外侧壁与竖直方向成5?30度角地向外倾斜延伸,背靠内侧壁与竖直方向成10?45度角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孕妇待产床上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靠的内侧壁与所述垫部的内表面圆滑过渡连接,所述挡部的内侧壁与该垫部的内表面圆滑过渡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孕妇待产床上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靠的两侧沿顶面为圆弧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孕妇待产床上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靠的两侧沿分别设有高度低于所述挡部的凹部。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孕妇待产床上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主体为橡胶、EVA或者记忆海绵坐垫主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孕妇待产床上坐垫,它包括坐垫主体,该坐垫主体由垫部及设于垫部上方的背靠、挡部一体连接构成,背靠两侧沿分别向前延伸并与挡部连接,垫部、背靠和挡部共同围形成一坐槽。本实用新型的坐垫的坐槽、背靠能够与产妇的腰部、臀部实现良好的贴合接触,能够为产妇的腰部提供良好的支撑作用;而整个坐垫的结构设置使得产妇能够以良好的坐姿待产,坐垫各处的圆滑过渡设置以及材质的选择使得产妇待产更为舒适。
【IPC分类】A61G13/12
【公开号】CN204909992
【申请号】CN201520694929
【发明人】陈媚媚
【申请人】陈媚媚
【公开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